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4758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

《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docx

最新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

xx县xx镇xx煤矿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

 

xx县xx镇xx煤矿

 

为加强我矿瓦斯防治工作,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特编制矿井2017~2019年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

1、矿井地理位置

xx县xx镇xx煤矿xx县城以南176°方向,平距约30km,地处xx县xx镇糯木村境内,行政区划隶属xx县xx镇糯木村委会。

煤矿地理坐标:

东经104°13′08″~104°13′49″,北纬25°21′54″~25°23′11″,矿区面积1.5717km2。

2、煤层地质赋存情况

矿区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系龙潭组(P2l),含煤地层厚度220~269m,一般为240m,共含煤47~71层,煤层总厚32~43m,含煤系数12~17%,平均为15%。

编号煤层29层,含可采煤层15层。

现将参与储量核定煤层的特征分述如下:

(1)C7煤层:

位于龙潭组第二段(P2l2)顶部,距离C1煤层底板垂距一般厚60~81m,平均厚74m。

煤层厚度0.40~1.12m,平均厚度0.78m。

结构简单,含夹矸0~1层。

属大部可采较稳定型煤层。

煤层顶底板为薄层状页岩及泥质粉砂岩。

(2)C8煤层:

位于龙潭组第二段(P2l2)上部,距离C7煤层底板垂距13.20m,煤层厚度0.36~2.10m,平均厚度1.27m。

结构简单,含夹矸0~2层。

属大部可采稳定型煤层。

煤层顶底板为薄层状页岩及泥质粉砂岩。

(煤层顶底板均有一层厚5公分含粉砂质页岩)。

(3)C9煤层:

位于龙潭组二段(P2l2)中上部,距C8煤层底板垂距17.40m,煤层厚度1.74~4.83m,平均厚3.06m。

结构简单,一般含夹矸0~1层。

属全区可采稳定型煤层。

煤层顶底板为5公分厚的薄层页岩及泥质粉砂岩。

(4)C11煤层:

位于龙潭组二段(P2l2)中下部,距C9煤层底板约20.60m。

煤层层位较稳定,厚度0.10~1.93m,平均厚1.08m。

结构简单,含夹矸0~3层。

属大部可采较稳定型煤层。

煤层顶底板为含粉砂质泥岩。

(5)C-213煤层:

位于龙潭组第二段(P2l2)中下部,距C11煤层底板约5.70m,煤层层位较稳定。

厚度0.05~0.99m,平均厚度0.64m。

结构简单,一般含夹矸1层。

为局部可采属不稳定型煤层。

(6)C14煤层:

位于龙潭组第二段(P2l2)中下部,距C-213煤层底板约8.15m,厚度0.18~1.00m,平均厚度1.06m。

结构简单,含夹矸0~2层。

属局部可采不稳定型煤层。

煤层顶底板为含泥质粉砂岩。

(7)C15煤层:

位于龙潭组第二段(P2l2)下部,距C-213煤层底板约12.12m(距C14煤底3.97m,C14煤距C13-2底板约8.15m),层位较稳定。

厚度0.1.06~3.14m,平均厚度1.88m。

结构简单,含夹矸0~2层。

属全区可采较稳定型煤层。

煤层顶底板为含泥质粉砂岩。

(8)C16煤层:

位于龙潭组(P2l2)第二段底部。

距C15煤层底板6.83m,煤层层位稳定。

厚度1.18~1.65m,平均厚度1.33m。

结构简单,一般含夹矸0~1层。

属全区可采稳定型煤层,煤层顶底板为含泥质粉砂岩。

(9)C18煤层:

位于龙潭组第一段(P2l1)上部,距C16煤底板18.60m,煤层层位不稳定。

厚度0.05~1.97m,平均厚度0.77m。

结构简单,含夹矸0~2层。

属局部可采不稳定型煤层,矿区内属局部可采煤层。

顶板为含粉砂质泥岩,底板为含泥粉砂岩。

(10)C-119煤层:

