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3571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6

篇一: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设计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内容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1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加减法

※改变了“一图几式”的编排

※注意把数的组成和计算练习紧密结合起来。

解决问题

1、阅读,理解提题意,,明确信息和问题;

2、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从问题入手,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设计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体验,初步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不要求学生写单位名称和答。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结合动态展示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的情境图,帮助学生体会运算顺序的含义。

※作为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中老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生的操作和观察活动。

本单元的知识主要是借助操作和观察来进行的,所以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丰富学生关于6~10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表象,让学生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数概念和相应加减法计算方法。

2.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在每一小节之前都安排了一幅主题图,除了供学生数数、抽象数概念和理解计算过程及方法外,还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时老师要充分发挥它们各方面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

例如,在教学6、7的认识之际,老师可充分挖掘画面关于讲卫生、爱劳动、热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功能,在学生认识6和7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

3.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编写数的认识时,教材都是从数数、认数、数的顺序、相邻两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序数含义、写数、数的组成这几个方面逐一进行认识的。

教学当中老师应有步骤地引导学生逐一认识、理解数概念的内涵,感受数的含义。

而且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创设适当的情境,把学习活动变成1种活动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概念的学习活动中,让他们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4.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材当中是通过3种途径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的:

通过学具拼摆计算;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计算;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在教学时老师应一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又应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充分贯彻《课程标准》中关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计算,让他们在以后的计算中逐步掌握其他计算方法。

第一课时6和7的认识、分解

6和7的认识包括数数、认识数字6和7、7以内的数的顺序,比较相邻2个数之间的大小、写数字6和7、6和7的组成等内容。

教材在第39页安排了一幅学生打扫教室卫生的主题图,这是1个集知识教学、思想教育和情感培养为一体的生动画面。

首先,画面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十分丰富:

就数人数而言,即可从2个不同的角度去数,一是先数出教室里面有六个人在打扫卫生,门口又走进1个打水的小朋友,从6再数到7得出一共有7人;二是先数出6名学生,再增加一位老师,从6数到7得出一共7人。

还可以先数出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小朋友搬来的一把椅子得出一共有7把椅子。

也可以先数出6张学生用的课桌,再数出讲台上老师用的一张桌子得出一共有7张桌子。

认数的内容教材将人物图、点子图、数、摆小棒等内容竖着对应编排,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图抽象出数,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发现6和72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材在第40页通过计数器和直尺图以及点子图,直观地说明:

5再增加1是6,6增加1是7;6比五大1,7比六大1。

由此让学生直观地发现5和6、6和7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材在第40页不仅安排了6、7的序数意义,同时还要求学生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这是本节教材的难点之一。

学数字6和7的编排与前1~5的认识相同,也是先示范,然后照虚线描数字。

教科书在第41页集中安排了6和7的组成,先讨论6的加减法,然后学习7的加减法。

教材先让学生给小圆涂色,让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体会6的组成,然后结合直观图让学生完整地填出6的组成。

7的组成教材是通过分正方体去体现的,教材只出示了3种分法,其余3种分法让学生去联想前面的分法而自己得出。

教材在7的组成下面还提出了“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联想、去发现7的另外几种组成。

第一课时6和7的认识、分解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39~41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熟练地数出6和7,会读、会写这2个数,并会用2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6和72个数,并会用这2个数表示物体个数、顺序、位置、大小等

教学准备:

计数器、课件、小棒、图片、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

“小朋友,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朋友?

1.教师提出问题:

“小朋友,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朋友?

”指一名学生回答,然后课件出示:

0、1、2、3、4、5。

2.问:

5后面的数字是几?

出现数字“6”、“7”。

今天我们就来和它们作朋友,学习6、7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请同学们看,图上有什么?

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师:

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有多少桌子、椅子?

师:

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

生:

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5添上1是6。

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7人。

师:

数一数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

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生:

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

六个再添1是7。

师:

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

师:

刚才我们都是按照1、2、3、4、5、6、7的顺序数数的。

在数数中我们发现:

数五个以后再数一个就是六个,接着6再数一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提供的资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数。

对学生进行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

2.教学数序

数一数图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是多少。

一起读一读6和7。

请同学们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有几颗?

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

学生上台操作并说说是几颗?

再拨一颗是多少呢?

通过直尺,直观教学数序。

师:

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尺子找一找5、6、7,看这3个数的顺序。

教师出示只有0到5的直尺图,提问:

6和7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

师:

试一试用6根小棒能摆什么?

7根呢?

谁能按顺序数一数1到7,再从7倒数到1。

3.比较大小。

请同学们先摆五个圆片,在下面再摆六个圆片,请大家看一看:

5和6比,谁大谁小,谁多谁少?

请同学们先摆六个圆片,在下面再摆七个圆片,看一看,6和7比,谁大谁小?

小结:

现在我们知道6比五大,7比六大。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经历从人物图——点子图——摆小棒的过程,有利于从图抽象出数,发现6和7两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出示金鱼图:

请同学们观察,这儿一共有几瓶鱼?

