院前急救担架员业务学习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2353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前急救担架员业务学习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院前急救担架员业务学习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院前急救担架员业务学习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院前急救担架员业务学习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院前急救担架员业务学习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院前急救担架员业务学习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院前急救担架员业务学习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院前急救担架员业务学习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院前急救担架员业务学习1.docx

《院前急救担架员业务学习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前急救担架员业务学习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院前急救担架员业务学习1.docx

院前急救担架员业务学习1

浅论院前急救担架员业务学习

 

 

————————————————————————————————作者:

————————————————————————————————日期:

 

 

浅论院前急救担架员职业务

伤病员在现场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后和在随后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搬运这一重要环节。

规范、科学的搬运术对伤病员的抢救、治疗和预后都是至重要的。

从整个急救过程看,搬运是急救医疗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将搬运视作简单体力劳动的观念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一)搬运目的:

1、避免伤患者受到不必要的干扰。

2、使伤患者脱离危险地区。

3、迅速送医院得到进一步救治。

(二)运送伤患者,担架员应考虑的因素:

1、现场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伤者的伤势。

3、担架员的数量。

4、重大事故时有多少可运用的器材、工具及物资。

(三)运送伤者的原则:

1、使用最有力的身体部分,如:

腿与肩。

2、尽量将重量贴近自己的身体。

(四)搬运伤员常用的工具及使用方法

1、升降担架、走轮担架:

为目前救护车内装备的担架,符合病情需要,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

因担架自身重量较重,搬运时费力。

2、铲式担架铲式担架是由左右两片铝合金板组成。

搬运伤员时,先将伤员放置在平卧位,固定颈部,然后分别将担架的左右两片从伤员侧面插入背部,扣合后再搬运。

3、负压充气垫式固定担架使用负压充气垫式固定担架是搬运多发骨折及脊柱损伤伤员的最好工具。

充气垫可以适当地固定伤员的全身。

使用时先将垫充气后铺平,将伤员放在垫内,抽出袋内空气,气垫即可变硬,同时伤员就被牢靠固定在其中,并可在搬运途中始终保持稳定。

(五)搬运伤员时伤员常采用的体位

1、仰卧位对所有重伤员,均可以采用这种体位。

它可以避免颈部及脊椎的过度弯曲而防止椎体错位的发生;对腹壁缺损的开放伤的伤员,当伤员喊叫屏气时,肠管会脱出,让伤员采取仰卧屈曲下肢体位,可防止腹腔脏器脱出。

2、侧卧位在排除颈部损伤后,对有意识障碍的伤员,可采用侧卧位。

以防止伤员在呕吐时,食物吸入气管。

伤员侧卧时,可在其颈部垫一枕头,保持中立位。

3、半卧位对于仅有胸部损伤的伤员,常因疼痛,血气胸而至严重呼吸困难。

在除外合并胸椎、腰椎损伤及休克时,可以采用这种体位,以利于伤员呼吸。

4、俯卧位对胸壁广泛损伤,出现反常呼吸而严重缺氧的伤员,可以采用俯卧位。

以压迫、限制反常呼吸。

5、坐位适有于胸腔积液、心衰病人。

(六)搬运伤员的注意事项

1、搬运伤员之前要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和受伤部位,重点检查伤员的头部、脊柱、胸部有无外伤,特别是颈椎是否受到损伤。

2、必须妥善处理好伤员。

首先要保持伤员的呼吸道的通畅,然后对伤员的受伤部位要按照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止血、包扎、固定。

处理得当后,才能搬动。

3、在人员、担架等未准备妥当时,切忌搬运。

搬运体重过重和神志不清的伤员时,要考虑全面。

防止搬运途中发生坠落、摔伤等意外。

4、在搬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伤员的病情变化。

重点观察呼吸、神志等,注意保暖,但不要将头面部包盖太严,以免影响呼吸。

一旦在途中发生紧急情况,如窒息、呼吸停止、抽搐时,应停止搬运,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5、在意外事故的现场,伤患者的性命如受火、水、下坠中的石块或有毒气体的危及时,应迅速移离现场,否则,应就地给予急救。

要根据伤情,灵活地选用不同搬运方法和工具。

火灾现场,在浓烟中搬运伤员,应弯腰或匍匐前进;在有毒气泄漏的现场,搬运者应先用湿毛巾掩住口鼻或使用防毒面具,以免被毒气熏倒。

6、若需要将伤患者拖至安全地带,应将伤者身体以长轴方向直向拖行,不可从侧面横向拖行。

凡是头部,大、小腿,手臂或骨盆发生骨折或是背部受伤的伤患者,均不得让其坐在担架上运送。

7、无论何时,尽量找担架来接送伤患者,而非搬运伤患者再去找担架。

8、除使用常备担架运送伤患者外,应就地取材,用椅子、门板、毛毯、衬衣、竹竿等制作临时担架。

担架要牢固,避免伤患者跌落。

动作轻而迅速,避免震动,争取在短时间内将伤患者送往医院。

(七)搬运的方法:

有徒手搬运和器械(工具)搬运两种方法。

现代各种灵巧、实用搬运工具的问世,住房和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为正确、规范和科学的院前急救搬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徒手搬运

是指在搬运伤员过程中凭人力和技巧,不使用任何器具的一种搬运方法。

该方法常适用于狭窄的阁楼和通道等担架或其他简易搬运工具无法通过的地方。

此法虽实用,但因其对搬运者来说比较劳累,有时容易给伤病员带来不利影响。

⑴一位担架员徒手搬运:

①扶行法:

适宜清醒伤患者。

没有骨折,伤势不重,能自己行走的伤患者。

救护者站在伤者身旁,将其一侧上肢绕过救护者颈部,用手抓住伤员的手。

另一只手绕到伤员背后,搀扶行走。

②背负法:

适用老幼、体轻、清醒的伤患者,更适用于搬运溺水病人。

救护者背向伤员,蹲下,让伤员将双臂从担架员肩上伸到胸前,两手紧握。

担架员抓住伤员的大腿,慢慢站起来。

如有上、下肢或脊柱骨折不能用此法。

③拖行法:

适用于体重体型较大的伤患者。

自己不能移动,现场又非常危险需要立即离开时,可用此法。

非紧急情况下,勿用此种方法,以免造成伤者再一次的伤害,加重病情。

救护者抓住伤员的踝部或双肩,将伤员拖出现场。

如伤员穿着外衣,可将其钮扣解开,把伤员身下的外衣拉至头下,这样拖拉时,可使伤员头部受到一定保护。

拖拉时不要弯曲或旋转伤员的颈部和后背。

④下梯法:

适用清醒或昏迷的伤患者;体型较大较重伤者。

从楼梯往下运送。

⑤爬行法:

适用清醒或昏迷的伤患者。

在狭窄空间或浓烟的环境下。

⑥抱持法:

适于年幼伤或体轻者,没有骨折、伤势不重,是短距离搬运的最佳方法。

救护者蹲在伤员的一侧,面向伤员,一只手放在伤员的大腿下,另一只手绕到伤员的背后,然后将其轻轻抱起。

伤员如有脊柱或大腿骨折禁用此法。

⑵两位担架员徒手搬运:

①轿杠式:

适用清醒伤患者,能用一臂或双臂抓紧担架员的伤患者,两名救护者面对面各自用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

再用左手握住对方右手的手腕,然后,蹲下让伤员将两上肢分别放到两名救护者的颈后,再坐到相互握紧的手上。

两名救护者同时站起,行走时同时迈出外侧的腿,保持步调一致

②椅托式:

适用体弱而清醒的伤患者。

两名救护者面对面蹲在伤员的两侧,分别将靠近伤员一侧的手伸到伤员背后握住对方的手腕。

各自将另一只手伸到伤员的大腿中部(腘窝处),握住对方的手腕。

同时站起,行走时同时迈出外侧的腿,保持步调一致。

③双人拉车式:

适于意识不清的伤患者,移上椅子、担架或在狭窄地方搬运伤者。

两名救护者,一人站在伤员的背后将两手从伤员腋下插入,把伤员两前臂交叉于胸前,再抓住伤员的手腕,把伤员抱在怀里,另一人反身站在伤员两腿中间将伤员两腿抬起。

两名担架员一前一后地行走。

④双人扶腋法:

适于清醒伤患者,双足受伤者。

(由于此法简便省力,常在运动会将被采用)。

⑤用靠椅抬走法:

使病人坐在椅上,一人在后抬靠椅背部,另一人在前抬椅脚。

⑶三人或四人徒手搬运:

三人或四人平托式:

适用于脊柱骨折的伤者。

三名(或四人)救护者站在伤员未受伤的一侧,分别在肩、臀和膝部。

同时单膝跪在地上,分别抱住伤员的头、颈、肩、后背、臀部、膝部及踝部。

救护者同时站立,抬起伤员,齐步前进,以保持伤员躯干不被扭转或弯曲。

①三人同侧运送。

②三人异侧运送。

两名救护者站在伤员的一侧,分别在肩、腰、臀部、膝部,第三名救护者可站在对面,伤员的臀部处,两臂伸向伤员臀下,握住对方担架员的手腕。

三名担架员同时单膝跪地,分别抱住伤员肩、后背、臀、膝部,然后同时站立抬起伤员。

2、器械搬运:

是指用担架(包括软担架、移动床轮式担架)等现代搬运器械或者因陋就简利用床单、被褥、竹木椅、木板等作为搬运器械(工具)的一种搬运方法。

⑴担架搬运担架搬运是院前急救最常用的方法。

目前最经常使用的担架有普通担架和轮式担架等。

我国目前大多数住宅的楼道狭窄,高层建筑虽有电梯,但难以容纳平放的普通担架或轮式担架,给搬运伤病员带来了困难。

用担架搬运伤病员必须注意:

