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2804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 民主革命模板doc.docx

江苏高三历史试题民主革命模板doc

江苏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

必修一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共0分)

1.(2010年12月江苏徐州竞赛5题)国学大师章太炎作了一首唱词:

“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二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主要着眼于

A.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B.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效力满族

C.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D.学术上,洪破除迷信,曾尊孔扬盂

【答案】B

【点拨】根据材料,大意是:

章太炎站在汉民族立场上,认为国家被满洲人统治二百多年,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后,满洲人吓得逃往热河省,曾国藩虽是汉人但效忠于满洲人做了汉奸。

据此本题中章太炎对于洪秀全和曾国藩两人的历史评价,主要着眼于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效力满族。

【结束】

2.(2011年4月江苏百校样本分析6题)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其主要依据应是()

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B.《资政新篇》的实施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D.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答案】C

【点拨】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

中国人民肩负起了反对外

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这一历史任务从太平天国运动最先挑起,

故答案选C。

【结束】

3.(2011年3月南京市二模7题)右图是我国某一时期政府发布的一个公告,它最早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B.中华民国初年

C.五四运动时期D.北伐战争时期

【答案】B

【点拨】从图片文字可以看出,这是政府在提倡爱用国货运动,事情发生在民国初年。

【结束】

4.(2010年9月南京市高三调研5题)1862年7月7日马克思在《中国事件》一文中说:

“(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为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

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与停滞腐朽。

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太平天国运动与此材料的观点不符的是

A.动摇了封建统治B.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C.造成了社会动荡D.未提出建设性方案

【答案】D

【点拨】太平天国先后提出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

D项说法错误。

【结束】

5.(2010年11月泰州高三联考4题)1919年孙中山演讲中指出:

“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

”下列哪一件事动摇了这些“地底陈土”

A.五四运动B.南昌起义C.抗日战争D.北伐战争

【答案】D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辛亥革命局限性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但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为此孙中山先生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进行了国民大革命,高潮是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即动摇了这些“地底陈土”,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

【结束】

6.(江苏金坛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13题)“这个运动由学生掀起,是自动的,没有人指使,也没有人操纵,只是爱国的热情表现。

所以等到学生运动扩展而为商人罢市,由北京而及于上海,这运动的目标初步达成之后,这运动也就消歇下去了。

但是影响所及,学生们醒起来了,五四运动一变而为新文化运动。

”(梁实秋《我参加了五四运动》)从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五四运动()

A.在共产党领导下学生运动日益扩展B.中心最初在北京

C.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D.突破了知识分子的范围

【答案】A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材料中丝毫没有共产党的信息。

而且,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在五四运动发生时还没有成立。

所以,A错误。

【结束】

7.(2010年11月江苏南通高三期中20题)反对本本主义就是反对教条主义。

这是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的基本思想。

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较早集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杰作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时期

C.长征途中D.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B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

能力要求是识记和理解毛泽东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特征。

“反对本本主义就是反对教条主义”主要是指把马克思思想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反对不顾国情的机械照搬。

井冈山根据地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又创造性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另外,还注意题干中“较早”这个限制语。

【结束】

8.(2011年5月徐州市三模5题)洪秀全将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其目的在于()

A.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人间天国B.打击西方列强,进行反帝斗争

C.进行改朝换代,完成民主革命D.传播西方宗教,取代儒家学说

【答案】A

【点拨】传播宗教思想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新政权是最终目的。

没有打击西方列强,故B错。

完成民主革命不是它的目的,故C错。

取代儒家学说是错误的,相反吸收了儒家的大同思想。

故D错。

【结束】

9.(2010年9月扬州宝应县高三调研3题)备受瞩目的《建国大业》姊妹篇《建党伟业》于2010年8月18日在北京中影基地开机,它讲述的是1917年十月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

如果你有幸被邀请参与影片的制作,所听到和理解的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目标是()

①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②建立无产阶级专政③消灭资本家私有制④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了1921年中共一大确立的斗争目标。

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结合本题选①②③项,第④项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是当时确定的党的中心任务。

【结束】

10.(2010年12月江苏徐州竞赛14题)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

“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B.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C.实行党领导军队的策略D.开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答案】B

【点拨】根据所学,“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指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关系开始破裂,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一条道路,本题中“新的革命策略”是指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选B项。

【结束】

11.(江苏金坛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11题)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

“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

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阶级的伟大力量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C.他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D.他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答案】A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通过孙中山对农民参加联欢会的态度可以得出结论。

【结束】

12.(2010年12月江苏徐州竞赛17题)右图是美国邮政总署1942年发行的二枚邮票,其中采用了孙中山的照片,这透露出它追求的国家理想是

A.自由民主独立B.人民民主专政

C.君主立宪政体D.三权分立体制

【答案】A

【点拨】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中表达了革命主张,希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结合各选项,本题选A项,B项是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C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政治上的主张;D项是具体的政体。