你是怎么数的?

请大家从左数起,看看第六瓶里有几条金鱼?

仔细观察,找出装有6条金鱼的瓶子是第几瓶?

从左起第7瓶,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

设计意图: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体验到1~7的顺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5、6和7的写法

观察6和7的字形特点,6像什么?

7像什么?

教师板书演示6和7的书写顺序,请学生观察,书空。

学生填在书上。

6、6和7的组成

①出示课件

师:

老师有六个圆片,我想把它分给2个小朋友,你们帮我分一分,看有几种分法?

②动手操作

请大家拿出6个小圆片,按照你的想法摆一摆,并把结果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汇报,老师在课件上演示。

③总结分法

④读一读6的组成,,独立的填写书本第41页上的空格里。

⑤教学7的组成

师:

你能把7根小棒分成两堆吗?

你有几种分法?

小组派一人向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

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有意识的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合作精神,关注了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学习结果。

三、巩固练习

1.抢答练习

比一比谁答的快:

5后面的数是几?

6后面的数是几?

7前面的数是几?

2.完成练习九第2、3题。

出示第2题,明确要求,学生自行完成。

完成第3题,教师读题目,请学生先独立的在书上完成。

适当引导学生做比较,加深对基数和序数的理解。

然后,师生一起讨论校对。

设计意图:

练习紧跟课本教学要求,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对6和7意义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

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做1个回顾和整理,通过自我评价,增强学习自信心。

第二课时6和7的加减法

1.有关6、7的加、减法的编排,由以前的一幅图表示1个算式过渡到一幅图表示2个算式。

这样编排便于学生根据算式之间的联系,利用联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数,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材一开始就安排了摆图片的两幅直观图,让2个小朋友从左边和右边2个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很自然地得出5+1=6、1+5=6和6-1=5、6-5=1两组算式,从而引出用一幅图表示2个算式。

紧接着教材安排了摆一摆的例题,一方面通过情境图向学生说明可以通过摆学具去计算有关6、7的加减法,另一方面进1步巩固用一幅图表示2个算式的知识。

教材还注意用同样的学具摆加法算式和相应的减法算式,如第一组都用6朵花摆2个加法算式和2个减法算式,这样安排是为了学生由“一图两式”的学习向“一图四式”的学习做准备。

教材还安排了有关算式书写方法的内容,开始要求学生在练习格里书写加、减法算式。

2.教材还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其内容包括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这部分内容是紧密配合数的认识安排的,一方面让学生感到我们生活中充满着数,数就在我们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和顺序,从中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第二课时6和7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42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2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算式,并算出得数。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小圆片、三角形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大家会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6和7减几的减法吗?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2个加法算式。

学生摆小棒。

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然后要求2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各写出1个加法算式。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

5+1=1+5=

师:

写出的2个算式相同吗?

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2个算式不相同?

学生小组讨论,再交流。

师:

刚才我们看的是同一幅图,由于每一组的2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那么谁能算出5+1和1+5的得数呢?

,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2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合作,对同样的小棒数,从不同的观察位置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2个减法算式。

指导学生摆圆片列算式

两人一组在桌面上先摆好七个小圆片,再用小棒分出6和1。

师:

你能根据刚才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吗?

如果从左往右看,7分成了哪两部分?

怎样列算式?

列式:

7-1=6

师:

如果从右往左看,7又分成哪两部分?

你能列出算式吗?

列式:

7-6=1

师:

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2个不同的减法算式?

学生讨论并交流

小结:

因为观察的角度和顺序不同,所以能列出2个不同的减法算式。

设计意图:

通过摆圆片的设计,从2个不同的视角,自然的得出2个不同的减法算式。

3.摆一摆

屏幕上出示“摆一摆”前面的情境图,并引导学生观察。

师:

图上画了些什么,说明了什么?

左边4朵小花,右边2朵小花,我们可以通过摆学具算加法和减法。

学习“摆一摆”第一组例题。

学生摆花,先摆加法算式后摆减法算式,边摆边计算。

让学生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结果,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怎么来的。

学习“摆一摆”第二组例题。

①学生摆小棒算5+2和2+5,并在算式后面的方框里填得数。

②学生摆小棒算7-2和7-5,并在方框里填得数。

③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④引导学生根据摆和算的过程比较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教师:

根据5+2=7和7-2=5,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

7-2=5和5+2=72个算式有联系,如果不摆小棒,想5+2=7可以算出7-2=5。

学习“摆一摆”第三组例题。

①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写出加法算式3+3=6。

②让学生根据摆三角形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3=3。

③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不摆学具,你能算出3+3的得数吗?

怎样算?

如果不摆学具,怎样算6-3的得数?