①对不同病(伤)情的伤员要求有不同的体位;②伤病员抬上担架后必须扣好安全带,以防止翻落(或跌落);③伤病员上下楼梯时应保持头高位,尽量保持水平状态;④担架上车后应予固定,伤病员保持头朝前脚向后的体位。

⑵床单、被褥搬运遇有窄梯、狭道,担架或其他搬运工具难以搬运,且天气寒冷,徒手搬运会使伤病员受凉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方法。

搬运步骤为:

取一条牢固的被单(被褥、毛毯也可)平铺在床上,将伤病员轻轻地搬到被单上,然后半条被单盖在伤病员身上,露出其头部(俗称半垫半盖),搬运者面对面紧抓被单两角,脚前头后(上楼则相反)缓慢移动,搬运时有人托腰则更好。

这种搬运方式容易造成伤病员肢体弯曲,故胸部创伤、四肢骨折、脊柱损伤以及呼吸困难等伤病员不宜用此法。

应该强调的是,在目前软担架已逐渐在院前急救机构使用的情况下,我们提倡专业急救机构应该用软担架替代这一搬运方法。

⑶椅子搬运楼梯比较狭窄和陡直时,可用牢固的竹木椅作为工具搬运伤病员。

伤病员采用坐位,并用宽带将其固定在椅背和坐凳上。

两位救护人员一人抓住椅背,另一人紧握椅脚,然后以45℃角向椅背方向倾斜,缓慢地移动脚步。

一般来说,失去知觉的伤病员不宜用此法。

(八)危重伤病员的搬运

1、脊柱、脊髓损伤:

遇有脊柱、脊髓损伤或疑似损伤的伤病员,不可任意搬运或扭曲其脊柱部。

在确定性诊断治疗前,按脊柱损伤原则处理。

搬运时,顺应伤病员脊柱或躯干轴线,滚身移至硬担架上,一般为仰卧位,有铲式担架搬运则更为理想。

(1)放在硬板担架上以后,必须将其身体与担架一起用三角巾或其他布类条带固定牢固,尤其颈椎损伤者,头颈部两侧必须放置沙袋、枕头、衣物等进行固定,限制颈椎各方向的活动,然后用三角巾等将前额连同担架一起固定,再将全身用三角巾等与担架固定在一起。

(2)上下担架的方法:

①搬运者三人并排单腿跪在伤员身体一侧,同时分别把手臂伸入到伤员的肩背部、腹臀部、双下肢的下面,然后同时起立,始终使伤员的身体保持水平位置,不得使身体扭曲。

三人同时迈步,并同时将伤员放在硬板担架上。

发生或怀疑颈椎损伤者应再有一人专门负责牵引、固定头颈部,不得使伤员头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摇摆或旋转。

四人动作必须一致,同时平托起伤员,再同时放在硬板担架上。

起立、行走、放下等搬运过程,要由1个医务人员指挥号令,统一动作。

②搬运者亦可分别单腿跪在伤员两侧,一侧一人负责平托伤员的腰臀部,另一侧两人分别负责肩背部及双下肢,仍要使伤员身体始终保持水平位置,不得使身体扭曲。

2、颅脑损伤颅脑损伤者常有脑组织暴露和呼吸道不畅等表现。

搬运时应使伤病员取半仰卧位或侧卧位,易于保持呼吸道通畅;脑组织暴露者,应保护好其脑组织,并用衣物、枕头等将伤病员头部垫好,以减轻震动,注意颅脑损伤常合并颈椎损伤。

3、胸部伤胸部受伤者常伴有开放性血气胸,需包扎。

搬运已封闭的气胸伤病员时,以坐椅式搬运为宜,伤病员取坐位或半卧位。

有条件时最好使用坐式担架、折叠椅或担架调整至靠背状。

4、腹部伤伤病员取仰卧位,屈曲下肢,防止腹腔脏器受压而脱出。

内脏脱出应首先用消毒纱布与腕固定脱出的内脏,搬运时伤员应采取仰卧位,膝下垫高,使腹壁松驰,减少痛苦,同时还应根据伤口的纵横形状采取不同的卧位。

如腹部伤口是横裂的,就必须把两腿屈曲;如是直裂伤口就应把腿放平,使伤口不易裂开。

5、休克病人病人取平卧位,去枕,或脚高头低位,搬运时用普通担架即可。

6、呼吸困难病人病人取坐位,不能背驮。

用软担架(床单、被褥)搬运时注意不能使病人躯干屈曲。

如有条件,最好用折叠担架(或椅)搬运。

7、昏迷病人昏迷病人咽喉部肌肉松弛,仰卧位易引起呼吸道阻塞。

此类病人宜采用平卧、头转向一侧或侧卧位。

搬运时用普通担架或活动床。

------无锡市堰桥人民医院李涛供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