位于龙潭组第一段(P2l1)上部,C-119距C18煤层底板约4.47m,煤层层位不稳定。

煤层厚度0.22~1.98m,平均厚度1.09m;煤层结构简单-复杂,一般含夹矸0~5层。

为大部可采较稳定型煤层,煤层的顶底板为含泥质粉砂岩。

以上核定煤层主要特征值见《xx煤矿可采煤层主要特征值表》。

xx煤矿可采煤层主要特征值表

煤层号

矿区煤厚(m)

夹矸层数

煤层间距(m)

煤层

结构

稳定性

可采性

两极值

平均值

两极值

一般值

两极值

平均值

C7

0.40~1.12

0.78(10)

5.40~30.00

13.20

简单

较稳定

大部分可采

C8

0.36~2.10

1.27(9)

简单

稳定

大部分可采

8.50~24.50

17.40

C9

1.74~4.83

3.06(10)

简单

稳定

全区可采

9.70~48.50

20.60

C11

0.10~1.93

1.08(11)

简单

较稳定

大部分可采

1.80~10.60

5.70

C-213

0.05~0.99

0.64(9)

简单

不稳定

局部可采

1.70~15.40

8.15

C14

0.18~1.00

0.56(12)

简单

不稳定

局部可采

1.00~12.80

3.97

C15

1.06~3.14

1.88(12)

简单

较稳定

全区可采

2.30~11.00

6.83

C16

1.18~1.65

1.33(9)

简单

稳定

全区可采

11.50~30.20

C.SELECT职员号FROM订单18.60

endforC18

7.在关系数据模型中,二维表的列称为________,二维表的行称为________。

0.05~1.97

0.77(9)

input"inputthefirstnumber:

"toa

3.对VisualFoxPro进行环境设置除了用SET命令外,还可以在________对话框中进行设置。

简单

不稳定

局部可采

1~15.50

4.47

C-119

0.22~1.98

1.09(12)

较简单

较稳定

大部分可采

区内煤层以半亮型煤为主,少数为光亮型煤及半暗煤。

区内可采煤层主要煤质指标及煤类见《xx煤矿可采煤层主要煤质指标(平均值)表》。

xx煤矿可采煤层主要煤质指标(平均值)表

煤层编号

Mad

(%)

Ad

(%)

Vdaf

(%)

St,d

(%)

Qgr,d

(MJ/kg)

Y

(mm)

煤类

C7

0.59

27.13

23.50

0.15

26.65

20.5

JM

C8

0.67

20.77

21.00

0.20

29.60

20

JM

C9

0.68

13.90

22.60

0.10

29.49

19

JM

C11

0.66

24.44

21.50

0.10

27.02

19

JM

C-213

0.60

28.80

21.20

0.10

24.55

18.6

JM

C14

0.59

36.33

21.33

0.10

26.89

19

JM

C15

0.58

20.75

20.08

0.20

27.85

18

JM

C16

0.59

22.33

20.00

0.70

27.30

18

JM

C18

0.54

25.25

20.08

0.61

27.81

18

JM

C-119

0.62

25.00

18.11

2.80

27.04

14

JM

注:

挥发分为精煤挥发分。

据原地质报告,用1.4比重液9煤层属易选煤,C8、C11、C16、C18属很难选煤。

C7、C8、C9、C15、C16等5层煤为炼焦用煤;C11、C-213、C14、C18、C-119等煤层为动力用煤。

3、水文地质构造情况

根据矿区出露地层岩性组合特征,将矿区内地层划分为5个含、隔水带。

1)峨嵋山玄武岩极弱裂隙含水带(P2β):

厚250m,单位涌水量q值一般均小于0.0031l/s·m,顶部有一层铝土质粘土岩隔水层阻隔,该层一般作为隔水层或极弱含水层处理,对矿井充水影响不大。

2)龙潭组含、隔水带(P2l):

