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3169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x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

制度管理控制表

制度名称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

制度编号

****0500-2013

版本

新订/修订

编写

部门审核

分管领导审核

签发人

签发日期

年度评估时间

2009

修订

2009.10.30

2010.2

2011

修订

2011.3.10

2012.2

2013

修订

2013.7.30

2014.7

本次修订原因

1.适应集团公司2012年新修订的综合计划管理办法

2.定期完善、修订管理制度

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1.根据集团公司2012年新修订的综合计划管理办法,调整指标系统(增加“经济增加值率”、“三项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和“氮氧化物减排”指标,减少不再列入集团综合计划的“设备可靠性”和“工资总额”指标),完善《月度综合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和《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模板内容。

2.增加附件《公司综合计划主要指标编制办法》。

解释部门

计划发展部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

一、目的落实公司战略与规划发展目标,增强综合计划管控能力,构建“制度完善、流程清晰、控制有力的”的综合计划管理体系,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公司健康持续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单位编制公司系统年度综合计划。

三、综合计划的主要内容

(一)综合计划是以公司发展战略为指导,落实规划目标,对主要计划指标进行综合协调、平衡、优化后形成的公司年度计划目标和实施方案,是实现公司年度目标的重要手段。

综合计划管理包括综合计划编制、执行、跟踪分析和调整。

(二)综合计划包括综合计划报告和附表。

综合计划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上年度综合计划执行情况及分析、本年度市场预测、指导思想、编制依据、计划目标和相应措施等。

综合计划附表是综合计划目标的具体量化,涵盖全部综合计划指标。

(三)公司现阶段综合计划指标主要包括:

1.企业发展指标:

新增、淘汰及期末生产能力,前期、开工、核准、在建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大中型基建、并购、技改)、科技与信息化投资、车辆购置;

2.生产经营指标:

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产品产量(发电量)、产品销售量(售电量)、原料价格(发电标煤、油料价格)、期末职工总数、全员劳动生产率;

3.资产质量指标:

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率(EVA率)、三项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4.节约环保指标:

万元增加值能耗、供电煤耗率、水电厂发电耗水率、综合厂用电率、火电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碳交易。

四、职责分工

(一)归口管理部门职责计划管理部门(计划发展部)是公司综合计划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各专项计划进行优化、协调和综合平衡,形成公司综合计划建议;组织分解和下达经批准的综合

计划;组织综合计划执行情况跟踪分析;协调综合计划编制和执行中的有关问题。

负责新增、淘汰和期末生产能力,前期、核准、开工、在建规模和碳交易等计划管理。

(二)相关部门及单位职责公司各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对综合计划进行专业管理,提出所管理指标的计划建议,编制专项计划建议说明;配合综合计划的优化、协调和综合平衡;按职责分工对下达的综合计划指标进行细化分解、组织实施和跟踪分析,必要时提出调整建议。

1.行政管理部门:

负责公务车辆购置计划管理。

2.人资管理部门:

负责期末职工总数、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管理。

3.财务管理部门:

负责并购项目新增生产能力、并购投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质量(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率)、生产成本、三项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工业增加值、投融资等计划管理。

4.会计管理部门:

负责项目资金到位、投资来源、融资安排等计划管理。

5.营销管理部门:

负责电力生产(发电量)、销售(售电量、电价)和燃料(综合标煤单价)等计划管理。

6.集控管理部门:

协助管理水电生产计划,负责水电厂发电耗水率计划管理。

7.生产、安全与环保管理部门:

负责技改投资、电厂设备检修、综合厂用电率、供电煤耗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综合能耗等计划管理。

8.工程管理部门:

负责大中型基建投资、投产项目新增产能等计划管理。

9.科技与信息管理部门:

