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教案10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5911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指教案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手指教案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手指教案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手指教案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手指教案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手指教案1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手指教案1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手指教案1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手指教案1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手指教案1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手指教案1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手指教案1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手指教案1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手指教案1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手指教案1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手指教案1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手指教案1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手指教案1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手指教案10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手指教案10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手指教案10篇.docx

《手指教案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指教案10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手指教案10篇.docx

手指教案10篇

手指教案10篇

手指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初步理解abc结构。

  2.能根据乐曲曲式的变化进行动作创编及乐器表演。

  3.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熟悉乐曲旋律,初步理解abc结构

  活动难点:

  能根据乐曲曲式的变化进行动作创编及乐器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音响、图片(小鸟、蜗牛、蛇),图谱,乐器(碰铃,打棒,铃鼓)。

  活动过程:

  1.播放《草原狂想曲》幼儿自由舞蹈,导入活动。

  2.教师:

我们的小动物在忙着准备节目,我们一起去听听小动物们的演奏乐曲。

听一听乐曲中都出现了那些声音,分别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师播放乐曲,幼儿自由打拍子,倾听乐曲。

  幼儿讨论,讲述自己听到的乐器声音。

  3.教师出示小动物图片,幼儿匹配动物图片和乐器,并讲述原因。

  4.教师再次播放乐曲,幼儿感受每个小动物出场时分别做了几次动作。

  5.教师出示图谱,师幼一起感知乐曲。

  6.放乐曲,幼儿根据图谱自由创编动作。

  幼儿根据乐曲的变化自由创编小动物动作,教师在此过程中分别找出三个动作很优美的幼儿。

  7.邀请三位幼儿上前表演,其他幼儿和教师一起打节拍。

  8.播放音乐,幼儿随乐器进行表演。

(互换角色,再次表演)

  9.再次播放乐曲,幼儿使用乐器表演。

  教师:

小朋友都很棒,可以用这么优美的动作进行表演,那么我们的小朋友也可以使用乐器进行表演。

  幼儿拿乐器进行演奏。

(互换角色,再次表演)

  10.教师总结:

我们的小朋友都很棒,圣诞节就要到了,现在请我们的小朋友一起狂欢吧。

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投放乐器在音乐区,让幼儿大胆去创造、尝试运用乐器进行打击乐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运用故事贯串整节活动,引导幼儿大胆参与。

幼儿能积极参与音乐游戏,大胆尝试,能根据乐曲曲式的变化进行动作创编及乐器表演。

能突破重点、难点。

手指教案篇2

  目标:

  1、在游戏中熟悉旋律和节奏,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手会变______”。

  2、在玩玩、动动、唱唱中自然习得歌曲。

  重点: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手会变______”。

  难点:

模仿老虎叫声并表现老虎凶猛的样子。

  准备:

磁带、娃娃(若干)

  过程:

  

(一)熟悉旋律和节奏

  1、节奏游戏(欢迎小客人)

  1)听着音乐拍手欢迎小娃娃。

(╳╳╳╳╳)

  2)帮娃娃排排队。

(个别幼儿变换节奏型)

  2、手指游戏

  1)小手本领大会变戏法,会变什么呢?

  2)我们来和小手做游戏,拍两下告诉大家小手变成了什么。

(个别)

  例:

“╳╳变小鸟”

  3)一起告诉大家你的小手变了什么。

(集体)

  

(二)新授歌曲

  1、看看猜猜老师的手变了什么?

(随旋律动作)

  2、听听老师的手到底变了什么?

(范唱)

  3、老虎出来会怎么叫?

(讨论)听老虎怎么叫的?

