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24736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 国 传 统 文 化儒家部分讲义.docx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部分讲义

中国传统文化

人文在哪里?

如梁晓声所说,在高层面,它关乎这个国家的公平、正义、;在朴素的层面,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就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就在人性的内涵中,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人文并不晦涩,在我看来,它实质就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素养,一种无须人提醒的自觉,一种以承任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物质文化:

实体文化。

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艺术文化

精神文化:

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等。

这是文化的核心。

精神文化大致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社会意识

制度文化:

指各种社会规范,它规定人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

如家族制度、婚姻制度、官吏制度、经济制度、政治法律制度、伦理道德。

行为文化:

多指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行为模式

关于文化的定义,中、西方学者主要概括如下:

①当代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将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共用。

在《原始文化》中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

②当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洪在《文化概念:

一个重要概念的回顾》中说:

“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括显型式样也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③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文化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

”人类生活的样法分为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三大内容,文化的涵义是很广泛的。

④蔡元培在湖南演讲《何谓文化?

》,提出“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包括衣食住行、医疗卫生、政治、经济、道德、教育、科学等事。

⑤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

》中指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有价值的共业也。

”梁启超在《中国文化史目录》中,指出文化包括朝代、种族、政治、法律、教育、交通、国际关系、饮食、服饰、宅居、考工、农事等,认为文化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

第一部分,轴心时代的诸子学说:

春秋战国时期号称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其中的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发展,而且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源头活水之一。

其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哲理、超人的智慧,始终能给人以启迪,并唤起后学者研究的兴趣。

本部分重点讲授先秦儒家——孔、孟、荀子及儒家八派,墨子及墨家与众不同的主张,老庄之学与先秦道家,《周易》的辩证思想与预测功能,法家精神与法家思想再评价,名辩艺术与思维逻辑,诡道与中庸——中国古代兵家思想的源与流,中国古代的兵法战策与市场经济,纵横家与外交策略,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等。

第一讲先秦儒家大师——孔子、孟子与荀子

  一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派

  1.何谓“儒家”?

  儒家是春秋战国形成的以孔子为代表一个的学派。

刘歆在《七略》中说: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关于“儒”字的起源和含意,自古以来就有几种说法,《周礼.天官》说:

“儒以道得民。

”郑玄注解说:

“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

”《说文解字》说:

“儒,柔也,术士之称。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儒家”:

(1)渊源、职责:

相传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其任务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即对人民进行思想统治,“以六艺教民”。

(2)特点:

“优也,柔也”,“术士之称”。

其一是“术士“,即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专门人才,人们当中的优秀分子;其二是柔,即柔和、温和,“儒以道得民”,“能安人,能服人”,以思想教育的方法获得人民的拥护,也就是实行德治、仁政。

(3)主张法先王,“祖述尧舜,宪法章文武,宗师仲尼”。

  《礼记正义》引郑玄《三礼目录》说:

“儒行者,以其记有道德者所行也。

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

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

”在甲骨文中写作“需”,像以水冲洗濡身之状,因此有的学者说:

古代的儒者在祭祖敬神时,必须沐浴斋戒,以示对上帝鬼神的崇敬。

东汉班固认为,诸子出于王官,而儒则出于司徒之官。

近代学者胡适说:

“儒是殷民族的教士。

”冯友兰先生则说:

“儒本是有知识、技艺者之通称。

”郭沫若说:

“儒应当是‘邹鲁之士,缙绅先生’的专号。

”根据以上记载及近人的考证,“儒”可能是殷、周王室掌握典籍、文物、教化的官职,是知识丰富的专家、学者,是当时的老师。

因此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主要也是从事教育事业。

  2.孔子生平

  孔子出生于春秋末年(前551——前479年)。

其先祖本是宋国的贵族,因宋国内乱逃到鲁国。

其父叔梁纥任陬邑大夫,生有九女一男。

男孩名叫伯尼,有残疾,是个跛子。

故而叔梁纥又向颜氏女求婚,不满20岁的颜征在自愿嫁给他为妾。

但当时叔梁纥已经66岁,根据当时的礼仪,男子超过64岁就不能再娶。

故而世人称他们的结合为“野合”。

二人结婚后,征在很快怀孕,二人盼子心切,便到曲阜东南的尼山去向山神求子。

回来时到附近一个山洞中休息,不料儿子降生了。

于是取名为“丘”,字“仲尼”。

孔丘刚刚3岁,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他到自己的娘家阙里居住,生活相当艰苦。

因此他说“吾少也贱。

”(《论语》)他20岁之后当过季氏的家臣,有一段时间负责管理牛羊,名为“乘田”;还曾作过管仓库的“委吏”。

据说工作干得不错,牛羊肥壮,账目清楚。

后来又干一种叫作“儒”的职业,即按周礼给贵族办丧事,渐渐以通晓礼义闻名,到30岁左右时开始招收弟子讲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

因为他曾以“儒”为职业,于是他所创立的学派就被称为“儒家”。

孔丘一生主要从事教育活动,35岁以后曾到过齐国,50岁以后担任过一段鲁国的中都宰(首都市长)以及司空、司寇等职务,总共才3年左右。

后来带弟子多人周游列国14年,68岁回到鲁国,整理古代典籍:

《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后人称为六经或六艺。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孔子的谈话及答弟子问等记录下来,东汉的著名学者郑玄将其编辑成书,这就是儒家的著名经典《论语》。

  3.孔子的教育主张

  孔子在政治上是失意的,但在教育上却取得了巨大成功。

首先,他办私学打破了夏商以来“学在官府”的局面,也就是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施教原则,不问身世,广招学生,开创了民间聚徒讲学的新风气,在中国教育史上起了里程碑的作用。

其次,他的教育内容以六艺、六经为主,目的是传播封建领主文化,但结果却保留了大量文化遗产和历史材料。

第三,他的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他主张学生学好以后可以出去做官,为克己复礼服务。

但他的学生也不都是搞克己复礼的,这些人进入当时的统治阶层,本身就是对世卿世禄制的一种否定。

第四,在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上,孔丘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如“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网,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等,对后人都有借鉴作用。

后人称他为儒家的圣人,帝王之师。

他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

  4.孔子的“仁”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核心是一个“仁”字。

在《论语》中,“仁”这个字出现过104次,可见它在孔子的学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说文解字》注:

“仁,亲也,从人、二。

”从字面上讲,“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

孔子将它变为一个道德范畴,认为“仁者,人也。

”(《礼记.中庸》)“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是生命的相互感通,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润泽。

“仁”的具体含意如下:

其一是说“仁者,爱人。

”凡是人都有“仁”性,能对别人的痛苦和欢乐产生共鸣,有一种博大的同情心。

但孔子又说,按周礼的规定,各种人都有不同的身份,对国君的爱与对一个老百姓的爱是有“等差”的,也就是根据各个人不同的身份采取不同的态度。

  其二是说要有宽容忠恕精神:

一方面要努力做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自己希望有所建树,希望达到某种目的,就要想到别人也有同样的心愿,要想法成全别人,这就叫”忠“;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于人。

也就是要推已及人,尽已为人,凡事都要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

这叫作“恕”。

实际上,这是一种人性论,在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的人们之间,可以提倡这种精神;但对于敌对阶级,对于各种敌人,则不能提倡这种精神。

实际上,压迫者剥削者对于劳动人民向来是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

  其三是说,徭役赋敛要有节制,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即反对竭泽而渔,反对过分的压迫剥削,并提倡适当给人们以救济。

这种思想拿来对付剥削阶级的暴政,可以起一定节制作用,因此后来孟子发展为仁政之说。

其四是说“克己复礼为仁”,即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努力为恢复周礼而奋斗。

这一方面是要求自己的弟子和社会上所有的人一切按周礼的要求办事,努力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而言,反对进行社会变革,反对变法革新。

  孔子认为,当“仁”与“生”发生矛盾时,“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有的学者认为,孔子提出“仁”的主张,这是“人”的发现。

他第一次把“人”从“天”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放到人类社会中来对待,也可以这是从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表现。

  5.孔子的其他主张

孔子还提出了“德治”、“中庸”、“礼之用,和为贵”等主张。

他的思想是唯心主义的,但他的天道观却是模棱两可的。

他曾说过: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论语。

季氏》)“祭神如神在。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论语八佾》)但也曾说过: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万物生焉。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