负责科技、信息化投资等计划管理。

10.各二级单位负责本单位及所属电厂和项目综合计划管理,配合总部职能部门计划管理工作。

(三)综合计划工作小组成立公司综合计划工作小组,负责综合计划编制、实施、跟踪分析和调整过程中的协调联系。

工作组由计划管理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单位和电厂(电厂筹建处)指定专人组成。

五、计划编制原则、依据与流程

(一)综合计划编制应坚持局部服从全局,专项服从综合、各种要素优化配置的原则,加强各项计划指标的综合平衡,科学合理地确定计划目标,努力实现公司总体效益最优。

综合平衡的原则是企业发展、生产经营、资产质量、节能环保指标同步提升。

(二)综合计划编制主要依据:

国家有关政策法规,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目标,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目标,集团公司和公司有关管理制度和标准要求,企业实际情况等。

(三)综合计划编制流程

1.每年9月底前,计划管理部门组织启动下年度综合计划编制工作。

2.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组织专项计划编制,10月上旬提出专项计划。

3.计划管理部门组织对各专项计划进行优化、协调和综合平衡,形成公司综合计划建议;公司综合计划建议经公司领导批准后,于10月底前报集团公司。

4.电厂(电厂筹建处)填报集团综合计划管理系统中要求三级单位提供的计划资料,公司计划管理部门填报要求二级单位提供的计划资料。

5.集团公司审批、下达二级单位年度综合计划。

六、综合计划执行与控制

(一)综合计划下达后,应将主要计划目标分解到月,提出月度预期目标,其中:

发电量分解到厂到月、固定资产投资分解到项目到月、利润总额分解到独立核算单位到月。

(二)公司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公司下达的年度计划。

强化计划刚性,加强管控力度,加强过程控制,及时协调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完成年度综合计划。

除不可抗力或国家政策调整因素影响外,对于新增产能、发电量、利润总额等关键指标,预计常规管理手段难于保证时,应上报公司采取强化措施确保完成。

(三)因不可抗力或国家政策调整因素影响,经努力仍无法完成时,可以申请调整。

综合计划调整由相关部门提出,计划管理部门统一归口,经公司审定后报集团公司批准,计划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应与集团公司对口部门充分沟通、协调。

(四)每月进行综合计划执行情况跟踪分析。

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向计划管理部门提交专项计划跟踪分析报告及附表,次月3日前提供报告附表,次月5日前提供分析报告;计划管理部门向集团公司提交综合计划跟踪分析报告及附表,次月4日前提供月度报告附表,次月8日前提供月度报告。

五)每季度进行经济运行分析。

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向计划管理部门提交经济

运行分析专项报告及附表,季末次月3日前提供分析报告附表,8日前提供分析报告;计划管理部门向集团公司提交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及附表,季末次月4日前提供月度报告附表,15日前提供分析报告。

七、附件

附件1公司综合计划主要指标编制办法

附件2集团公司月度综合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报告(电力模板)

附件3集团公司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电力模板)

八、支持性文件

《******集团公司综合计划管理制度》

附件1公司综合计划主要指标编制办法

公司综合计划主要指标编制办法

一、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单位编制集团公司系统年度综合计划。

二、综合计划指标系统

公司现阶段综合计划指标主要包括:

1.企业发展指标:

新增生产能力、核准规模、开工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大中型基建、并购、技改)、科技开发与信息化投资,公务车辆购置。

2.生产经营指标:

发电量、售电量、售电单价、电力综合标煤单价(不含税)、期末职工总数、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收入(不含税)、利润总额。

3.资产质量指标:

流动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三项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经济增加值率(EVA率)、资产负债率。

4.节约环保指标:

万元增加值能耗、综合厂用电率、供电标准煤耗率、水电厂发电耗水率、火电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碳交易。

三、综合计划指标编制办法及要求

(一)企业发展指标

1.新增生产能力:

包括基建投产、技改和并购新增产能。

(1)基建投产:

结合项目开工建设时间、集团公司核定的建设工期,以及项目建设实际进度,编制项目投产计划。

(2)技改新增:

获得政府相关部门或电网公司核定的技改新增产能。

(3)并购新增:

并购项目经集团批准立项,计划期内完成资产移交。

2.核准规模:

根据公司发展规划目标,结合项目前期工作情况,编制年度核准计划。

列入核准计划的项目必须已在集团公司立项。

3.开工规模:

电源项目必须满足公司《电源项目开工管理规定》要求,具备主体工程施工条件。

集团公司关于项目开工的定义:

(1)水电--大坝或第一期围堰截流;

(2)风电--浇注第一仓塔基混凝土;

(3)火电和**--浇注第一仓基础混凝土。

4.大中型基建投资

(1)坚持效益优先,重点保证投资效益好的项目,严格控制效益一般和市场风险大的项目。

(2)安排投资计划的项目必须经集团公司批准立项,取得集团公司项目编号。

(3)投资计划应按“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费、其它费用(其中征地移民费)”分类统计,并按“资本金”和“融资”分类统计资金来源。

(4)投资计划与项目节点进度匹配,与工程量匹配。

施工准备:

水电项目根据移民协议及移民实施进度安排移民投资,按工程量安排建安工程投资。

开工及续建:

水电项目根据现场建设条件及计划工程量安排建设工程投资,根据移民规划、移民总概算、移民协议安排当年移投资。

新能源项目当年投产按总投资的85%安排,争投按总投资的60%安排,不投产按总投资的50%控制。

收尾项目:

原则上新能源项目按预留10%质保金、水电项目按预留5%质保金安排。

前期项目:

水电项目按勘察设计合同及付款进度安排前期勘察设计费用计划,参考项目定员及费用标准安排项目人工及管理费用。

内陆风电项目5万千瓦以下核准前按300万元控制、10万千瓦及以上项目按每增加5万千瓦增加100万控制。

光伏发电项目2万千瓦以下核准前按200万元控制,5万千瓦及以上项目按每增加2万千瓦增加50万控制。

(5)严格按项目概算控制投资计划,不得超概算安排投资计划。

确需调整概算的,应先按规定申请调整概算,再按审批概算安排投资计划。

5.并购投资

(1)集团公司已批准立项的并购项目,可安排前期工作费用。

(2)根据项目并购实施进度安排并购投资。

6.科技开发与信息化投资

(1)科技开发按总投资、资本性支出和科技单列分别统计。

资本性支出包括基建、技改中的科技项目投资和科技单列项目投资。

信息化投资同上。

(2)已在国家部委、省级地方政府科技计划中立项的项目,直接并入科技项目计划;基建和技改中开展的有科技含量的专题列入科技项目计划;其它科技项目按科技项

目管理规定立项后纳入科技项目计划。

信息化项目按相关管理规定立项后纳入信息化项目计划。

(3)按项目年度实施目标安排投资计划。

7.公务车辆购置按照公务用车管理规定,严格控制采购标准和数量。

(二)生产经营指标

1.发电量

(1)煤电:

按利用小时不低于当地同类型机组平均值原则安排发电量计划。

**电

厂按不低于**统调火电同类型机组平均值考虑。

(2)水电:

按以水定电原则,根据多年平均来水和水库年初水位安排发电量计划。

(3)风电:

存量机组综合考虑区域电网预计平衡情况和风资源状况安排发电量计划,利用小时数原则上不低于上年同期区域平均水平。

新投机组原则上按可研设计水平安排发电量计划。

2.售电量

售电量=发电量×(1-综合厂用电率)。

鉴于售电量与发电量的这一钩稽关系,有梯级补偿、送出工程线损等额外消耗的电厂应将这部分消耗计入综合厂用电。

3.售电价

原则上以国家批复价格确定分厂电价,按分厂电价和上网电量计算公司平均电价。

4.电力综合标煤单价(不含税)

参考上年度1-9月份实际采购价格和计划年度煤价趋势分析确定标煤单价,并积极优化煤炭采购结构,降低煤炭采购成本。

5.期末职工总数

以上年末职工人数为基础,按当年新增业务(项目)增人及公司内部余缺调剂情况,编制当年期末职工人数计划,控制用工总量增长。

6.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年平均在岗职工人数。

7.营业收入(不含税)包括主营业务收入(电力收入、电站服务业收入)和其它业务收入。

8.利润总额

是指企业当期所取得的全部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

应当按照“降本增效”的要求,严格控制成本,提高资产效益,保持合理利润水平。

(三)资产质量指标

1.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次/年)。

应合理控制流动资产总额,提高流动资产效率,防止流动资产不足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和流动资产积压。