(范唱)

  4、比比哪只老虎叫声最威猛。

(幼儿模仿老虎叫声)

  5、谁会扮演这只凶猛的老虎。

(个别动作)

  6、比比哪只老虎最凶猛。

(集体幼儿边唱边表演)

  (三)游戏《老虎和猎人》

  老虎去捉动物听到猎人的声音马上找个地方躲起来。

(幼儿边唱边游戏)

手指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学题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

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

板题:

手指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已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问问周围的同学,把字音读准。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

  出示自学讨论题,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1.自读课文,填表格。

  手指名称

  优点

  缺点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2.理解句子:

“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

  4.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两遍。

  5.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演一下。

  四、检查自学,深化理解

  1.学生汇报对自学题中前三题的理解。

  2.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课本剧,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

  五、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1.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基本悟到了读文明理的方法,下面有一篇短文,请你读一读,想想短文蕴含一个什么道理?

  五个手指的故事

  “唉!

又忙碌了一天,简直把我累死了!

”大拇指伸了个懒腰,有气无力地说。

  “难道我就不累吗?

”大拇指的这句话被不服气的食指给听到了,“我的腰都累弯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这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小主人玲灵的手指在谈话!

  它们的对话,被高个儿的中指,纤细的无名指和瘦弱的小拇指听到了,于是五兄弟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唉!

”大拇指又叹了一口气,说道,“要数最累的,那这冠军肯定就是我和食指老弟了。

小主人上了高中后,学习压力大,作业繁多,每次小主人写作业,我俩都要用力地捏住笔头,跟着小主人不同的作业和要求旋转,有时是中文汉字,有时是英文字母,有时是数学符号,有时是美术风景……把我们俩转得头晕目眩,一工作就是好几个小时。

瞧,我俩原先圆凸凸的表面,都被压扁了。

  “还不止呢,小主人的握姿又不够正确,总喜欢把你压在我的脸上,害得我都快喘不过气了。

”食指气愤地补充道。

  “咳!

大拇指食指老兄,小主人写字,我必须弓着腰同你们二人合作,用脖子去支撑笔杆,看,这儿都磨掉了一大块肉。

还不止呢,我还要经常忍受着烧伤的痛苦。

”中指禁不住叫了一声,“有一次,要将燃烧过的试管中的溶液除去,但必须等到试管不烫后才能用水清洗,否则会使试管破裂,但主人总是迫不及待地就习惯性地伸出最长的我去触碰那试管壁,在碰到的一刹那,我的整个身体都像被烙铁烙了一样,有一种很疼痛的烧灼感!

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非常可怕呢!

”说着,中指竟呜呜地哭了起来。

无名指坐了起来,帮食指擦干眼泪,接着说道:

“咱们都是同病相怜啊!

  “嘿,无名指小哥,你脖子上挂的是什么啊,还挺耀眼的。

”小拇指看着无名指上的圆圈问。

  “唉,别提了,它可差点要了我的命。

您大概有所不知,情人节那天,小主人的男友硬要把这个戒指送给她。

小主人戴上它后,视它如珍宝,每天抚摸着这个戒指,然后就是一阵幸福地发呆。

可是这个戒指,从此以后,像个铁环一样套着我,让我动弹不得,呼吸也变得很困难。

这枚戒指对我来说并不是很合身,戴上它时,我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可是昨天,小主人为了清洗它,不顾我的感受,硬是把它从我身上扯出。

你看,我身上竟留下了一段深深的勒痕……”还未说完,无名指哽咽了。

  “咱们的命真是太苦了!

”大家纷纷说。

“可是不管怎么说你们都有显示自己身手的机会,可我呢,主人看不起我,从来不用我,我觉得自己好没用啊。

”小指伤心地说。

  四兄弟安慰它:

“你别这样想,平日里似乎没有你独挡一面的时候,但我们帮助小主人搬东西,提书包,拧毛巾,少了你,那可费力极了!

况且如果少了你,人们只有4个手指,那是多么别扭、多么难看呀!

”小拇指没有回答,似乎陷入了沉思。

  屋子里一下变得寂静了。

朦胧的月光透过窗子,怜悯地轻抚着五兄弟的脸,兄弟5人伸展着疲惫的身躯,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明天也许还会有着更多、更新的任务等待着它们呢……

  2、我们每人都有五官,有一个相声曾经讲了五官争功的故事。

你有兴趣写写它的故事吗?