龙潭组底部厚8~6m,裂隙不发育,隔水性良好。

龙潭组下段为C24煤层顶板至C16煤层底板,厚74m,由数个含水层与隔水层相间组成,是极弱裂隙含水带和主要含水带之一。

含水虽较微弱,对矿井充水有直接影响。

中段底部C14~C16厚11.2~18.2m,地表无泉水出露,层位稳定,隔水性良好。

中、上段弱隙含水带为C14煤层顶板至C3煤层底板,含水层厚45.91~90.51m,一般50m以上裂隙发育,含水性较好,50m以下裂隙逐渐趋于闭合,富水性显著变弱,此带富水性较弱,但处于煤层开采主要地带,对矿井充水有直接影响。

顶部厚2~23m,裂隙不发育,为一良好的隔水层。

3)卡以头组裂隙含水带(T1k):

厚90m,裂隙率0.213~2.77%,泉水干季流量0.001~0.0803l/s,雨季流量0.01~3.058l/s,单位涌水量为0.0031~0.018l/s·m,该带将在煤系顶板产生塌陷裂隙时渗入矿井,对矿井充水有一定的影响。

4)飞仙关组(含)隔水带(T1f):

飞仙关组第一段(T1f1),厚40~75m,裂隙不发育,能起隔水作用。

飞仙关组第二、三段(T1f2-3),厚210m,含裂隙水,距煤系顶部垂深188m,又有隔水层隔离,对矿井充水无直接影响。

矿区内断层不发育,主要发育有几条边界断层,如F1、F1-1、F26、F27等,主要由北东和北西向两组正断层组成,其总体特征,在相同的补、排泄条件下,断层破碎带富水性的强弱与岩性、胶结物质、胶结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1)断层带中断层泥、角砾岩挤压紧密不垮塌,一般呈干燥至浸水状态,属不含水或微弱含水。

2)断层上、下盘是干燥至滴水状态,因岩性不同而富水性也有所不同,属粉砂岩~粘土岩者为干燥至潮湿状态,为不含水或微弱含水;属细砂岩者含水性略强,其强弱程度与它接触的含水层富水性相似。

3)钻孔中取出的断层带岩性较破碎,冲洗液(泥浆)消耗量和起下钻水位无异常变化。

4)地表断层泉也不大,和正常地层泉水流量相似,平均干、雨季流量分别为0.0238~0.351l/s。

第四系分布广泛,分别在煤系、飞仙关组第一段及第三段等地层台阶缓坡地段,多为残积和坡积物,一般厚1~3m,有泉水出露,泉水干、雨季平均流量,分别为0.0182~0.0538l/s、0.0596~0.657l/s、0.0553~0.372l/s,但因厚度小,对矿床充水意义不大。

矿井充水因矿区范围内,西高东低,没有大的地表水体及河流,且汇水面积有限,只是季节性的山涧沟溪发育,沟溪由西向东自然排汇于矿区之外的糯木小河,所以矿区主要充水因素为大气降水。

矿区各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动态受降雨量控制,总流向与构造和地形变化方向一致,北西至南东向。

水质单一,属重碳酸钙鎂水。

大气降水补给形成的第四系(包括滑坡体)含水层、断层含水带、含煤岩系上下(包括含煤岩系)地层中的含水层和裂隙弱含水带。

矿坑充水的主要含水带为龙潭组(P2l)上中段裂隙承压含水带,其次为卡以头组(T1k)风化裂隙透水潜水带。

其余地层无影响。

综上所述,xx煤矿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以砂岩裂隙弱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简单类型。

4、矿井瓦斯鉴定情况,煤层自燃发火情况

1)瓦斯

煤矿2013年瓦斯等级鉴定证书,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5.14m3/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9m3/min,最大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3.69m3/t,最大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72m3/min。

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33条,属高瓦斯矿井。

2)煤尘

2014年12月取C8、C9、C11、煤层煤样送云南省煤矿安全计量监测站鉴定,经鉴定煤样煤尘有爆炸性。

3)煤的自燃倾向性

2014年12月取C8、C9、C11、煤层煤样送云南省煤矿安全计量监测站鉴定,经鉴定,煤样自燃倾向性为Ⅲ类、不易自燃。

5、开拓、通风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采煤方式采用炮采长壁后退式开采。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矿井通风采用2台相同型号和能力的FBCDZ№15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矿井总进风量为2185m³/min,总回风量为2196m³/min。