2.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3.三项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三项费用比重=(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

应优化资金结构,降低财务费用,控制三项费用比重。

4.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5.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应合理控制资产负债率水平,确保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节约环保指标

1.万元增加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增加值(吨标煤/万元)火电综合能源消费量=发电耗标煤量(吨)-净上网电量(万千瓦时)×1.23,水电、风电综合能源消费量=综合厂用电量(万千瓦时)×1.23。

2.综合厂用电率

综合厂用电率=综合厂用电量/发电量*100%参考设计值、对标值、历年平均值、技改优化等因素,并计入梯级补偿、送出工程线损等影响。

3.供电标准煤耗率

供电标准煤耗率=发电标准煤耗量/(发电量-发电厂用电量)(克/千瓦时)发电标准煤耗量=发电煤折标煤量+发电油折标煤量参考设计值、对标值、历年平均值、技改优化等因素确定。

4.水电厂发电耗水率水电厂发电耗水率=发电耗水量/发电量参考历年平均值、来水预测和水库调度方案等因素确定。

5.二氧化硫减排、氮氧化物减排减排量=本年排放量-上年排放量根据发电计划、脱硫脱硝效率和环保排放标准等确定本年排放量。

6.碳交易

根据碳交易项目注册和合同签订情况、分析国际碳交易市场形势,制定碳交易计划

附件2集团公司月度综合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报告(电力模板)

××××公司××××年×月份

综合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一、重点跟踪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发电量

发电量和设备利用小时完成情况表

指标

名称

发电量(亿千瓦时)

利用小时

本月

完成

完成分月计划(%)

同比增长(%)

本年

累计

完成

完成年计划(%)

同比增长(%)

本月

完成

同比

增长

本年

累计

完成

比区域平均

合计

其中:

火电

水电

风电

其中:

×××电厂

×××电厂

当月完成亿千瓦时,完成月计划的%,同比增长%;累计完成亿千瓦时,完成年度计划的%。

发电量计划执行情况分析主要内容:

火电企业主要从市场情况、营销策略、转移电量、机组可靠性、检修计划变更、利用小时等方面进行分析;水电企业主要从水库来水、水库运用、发电水耗、机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风电企业主要从风资源、电网送出、机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有弃风的风电场要进行专门的统计分析。

对当月计划执行偏差较大(正负10%以上)、累计发电量未完成分月进度计划(相差10%以上)的发电厂进行电量完成情况具体分析。

主要水库(流域)水情分析表

单位:

立米/秒,米,亿立米

单位

名称

月均入库流量

同比

较多年均值

月均出库流量

月末水位

较月初下降

月末水库

存水量

同比多蓄水

××××水库

××××水库

弃风(光)情况分析表

单位:

万千瓦时,小时

单位名称

电场所在地

年设计利用小时

本月发电量

本月弃风(光)电量

本年

累计发电量

年累计利用小时

年累计弃风

(光)电量

弃风(光)损失率

完成年计划(%)

×××风电场

注:

弃风损失率=年累计弃风电量/(年累计弃风电量+年累计发电量)×100%

2.供电煤耗

当月完成克/千瓦时,同比增/减克/千瓦时;累计完成克/千瓦时,

同比增/减克/千瓦时,比年度计划增/减克/千瓦时。

供电煤耗影响因素分析:

一是分析所属发电企业因机组关停、新机投产等因素造成发电量的结构变化对供电煤耗的影响;二是分析所属发电企业因技术改造以及管理等因素对供电煤耗的影响。

对供电煤耗与计划偏差较大(±3克/千瓦时),与设计值比较偏差较大,以及因非停引起煤耗指标异动的三级单位要进行具体分析。

供电煤耗情况表

指标

计量单位

本月完成

同比增减

比设计值

累计完成

同比增

比计划增

名称

(+/-)

