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37996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模板

重点技术领域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指南

(在线填写“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申报书”)

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深入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重大战略部署,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5+1”产业“16+1”重点领域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一、资金支持方式

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

二、实施周期

一般为2年,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

三、支持重点

(一)新一代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视觉IP核的研发。

研究内容:

围绕我省人工智能核心处理芯片方面的核心需求,针对安防与智能家居等应用领域端设备复杂应用的超低功耗需求,以及人工智能推理服务器的超高算力要求,展开视觉智能计算IP核的研究。

主要指标:

在28纳米工艺下,时钟频率可达到800MHZ,可以运行典型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应用,对象引擎的监测测率达到4K@60帧/秒。

支持多种典型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LeNet、AlexNet、GoogleNet以及ResNet等。

浮点运算满足基本的加减运算之外,还需要进行除法、对数、正余弦、指数等高级运算。

申请发明专利3-5项。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2.围术期麻醉风险智能评估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

针对临床手术的医疗安全和医疗风险问题,研究围术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结构化技术,研究并提出围术期医疗风险预测的人工智能模型与算法,研发围术期风险评估终端软件系统,建设围术期麻醉风险评估云平台,开展应用示范和效果评价研究。

主要指标:

构建围术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突破麻醉风险智能化评估关键技术2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3-5项,形成人工智能产品1个并形成规模化应用。

构建围术期麻醉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真实临床麻醉风险评估数据集,病例数不少于5万例。

应用示范覆盖不少于10所医疗机构。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3.面向交互多媒体引擎的混合增强智能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

研究服务虚拟现实与可视化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即交互多媒体引擎中的人机混合智能核心问题。

重点研究:

智能3D建模中数字内容的生成、轻量化、网络协同跨平台技术;智能感知、表达与情景理解等感知力增强技术;行为建模中的环境、任务与决策的机器学习方法、人在回路的激励机制、行为与决策评价方法等技术。

在智能制造、教育现代化等典型应用领域,研制满足数字孪生中,现实与虚拟世界无缝连接、人机双向协同的人工智能平台。

主要指标:

面向虚实融合环境的3D内容生成,形成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3D模型生成与组合模型,实现基于单张2D图像的3D模型生成;针对多智能体的行为训练与决策规划的自主学习型,支持不少于500个智能体的自主协同控制。

申请发明专利3-5项。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4.交通大数据智能分析。

研究内容:

研究以移动互联网及城市交通信息多元化采集产生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研究大数据为驱动的人工智能交通状况评估及智能调度技术,研究交通智能决策优化技术,研制交通大数据智能分析信息系统。

建立能够快速、准确、全面、智能地完成评估以及决策的智能交通系统。

主要指标:

突破交通大数据智能分析关键技术1项以上,形成人工智能产品1个以上,并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研制交通大数据智能分析信息系统,实现交通信息多源数据融合。

实现实时交通状态评估,计算多时间尺度和多空间区域的交通拥堵指数,实现交通态势的可视化展示。

智能评估、决策与调度,实现降低10%的拥堵延误,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0%。

申请发明专利3-5项。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5.电子电器行业智能工厂优化决策系统。

研究内容:

针对家电行业智能制造复杂场景,研究优化、控制、与决策一体化技术。

包括:

具有预测、反馈、自优化校正的智能决策系统;生产过程多层次、多尺度、多目标动态优化决策;产品生命周期计划调度系统优化;人工智能驱动的制品自动识别、加工点定位、和检测矫正。

主要指标:

构建工业生产全过程计划调度与优化算法库,算法种类超过15种;开发实现生产指标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工况故障诊断、自愈控制、和监控等功能的智能处理软件1套;突破智能装置识别效率,制品识别时间不大于150ms,定位加工点时间不大于200ms,检测矫正时间不大于300ms;构建面向智能工厂的智能优化决策系统1套;搭建智能优化决策系统数据和知识管理平台;在至少3个智能工厂应用验证,申请发明专利3-5项。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6.基于人工智能的法律咨询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

爬取、整理和清洗中国6000+万司法裁判、200+万法律法规文书数据以及1万名律师的专业回答数据;研发基于深度学习的司法文书语义分析模型;构建和完善法律知识图谱;咨询场景和法律要素的标准化研究;研发法律问题判断及用户意图识别技术。

通过以上数据、规则识别核心要素和用户意图识别,构建法律自动咨询回答模型与应用。

研发远程法律服务匹配判断咨询技术,帮助用户判断是否请律师,进行大数据精准匹配相应的律师,低成本大规模提高民众法律意识和法律认知水平,降低司法机构工作成本,符合国家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政策,带给每一个民众更好更优成本更低的法律咨询服务。

