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332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doc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归纳.doc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1、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宇宙)的一部分。

2、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或现象。

3、在表达与交流时,(模型)的成功运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地球)绕着(太阳)转,叫做(公转)。

5、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距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分别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6、搜集或整理资料时,对那些过时、重复、错误或无关的资料,应(筛选掉)。

7、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都围绕着地球运转,这叫(“地心说”)。

后来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

8、秋夜的星空,最好辨认的是东北方的(仙后座)。

它主要由(5)颗明亮的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

9、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

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都(保持不变)。

10、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年),公转的轨道形状为(椭圆)。

11、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

12、判断:

昼夜交替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对)

13、太阳带着整个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转动。

14、判断:

太阳系不在银河系中心,更不在宇宙中心。

(对)

15、太阳是(50亿年)前由星际云瓦解后的一团小星际云塌缩而成的,它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16、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金星也叫(启明星)、(长庚星)。

17、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

1光年大约是(9.5万亿)千米。

18、判断:

光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长度单位。

(对)

19、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卫星数量最多的是(木星),其次是(土星),地球有

(1)颗卫星,是(月球)。

20、判断:

(木星)的卫星最多,它两边的行星的卫星越来越少。

(对)

21、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22、秋季的夜空里(仙后座)最耀眼,而春天夜空中最明显的是(狮子座),夏天是(天蝎座),冬天是(猎户座)。

23、多数人相信宇宙是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24、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逐渐(下降),后来相继出现的所有星系乃至生命等,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25、判断:

天文学家发现,所有的星系正远离我们的银河系而去,说明宇宙还在不断膨胀。

(对)

26、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

27、火星表面呈(红)色,火星上也有山脉、盆地、环形山、峡谷、火山等。

火星大气十分(稀薄),昼夜温差(较大),它的内部结构与地球一样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28、判断:

研究人员推测火星上曾有过洪水、大湖甚至海洋。

(对)

29、最有可能成为地球人类“第二居所”的地外星球是(火星)。

30、2004年,(“机遇号”)和(“勇气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

我国已经设计出了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名叫(“火星探路者”)。

31、(原子钟)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

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日晷)。

32、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惠更斯)的实验室内,它是以(伽利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

33、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而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34、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35、一个摆60秒钟摆动了58次,调整的方法是(略微收短摆线)。

36、水钟在中国又叫(“刻漏”)或(“漏壶”)。

它分为两种:

一种是记录(漏水)的时间,称为(泄水型),另一种是记录注水的时间,称为(受水型)。

37、判断:

在同等条件的水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水钟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对)

38、当水壶内水位较高时,水流得比较(快),水位较低时,水流得比较(慢),这影响了水钟的准确性,为了减少误差,人们开始用第三只水壶给漏壶加水,以保证漏壶水流的(稳定性)。

39、判断:

水钟是利用了水流的稳定性,摆钟是利用了摆能有规律地摆动的性质。

(对)

40、(1969)年,第一块石英手表诞生,它的发明是基于科学家们发现处于电路中的(石英晶体),能产生(频率稳定)的振动。

41、原子钟由(170)个部件组成,其中包括(透镜)、(反射镜)和(激光器)。

位于中部的管子中,(铯)原子在其中上下振动,发出(极为规则的信号)。

42、判断:

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能用来制作计时工具。

(对)

43、人们利用某些物体相对稳定的(运动规律),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钟表。

五科上①

44、自然界存在着一些有趣的现象,如:

(东方欲晓,公鸡打鸣);(猪牛羊白天活动,而猫夜晚活动);(牵牛花大约凌晨4时打开喇叭)。

人们称此为(生物钟)现象。

45、人体内的生物钟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人的体温)、(血压)、(脉搏),人的(体力)、(情绪)、(智力)等,都会随着昼夜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变化。

46、判断:

生物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对)

47、生物钟紊乱的时候,人会(生病)、(衰老)甚至(死亡)。

48、判断:

科学地认识生物钟,并顺应生物钟,对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有帮助。

(对)

49、地球人从(食物)里获得热能,来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

50、人们常用(“千卡”)作为食物中的热能单位,1千卡=(4.20)千焦。

51、每天摄入足够的(热能)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吸收过多(热能)或消耗太少,会使(热能)在体内转化成(脂肪)积存下来,导致(肥胖)。