【结束】

13.(2011年5月南通市三模10题)观察下列两幅图片,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抗战时期回民支队在练刺杀抗战期间在延安民族学院学习的少数民族学员

A.抗日战争已成为全民族的抗战B.国内民族间的矛盾已经完全消失

C.正面战场未能阻止日军的速战速决D.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战的主战场

【答案】A

【点拨】从图片的信息来看,有回民,有少数民族学员,说明抗战成员的广泛性,体现了

抗日战争已成为全民族的抗战。

故选A。

B选项“完全”这个词太绝对了,只是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间的矛盾是次要矛盾,并不能得出国内民族间的矛盾已经完全消失的结论。

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结束】

14.(2011年1月苏北四市期末9题)“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

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D

【点拨】此题的两个梦想即民族富强和农民翻身,显然选择D项。

【结束】

15.(2011年1月苏北四市期末5题)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

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答案】C

【点拨】本题可用阶级分析法。

太平天国本质上仍然是旧式的农民起义,它建立的仍然是封建性质的政权,这决定了他走的还是封建等级制度这条路。

另外从“在耶稣之下”、“按照各自的行序”等可知选择C项。

【结束】

16.(2010年9月扬州宝应县高三调研4题)以“中国革命”为主题的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

其中以三大摇篮即:

①人民军队的摇篮;②中国革命的摇篮;③共和国的摇篮,为代表的革命“圣地”,更是中国红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

那么,下面对于这三大摇篮,表述最准确的是()

A.①:

这支人民军队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

B.②:

建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③: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D.①:

延安、②:

瑞金、③:

遵义

【答案】B

【点拨】本题设计较新型,题目材料有适当改动。

“三大摇篮”应分别指南昌、井冈山、延安。

A项人民军队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说法错误,人民军队诞生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C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中。

D项“三大摇篮”应分别指南昌、井冈山、延安。

ACD三项说法错误,B项1927年毛泽东同志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建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B项正确。

【结束】

17.(2011年4月江苏百校样本分析9题)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

右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力量变化的趋势,其中与第二个高峰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A.北伐战争的推动B.南昌起义的爆发

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答案】C

【点拨】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根据题干第二个高峰大约是1931-1934年左右,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实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革命小高潮。

北伐战争是1926-1927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南昌起义时间是1927年,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建立,时间不符,排除。

答案选C。

【结束】

18.(2011年1月扬州市调研17题)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

“我们党开始也是不懂得农民工作的重要性,把城市工作放在第一位,农村工作放在第二位。

”此处的“开始”是指()

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A

【点拨】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城市工作放在第一位,农村工作放在第二位。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即农村工作放到了第一位。

故选A。

【结束】

19.(2010年9月盐城市高三摸底9题)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经历了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到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转变。

这一转变反映出的显著变化有

①中国革命的性质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③中共的政治斗争策略④中共的中心任务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B

【点拨】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变为民族矛盾,1935年华北事变标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共的政治斗争策略。

之前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以后是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团结抗日力量,坚持抗战,反对投降,以斗争求团结,维护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人民抗日力量

具体的演变过程如下:

1927-1931反蒋围剿,1931-1935反蒋抗日,1935-1936逼蒋抗日1936-1937联蒋抗日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分析了日本侵略者打进中国后社会各阶级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团结抗日力量,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还可以作一个比较:

不同点:

⑴指导思想:

前者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后者是全面抗战路线。

⑵斗争对象不同:

前者是国民党反动派,后者是日本侵略军、顽固派、伪军等。

⑶分布地域:

前者主要在江南地区;后者主要在华北地区。

最终结果: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根据地大部分丧失,红军被迫长征。

抗战胜利前夕,抗日根据地抗击着侵华日军的大部分和几乎全部伪军,根据地得到发展。

两种不同结果表明:

只有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军事方针和思想路线,才能巩固和发展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已更加成熟、更具有革命斗争的经验。

【结束】

20.(2011年4月盐城市二模7题)《胡汉民自传》载:

“同盟会未尝深植于民众,民众所接收者,仅三民主义中狭义的民族主义耳。

正惟‘排满’二字之口号,极简明切要,易于普遍全国,而弱点亦在此……而不能使为坚强拥护革命之群众.其责当由革命负之,而亦为当日失败之重要原因也。

”对该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排满”口号易于为民众所接收B.三民主义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带有狭隘的民族革命色彩D.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历史的偶然

【答案】D

【点拨】辛亥革命的爆发是阶级矛盾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结果,有其必然性。

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从政治看,民族危机加深,清统治腐朽;从思想上看,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结束】

21.(江苏金坛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10题)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

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

【答案】B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把孙中山等人视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是把清政府看做合法的、是正统;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时,“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由仇视变成支持,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对清政府的态度变化。

