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复习15.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4686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与复习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整理与复习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整理与复习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整理与复习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整理与复习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整理与复习1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整理与复习1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整理与复习1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整理与复习1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整理与复习1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整理与复习1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整理与复习1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整理与复习1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整理与复习1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整理与复习1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与复习15.docx

《整理与复习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与复习15.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与复习15.docx

整理与复习15

**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

课题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年级

学科

数学

主备人

**

整理与复习第

(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9 第1~4题。

教学目标

备注

1. 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除法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

2. 通过练习、比较,帮助学生回顾、整理笔算除法的方法,并通过多种试商情况的对比,进一步提高学生试商的能力,巩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笔算。

3.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些简单的估计策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整体感受 

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引导集体交流(关注学生填写的表格) 学生小组交流,互相提示,汇报交流情况。

二、 口算练习 

卡片出示:

 

80÷20   150÷50   15×6     2×45 14+86   630÷70   300÷60   

13×4 480÷80  36÷2     16×3     770-70 600+40  550÷5   

70÷5   51+49 

开火车口算,选择几题说出思考过程。

三、笔算练习 

1.第1题:

第一组 

出示题目:

162÷30   162÷34   162÷38 

(1)指名板演(巡视) 其余学生独立计算 。

(2)仔细观察这三道题,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交流结果:

商都是一位数;被除数相同,除数不同;1、3两题不要调商,第2题需要调商。

 

(3)“34”、“38”分别看成多少试商的?

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调商”?

 

学生交流后小结:

“34”看成“30”“38”看成“40”;初商偏大或偏小时,需要调商。

**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纸

2.第1题:

第二组 

出示题:

990÷60  990÷62   990÷66 

(1) 指名板演(巡视,个别提示。

)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计算结果。

(商都是两位数) (与第一组相同情况) 

(2)引导比较这一组题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一位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两位数?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交流后小结:

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商就是一位数;反之,就是两位数。

 

3. 第2题 

出示:

83÷18       604÷21 

教师指名板演(要求演算)分析验算方法、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验算过程并检查订正。

四、 解决问题

 第3题 

集体分析第1小题。

 提问:

“平均每只蚌产珍珠多少颗?

”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式、结果 :

432÷12=36(颗) 提问:

“照这样计算”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

照这样计算就是照“12只蚌产432颗珍珠”计算。

 

提问:

每72颗珍珠串成一条项链,你估计432颗可以串多少条?

 (930颗呢?

) 

学生独立估算,交流估算方法、过程。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主要复习了什么内容?

备注

板书设计

关于除法的运算练习

试商估算调商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86页1——4题。

**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

课题

混合运算、运算律、简便计算等

年级

学科

数学

主备人

**

整理与复习第

(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9~110页第5~11题。

教学目标

备注

1.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提高学生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的能力。

 

2. 进一步巩固四则混合运算、正确计算以及解答相关的应用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增强灵活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以及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正确进行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

能进行适当的简算。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混合运算 

1.出示第5题习题735÷15×6        800-600÷20 

(704+258)÷37     18×(537-488) 

教师提问各题的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按什么顺序计算?

有括号的呢?

 

学生互相交流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互相交流过程与结果。

 2.练习:

根据运算顺序列综合算式 ① 84-25=59   59×11=649 ② 560÷8=70  160-70=90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①(84-25)×11=649 ② 160-560÷8=90

③ 指名说思考过程。

 

 同桌互相说过程。

二、复习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1.复习:

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

   

 同桌互相提示、回忆、互相交流。

加法交换律(含义、举例说明) 

加法结合律(含义、举例说明) 

乘法交换律(含义、举例说明)

 乘法结合律(含义、举例说明) 

提问:

这些运算定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出示四个运算律字母式子:

 

a+b=b+a    (a+b)+c=a+(b+c) 

**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纸

a×b=b×a     (a×b)×c=a×(b×c)  

教师依次提问每个式子表示的含义。

 

2.出示第7题   38+175+62     35×18 

13×15×4       329-186-14 720÷16÷5      630÷42 

学生初步分析、思考可否简算。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全班交流运用的运算律或性质。

检查订正。

三、解决问题

 1.出示第8题。

 

教师指名读题,分析题意。

能够列综合算式计算吗?

 学生独立解题(尽量综合算式)。

 交流解法(可用乘法结合律计算)。

 2.出示第9题。

 

教师要求分析题意 ,并列表整理信息。

 学生独立列表整理信息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学生交流列表情况,根据表格互相口述思路。

 指名根据表格整理的信息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算式。

 教师组织集体交流,检查订正  。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

 还有什么疑问?

备注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a+b=b+a    (a+b)+c=a+(b+c) 

a×b=b×a     (a×b)×c=a×(b×c)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87页第2——4题。

**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

课题

直线、射线、角、平行和相交、观察物体 

年级

学科

数学

主备人

**

整理与复习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1页第12~15题。

教学目标

备注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射线、线段、垂线、平行线的概念,会按要求画图形。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角、几种不同大小的角以及会量角、画角。

3. 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概念,会画角、画图形

教学难点

掌握概念,会画角、画图形

教具准备

三角板、量角器、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1.判断:

下面的图形哪条是直线?

哪条是射线?

哪条是线段?

它们各有哪些特点?

根据回答板书:

直线:

直的线,无端点,不可以度量;

射线:

直的线,一个端点,不可以度量;

线段:

直的线,两个端点,可以度量。

2.出示P111第12题。

出示一条线段A

B,你能把它先延长成射线,再延长成线段吗?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方法、联系。

3.量角器量角。

(1)出示两条相交直线

讨论:

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才能互相垂直?