(高/低)

减(+/-)

减(+/-)

供电煤耗

克/千瓦时

其中:

××电厂

克/千瓦时

3.标煤单价(不含税)

当月综合标煤单价元/吨,同比增/减元/吨,比上月增/减元/吨;

累计元/吨,同比增/减元/吨,比计划增/减元/吨。

标煤单价计划执行偏差分析:

从市场变化(国内市场与进口煤市场)、燃煤结构变化、运价变化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对当月计划执行偏差较大、当月环比变动较大以及累计标煤单价与计划偏差较大(正负30元/吨)的发电企业进行具体分析。

综合标煤单价完成情况表

指标

计量单位

本月完成

同比增长

比计划增

累计完成

同比增长

比计划增

名称

(%)

减(%)

(%)

减(%)

标煤单价

元/吨

其中:

××电厂

元/吨

4.利润总额

本月盈利/亏损万元;累计盈利/亏损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同比

增/降%。

影响本月利润完成的主要因素是。

电力产业:

发电量增/减亿千瓦时,影响利润万元;销售电价增/减元/千千瓦时,影响利润万元;标煤单价增/减元/吨,影响利润万元;三项费用增支/节约万元,影响利润万元;其他影响因素(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折旧、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等)影响利润万元。

主要产业利润完成情况表

指标

本月完成

环比(%)

同比增长

累计完成

完成计划

同比增长

名称

(万元)

(%)

(万元)

(%)

(%)

利润总额

其中:

煤电

水电

风电

5.核准规模

当月核准项目个,容量万千瓦,分别是××项目;累计核准项目个,容量万千瓦,累计完成核准计划的%。

核准计划执行情况分析:

对照核准计划进度,分析计划偏差情况及原因;简要介绍列入本年度核准计划的前期项目进展情况;简要介绍列入本年度取得路条前期项目的进展情况。

核准规模完成情况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机组类别

装机

构成

规模(万千瓦)

计划核准时间

核准时间

审批单位

电力

(一)

核准项目计划

(二)

取得路条项目计划

6.开工规模

当月,项目开工建设,容量万千瓦,分别是××项目/;累计开工项目

个,容量万千瓦,累计完成开工计划的%

开工计划执行情况分析:

对照开工计划进度,分析计划执行偏差情况及原因

开工规模完成情况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容量/台(万千瓦)

总投资

(亿元)

计划开工时间

开工时间

计划投产时间

7.投产规模

当月投产容量万千瓦,分别是××项目/(当月无投产项目);累计投产容量

万千瓦,完成年计划的%。

投产计划执行情况分析:

对照投产计划进度,分析计划执行偏差情况及原因

投产规模完成情况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容量/台

(万千瓦)

总投资(亿元)

开工时间

计划投产时间

投产时间

8.投资完成

截止本月末,在建电力规模万千瓦。

当月投资完成万元,比计划增/减万

元;累计完成万元,完成分月进度计划的%,完成年计划的%。

投资计划执行情况分析:

主要项目建设进度情况。

对照投资进度计划,分析投资计划执行偏差原因。

重点汇报与计划进度偏差较大的建设项目的工程节点进度情况。

大中型基建投资计划完成情况表

单位:

万元、万千瓦

序号

指标

名称

建设规模

项目总投资

本月完成

完成分月计划

(%)

累计完成

完成分月进度计划(%)

比年计划(%,±)

计划投产时间

二、其他异动指标或重大问题专项分析

对其他指标异动情况(±10%)和突发性重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三、针对性工作措施及需要重点关注、协调解决的问题

1.针对本企业经济运行中的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工作措施,工作措施要具体、明确和有针对性;对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比如行业政策变动、对所在区域有重要影响的当地政府有关决策等等,应及时提出应对意见建议。

2.对集团公司通报中指出的各单位相关问题,要反馈解决落实情况;综合计划执行

过程中需要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