【结束】

22.(2011年3月江苏四市一模4题)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

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

”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

B.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

C.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答案】B

【点拨】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主要思想。

根据引文中“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一句分析,选出B项。

【结束】

23.(2011年3月江苏百校高三大联考8题)“我一辈子,就是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三件事”。

回顾百年的传奇人生,吕正操将军生前只用了这样轻描淡写的几个字。

其实,这位老人的生活中蕴藏着无数传奇。

下列图片资料可以见证他“打日本”的是()

【答案】C

【点拨】本题需对吕正操将军的一生和所着的军服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A项应是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解放军授衔上将时的图片;B项是青年时期加入张学良的东北军时的图片;C项是1940年初,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军区主要领导在河北涉县的图片(左起:

李达、聂荣臻、邓小平、刘伯承、吕正操、蔡树藩);D项是吕正操和聂荣臻同志在一起,从帽徽判断应该也属于抗战时期。

从此卷这样的图片分析,个人认为本题应选CD项。

【结束】

24.(2011年1月南通市一模10题)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

“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

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答案】C

【点拨】从材料中“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等可以判断出这一战役发生在淮河流域,长江以北,符合的应是淮海战役,其他几个战役地点、区域不符合。

【结束】

25.(2010年11月泰州高三联考7题)右图是拍摄于1949年2月人民解放军进入北京城的历史照片。

下列有关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是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典范

C.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D.标志着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答案】B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人民解放战争不同阶段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A项是1947年夏解放战争的第二阶段:

战略反攻;C项指的是1949年渡江战役攻占南京;D项指的是抗日战争的胜利;B项因为平津战役中北平是和平解放符合有求,所以此题应选择B。

【结束】

26.(2011年1月苏北四市期末7题)“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

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

……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一材料()

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

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

【答案】C

【点拨】考查史料的解读能力。

材料肯定了武昌起义的首义作用,排除A项;十三省独立而非所有省份独立,排除D项;材料中并未涉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问题,选择C项。

【结束】

27.(2011年5月苏、锡、常、镇二模8题)《我的戎马生涯——郑洞国回忆录》中写道:

“使人万分痛心的是,就在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革命大业正待继续向前发展之际,革命阵营内部却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国内大资产阶级的威胁、利诱下发生了严重分裂。

”郑洞国将军的这段回忆反映了

A.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迫使孙中山辞职

B.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发动反革命政变

C.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D.蒋介石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

【答案】B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原因。

解题时抓住“北伐战争”这一关键信息。

A项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的史实;C、D分别反映的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与题干不符。

答案B。

本题比较容易。

【结束】

28.(2011年1月扬州市调研2题)下图体现出的重大历史意义,不符合史实的是()

A.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

B.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D.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

【答案】C

【点拨】图片反映的事件是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挺进大别山后,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南京和武汉,故A正确;该事件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故B正确;战略反攻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故D正确。

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

【结束】

29.(2011年5月南通市三模8题)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徒有民国之名,毫无民国之实”。

这表明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前,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

A.革命与维新的斗争B.改良主义与封建守旧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人民大众的斗争D.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

【答案】D

【点拨】从题目信息看,主要说明民国建立到五四之前的时间段里,中国实际上并没有民主。

那么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仍然是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独裁的斗争,所以D符合题意。

【结束】

30.(2010年11月苏州五市四区高三期中考13题)右图为江苏画家刘元1938年创作的一幅漫画,图中在日寇身后头戴钢盔的是国民党的士兵,身前手持大刀的是八路军战士,头上手执刺刀的是普通民兵。

画家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①日寇陷入全民抗战的汪洋大海中②国民党军队已放弃正面抵抗③八路军等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成为正面战场的主力

④日寇受到中国军民灵活机动战略战术的沉重打击

A.①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A

【点拨】根据教材有关所学联系漫画反映出的信息,①④两项正确,日寇陷入全民抗战的汪洋大海中;日寇受到中国军民灵活机动战略战术的沉重打击。

第②③项说法错误,第②项1938年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仍在积极抵抗,组织了多次会战;第③项正面战场的抗日主力是国民党军队。

【结束】

31.(2011年江苏高考6题)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

“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

”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答案】A

【点拨】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仿效美国实行总统制,政体实行三权分立,从而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但最后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辛亥革命失败。

联系材料分析各选项,B项辛亥革命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说法错误,中华民国不是联邦制;C项说法与事实不符;D项说法明显错误,担任临时大总统的有孙中山和袁世凯,袁世凯是封建旧势力代表。

本题选A项,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建立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是美国政体的复制品。

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实行联邦制、中国也没有超过日本、袁世凯专制独裁,说明B、C、D表述错误。

【结束】

32.(2010年9月盐城市高三摸底6题)1851年和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在中国大地上都发生了大规模革命运动。

这两场运动

A.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C.都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