2台主要通风机,一台运转,一台备用,负压617~2340Pa,电机功率2×55KW。

矿井反风方式采用风机反转反风,井下设置双向风门,确保通风可靠。

6、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

矿井主要采取人工洒水、防尘水幕或喷雾、人工冲洗或清扫等措施防尘,煤矿在地面建有容量300m3和200m3的水池各一座,承担矿井防尘和消防供水,通过DN80无缝钢管以静压方式向井下供水,采面进、回风巷和掘进巷道内铺设DN50无缝钢管防尘和消防洒水支管;在井下供水管路每隔50m设置一个三通和闸阀。

矿井主要进回风巷、采面进回风巷、掘进巷道和原煤运输转载点均设有喷雾装置、隔爆水袋和净化水幕。

采掘工作面采取了放炮使用水泡泥和放炮后移动喷雾洒水等综合防尘措施。

7、监控、人员定位系统

目前矿井安装了KJ90NB矿用监控系统,主机2台,1台工作、1台备用,两台主机能够自动切换,装备有USP不间断电源,4个监控分站,井上、下分别设有瓦斯、设备开停、风门开关、风速、负压、温度、水位、一氧化碳、烟雾等各类传感器,能对所有采掘工作面、主要机电硐室、主要进回风巷等地的相关参数实施实时有效监控。

人员定位系统:

KJ271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主机2台,1台工作、1台备用,两台主机能够自动切换,装备有USP不间断电源,矿井有240张人员定位卡。

8、矿井供电

1、煤矿电源线路情况(回路、规格、长度)。

xx煤矿电源一、二回路都来自xx县xx012、013号的10kV线,采用独立的双回路供电。

电源采用架空线路,型号为LGJ-120,长度匀为6kM。

2、矿井变压器容量,矿井设备装机总容量,矿井运行设备总容量,矿井实际用电容量,矿井综合电耗。

xx镇xx煤矿共设变压器7台,总容量为1665kVA发。

其中:

地面S9系列3台,容量均为315kVA,总容量945kVA;井下:

KSGB系列4台,分别是:

局扇和水泵2台变压器(互为备用):

容量均为160kVA;其他动力变压器2台,容量均为200kVA;井下总容量720kVA)。

矿井设备装机总容量为1580kW,矿井运行设备总容量为1002kW。

其中:

地面700kW;井下:

302kW。

上年度原煤产量为7.5万t、全矿总用电量为220万kWh,矿井综合电耗为29.33kWh/t,矿井原煤电耗为27kWh/t。

煤矿高、低压都设置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全矿补偿后的功率因素CosΦ>0.9,取CosΦ=0.9。

3、下井电缆规格、回路数。

向井下供电电缆共有2个回路,电压等级为10kV,下井电缆的型号均为YJV22-8.7/10-3×70型;供电电缆截面均为70mm2二路,长度均为0.48kM。

第二章2017-2019年总体工程计划

矿井现建有高、低负压瓦斯抽放系统各两套,高负压瓦斯抽放泵型号为:

2BEC-42,电机功率为:

160KW,主要抽采掘进工作面、煤层预抽、钻场抽放等,低负压瓦斯抽放泵型号为:

ZBW-30,电机功率为:

45KW,主要负责抽采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

本年度计划施工C9、C8煤层瓦斯抽放,需完成瓦斯抽放钻孔946个96264米进尺;矿井2016年度计划高负压抽放量为:

74.14万m³,低负压抽放量为:

8.63万m³。

矿井合计瓦斯抽放量82.77万m³;购进2台新型防突钻机。

2017年全年完成南翼采区准备煤量的回采,井巷工程量1060m;本年度计划施工瓦斯抽放钻孔85000米,抽放瓦斯107.9万m3。

完成110816、110818工作面瓦斯抽放工作。

2018年全年计划完成煤炭生产8万吨,掘进巷道1600m,本年度计划施工瓦斯抽放钻孔90000米,抽放瓦斯142.7万m3,完成110912工作面瓦斯抽放工作。

第三章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树立“治理瓦斯就是拯救生命”、“瓦斯事故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理念,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加投入、依靠科技、严格监管、强化监察,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体系,切实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积极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生产,确保我矿安全生产。