请你以《五官的──》为题,编一则寓言故事。

  内容概括:

这篇介绍了关于手指,手指-教案2,手指-课堂实录,手指-教学实录,手指-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手指教案篇4

  【儿歌内容】

  《手指歌》

  一个手指点点点(伸出一个手指点宝宝)两个手指敲敲敲(伸出两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轻敲)三个手指捏捏捏(伸出三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轻捏)四个手指挠挠挠(伸出四个手指在宝宝身上挠一挠)五个手指拍拍拍(双手对拍)

  【教材分析】

  手指谣它是能为孩子提供可操作的内容,可以锻炼孩子双手的精细动作,同时也增强了动作的协调能力以及手的灵活性,从而开发了孩子的智慧。

小班的孩子正是处于手部各技能发展的初期阶段,《手指歌》这一个歌谣操作难度较浅,让孩子们五个手指点点、敲敲,让孩子们这样的游戏中发展手的灵活性!

  【活动目标】

  1、感知每只手有五个手指,喜欢用手指做游戏。

  2、能一边念儿歌一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活动准备】:

  让幼儿学会手指游戏《小手拍拍》

  【活动过程】

  认识自己的小手小朋友我们伸出你们的小手,我们来一起来玩一玩《小手拍拍》吧。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伸出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放腿上!

  小朋友,《小手拍拍》好玩么?

小朋友把小手拿出来,看看我们的小手有几个指头!

  师:

对,我们的小手有五个手指,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手指教案篇5

  一。

先出示:

谜语:

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二。

作者介绍

  丰子恺(1898~1975)现代散文家、画家。

浙江崇德县(今桐乡县)人。

长期致力于艺术教育事业,美术和文学创作。

他的漫画、书法自然潇洒,风韵别致,称誉艺坛。

他的散文,先后结集出版的有《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等。

他厌恶人世间的虚伪、卑俗、自私,赞美儿童的真诚、纯洁、聪明,儿童在他“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丰子恺的散文感情真率自然,语言朴素洒脱,形式灵活多样,信笔所至,妙趣横生,于平易琐细中寓深意,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如同他的漫画、书法一样,写意传神,别具风采。

他还勤于翻译工作,译过屠格涅夫、柯罗连柯、夏目漱石等人的作品,将并日本长篇古典文学名著《源氏物语》译成中文。

  三。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读读)

  1.读读记记“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四。

字词正音:

  sāǎngǎtiǎhuì

  搔痒窈窕秽物

  niǔuiǎzēng

  纽扣渺小爱憎

  五。

自主学习

  1。

自由读课文,课文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并填写下表。

  2。

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展示交流:

  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______,然后分别具体写_______,最后总结写___________。

  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出示重点句子:

  ①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②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中指所处的独特位置,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态和高傲的特点。

  ③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作者运用设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优美的。

  六。

思考:

  1.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

__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2.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

为什么?

  3。

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七。

当堂检测

  1、联系上下文,理解“养尊处优”一词的意思

  2、短文中的中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八。

作业:

  我们每人都有五官,有一个相声曾经讲了五官争功的故事,你有兴趣写写它的`故事吗?

请以五官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手指》教后反思:

  《手指》是一篇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的教学是以“把握阅读材料为大意”为主要的阅读目的。

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认真朗读课文,通过读拼音,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并归纳总结出五根手指的特点,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出来的。

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全班交流。

此时,我重点引导孩子们分析了写大拇指的自然段。

在学生归纳出大拇指特点的基础上,我让他们细读了这个自然段。

然后我让他们学习前面的方法,去学习其他段落,找出其他手指的特点,最后学习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的两个自然段,谈谈得到了什么启示,得出“团结就是力量”。

但是还有些同学读得不认真,找不出其他手指的特点,有待在作业时去补讲落实,还有读书读不出那种风趣幽默的情感。

手指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找出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品味作者的语言特点,体会表达效果。

  4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语言特点,在写作中也能应用。

  二、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点,并能在日后的写作中熟练运用。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把__的语言特点,写作特点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并能在今后的写作中自觉运用。

  四、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手指的名称,来历,故事传说等资料。

  2手影戏片段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同学们,认识手指吗?