”因此他的弟子说他“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敬鬼神而远之。

”(《雍也》)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上鬼神观念的动摇和孔丘本身思想上的矛盾。

孔子所讲的天命与商周时期的天命论已经有所不同,那时认为天会说话,能发布命令,能惩善罚恶,是主宰的天、人格的天;而孔子所说的天却是命运的天:

后来庄子所讲的天则是自然的天,荀子讲的是物质的天。

从孔子这些理论出发,可以引申出唯心主义的天命论,也可以引申出反对天命的思想。

因此孔丘的后学弟子,有人主张天命观,有人却坚决批判了天命观。

在实际生活中,孔子还是重人事的,他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张坚守道义要有一种不拔的精神。

  在认识论上,孔子曾提出“生而知之”的先验论,说“上智”与“下愚”不移。

但同时又认为,大多数人,包括他自己在内,也不是生而知之者,而是学而知之者。

6.儒家八派

  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继承发挥孔子的思想,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韩非子说儒分为八,其中包括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孙氏之儒等。

子张本姓颛孙,名师,字“子张”。

曾遭“刑戮”,后来随孔子学儒。

他继承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尊贤”、“崇善”,但同时将“爱人”扩大到了不分好坏的“容众”、“矜不能”,对不贤不善者也不计前嫌、以德报怨。

这就不符合孔子“爱有等差”、“能爱人,能恶人”的主张,而比较接近墨家“兼爱”的思想了。

因此孔子认为“师也过”,“过犹不及”。

  子思之儒即以孔子之孙孔彶(字子思)为代表的一派儒家。

他师从于孔子的门徒曾参。

曾参以主张忠孝著称,《孝经》即曾参一派的代表作。

子思将“昭明圣祖之德”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曾有著作23篇,《中庸》一书即子思一派的主要作品。

“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达到中和状态,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就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了。

儒家提倡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一种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

这种主张使儒家接近于社会实际,是儒家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因此有人认为,子思之儒是儒家继往开来的一派。

  颜氏之儒即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所承继的一派儒家。

颜回对孔子最崇拜,孔子对颜回也最赞赏。

孔子的一切主张,颜回都不折不扣地接受、传播,并认真去实践。

但过于拘泥师法,没有自己的独创,因此在儒学发展史上不像孟子、荀子那样占有自己的地位。

  漆雕氏之儒是指漆雕开的儒学思想。

他身患残疾,师从孔子,后来收徒讲学,自成一派。

他刚毅尚勇,将仁义作为行为曲直的绝对标准。

儒家认为,能以仁义作为曲直的标准就是大智;能够为行仁义而无所畏惧就是大勇。

因此后人称漆雕开一派儒学为大智大勇的儒学。

关于乐正氏究竟是谁,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梁启超认为是曾子的学生乐正子春,郭沫若则认为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乐正克一派编著了《大学》一书,对儒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孟氏之儒即以孟子为代表的一派儒家,孙氏之儒则是指以荀子为代表的一派。

仲良氏之儒所指不详。

  二孟子及其儒家思孟学派

  1.思孟学派

  儒家思孟学派是指以曾参、子思、孟柯为代表的一派儒家,这是儒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派别。

孟柯是鲁国孟孙氏的后裔(前371——289年),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是孔子死后儒家的著名代表,故儒家学说又称孔孟之道。

孟子的著作也名为《孟子》。

将“仁义“作为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提出性善论,政治上主张王道和仁政,主张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这是孟子学说的核心。

  2.儒家的义利观

  义利观即儒家对义、利关系的基本看法。

在儒家看来,所谓“义”,是指为他人、为社会所需而致力的一种德性。

“义者,宜也。

”它以客观需要、以合乎时宜为依归,不是主观的认识,而是客观的需要。

孔子认为义为立身之本,“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君子义以为高”,强调君子出来做官,目的是为了行义,因此“义”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如果一味追求私利,那就不符合“义”的准则。

故而孔子提出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命题,后来发展为“义利之辩。

”孟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主张用仁义指导自己的行动,一切以“义”为准绳。

在“义”与“利”发生矛盾时,他主张重义轻利、贵义贱利、见利思义。

他甚至提出:

“夫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

”(《离娄下》)他认为,义不仅重于利,而且重于生命,假如“义”与生命二者不能兼得,则应该毫不犹豫地“舍生以取义。

”荀子也认为“义”比“利”更为重要:

“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

”“义胜利为治世,利胜义为乱世。

  3.德之四端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乃德之四端,即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四种优良的品德。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公孙丑上》)因为它是人们先天所具有的品质,故而称为“良知良能”。

如果人们能够自觉地扩展自己这种与生俱来的“四端”,就会形成“四德”,从而成为明是非、讲礼义的“仁人义士。

  4.性善论

在孟子生活的那个时代,人性论已经有四种观点:

一是孟子的性善论,二是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三有有性善有性不善,四是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一三是先天人性论,二四是后天人性论。

孟子认为: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告子上》)即仁义礼智这四种美德不是从外部强加给人们的,而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先天就有的。

这就是后人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的理论。

那么社会上为什么会有好人、坏人之分,劳心者与劳力者的区别呢?

这是因为人们出生之后“庶人去之,君子存之。

”庶人受外界干扰、引诱,丢掉了原来的善性;君子经过学习修养,不为外物所动,保存并发扬了自己先天就有的善性。

经过反省改正自己的错误,于是就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万物皆备于我”,人们只要“存诚尽性”就可以成为一个道德上的完人。

这是孟子仁政学说和主张加强教育的理论与思想基础。

  5.王道与“法先王”

  正是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在政治上主张王道,反对霸道,即主张实行尧舜禹文武周公孔子所倡导的所谓圣人之道。

因此他又主张“法先王”,反对“法后王”,即主张效法先王,以先王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

但他所说的“法先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恢复周礼,而是借周礼的名义“托古改制。

”他说,春秋五霸是先王的罪人,战国时的诸侯是五霸的罪人,总之是一代不如一代。

要平治天下,必须遵从他所说的“先王之道”。

  6.关于“仁政”的主张

  孟子认为王道的核心是“行仁政”,“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离娄上》)什么叫“仁政”?

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其一,“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即在经济上实行井田制。

将一块土地按井字形分为九块,中间一块是公田,周围八块为八家的私田,使每家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八家同养公田,实行九一而助,相当于联产承包和劳役地租制。

孟子认为,实行这种制度有几大好处:

首先是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即让人民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生活资料,“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梁惠王上》)。

民有恒产才能有恒心,这是实行王道政治的物质基础。

其次可以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滕文公上》)第三,人民既种好地,又搞好家庭富业,如种桑养蚕,饲养家畜家禽等,就可以过上平安富足的日子了。

五十可以衣帛,七十可以食肉,做到丰衣足食,家给人足。

  其二,主张“省刑罚,薄税敛”,“使民以时”。

他呼吁当权者要“行仁政于民,省刑法,薄税敛,深耕易耨”(《梁惠王上》)。

他说: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尽心上》)“使民以时,谷不可胜食也。

”(《梁惠王上》)谷不可胜食,物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同上)所谓“省刑罚”则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实行了这种仁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公孙丑上》)  以上两点主要讲的是要实行“富民”政策。

这是典型的平均主义和农业社会主义,在当时只能是一种空想。

其三,在民富之后,则主张教民。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梁惠王上》),即“设立庠序学校以教之。

”孟子认为: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他的理想是学习孔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其四,主张“分田制禄”,即恢复分田制禄的宗亲分封制。

他说:

“亲亲,仁也”,“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虽然他也讲过“尊贤使能”,但又主张在“亲亲”的圈子里用人。

他指出:

“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

”建议执政者不要侵犯贵族们的利益。

  其五,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主轻”(《尽心下》),主张建立一种新型的君民君臣关系。

他认为,对于国家和君主来说,人民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国家和君主都可以改变,国家的民众却不可以改变。

国君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够当天子、当国君,如果暴虐其民,失去民心,轻则“身危国削”,重则身死国亡。

他认为无论哪一国的国君,只要接受他的政治主张,就可以取周天子而代之,成为天下共主。

他论证了新的君臣关系,反映了战国时期君臣关系的变化,他说: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

”(《离娄下》)他提出,对不行仁政的暴君可以流放,可以诛杀,周武王讨伐商纣王,不是弑君,而是诛一匹夫!