(2)用量角器量角。

∠1=∠3,∠2=∠4

讨论:

交流互相垂直的情况(∠1=∠3=∠2=∠4=90°)

(3)思考: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些?

学生交流后小结有这样几种情况:

相交平行(重合)

二、联系实际,感知概念

1.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课桌面、书本,哪些边是互相垂直的?

哪些边是互相平行的?

(要求说完整)

学生观察、小组交流。

**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纸

2.说一说。

让学生说一说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或互相平行的?

学生观察、小组交流。

3.感知不同的角。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不同大小的角,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平角直角周角锐角钝角(红领巾等)。

4.P111第13题。

学生互相交流角的名称、角度。

学生独立量角(∠1、∠4),交流角度,指名汇报。

三、动手操作,巩固知识

1.量角器画角。

教师要求画出任意一个锐角、一个钝角、一个直角、平角、周角,并量出它们的角度。

学生独立画角、量角度。

互相交流画法、角度。

2.P111第14题。

(1)师:

画一个75°的角,你能用不同的工具画吗?

指名板演,教师巡视并组织交流。

学生独立画图,交流不同工具画法。

(2)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A.

指名画图,巡视。

议一议:

画出的两条直线有什么关系?

3.观察物体(P111第15题)。

教师出示直观图。

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连线再互相交流。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学困生。

最后通过教师的直观图操作验证。

师:

添一个同样大的正方体,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可以怎样放?

学生汇报交流。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你还有什么问题?

备注

板书设计

直线、射线、线段

角:

平角直角周角锐角钝角。

画角

平行与相交

观察物体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89页1——4题。

**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

课题

用计算器计算、认数

年级

学科

数学

主备人

**

整理与复习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2页第16~20题。

教学目标

备注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读法和写法,并能把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或近似数。

2.进一步提高按运算顺序确定计算操作过程的能力,提高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和使用计算器的意识,熟练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并会改写大数。

教学难点

能灵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等,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各个年级的人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计算器计算

1.P112第16题。

出示题组

4×61620÷36×24

210÷7(520+208)×58

60+42321-7824÷48

59-206336÷(897-798)

师:

都要用计算器计算吗?

学生观察、分析。

交流:

第一组计算比较简单,不用计算器;第二组计算比较复杂,用计算器能快而且正确的计算。

指名汇报第一组题的计算结果。

交流第二组计算的顺序。

独立完成第二组的计算、交流。

2.P112第17题。

指名汇报各年级人数,汇报交流。

学生独立填表并计算总人数。

二、复习复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1.整理数位顺序表。

师:

我们学过的数位有哪些?

计数单位呢?

这些数位分为几级?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各内容)

学生交流学过的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交流有关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①读出下面各数,思考:

在什么情况下“0”要读,什么情况

**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纸

下“0”不读?

5692004008050037060005006000200

同桌交流读法。

讨论、交流:

每一级末尾的“0”不读……

②写出下面各数。

二十五万二十五亿

十亿五千万一百六十万零二十

学生独立写数、汇报、交流(订正)。

③说说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学生互相交流。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还有什么疑问?

备注

板书设计

复习用计算器计算

认数

作业设计

1.P112第19、20题。

2.用5、2、7、8和3个“0”组成一个七位数。

(1)最小的七位数。

(2)只读一个“0”的数。

**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

课题

统计与可能性

年级

学科

数学

主备人

**

整理与复习第(5)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3页第21~23题。

教学目标

备注

1.使学生经历调查收集数据、分段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2.进一步巩固统计知识,懂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设计简单的游戏规则。

3.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促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

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具准备

学生做好个人信息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收集、分段整理数据

1.出示出示P113第21题。

指名读题、分析。

学生独立分段收集各段的人数,然后交流收集结果,整理填表。

2.提问:

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

表中的合计有什么作用?

学生交流信息。

小结:

表中的合计既能反映总人数,还能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没有错误。

3.提问:

刚才是怎样进行统计的?

学生交流后小结:

①收集数据②分段整理③制统计表④分析数据

提问:

分段整理数据一般用什么方法?

学生回忆出:

画“正”字。

二、P113第22题。

1.提问:

提出要求调查本班男同学的体重情况。

(男生出示各自的体重情况。

学生发挥合作的作用,分组收集数据并整理。

2.指名说说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学生交流分工情况以及整理情况。

3.教师巡视(提示标题、制表日期。

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认为太瘦和太胖的可以怎样使自己体重标准些?

(体育锻炼、营养等方面。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并交流完成情况。

**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纸

交流:

最多、最少等。

三、统计图、表

出示我国2003年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统计表以及P112第18题统计图。

学校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普通高中

普通高校

人数

20040000

116900000

66180000

19650000

11090000

教师组织交流获得的信息。

学生互相检查、交流。

师:

与统计表相比,条形统计图有哪些优点?

生:

能够清晰的看出谁多谁少等情况。

四、设计游戏规则,完成第23题

1.教师提出第23题的练习要求。

巡视适当提示(颜色、大小、单、双数等。

你设计的游戏规则是怎样的?

组织评议,指导不符合要求的进行修改。

2.学生独立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同桌互相交流各自的游戏规则。

集体交流、体验等可能性与游戏的公平性。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还有什么疑问?

备注

板书设计

简单的数据整理

统计与可能性

作业设计

 

1.补充习题第91页2、3题。

2.自己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