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专业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56236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专业建设规划.docx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专业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专业建设规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专业建设规划.docx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专业建设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作者:

————————————————————————————————日期: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2008—2010年)

一、专业人才需求和就业岗位分析

1、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报道,2007年由中国就业促进会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联合发起的人力资源需求调查表明,在企业招聘总体需求方面,销售、计算机专业、工程技术、市场、研发、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综合管理、信息技术和生产排在需求职位前10位,而人才求职期望则以人力资源职位为多,其次是综合管理,因此,企业就业职位较多,但专业人才较少,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

另外,根据中华人才网报道,2007年上半年该网站数据分析员统计分析显示,大多数职业竞争度都在5到10之间,而人力资源管理类职业的竞争度一直维持在0.5至2.1,人力资源管理类职业一枝独秀,呈现供求旺盛,这说明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需求是巨大的。

就广东地区而言,根据南方人才网报道,权威机构调查显示:

2007年国内需要中高级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的量为600多万,而2005年底我国有近400万人在从事人力资源(HR)管理工作,其中北京缺40万,上海缺60万,广州缺50万以上,武汉缺30万人左右等。

此外,由于我国大多数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经验浅,其整体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在此种形势下,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也渐渐成为近年十大热门认证考试之一。

近两年来,每年参加鉴定的人都在10万以上。

截至目前,参加鉴定的总人数已超过30万。

从目前广州地区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院校招生情况是广州番禺职业学院07级是43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07级是50左右,我校招生人数是86人是番禺职院的近1倍,是深圳职院的166%,而且我们本身比去年多招约30%人,说明我校的生源远比其他龙头院校强。

另外,我们系04级的毕业生30人全部就业,这些说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巨大,尤其是技能型的高职人才极度缺乏。

由此可见,本专业是市场需求前景广阔的专业。

2、就业岗位

(1)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从事招聘、人力资源规划、人员培训和开发、人事档案管理等工作。

(2)在人才交流中心、职业中介机构和社区等从事人事代理服务和人事法律法规咨询等工作。

(3)在人才网站、人才测评网站从事信息收集、分类和统计分析等工作,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信息服务等。

二、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计划

1、目标:

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适应专业改革的要求,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通过内培外引和聘请专家、客座教授,兼职教师等多种途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

2、规划

数量:

到2010年,专业人数达到16人。

计划今后三年共引进10名教师左右,08年引进2名左右,09年引进4名左右,10年引进4名左右,形成较为合理的梯队。

结构:

到2010年,专业教师中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达50%,双师型教师达80%以上,其中具有硕士学位教师达50%。

师资队伍规划表

类别

现有教师

培训和培养

引进

目标

高级职称

2

3

3

8

中级职称

3

1

2

6

初级职称

1

1

2

双师型教师

5

1

6

12

兼职教师

5

2

7

专业教师总数

11

5

8

23

 

专业带头人培养目标

职称

教授(引进)

教学经历

有10年以上教学经验,有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

研发经历

主持过省级以上研究课题

教学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

研发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

现有部分专业骨干教师培养目标一览表

序号

姓名

年龄

学历

职称/双师

所学专业

主要方向

担任主要课程

1

李高峰

42

研究生

副教授/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

管理工程

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管理

2

谭洛明

51

本科

副教授/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

地质

管理

公关礼仪

管理心理学

3

刘葵

41

研究生

讲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心理学

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行为学

4

余世锋

37

本科

讲师

思想教育

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行政管理学

5

杨青松

36

本科

讲师/律师

法律

法律

劳动法

合同法 

三、教学建设与发展计划

1、教学建设与发展目标

结合学院总体发展水平和相关专业的建设情况,经过三年的努力,到2010年使本专业初步形成专业基础雄厚、职业特色鲜明、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办学特色,进入学院先进专业行列。

具体目标如下:

(1)专业规模:

目前在校生149人,计划到2010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到240人,即每届设两个自然班,每班按40人编制。

(2)专业质量:

①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是学院精品建设课程,今后我们一方面加大投入,力争早日建设为院级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力争把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建设为市级精品课程;另外在3年内从专业课程中再选“绩效管理”这门课建设为院级精品课程,以此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

②通过三年建设,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80%的课程达到合格课程;③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研究。

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研究,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建设与发展措施

(1)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强课程建设

①打破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学科型课程体系,征求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意见,构建与专业培养规格要求相符合的理论教学体系。

•以共同的课程目的、基本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形成基本的能力、精神文明及潜能为重点,构建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模块。

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英语、体育、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课程。

•以专业大类为方向,以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为重点,构建专业素质与技能课程模块,如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原理、统计、社会调查等课程。

•从职业技术能力培养出发,以本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为主导与相关技术课程相结合,构建职业技术课程模块,如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培训与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等课程。

•为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拓展能力,构建选修课程模块。

选修课分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②以职业技能培养标准为主线,构建相对独立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训为课外实训、课内实训和毕业实习。

课外实训如顶岗实习等;课内实训分如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课内实训等,实训、实习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从而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操作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操作技能的有机结合的、形成与理论课程紧密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③把人力资源管理员职业资格证、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证课程纳入专业教学计划,有效实施“双证书”教育。

④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课程目标,制订各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大纲、实训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规范教学行为,完善教学文件。

⑤根据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项目驱动,任务引导的授课模式,如整个一门课就是一个大项目,内容可以重新组织成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个过程中提炼知识,同时养成职业技能。

⑥加强教材建设

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获奖的高职教材,积极鼓励教师主编、参编专业课教材,积极开发校本教材,争取出版2本左右基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教材。