主要指标:

围绕人工智能法律咨询,进行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突破关键技术2项以上,形成人工智能产品1个以上,并形成规模化应用和投放。

研发完成交通、劳动、婚姻三大主流法律咨询板块的智能问答;完成“事故责任预判系统”等智能工具。

项目软件系统入驻2000+执业律师提供法律服务;项目软件系统入驻10个以上地市司法机构的网络平台,完成50万人次咨询流量。

申请发明专利3-5项。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7.高精度道路交通气象灾害智能预警系统研发。

研究内容:

面向道路交通气象灾害影响核心要素,融合多源气象监测数据、智能网格预报数据以及道路监控、交通管理、地图导航等数据,研发高精度气象灾害对道路交通影响模型,以及交通事故风险预警系统。

主要指标:

形成高精度复杂地形地貌气象数值预报系统和气象灾害核心要素对道路交通影响模型和预警系统,突破关键技术3项以上,形成人工智能产品1个以上。

实现2个以上道路交通气象灾害核心指标的预报预警;实现我省全域道路交通预警系统空间分辨率1000米,垂直分辨率100米。

申请发明专利3-5项。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8.智能导侦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

通大数据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机器学习技术和专家民警的办案经验相结合,构建一套专门针对案件进行情报线索挖掘与侦查手段推荐的工具。

通过对侦查手段的推荐、情报线索的挖掘、侦查方向的引导、用户战力战法的评估与反馈,从而实现自我学习,使得侦查人员从海量、复杂的数据中快速、精准的挖掘案件的关键线索,并进一步提升民警对案件的侦破效率。

主要指标:

突破人工智能在案件情报智能感知、识别、分析、智能侦破导引方向的关键技术2项以上,形成人工智能产品1个,并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命名实体的识别率达到98%以上,识别时间不大于300毫秒。

提供机器学习、特征工程、行业业务算法不低于30个。

提供资源目录管理、模型超市、技战法应用和推荐引擎等人工智能应用5个以上。

申请发明专利3-5项。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二)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

1.氮化镓(GaN)大功率放大器芯片研制。

研究内容:

研究5G通信氮化镓(GaN)大功率放大器芯片的可靠性设计、多波段高效高线性功放、功率塑料封装散热等关键技术,突破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和射频开关芯片系统级封装技术,形成完整的终端开关和射频功率放大器一体化模组,实现5G通信的多模射频功率放大器系列关键产品的国产化。

主要指标:

工作频率:

2-6GHz;输入驻波/输出驻波:

2/2.5;小信号增益:

23dB,功率增益:

16dB;饱和输出功率:

43dBm(20W);效率:

≥35%;外形尺寸:

3.5mm*4.1mm*0.1mm。

申请发明专利3-5项。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2.5G毫米波通信多功能芯片研究。

研究内容:

研究5G毫米波通信多功能芯片,突破毫米波开关、毫米波功放、毫米波多功能前端集成等关键技术,实现面向5G相控阵的多功能毫米波芯片的开发。

主要指标:

频率:

24GHz-30GHz;发射输出功率P-1:

23dBm;发射功率增益:

≥15dB;EVM(Pout=15dBm,信号带宽400MHz)≤4%;ACPR≥28dBc;(Pout=15dBm,信号带宽400MHz);接收支路插损≤1.5dB;端口驻波:

≤2;功耗:

≤0.5W(Pout=15dBm,供电电源电压为5V;收发切换时间:

≤50ns。

申请发明专利3-5项。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3.高精度高压DA转换器。

研究内容:

研究高精度高压DA转换器内核单元设计、高增益低失调运算放大器设计、版图技术、测试检验等技术问题,突破高压高精度DA转换器芯片架构及其误差校准技术、高压器件及多电源域ESD设计等多项关键技术,实现高精度高压DA转换器系列产品的自主产业化。

主要指标:

电源电压:

±15V;输出范围:

±10V;分辨率:

16bit;线性误差:

≤±8LSB;增益误差:

≤±16LSB;建立时间:

≤9us;数据接口:

16位并行;通道数:

1;功耗:

≤0.5W。

重点突破高压(±15V)下实现高分辨率DA转换器,分辨率达到16bit,线性误差控制在±8LSB以内。

申请发明专利3-5项。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4.可折叠柔性AMOLED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

研究高性能柔性AMOLED折叠设计及工艺开发、柔性AMOLED模组贴合等技术难题,突破柔性显示应用形态Panel设计及工艺开发、触控集成一体化技术与量产工艺、高可靠性薄膜封装结构设计及工艺开发等关键技术,实现国际先进的可折叠AMOLED柔性显示屏产品和产业化能力。