52、每天食物中的热能有(8000)千焦,就能满足小学生的需要了。

53、电热毯可以把电能转化成(热能),水力发电机可以把(水能)转化成电能。

日光灯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

54、说出六种人们利用热能的方式:

(取暖)、(煮熟食物)、(烧水)、(蒸汽火车)、(切割金属)、(日光浴)。

55、在水里放点(盐),可以使冰水的温度更低。

56、冬天,把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放在室外,第二天,会发现水结成了冰,而且冰超出了杯口,这说明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

57、判断:

物体遇冷后体积一般都会变小。

(对)

58、物体一般都有遇热(膨胀),遇冷(收缩)的性质,简称(热胀冷缩)。

可也有少数例外情况,比如水在(4)℃时体积最小,因为水在(0℃~4℃)之间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59、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答:

在一个玻璃杯中装入水,在瓶外标记水位线,然后将水杯放入开水中三分钟,取出杯子,发现现在的水位高于原来标记的水位线,这说明杯中的水受热后体积膨胀了。

60、在4℃以上时,冷水比热水(重),在0℃~4℃之间,冷水比热水(轻)。

61、由于太阳光照射引起的热胀冷缩,埃菲尔铁塔的塔尖上午向(西)偏,下午向(北)偏。

而塔高在寒冬时会比盛夏时(矮)。

62、热量都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6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热量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要求必须写出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

答:

实验器材:

酒精灯、短铁棒、试管夹、蜡烛。

实验步骤:

1、把蜡烛油滴在短铁棒的一端,稍等,使其冷却凝固。

2、用试管夹夹住短铁棒,把没有烛油的一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3、铁棒受热后,未加热一端的烛油受热熔化了。

实验结论:

热量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64、把一个水槽用隔板隔成同样大小的两半,在两边装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

过一段时间,可以发现:

热水的温度越来越(低),而冷水的温度越来越(高),当热水传递给冷水的热量小于冷水散失的热量时,冷水的温度也越来越(低)。

而冷水和热水的温度越来越(接近)。

这个实验说明(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而不会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的物体。

65、热传递有三种主要方式,分别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66、把木勺、塑料勺和铁勺固定在盆子边上,用凡士林把小纸猴粘在三种勺子柄上,往盆子里倒热水,三只纸猴子会先后掉落,从先到后的顺序依次是(铁勺、木勺、塑料勺)。

67、为什么夏天人们用棉被来盖住雪糕,雪糕却不融化?

答:

因为棉被可以有效阻止热传递。

用棉被盖住雪糕,外面的热量就不易传到雪糕上去,所以雪糕不易融化。

68、判断:

在生活中,有时要散热降温,有时要生热保温。

(对)

69、冬天,塑料大棚可以为蔬菜(保)温,澳洲白蚁在地面上堆起的土丘,既能吸收(太阳热能),又可以像烟囱一样把蚁巢里面的(热空气)排出去。

70、判断:

消防人员穿的工作服具有隔热的性能。

(对)

71、什么是“温室效应”?

答:

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地球散发热能的本领减弱,使地球大气温度缓慢升高,这就是“温室效应”。

72、温室效应会给我们带来严重影响。

比如,土壤会出现(荒漠化),导致(粮食减产);冰川融化和海水体积遇热膨胀,使海平面(上升),一些地势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会(被海水淹没)。

73、温室效应有那么大的危害,你认为应如何预防温室效应?

答:

关键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具体措施有:

减少燃煤的使用;绿色出行少开汽车;少开空调等。

74、举三个热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的例子:

(手中冰受热融化、用热水袋暖脚、烧铁棒的一端另一端也变热了)。

五科上②

75、举六个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⑴温度计。

⑵体温计。

⑶电线杆间的电线,夏天松,冬天紧。

⑷夏天水泥路被太阳暴晒会起包。

⑸把扁了的皮球放在热水中会鼓起来。

⑹埃菲尔铁塔上午受阳光照射会向西偏。

76、设计一个实验,研究铁、塑料、木头三种不同材质物体的传热性能。

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

答:

实验器材:

铁勺、塑料勺和木勺各一个,胶带,小纸猴三只,凡士林,水盆,热水。

实验步骤:

1、用胶带把铁勺、塑料勺和木勺固定在水盆边上。

2、用凡士林在每个勺子柄上粘一只纸猴。

3、慢慢往水盆里倒热水。

4、观察勺柄上纸猴的掉落顺序。

实验结论:

铁勺上的纸猴最先掉落,所以铁的传热性能最好;木勺上的纸猴第二个掉落,所以木头的传热性能比铁差但比塑料好;塑料勺上的纸猴最后掉落,所以三种材料中塑料的传热性能最差。

77、判断:

不同生物的生命周期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但在某些方面又是不同的。

(对)

78、(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当爸爸身体中的(精子细胞)和妈妈身体中的(卵子细胞)结合在一起时,小生命就走出了第一步。

79、胎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约是妈妈怀孕第一个月时的(16万)倍。

80、小小的胎儿在妈妈的(子宫)中慢慢长大,子宫里有一根(脐带),把妈妈身体中的(营养)和(氧气)送给里面的小宝宝。

81、在妈妈怀孕后的第(10)个月,胎儿出生。

82、(繁殖)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83、有些动物是胎生的,如(哺乳)类动物。

有些动物是卵生的,如(昆虫)类,(两栖)类,(鸟)类,(爬行)类动物等。

84、判断:

蛾子、青蛙、小鸡、乌龟等都是卵生的。

(对)蝙蝠、猪、牛、老虎、大象等都是胎生的。

(对)

85、冬天来了,夜里外面的气温在0℃以下,小明的爸爸要把楼顶太阳能热水器里的热水全放掉,但妈妈却不同意。

请你用学过的科学知识帮助小明的爸爸说服他的妈妈。

答:

阿姨,叔叔的做法是有道理的。

在夜里,气温低于0℃时,水管里的水会结冰,结冰后体积膨胀,会把水管胀破。

所以要把水管里的水全放掉。

86、婴幼儿在(0~2)岁的生长明显快于其他年龄段。

87、2~12岁的身高=(年龄)×5+(75)厘米。

88、通常将人的成长阶段划分为:

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6~12)岁;少年期(12~15)岁;青年期(15~28)岁;成年期(28)岁以上。

89、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身体的许多部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例如,成人的头约占整个身体长度的(15)%,而两个月胎儿头约占身体长度的(50)%,新生儿头约占身体长度的(35)%。

90、蝴蝶一生经历的阶段是(卵)→(幼虫)→(蛹)→(成虫)→(卵);

青蛙一生经历的阶段是:

(卵)→(蝌蚪)→(幼蛙)→(成蛙)→(卵)。

91、任何有生命的个体都在(成长)与(变化)着,每种生物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阶段,科学家把这种阶段性的变化过程叫做(“生命周期”)或(“成长周期”)。

92、有些动物的宝宝,刚出生时很像自己的父母,只不过个头小一些,从出世那天起,就会照顾自己,如(小蜗牛)、(小鳄鱼)。

有些动物的宝宝,刚出生时看起来有一点像自己的父母,但没有生活能力,需要父母的照顾,如(幼虎)、(雏鸟)。

有些动物的宝宝,开始时一点都不像自己的父母,它们要经过很大的变化,才会长得和父母一个样,如(小蝌蚪)、(毛毛虫)。

93、判断:

中国古代有“天圆地方”的学说。

(对)

94、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观察得出了结论:

“大地是球形的”。

95、1519年,(葡萄牙)【填国家名】的著名航海家(麦哲伦)经过(三)年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96、(地球仪)就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97、科学家通过研究(地震波)和(火山爆发)等,间接地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奥秘。

一般认为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98、(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17)千米,但各处厚度不一,陆地部分平均厚度约(35)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7)千米。

99、地壳下一层是(地幔),平均厚度为2900千米左右。

它是(液态岩浆)的发源地,但它的大部分是(固)体。

100、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

101、地球中心部分是(地核),半径3470千米左右,温度约(3000)℃,最高可达(5000)℃。

102、地核又分为(外层地核)和(内层地核),根据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测定,外核可能是(液)态物质,内核可能是(固)态物质。

103、(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大量的(植物)、(动物)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104、地球表面大约(71)%的面积被海水覆盖,陆地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9)%。

105、地球上的最高点是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是海平面下(11034)米的马里亚纳海沟。

106、地球表面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730)米,陆地的平均高度是(670)米。

五科上③

107、地球的“脸”是指地球的(外貌),简称(“地貌”)。

108、科学家认为地貌的变化过程:

⑴陨星轰击→⑵岩石熔化→⑶火山爆发,形成大气层→⑷地壳运动,出现陆地。

109、我国甘肃省玉门关西北边,有一处特殊的地貌,被称为(“雅丹”)地貌。

110、简述雅丹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答:

雅丹地貌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原先湖泊的底部,堆积着流水带来的大量泥沙。

后来,由于湖水干涸,泥沙层露出地面。

强风、大雪和雨水像锋利的刻刀,每时每刻侵蚀着泥沙层。

天长日久,便形成了今天这些奇形怪状的地貌。

111、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者是(李四光)。

112、除了雅丹地貌外,其他还有(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

113、造成地貌变化的原因有(火山爆发)、(地震)、(风)、(水流)等。

114、温度、大气、水等因素引起的(风化作用),不停地将巨大、坚硬的岩石分解成碎块。

115、大自然中的水流、风和冰川等物质的(剥蚀作用),又将碎石块搬运到湖泊、大海,使高山变成小丘,使岩石变成细小的泥沙,而湖泊也最终将被泥沙等物质填满。

116、选择:

被称为“天外来客”的是(陨石)。

117、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形成(火成岩),并在地面堆积成锥形的(火山口)。

118、环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地震活动最为频繁,这与(板块构造)有关。

119、研究表明,由于地貌的变化,部分海洋变成了(陆地),一些鱼类进化成(两栖)动物。

120、古代植物被埋在地下后,经过长期的变化,会形成一种能源矿产——(煤)。

121、大理石是在岩浆上升过程中,岩浆的高温高压使周围岩石发生变化而形成的一种(变质岩)。

122、判断:

地貌变化既有害处又有好处。

(对)

123、矿产资源是(地壳)在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可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

124、孔雀石是一种(金属)矿产,用它可以提炼出(铜)。

125、石膏是(非金属)矿产,粉笔就是用它做的。

126、能源矿产主要包括三大类:

(煤)、(石油)和(天然气)。

127、能源矿产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我们要节约利用。

128、地球的外层【地壳】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岩石)是在地貌变化过程中形成和变化的。

129、许多岩石都是矿产资源,比如(磁铁矿)、(石墨矿)等。

130、科学家检查岩石主要检查它的破碎程度、(外观)、(硬度)、(条痕)和遇酸反应等。

131、岩石的硬度分为(10)个等级。

(钻石)最硬,硬度为(10),而(云母)最软,硬度为

(1)。

132、将砂纸、铜币、回形针、钢锉四种物体排列硬度,从软到硬依次为:

(铜币、回形针、砂纸、钢锉)。

133、判断:

不是所有的岩石遇到白醋都会冒泡。

(对)【因为有的岩石遇到白醋不会冒泡】

134、中国(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据说能显示出地震发生的(方位)。

135、室内大块倒塌物体与支撑物构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被称为(“避震空间”)。

136、易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

⑴床沿下;⑵坚固家具附近;⑶内墙墙根;⑷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137、在上课发生地震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课桌下)。

138、在操场或室外,发生地震时可(原地不动,双手保护头部,并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139、在家时若发生了地震,千万不要(跳楼)!

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140、列举几个由于人类不适当的活动导致地貌破坏的例子。

答:

⑴乱采矿产;⑵乱伐树木;⑶乱排污水;⑷乱垦荒地。

五科上④

141、人类的活动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地球的外貌。

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142、说说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答:

风化作用使大块的岩石碎裂成小块,在水流的冲刷下,这些碎块相互碰撞、摩擦,最后变成了光滑的卵石。

14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种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推力)、(浮力)等。

144、射箭时弯弓给箭杆一个(弹力),投飞镖时手给飞镖一个(推力),帆船是靠(风力)推动航行的。

145、力是无处不在的,物体之间的(推)、(拉)、(压)、(提)、(吸引)、(排斥)都是力。

146、提起书包,给书包一个向(上)的(拉力),走在路上,就给地面一个向(下)的(压力)。

147、(牛顿)经过研究发现,地球对物体有向(下)的(吸引)力,苹果落到地上就是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一般称作(重力)。

148、(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49、力不但有(大小),还有(方向)。

150、蹦床、拉力器等物体受到外力时,要发生形状的变化,同时会产生一种抵抗形变的力,这种力叫做(弹力)。

当外力消失后,它们还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151、在一定限度内,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这时弹力切不可说成弹性,注意字眼的不同】

