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普法征文“六五”普法的保障措施(一).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1435244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五”普法征文“六五”普法的保障措施(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五”普法征文“六五”普法的保障措施(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五”普法征文“六五”普法的保障措施(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五”普法征文“六五”普法的保障措施(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五”普法征文“六五”普法的保障措施(一).doc

《“六五”普法征文“六五”普法的保障措施(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五”普法征文“六五”普法的保障措施(一).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五”普法征文“六五”普法的保障措施(一).doc

“六五”普法征文“六五”普法的保障措施

“六五”普法征文:

“六五”普法的保障措施

“五五”普法已接近尾声,“六五”普法即将开始。

在新形式下,能否能继续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全社会法治化进程,实现依法治国方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部适应社会形势需要的普法规划,下面,就“六五”普法的保障措施谈谈看法。

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保障机制。

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全民工作,涉及面广。

因此建立一个具有指挥全局的权威的领导机制,是实现普法目标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关键所在。

前些年,通过各级普法机构的努力,基本保证了普法工作的深入,工作机构不协调、不适应的问题较为突出。

“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形成更加科学的、统一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

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可与本级司法行政部门合署办公,但应作为常设机构设置,配备一名同级副职为专职副主任和3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并单独列编。

三是要强化考核评估保障机制。

“六五”普法规划要在量化考核上下功夫,建立一种权威性的长效评估机制,明确创建目标,制定工作标准,定期检查验收,公开评比结果,普法主管部门每年应根据工作安排,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对各部门,各单位实行百分制考核评议。

对连续两年取得考核优秀等级的单位及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其评先评优资格,单位挂牌整改,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或由普法主管部门建议同级党委,政府予以免职。

要建立领导干部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考试考核,领导干部法律素质考察,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核等制度。

规定领导干部年度普法考试不合格,其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考核不得评为合格以上等级。

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考试考核两年未达到合格以上等次的,不得提拔重用。

在提升职务或跨区、跨行业转任新职务时,还必须在任前接受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考核。

凡考试考核不合格的,暂缓任命并进行补考。

两次考试不合格的不予以任命或不再提请任命,以督促各单位及其主要领导认真履行职责。

重视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是要强化监督激励保障机制。

检查监督是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

要建立健全包括立法监督、习法监督,行政监督,新闻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为主要内容的监督机制。

同时,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对查处的违法问题,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并提出整改意见,限其改正,以保证普法任务的落实。

特别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要通过建立执法责任制,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工作。

要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的各种奖项之中,广泛表彰学法、守法、依法办事,公正司法等方面的先进集体(个人)。

尤其注重对从事普法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的表彰奖励,逐步改变五年表彰一次的惯例。

同时对习法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违法行为勇于揭发者也要予以表彰奖励,以弘扬正气。

五是要加强队伍建设保障机制。

普法队伍建设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

但是,就目前队伍建设壮况来看,仍是一个薄弱环节。

拿我县来说专职普法人员2人(编制在司法局),基层单位多数是兼职人员,这根本不能满足日常普法工作需要。

“六五”普法期间,一方面可以通过单独列编的形式,彻底解决普法人员不足,不专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制新闻队伍,法制文艺宣传队伍,法制宣传队伍“五支队伍”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他们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中坚作用。

同时加强执法建设,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坚决清除那些违法建纪人员,促进执法状况的全面改善,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学法,守法和依法办事。

六是要强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目前,大部分地区都存在普法经费数额不足,不能到位,不能专款专用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了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五”普法期间,可借鉴科普法和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关于加大普法经费投入的做法,由习法行政、财政部门研究出台具体的保障办法“六五”普法征文“六五”普法的保障措施第2页

,明确提出建立依法治理最低经费保障机制。

将普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适用增加。

同时,要加强硬件建设。

对普法必用的东西,微机、摄像机等基本设施。

七是要强化理论研究保障机制。

加强普法依法治理论研究,可以为加快普法依法治理立法和指导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普法依法治理的环境条件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理论研究跟不上形势需要,无异于自断前程。

因此,在“六五”普法期间,要动员一切有志于普法工作的人士特别是基层普法工作者,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形成一套科学指导普法依法治理伟大实践的理论体系,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第4页共4页

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