主要指标:

显示性能:

产品尺寸≥6英寸,分辨率FHD(1920*1080),亮度500nit,均一性≥85%,色域NTSC≥105%;可靠性:

实现TFE封装技术可靠性验证≥240小时(60℃/90%RH&85℃/85%RH);3)柔性性能:

折叠次数>20万次@R3mm。

申请发明专利3-5项。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5.射频前端芯片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

研究5G射频前端和射频直采SoC芯片,研究高集成度可重构软件无线电等芯片的系统架构、超高速射频直采架构ADC、超高速射频直发架构DAC、射频多功能芯片和采集及处理芯片等技术问题,突破高线性度高带宽射频收发器、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AD/DA转换器等关键技术,实现5G射频前端芯片系列产品的产业化。

主要指标:

超宽带匹配:

4GHz-12GHz;射频直采ADC:

分标率不低于12位,采样速率>2GSps;DAC:

分辨率不低于12位,采样速率>3GSps;高速SerDes接口:

速率>10Gbps;宽带VCO频率:

多个频率700-800MHz;实现SoC集成。

申请发明专利3-5项。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6.基于TSV的三维封装技术。

研究内容:

研究基于TSV封装的三维堆叠集成电路封装(3DIC)、电学建模及电磁模型等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建模、噪声抑制、散热技术、TSV工艺等关键技术,实现在存储器、MEMS传感等领域的应用。

主要指标:

掌握TSV成型、晶圆减薄等关键工艺及建模技术。

申请发明专利3-5项。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7.高端光刻设备亚纳米定位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

研究高端光刻设备执行器材料及结构、驱动技术、传感技术及控制等关键技术,突破高端光刻设备亚纳米定位技术,实现光刻设备中该关键技术完全自主可控。

主要指标:

位移分辨率0.8nm,行程100μm;驱动力>1000N。

申请发明专利3-5项。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8.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国产密码算法及芯片替代研究。

研究内容:

研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的国产高效、高安全加密算法及芯片设计技术,突破城轨列控安全加密算法及核心芯片架构设计等关键技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加密算法和芯片的国产化及示范应用。

主要指标:

加密或解密一次的时延小于1.5ms;采用加密算法后后车载通信终端的有效传输带宽不小于2Mb/s。

申请发明专利3-5项。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三)软件与信息服务。

1.适应自主知识产权处理器的高可靠操作系统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

研究龙芯、申威和飞腾等国产芯片的硬件特性,突破操作系统内核、操作系统运行时环境、软件编译环境等与自主知识产权处理器适配的关键技术;破操作系统高可靠性关键技术;实现高可靠性操作系统与自主知识产权处理器一体化体系;在政务系统、公安、信息安全等领域开展应用系统与高可靠性操作系统、自主知识产权处理器的适配与应用示范。

主要指标:

支持龙芯、申威、飞腾全系CPU;支持国产FLASH,FLASH容量支持512M及以上;支持国产内存条,内存容量支持512M及以上;支持强制访问控制模式;网络IO响应时间<=1ms;定时器精度<=1ms;实现2个行业,不少于10家企业示范应用;申请5项发明专利。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2.工业机器人软件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

研究面向应用领域的工业机器人软件设计与研发方法;突破工业机器人软件体系结构及模块化、控制器软件模块化与层次化、机器人软件故障诊断与安全维护等关键技术;实现工业机器人软件开发基础平台;在相关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主要指标:

研制工业机器人软件故障诊断与安全维护系统1套,并集成到工业机器人软件开发基础平台,故障诊断置信度≥80%,在5类以上国产主流品牌工业机器人产品上获得应用示范;研制机器人智能系统1套,并集成到工业机器人软件开发基础平台,应用国产机器人数不少于2台;申请3项发明专利。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3.工业互联网基础软件平台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

研究工业以太网、时间敏感网络、工业无线网等通信技术;突破以智能工厂为对象的全网互联关键技术,突破工业互联网数据实时采集、存储、分析与访问等关键技术;实现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工业互联网基础平台;在工业设计、生产、制造、测试、物流等领域提供一体化工业互联网支撑与应用示范。

主要指标:

围绕基于工业互联网基础平台建设目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以上;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异地协同制造可视化管控等功能的基础软件平台1套、面向设计、制造过程管理的共性工具类APP应用5个以上,实现异地环境下CAD/CAPP/CAM/ERP/MES等系统的应用集成;为至少10家企业提供协同设计制造服务;申请5项发明专利。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2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4.面向行业的分布式高性能数据库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