4.学习写算式。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6+1=7和6-2=4的写法,并讲解写算式的要领和要求。

学生练习写算式。

小结:

同一幅图,观察的角度不同,我们不仅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也可以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设计意图:

摆一摆的环节安排,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交流,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是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42页“做一做”的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在书上填得数,然后交流、评价计算结果,评价时指定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方法。

如果有的学生计算有困难,让他们边摆边算。

2.巩固练习算式的写法。

3.完成练习九的第4.5.6题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6的图画应用题

教材安排了以“金色的秋天”为题的小兔采蘑菇的插图,其内容是用6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教材在这里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

”,并用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

教材第一次出现这种形式的内容,它是1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课时6的图画应用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4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2个条件和1个问题,知道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正确的列式计算。

2、会用6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进1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用6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能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教具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口答

2、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

引导学生说出:

有3个▼,有四个⊙,▼和⊙一共有多少个?

列式是3+4=7▼和⊙一共有七个,去掉三个▼,还剩下几个⊙?

列式是7-3=4

3、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对,是秋天,秋姑娘呀,正忙着给勤劳的人们送去丰收和喜悦呢!

现在我们就随秋姑娘一起去大自然中转一转,看一看好不好呀?

课件出示课本第46页的小兔采蘑菇的插图,板书课题:

6的图画应用题

二、自主探究新知

1、学习46页例题

师:

你们看,兔子一家人也到田野里感受秋天收获的喜悦了,兔父亲和兔母亲带着小兔们来采蘑菇了。

老师边用生动的语言说:

左边有4只小兔子在采蘑菇,右边又来了2只小兔子。

2、启发提问:

你们看这幅图,能提出1个什么数学问题呢?

3.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说说图意。

“草地上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我们可以用1个新的符号来表示:

大括号。

提问:

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

“?

”表示什么?

你们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几和几的加减法。

3、课中操

4、闯第三关

电脑出示:

7+1=8-1=

1+7=8-7=

师:

不用摆,请小朋友说出这四道题的得数?

汇报

师:

请你挑一道自己喜欢的算式,说说你是怎样知道得数的?

讲给同桌听。

学生交流、汇报。

5.小结:

你们用智慧闯过了三关,看智慧星来了,它给你们带来了礼物,高兴吗?

三、游戏活动

邮递员

信有:

6+2=8+1=9-1=4+5=

1+7=7+2=3+6=8+1=

师:

老师有2个邮箱,1个是8号邮箱,另1个是9号邮箱,拿信的小邮递员要算出信上的得数,就投进几号邮箱。

第三课时8和9的图画应用题

8和9的图画应用题与6、7加减法中安排的内容略有不同,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用同一情境图反映2个不同的数学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二是例题和习题选用什么计算方法去解决问题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决定,教材未作任何提示,这里“用数学”的要求要比第47页高,其内容对刚入学不久的儿童来说,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三是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通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直接告诉已知数量,这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间的关系而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此部分内容教材仍然采用提出问题、解答问题、验证结论的思路,重点培养学生能独立的看图说图意,并正确的列算式计算,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和意识。

第三课时8和9的图画应用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53页

教学目标:

1、能独立的看图说图意,并正确的列算式计算。

2、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的过程,并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3、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的口述题意,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

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森林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大森林里转一转,感受一下美丽的森林带给我们什么?

请大家翻到教材57页,仔细观察上图,你都看到了什么?

师:

那么这看看这幅图里面都隐藏着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说说图意,先同桌说说,再展示。

2、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完成图下面的算式。

草地上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求还剩下几只?

用减法算式计算。

9-3=6

出示蘑菇图,小组合作学习

师:

观察图,题目告诉我们什么?

要求什么?

生:

题目告诉我们树根下有六个蘑菇,右边有两个蘑菇,求一共有几个蘑菇?

师:

请大家根据题意完成图下面的算式,然后小组内订正。

找一同学说出算式,师同时板书:

6+2=8

师:

请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看图解决问题的方法。

各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a弄清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b确定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c选择正确的方法列式计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看谁的本领大。

1、完成教材57页天鹅图:

①看懂题意②列式计算③说说想法

师:

根据以上信息,你还能提出1个数学问题吗?

先独立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和同桌交流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的第3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第一课时10的认识和分解

1.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2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

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8、9的认识主要有两点不相同:

一是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这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对自然数的序数意义已比较熟悉了,没有像前面那样具体介绍。

二是将10的组成提前到写数前面,而将写10安排在认识数的最后,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在教学中利用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去更好地突出10的组成,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集中练习10的书写。

2.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1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教材先让学生摆小棒,并根据摆的过程填10的5种组成,然后又让他们推想出10的另外4种组成,这样逐步加深学生对10的组成的理解。

第一课时10的认识和分解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59~6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获得对10的全面认识和掌握。

3、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增强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4、感受10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掌握10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

主题图和练习十三弟2题插图的课件,计数器,点子图,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数数,从0数到9,再从9数到0。

2、0~9这几个数字娃娃我们都认识了,今天又有1个数字娃娃想和大家交朋友,大家来看看他是谁?

3、谁来说一下你在哪里见到过数字10?

学生交流其实关于10还有许多奥妙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10。

二、探究学习获取新知

1、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