伸出你的手,告诉老师这五根手指分别叫什么?

知道它的来历吗?

(手指是同学们再熟悉不过的了,但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却很少,这样的提问目的就是激发大家的兴趣)

  2同学们,你了解手指吗?

它们的作用,特点是什么呢?

(这两个问题并不是要考查学生倒底会不会,而是引起大家的思考和注意,引起对课文内容的关注)

  3同学们,对于身边熟悉的事物如果能认真地去观察和思考,就会有意外的发现。

丰子恺就是这样一位作家,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吧。

  

(二)明确自学目标,自读报自悟

  出示阅读要求(因为是阅读课文,所以以学生自学为主)

  1反复阅读,力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看看你能读懂哪些内容,可在书上空白处写一写点评;还有哪些内容你读不懂或有疑问,做上标记。

  学生自学,老师要巡视,初步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交流自学收获(假设学生可能的收获,要善于引导学生抓重点,不可离题千里)

  1每根手指的特点和作用。

(谁更重要呢?

初步认识)

  2作者的语言特点(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指导学生认真体会这样一来写的好处,展开联想读着这些话你想到了什么?

重点体会)

  3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归纳整理,突出重点

  1作者对于五根手指的态度是怎样的?

(课文最后一句话,比第一次感受更深)

  2放手影戏片段谈体会。

(精彩。

五根手指协调一致,才这样精彩。

再一次加深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三)拓展运用

  1拟人化的写作手法能够使描写更生动,更耐人寻味,更能吸引读者,请同学们再读大拇指一段,认真体会。

  2你能描写一下春天的景色吗?

注意,请运用拟人的写法。

  [教学反思]

  最近在友的博客中常看到这样的感受和评价,教的好不如学的好。

别看只有这么几个字,却包涵着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对什么样的课堂是好课堂的独特见解。

仔细琢磨一下,味道还挺足。

  一堂好课应是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有效果,而不是教师教的多么精彩,因为课堂不是演讲会,教师不是演讲家,学生不是听众。

此一味。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责任不是自顾自地完成备课任务,而是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自觉地学习。

备课,情节的设计,问题的提出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

此二味。

  在课堂中教师要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而不仅是知识。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是在课内而是在课外。

是靠课外大量的阅读和实践来提高的,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此三味。

  知识的传授是有一定规律性的,教师的责任就是教给学生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最终实现自主学习。

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

此四味。

  总之,一堂好课就应该处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是不是有利于学生的学,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处处是春天。

手指教案篇7

  1、鸭子

  鸭子鸭子真可爱(双脚脚跟相对,学鸭子走路)

  走起路来摇又摆,(将手臂和胳膊肘抬高,左右摇晃身体或蹲下)

  一边走一边叫,(手心贴手心,一开一合。

  脚蹼连着脚趾头。

(把手指张开)

  下雨了,真开心,(笑)

  潜下水去找食吃。

(举双手做潜水动作)

  2、一家人

  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开汽车。

嘀嘀嘀(双手大拇指单伸出来,向下按)

  爸爸旁边是妈妈,妈妈洗衣服。

刷刷刷(双手食指单伸出来,做搓衣服的动作)

  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打篮球。

砰砰砰(双手中指单伸出来,向上做投篮动作)

  哥哥旁边是姐姐,姐姐在跳舞。

嚓嚓嚓(双手无名指单伸出来,做绕圈动作)

  个子最小就是我,我在敲小鼓。

咚咚咚(双手小指单伸出来,做敲小鼓动作)

  3、我的小手变、变、变

  我的小手变、变、变、(边说边拍手,)

  变把手呛啪、啪、啪、(双手做拿呛射击状,)

  变把剪刀剪、剪、剪、(两手做剪刀状,)