第二节瓦斯治理的基本原则

坚持科技兴安原则,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管理模式;坚持“可保尽保、应抽尽抽、抽采平衡”的原则,积极推广“高投入、高素质、严管理、强技术、重责任”等先进经验;坚持“以抽定产、以风定产”的原则。

正确处理瓦斯防治与煤炭生产的关系。

第三节工作目标

争取通过抽采手段将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变为低瓦斯矿井,将吨煤瓦斯含量降到最低,保证安全生产,不出瓦斯事故。

努力使我矿瓦斯治理工作整体提高一个水平。

1、杜绝瓦斯爆炸、燃烧、熏人等瓦斯事故的发生;

2、杜绝井下瓦斯超限作业、瓦斯积聚;

3、经过瓦斯治理,实现瓦斯零超限目标;

4、合理设计布置瓦斯抽放钻孔,瓦斯抽采率达到60%以上;

5、在广大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

6、进一步完善“一通三防”、瓦斯治理机构及职责,增配“一通三防”技术人员,努力使“一通三防”人员最低达到高中或技校毕业水平;

7、建立完善的通风、抽采、监测监控专业队伍定期培训制度,并严格付诸实施;

8、加大瓦斯治理专项资金的投入,建立完善瓦斯治理奖惩制度,推动后进,激励先行;

9、把瓦斯治理“一矿一策”、“一面一策”制度切切实实落实到位;

10、形成一套完备的通风设施安装、构筑、验收、管理制度及落实督查,提高矿井通风设施的防灾、抗灾、救灾能力;

11、确定以瓦斯抽放和监测监控为重点的瓦斯治理方向,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提高综合配套能力,做到标本兼治;

12、在每月一次的通风例会上,认真分析通风系统,找出缺点和不足,对通风系统进行月优化,确保通风可靠。

13、力争使瓦斯治理团队做到“四个一流”(一流队伍、一流作风、一流管理、一流素质)。

第四节瓦斯治理规划

1、工作要求

瓦斯治理整体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明确以通风、抽放为主,监测、监控为辅,做到标本兼治。

对于抓出来的成果必须做到抓出一点,巩固一点,瓦斯治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实施计划稳扎稳打、稳步提高,坚决杜绝出现滑坡、反弹现象。

各科室必须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分工到人,做为高瓦斯矿井,必须将瓦斯治理工作贯穿整个工作日程,清醒的认识到瓦斯治理是一场持久战,各科室必须将责任进一步细化,将瓦斯治理规范按要求传达到每一个班组和个人,让大家切实感受到瓦斯治理就是生命工程,是安全生产、预防群死群伤和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基础工程。

2、中长期治理规划

矿井现建有高、低负压瓦斯抽放系统各两套,高负压瓦斯抽放泵型号为:

2BEC-42,电机功率为:

160KW,主要抽采掘进工作面、煤层预抽、钻场抽放等,低负压瓦斯抽放泵型号为:

ZBW-30,电机功率为:

45KW,主要负责抽采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

使用现有抽放泵站进行本煤层预抽瓦斯工作,为了110910接续工作面瓦斯治理准备;计划2016年3月份开始施工C9本煤层抽放钻孔199个钻孔23920米,确保抽采达标煤量和生产准备煤量相平衡,使矿井生产活动始终在抽采达标范围内进行,消灭矿井瓦斯灾害死亡事故,保证瓦斯超限次数在上级管理规定范围,实现矿井安全生产。