这就是说,不仅人民比君主重要,臣与君也具有同样的人格。

  其六,反对一切战争和改革,“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离娄上》)

总之,经济基础:

井田制;上层建筑:

分封制、世卿世禄制、宗法制;对内减轻人民负担,主张富民教民,主张民贵君轻;反对法家的变法和耕战政策;对外反对一切战争及合纵连横。

这就是孟子“仁政”的主要内容。

  孟子思想中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他一方面讲民贵君轻,另一方面又认为统治阶级是先知先觉者,劳动人民不过是小人,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乃“天下之通义”,从而论证了剥削制度的合理性。

  三荀子“一天下”的政治主张和关于天命、人性的独到见解

荀子名况,字卿,人称荀卿或孙卿。

战国时期赵国人,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前238年(秦王政九年)。

他向孔子的再传弟子子弓学习过,后来到齐国的稷下学宫,三为祭酒。

晚年到楚国投于春申君门下,任兰陵(今山东莒县南)令。

春申君被杀,他也被免职,终老兰陵。

他对子张氏、子夏氏、子游氏之儒以及思孟学派进行过猛烈抨击,称他们为“俗儒”“贱儒”,并对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多有评论与批评。

他认为“墨家敝于用而不知文”,道家“敝于天而不知人”,法家“敝于法而不知贤”,名家“敝于辞而不知实”(《解敝》)。

他的任务就是“解敝”,即取长补短,批判地综合百家。

他批判地继承了孔子以来的儒家思想,同时也吸收了墨、道、名、法各家的长处,构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思想体系。

其主流是儒与法的结合,政治上主张隆礼重法、统一天下、平政爱民,哲学上反对唯心主义的天命论,提出了无神论的自然观,并反对性善论、主张性恶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理论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

  1.荀子“一天下”的政治主张

  荀子政治主张的核心是“天下为一”(《成相》)。

他周游列国,曾反复宣传这一主张,认为应该“臣使诸侯一天下”(《王霸》),“四海之内若一家”(《儒效》)。

如何才能使诸侯为臣、天下一统、四海一家呢?

他提出了种种政治理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条,这就是隆礼重法,尚贤使能,平政爱民。

  所谓“隆礼重法”,即兼采儒法两家之长,将礼治与法制结合起来,巧妙地使用“教化”和“刑罚”两手政策。

在这里,荀子与孔、孟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

孔孟主张礼治与德政,认为对人民只能“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不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论语.为政》)。

荀子则认为:

“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富国》)如果只讲隆礼,不讲重法,有礼无法,或者执法不严,赏不当功,罚不当罪,都会造成社会的混乱。

  荀子指出,“礼”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必然产生的,“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礼论》)荀子认为,能正确地处理群体关系,是人类能克服自然界的困难、不断发展进步的主要本领。

群体的维持靠分工,分工的根据是礼义,因此礼义是不变之大本。

荀子在这里所讲的实际上是国家和政治制度的起源问题,为了使两个对立的阶级不在争夺中同归于尽,于是产生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礼义制度,它将人们分为不同的等级,规定了人们各自的权力和义务,适当地满足人们的欲望,从而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因此荀子认为,“礼”乃“人道之极”、“道德之极”。

在《礼论》中,荀子说:

“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度量衡不能比较轻重长短,无礼义则不能维持人类社会的稳定。

又说: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劝学》)礼是制定法律的根据和指导思想,是社会分工的纲纪和准则,法是惩善罚恶的具体措施;对于一个学习者来说,掌握了礼义,可以算作达到了学问的顶点,故而称为“道德之极”。

“积礼义而为君子”(《儒效》),人们只要不断学习礼义,就有可能成为君子。

  礼的作用是维护“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各有称”的封建等级制度,因此在治国平天下中处于首要地位。

“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

”(《王制》)“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强国》)“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

”(《议兵》)“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修身》)是否隆礼不仅关系到一个人是成为小人还是成为君子,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在“隆礼”的同时,荀子还主张重法。

他认为,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礼重在教化,法重在赏罚。

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对于国中的人民必须“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所谓“尚贤使能”则是否定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和王权、官职世袭制,反对根据出身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