研究海量数据处理技术;突破大型商用数据库系统应用性能提升、超大规模数据库动态高扩展与高容错性、任务分配与迁移、高可用集群系统体系等关键技术,实现高性能的PB级结构化数据实时处理及百万级的实时访问流量;实现统一管理、统一维护、资源共享的分布式高性能数据管理基础架构;在政务、电商、交通、能源等行业开展应用示范。

主要指标:

超大集群规模,项目完成时不少于48个节点;单台Work节点支持同时在线连接数达到1000个,集群最大并发连接数达5000个;支持分布式事务处理,事务跨节点执行;支持国产软硬件平台,集群事务呑吐量达6万/秒;支持本地异地的双活、三活集群的备份容灾;常规记录最大长度达到64K字节;支持TB到PB级数据管理;申请5项发明专利。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5.网络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服务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

研究网络空间中诈骗、垃圾邮件、隐私泄露等安全隐患问题;突破基于国家网络空间认证基础设施提供的唯一可信身份标识、信任服务等关键技术,突破可信计算关键技术,突破软件代码安全保护技术,突破用户身份可管理、行为可管控、事件可溯源、隐私严密保护等关键技术;实现网络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服务体系;在电力、交通、金融等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开展安全设计、咨询与评测服务。

主要指标:

形成网络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服务产品1个以上,具备为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应用场景提供信任服务产品支撑能力,并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用户身份认证:

单次认证时间0.5秒;并发能力大于1000。

可信身份管理:

用户身份库大于100万;查询时间<2秒。

数字证书管理:

证书签发及发布时间<5秒;验证时间<1秒。

安全可信监管:

攻击识别率>95%,误报率<=5%。

事件责任追溯:

事件采集>3000条/秒;安全事件分析<10秒。

申请5项发明专利。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6.自主可控云平台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

研究企事业虚拟化数据中心云平台建设的需求及虚拟化数据的存储和调度机制;突破国产化计算机软件适配、服务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I/O虚拟化、分域调度、工作队列迁移、VM硬件特性屏蔽等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可控云平台;并在政务、军民融合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主要指标:

自主云平台虚拟化软件支持不少于3种国产处理器;在自主可控硬件环境下,最大响应时延小于20us,满足工业环境中实时性软件需求;提供IO虚拟化功能,支持PF/VF直通,支持虚拟光驱;支持调度分域、工作队列迁移;以满足高性能VM使用场景;支持中标麒麟、银河麒麟、Ubuntu16-aarch64、Centos7-aarch64、Suse12-aarch64、Redhat7-aarch64等常见操作系统;提供ARM交叉编译工具链,为Guest中业务程序提供交叉编译工具链,方便业务在X64服务器上构建ARM架构的程序;申请5项发明专利。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7.工业制造安全保障及服务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

研究工业制造对安全保障的需求;突破从设备端到云端及设备端到设备端的控制终端安全、硬件安全、网络通信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信息与系统安全等关键技术,突破工业信息安全态势感知、安全防护、应急保障、风险预警等关键技术,突破工业防火墙、身份认证等关键技术,实现工业制造系统安全标准;实现工业网络安全防护软件产品;在工业制造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及服务。

主要指标:

研发一套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专用工控异常监测系统,实现对常用工控协议的深度解析;研发一套工控终端安全防护系统;研发一套工控漏洞扫描系统,工控系统漏洞支持数量大于700种;支持至少4类国内外主流的SCADA/HMI软件的漏洞扫描;支持漏洞条目总量18000以上;研发一套工控安全检查工具箱,研发一套工控蜜罐系统;并发监控任务不少于300个、事件处理性能平均每秒不少于30000条事件;申请3项发明专利。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或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5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

1。

8.信息安全产品审查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

研究信息技术产品安全性检查的需求;突破云计算服务安全测试与评估、APP安全审查等关键技术;实现符合国家信息安全审查制度的标准体系、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实现信息安全审查大数据平台;开展APP信息安全咨询、测评与审查服务。

主要指标:

APP测评项目不少于5类,涵盖不少于50个测评项目;支持检测APP应用本身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规范、是否包含信息泄露、权限混乱、带有敏感内容、带有病毒或者广告等安全问题;检测移动APP应用程序的源文件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此类风险主要关系到应用的源文件安全、它们可能导致源代码被破解、文件信息泄露、篡改程序信息进行二次打包、盗版等问题;能分析移动APP应用对于恶意攻击手段的防范能力,体现在应用代码设计、安全漏洞防范措施和是否应用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