2016年6月份110812工作面开始回采,加大本煤层瓦斯抽放力度,确保开采区域瓦斯防治效果。

2016年3季度开始布置110190工作面上下两巷,进行工作面上下两巷布置时,对110910工作面进行施工本煤层顺层钻孔。

本年度内要严格管理,实现瓦斯浓度零超限目标,从根本上实现矿井安全生产。

2016年下半年110910采煤工作面形成,完成采面顺层抽放钻孔360个132920米,施工完顺层钻孔对本工作面及下一区段部分煤层进行本煤层抽放,进一步降低煤层瓦斯含量和工作面回采时下一区段煤层瓦斯涌入,巩固瓦斯浓度零超限目标,实现矿井安全状况根本好转。

争取在2016下半年110910回采前,将采动范围内的煤层瓦斯含量降低到8m³/t以下;矿井抽采率达到60%以上。

消灭矿井瓦斯灾害事故,杜绝瓦斯超限,实现矿井安全状况整体好转。

2017年~2018年,布置110816、110818及110912工作面运回两巷,施工110816、本煤层瓦斯抽放钻孔146个6264米;1108182采面顺层抽放钻孔170个8840米;110912采面顺层抽放钻孔360个32920米。

第四章瓦斯治理资金计划

2016年~2018年瓦斯治理重点工作是施工本煤层顺层钻孔抽放煤层瓦斯,有效降低煤层瓦斯含量,从根本上保障瓦斯治理工作的进行。

每年瓦斯治理资金预计不少于160万元。

瓦斯治理专项资金从安全提留资金中提取,瓦斯治理专项资金提取要按标准提取到位,提取的资金要切实用于改善通风系统和监测监控设备投入,提高通风系统和监测监控设备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要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强矿井“一通三防”的治理整治。

第五章保障措施

虽然我矿为生产矿井,各大系统已经形成,但许多安全设施设备仍需完善安装建设,各种制度有待建立和完善,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xx煤矿根据瓦斯治理相关规定,成立了瓦斯治理领导小组,对xx煤矿2016年生产及目前矿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瓦斯治理领导小组各成员工作进行了分配,对瓦斯治理的整体工作进行了部署。

一、瓦斯治理组织管理机构及岗位责任制

根据行业管理和瓦斯治理工作要求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瓦斯治理领导小组,对本矿瓦斯治理全权负责。

瓦斯治理小组人员名单如下(附岗位责任制):

瓦斯治理小组组长、副组长的职责

1、全面负责全矿的瓦斯治理工作。

2、对瓦斯小组成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

3、负责组织每年一次的瓦斯等级鉴定工作,煤层发火期、自然倾向性和煤层爆炸性的鉴定工作。

4、负责组织进行每年一次的矿井反风演习和救灾演习。

5、坚持参加、主持月度“一通三防”例会和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专题会研究瓦斯治理工作。

6、组织对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证正常运行。

7、组织监督检查瓦斯抽放系统的正常运行,安排专业人员对瓦斯抽放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8、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负责组织对矿井的风量及时进行调整。

9、保证瓦斯治理各项规章制度的顺利实施。

瓦斯治理小组成员的职责

1、在瓦斯治理组长的领导下,负责全矿井的瓦斯治理工作。

2、认真做好本部门及所分管区域的瓦斯治理工作,认真做好瓦斯治理工作的宣传培训,保证所负责区域不出瓦斯事故,本部门瓦斯治理达标。

3、参加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煤层发火期、自然倾向性和煤层爆炸性的鉴定工作。

4、对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的风量及时调整防治瓦斯超限。

5、加强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的管理。

6、掘进巷道内因停风瓦斯超限时,负责进行瓦斯排放工作。

7、对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证正常运行。

8、监督检查瓦斯抽放系统的正常运行,对瓦斯抽放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9、加强对密闭和采空区的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10、参加每月一次专题研究瓦斯治理工作会议。

11、参加每年一次的矿井反风演习和救灾演习。

二、加快队伍建设,强化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我矿要克服目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加快通防部门及防突队伍的建设,加大瓦斯治理宣传培训力度,采取矿、工队培训相结合,脱产、半脱产和业余培训相结合,专业和全员培训相结合,示范演习和技术比武相结合,利用安全会、电教、板报宣传教育相结合,积极推广方法内容简单、占用时间短、职工兴趣浓、易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