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药”的医生“不着急”的急诊.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1435213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开药”的医生“不着急”的急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不开药”的医生“不着急”的急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不开药”的医生“不着急”的急诊.doc

《“不开药”的医生“不着急”的急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开药”的医生“不着急”的急诊.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不开药”的医生“不着急”的急诊.doc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不开药”的医生,“不着急”的急诊

胡艺瀚

最近看朋友圈,我发现国内不少人晒出了患流感后在医院打吊针的照片,但欧洲的卫生机构向公众呼吁:

“得了流感,千万不要直接来医院。

”对于一得病就往医院跑的中国人来说,这种呼吁实在令人费解。

那么在法国,人们到底是怎么看病的呢。

除非紧急情况,法国人得病后的首选不是医院,而是预约自己的私人医生。

但私人医生又十分难約,比如牙齿矫正之类的预约,经常是1月打电话,5月才能被排上。

可遇到等不起的病该如何是好。

那我索性电话都不打,直接赶个大早去候诊室,找自己的私人医生,因为法国的私人医生每天都会有一个时间段,专门留给没预约的病人。

我的私人医生雅泽夫的诊所会在工作日早晨8点开门,但往往7点就有病人等候了。

这种等候并不无聊,因为候诊室不仅放有各种报刊供人浏览,而且摆着装满玩具的玩具箱。

大人和小孩都能自得其乐。

由于在同一个小区居住,大家有时还会小声地聊聊近况。

在我眼里,雅泽夫是典型的医生形象——40岁左右,瘦高个,栗色的头发,胡子总是刮得很干净。

他和大人们说话彬彬有礼,法语的措辞都很书面,但一遇到孩子,就会露出难得的笑容。

他为孩子们量身高或称体重时,总会笑着说:

“瞧,我是不是告诉过你,你很快就会长大了。

不过,绅士的雅泽夫却被我惹恼过。

有一次,我数日高烧不退,连法国常用的退烧药多利潘(doliprane)也不起作用,只好翻出半瓶因为其他病开的消炎药——阿莫西林。

结果半瓶药服完,病情还是没有好转。

我只好去雅泽夫的诊室看病。

他照例询问病因和基本情况。

我老实交代自己喝了半瓶阿莫西林。

“只有天知道您为什么这么做,在没有医生允许的情况下乱吃抗生素。

”他越说越恼怒,“在我看来,您的症状根本不该吃抗生素。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雅泽夫如此生气。

事实上,我一直觉得法国私人医生开药太谨慎,诊室里更是连针管都看不见,但自此我坚决谨遵医嘱,再不敢自作主张。

不过,如果是得了更严重的病,比如急性阑尾炎、食物中毒,那么直接叫救护车去医院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我有过一次食物中毒的经历,当时上吐下泻,连忙打电话叫救护车。

救护车把我送到了最近的一家综合医院的急诊科。

一位医生按了按我的腹部,问了问情况就离开了。

我躺在病床上,以为很快就会进入检查阶段,但半天没人搭理我。

我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询问护士。

她安慰我不要急。

大约两个多小时后,另一位护士才过来,为我打了吊针——据说是盐水和止痛剂。

我心中不免嘀咕:

法国医院急诊科大概是最不急的地方。

事实上,这种以私人医生为主、医院为辅的搭配,构成了欧洲医疗体系的主要部分。

其作用有二:

提供个性化服务;给医院减负,把不必去医院的病人留在门外。

这样,病人和政府的医疗负担都会减少。

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