(2)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①改革过去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启发式、引导探究式、师生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②充分利用学院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现代教学手段,使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和课时达到100%比例。

③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分别采用笔试(开卷、闭卷)、操作考核等多种考核方法。

(3)加强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建设

按着教育部办学水平评估的条件,专任教师的师生比例为1:

17,本部门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招生人数达到240人计算,本专业教师总数应为16人左右,因此要有步骤地引进一些专任教师,初步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能力和技能型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保持在80%左右。

(4)教学团队建设:

在原来《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等主干课程教学团队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建设好其他主要课程教学团队。

团队由校内外专兼教师3—5人组成,据此来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充分发挥教学团队分工明确、互动性好和凝聚力强的优势。

(5)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在原有美的集团公司、南方人才市场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建3个左右校外实习基地。

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条件

在实践教学方面,学院批准投资40万余元建成设施先进的200多m2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实训室的前期筹建工作基本完成,近期完成招标任务,可望下个学期建成人力资源实训室。

另外正在积极扩建校内综合实训室,以期形成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训基地。

2、校外实训基地

为使学生真正了解企业、感受现代企业氛围,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弥补校内实践教学的不足,先后在广州南方人才市场、广东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广州人才市场租赁市场、美的华菱集团公司、广州城建集团公司、景泰街街道办事处、赤岗街道办事处、广州网心网络科技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为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选聘了多位在工作一线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作为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

五、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计划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本专业的人才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设计模式,狠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使毕业生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还具有在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等方面较高的综合素质。

本专业将突出"一个中心,两大特色",即以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锻炼为中心,以培养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拓展学生交际应变等实用技能为两大特色的培养模式,一方面积极引导和激励学生立志成才,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做人,不断加强人文知识和道德修养,以崭新而健康的面貌和姿态立身行事,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广交朋友建立人脉,积极参与学院或班级事务的管理,以此锻炼实际能力.本专业将在2007级采用“2+1"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的前2年的时间里主要是在校内实训基地的职业环境中得到职业能力的基本训练,在最后1年的时间里是到校外实习基地在管理,服务第一线进行顶岗实习。

大力加强校企的合作,建立相应的实践基地,走工学结合的道路.

2、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建设

在课程建设中,要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从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出发设置课程,在深入研究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设置的目的,明确其对实现培养目标的意义的基础上,做到课程设置要合理衔接,保证知识体系的前瞻性,连续性,系统性,完整性,确保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得到全面培养.要进一步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和我院学生的自身特点,“强化基础,拓宽口径“,在以后的三年中继续修订,完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

(1)课程教学内容一体化改革

对现有平行课程、后续课程进行深度整合,进一步淡化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突现课程实用性、技能性的特点。

合并重叠课程,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

(2)课程教材建设的一体化改革

编制兼顾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证需要的教材,弥补现有教材侧重理论知识体系过重,与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衔接不紧的缺陷,突出人力资源管理不同模块技能的养成。

此外,鼓励企业一线教师参与教材建设。

(3)课程授课师资一体化的改革

按照企业岗位需求,与企业共同探讨制订教学计划,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授课;兼职教师辅助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专业教师应获取高级秘书职业资格证书。

(4)教学设施与实训基地一体化改革

积极完成人力资源管理实训中心的建设,实现其辐射需要其他专业如社区管理的功能;坚持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在已有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拓展3个实习基地。

(5)课堂教学与虚拟教学环境的一体化改革

继续建设网络课程与精品课程,延伸课程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式学习。

六、专业特色建设计划

在近年来的办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摆正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调整专业教学内容,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市场接轨,才能更好的适应并满足社会的需要。

1、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实用性。

要求学生既要有实用、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能进行技术指导、实施现代管理,成为集生产、服务和管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2、在专业建设上注重职业性。

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方向。

根据教育部16号文要突出专业人才培养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神,我们计划在现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我们计划调整或者增加一些课程,如增加《劳动合同法》课程等。

3、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突出针对性。

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中心进行课程设置,专业教学内容按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

4、搞好实践教学是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环节上强化实践性,增大实训所占比例。

要求学生通过校内实践训练、校外综合实习,以达到毕业后就能尽快适应岗位的要求。

搞好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加深了对行业和社会的认识,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自己和施展才华的能力,也加深了学校、教师对企业、用人单位的了解。

使今后的教学更具针对性,同时也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5、在办学过程中增强合作性。

学校努力实行开放式办学,有意识地与社会各个方面加强合作,取得他们在人力、物力、技术上的支持。

6、在培养规格上力求复合性。

实行学历证书、技术等级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多证”制度,要求学生既要取得专业知识考核合格证,又要取得技术考核合格证或岗位专业技能操作证书。

为此,对06级人力班我们已经安排2008年下半年整个班级进行职业资格认证的辅导,争取学生职业资格认证通过率达到80%以上。

对07级人力班计划安排在2008年下半年或者2009年上半年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考证工作,争取该班学生职业资格认证通过率也达到80%以上。

七、专业建设与发展目标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

本专业以人为本,从社会需求出发,坚持以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和管理技能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能力、职业技能为主旨构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和内容,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相结合道路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坚持“以岗位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理论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本着为社会培养熟悉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群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专业建设与发展目标:

依据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三年至五年的努力,以“学生素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综合技能”三者并重,突出“英语+计算机+管理”核心技能,大力推进“厚基础、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重实践操作”的专业办学思路,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师资队伍精良、实训设施完备、学生来源稳定,在全省高职院校中有较大影响的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团队

2008年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