  变只小鸡叽、叽、叽、(双手大拇指、食指相碰,其余三指弯曲紧握,做小鸡嘴状,一上一下。

  变只小鸭嘎、嘎、嘎、(右手手心压在左手手背上,做小鸭扁嘴状。

  变只小鸟飞、飞、飞、(左手手心按住右手手心,大拇指贴在一起,左右手四指并拢模仿小鸟飞的动作。

  4、关门

  大门关上了,(双手大拇指碰在一起)

  二门关上了,(双手食指碰在一起)

  三门关上了,(双手中指碰在一起)

  四门关上了,(双手无名指碰在一起)

  五门关上了。

(双手小指碰在一起当、当、当、用手做敲门状)

  大门打开了,(双手大拇指打开)

  二门打开了,(双手食指打开)

  三门打开了,(双手中指打开)

  四门打开了,(双手无名指打开)

  五门打开了,(双手小指打)

  哈哈,我们一起玩。

(拍手状,口说“哈哈,我们一起玩”)

  5、这里就是我的家

  这里就是我的家,(双手成倒三角)

  你从窗子往里看,(双手相互插在一起留一个小孔眼睛凑着看)

  爸爸正在擦地板,(双手大拇指碰碰头)

  妈妈正在洗衣裳,(双手食指碰碰头)

  爷爷正在看报纸,(双手中指碰碰头)

  奶奶正在煮稀饭,(双手无名指碰碰头)

  我正坐在马桶上,(双手小指碰碰头)

  恩、恩、恩~~~~(十指相插手心朝下按三下)

  6、一根棍

  一根棍,梆梆梆。

(在宝宝身上轻轻敲打)

  二剪刀,剪剪剪。

(用食指、中指在宝宝身上轻轻夹)

  三叉子,叉叉叉。

(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开伸出,轻触宝宝)

  四板凳,拍拍拍。

(拇指弯曲,四指并拢,轻打)

  五小手,抓抓抓。

(五指分开,然后做抓的动作)

手指教案篇8

  教学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老奶奶是怎样培育出纯白色的金盏花的。

  3、懂得从不放弃、坚持不懈、充满信心就会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懂得只要具有坚定信念、永不放弃的精神,就会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的意思,初步培养自主意识。

  教学准备:

  1、课文录音。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课题引入

  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读书效果

  再读课文,理清__脉络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小结同学们,我们的双手有什么作用呢?

你们注意过我们的手指是什么颜色的吗?

  板书课题:

6绿手指

  出示问题:

“绿手指”指的是什么?

人们为什么称她为“绿手指”?

  出示生字卡片,练读。

注意读好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指名分段朗读,教师正音。

再读课文,思考:

你读明白了什么?

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读完课文,我们回忆一下,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

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请小组代表发言。

请你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在小组内读一读,说说喜欢的原因。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注意读正确、流利。

你读懂了什么?

  是呀,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说出了人们对园丁的称赞,被人们称为“绿手指”可真不简单,那你们知道这位老奶奶为什么被人们成为“绿手指”吗?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

学生自由发言.

  读课题,对课题质疑。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绿手指、称赞、金盏花、伺弄、沮丧、满怀信心、兑现、验证。

  读生字。

分段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准。

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交流、互相质疑。

  小组内互相交流,推代表准备发言。

反馈学习情况。

各小组互相补充修改断意。

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小组内进行评价。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理解“绿手指”的含义。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2——6段。

2、学习课文、抓住课文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复习,导入新课

  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落

  总结全文听写本课生字、词语。

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讨论老奶奶是怎样培养出纯白色的金盏花的?

老奶奶培育的结果怎样?

听取小组学习情况汇报。

小结:

这为老奶奶精心伺弄金盏花,她挑选一株颜色稍微淡的,让其自然枯萎,第二年把它的种子种下去,然后在挑选颜色淡的花的种子栽种,循环往复,经过了20年,终于开出了一朵纯白色的金盏花来。

出示文中重点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

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你想对老奶奶说些什么起初,家里人对这件事情是什么态度?

家人为什么那样说?

(引导学生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理由)此时,你认为老奶奶的佳人会说什么?

当老奶奶把这纯白色的金盏花的种子寄给园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