五科上④

152、生活中应用弹力的例子有:

⑴射箭;⑵撑杆跳高;⑶蹦床;⑷弹簧门。

15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1天),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不停地交替出现。

154、摆钟的秘密是摆长较长摆动周期(较长),但是,每一个固定的摆的(摆动周期)却是不变的。

155、热能的基本单位是(千卡),(1千卡)等于4.2千焦。

156、太阳的寿命是(100亿年),至今已经度过(50)亿年。

157、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

158、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其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是为了纪念(瑞典)科学家摄尔修斯。

159、有摆的挂钟的发明人是(惠更斯),他是(荷兰)【填国家名】人。

160、简述生物钟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答:

生物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生物钟紊乱的时候,人会生病、衰老甚至死亡。

科学地认识生物钟,并顺应生物钟,对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是有帮助的。

161、判断:

木头比金属传热慢。

金属比木头传热快(对)

162、判断:

一般情况下,一个瓶子里的热水会在冷水的上面。

(对)

163、判断:

整个银河系的恒星都在围着太阳转。

(错)

164、判断:

整个太阳系的行星都在围着太阳转,太阳是整个太阳系的中心。

(对)

165、同样条件下,10厘米的摆长的摆要比15厘米摆长的摆摆动得(快)。

166、蜻蜓点水,是因为蜻蜓在(产卵)。

167、判断:

电烤箱可以把食物烤热、烤熟是由于热传递。

(对)

168、妈妈怀孕

(1)个月后,胎儿的心脏就会跳动;(4)个月后,胎儿会动来动去;(6)个月后,胎儿能听到声音;(7)个月后,胎儿能睁开眼睛,还能用力地蹬腿。

第(10)个月,胎儿出生。

169、一般情况下,相同体积的冷水要比热水(重)。

170、判断:

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错)【因为有水的反膨胀现象】

171、所有的昆虫在生长的过程中都要发生变态。

(对)

172、什么叫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

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地球散发热能的本领减弱,使地球大气温度缓慢升高,这就是“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会给我们带来严重影响。

比如,土壤会出现荒漠化,导致粮食减产;冰川融化和海水体积遇热膨胀,使海平面上升,一些地势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会被海水淹没。

173、热总是从(高温)的物体传向(低温)的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174、在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散热降温),有时需要(生热保温)。

前者的例子有:

⑴夏天吹电风扇。

⑵天热时穿薄衣服。

⑶汽车的散热片。

后者的例子有:

⑴冬天用电暖扇。

⑵天冷时穿厚衣服。

⑶保温瓶。

175、选择: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B)。

A.20℃B.36.8℃C.38℃D.40℃

176、通过热水和冷水不断地相对流动,使全部的水逐渐变热,这种传热方式叫(对流)。

177、判断: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既不是热胀冷缩,也不是热缩冷胀。

(对)

178、选择:

厨房中,排风扇应安装在炊具的(A)。

A.上方B.下方C.左方D.右方

179、金属真空保温杯,有的保温性能不好,是因为(金属壁夹层中进了空气)。

180、举出五个热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的例子。

答:

⑴冰受热融化。

⑵冬天用热水杯暖手。

⑶烧铁棒的一端另一端也变热了。

⑷烧水。

⑸日光浴。

181、说出六个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答:

⑴温度计。

⑵体温计。

⑶电线杆间的电线,夏天松,冬天紧。

⑷夏天水泥路被太阳暴晒会起包。

⑸把扁了的皮球放在热水中会鼓起来。

⑹埃菲尔铁塔上午受阳光照射会向西偏。

182、说出四个人类用以产生热的方法。

答:

⑴钻木取火。

⑵反复折铁丝。

⑶双手互搓。

⑷电暖气。

183、加热粥时不断用勺子搅动是为了促进(热对流),电烤箱可以把食物烤热、烤熟是因为(热辐射),蔬菜大棚可以给里面的农作物(保温),用冰块冷藏食物时,把冰块放在食物上面是利用了(热传递),冰椅做成多孔状是为了(散热)。

184、有些动物是胎生的,如(哺乳)类动物,有些动物是卵生的,如(昆虫)类,(两栖)类,(鸟)类,(爬行)类动物。

185、在企鹅、海豚、青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