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6166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88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9页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9页
亲,该文档总共10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完整升级版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简介

项目名称:

保利皇冠酒店机电安装工程

建设地点:

佛山市南海区海五路

工程质量标准:

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确保机电安装项目达到鲁班奖工程标准

工程性质:

新建

设计单位:

广州市设计院

监理单位:

广州宏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总包单位: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工期要求:

暂定2008年10月30日完成系统调试及通过竣工验收

工程内容:

包括地下室二层、裙楼四层、塔楼37层,总建筑面积94966m2大楼管线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以广州市设计院的设计图纸和有关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资料为依据。

具体内容如下:

1给排水系统

1.1生活给水系统

为市政水表后的室内外冷水给水系统,包括系统管线、阀门、生活水箱、供水设备、水泵、泵房及其相应配套的电气系统。

不含室外水景给水系统。

1.2排水系统

包括污废水系统和雨水系统,分别排到室外第一个沙井止(含地下室潜水泵及排水管的安装),室内支管全部到位。

1.3给水系统综述

1.3.1生活给水管道:

为保证供水水质及供水安全,延长管道使用寿命,所有生活给水管(包括冷水管与热水管)均采用SUS304材质薄壁不锈钢管及管件,DN<100mm采用环压式或卡压式连接,DN>100mm采用沟槽式(卡箍)连接;

1.3.2所有生活给水管(包括冷水管与热水管)道上所设阀门(包括闸阀.减压阀.止回阀.安全阀)均采用不锈钢阀门均采用不锈钢材质,阀门材质,压力等级2.5MPa。

1.3.3在地下二层设生活泵房及330M3生活水箱,在避难层设100M中间水箱及生活泵房,在屋面机电层设生活泵房及100M3生活水箱。

1.3.4本工程冷水系统自下而上竖向分两个大区六个小区:

一区至三区为下区,四区至六区为上区。

A、一区:

地下二层至首层,其中车库冲洗.绿化.污水泵房冲洗.洗衣机房用水均由市政给水管直接供水;

B、二区:

地下二层至六层,由设于避难层中的中间生活水箱出水管经减压阀减压后供水;

C、三区:

七层至十五层,由设于避难层生活泵房中的变频恒压供水设备从中间生活水箱吸水加压后供水;

D、四区:

十七层至二十三层,由设于屋面机电层中的生活水箱出水管经减压阀减压后供水;

E、五区:

二十四层至三十层,由设于屋面机电层中的生活水箱出水管经减压阀减压后供水;

F、六区:

三十一层至三十七层,由设于屋面机电层生活泵房中的变频恒压供水设备从生活水箱吸水加压后供水。

1.3.5在地下一层设置锅炉房,内设真空热水炉供建筑内生活热水及空调采暖所需热媒,锅炉房中所设热交换器供下区各层所需热水;在避难层设热力站,内设热交换器供上区各层所需热水,热水系统竖向分区与冷水系统相同。

1.4排水系统综述

1.4.1室内污水管:

选用质量优良的离心铸铁排水管及管件,采用柔性无承口卡箍式连接,所有离心铸铁排水管及管件必须是同一间厂生产,须符合GBT12772-1999国家标准。

1.4.2室内雨水管:

采用质量优良的内外涂覆环氧树脂钢管及管件,沟槽(卡箍)式连接。

1.4.3室外污水及雨水管:

采用质量优良的HDPE高密度聚乙稀双壁波纹排水管,所有接口均采用弹性橡胶密封圈连接,管基础采用沙砾垫层基础,基础厚度0.35m,管道基础设计支撑角取120度,在施工中如遇到下陷土地,应及时通知设计师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1.4.4生活废水.粪便污水采用分流制,粪便污水排至室外经化粪池处理后自流排入市政污水管,生活废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地下各层污水经汇集后排入各层污水集水井,由潜水排污泵抽送至室外排水井,厨房含油污水经汽浮隔油处理出水达标后排入室外排水井。

1.4.5塔楼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裙楼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虹吸雨水排水系统。

1.4.6室外污水与雨水采用分流制,分别排入市政污水井与市政雨水井

2通风空调系统

2.1空调机房设备(包括主机、水泵及机房内工艺管道、阀门)的施工,不包括冷却塔本体的安装。

2.2冷冻水、冷却水、冷凝水管网的施工。

2.3热交换器的安装。

2.4风机、风柜及风机盘管安装。

2.5风管制作安装及保温。

2.6通风空调配套的电气系统的安装。

2.7锅炉房管线及锅炉安装。

通风空调系统综述

A、空调冷热源系统

1、本项目计算冷负荷为7383KW(2100USRT)。

2、本项目计算热负荷为3000KW。

3、本项目选用2台850冷吨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1台400冷吨带热回收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为冷源,要求冷水机组冷冻水及冷却水均可变流量运行(流量变化范围不小于50%~100%),以节省空调水泵的运行能耗。

冷水机组冷冻水供回水温为6℃11℃,热回收卫生热水进出水温度为50℃55℃,热回收量为168kW。

4、本项目热源采用燃气热水机组,由给排水专业提供85℃55℃的一次热水,经板式换热器交换后,得到温度为60℃50℃的供暖热水。

5、本项目客房及服务式公寓新风机组采用蒸汽加湿,蒸汽由给排水专业提供,减压至0.1Mpa后送至空调新风机组,加湿量为680kg,

得:

Q水池=Q5×30×60÷1000=18m3

水泵流量为10ls,根据有关水泵的资料选择适当的水泵型号来可满足加工区及消防的供水要求。

2临时用电负荷计算

2.1临时用电概况及分区

临时用电的布置主要为施工区的用电。

用电管网从业主提供临时电源引出点装总表引出。

用电线路采用地下电缆铺设或架空敷设,并做好防护措施。

2.2配电总网络

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我们拟采用如下结构的配电总网络:

临时用电配电总网络方框图

施工区

配电房

2.3回路设计

(1)施工区、加工场主要用电设备明细表(见下表)

区域

设备名称

数量

单台功率

(KW)

总功率

(KW)

同时系数Kx

计算功率Pe

(KW)

加工场及施工

焊条烘干箱

2

20

40

0.5

20

电动切割机

4

3

12

0.6

7.2

剪板机

1

20

20

1

20

单平骨咬口机机

2

12

24

0.5

12

联合角咬口机

2

15

30

0.5

15

电动摺角机

2

15

30

0.5

15

交流电焊机

20

21

210

0.5

84

逆变弧焊机

3

18

54

0.6

32.4

各类卷扬机

5

8

40

0.15

6

台钻

5

3

15

0.5

7.5

座地砂轮机

5

1

5

0.70

3.5

砂轮切割机

4

2

8

0.35

2.8

角向砂轮机

4

0.2

0.8

0.4

0.32

电动套丝机

10

5

50

0.3

15

照明及其他

30

各设备组有功功率小计

Σpe=270.72KW

设备组计算功率Pjs1

Pjs1=Σpe×0.75=203.04KW

所有功计算功率Pjs

Pjs=ΣPjs×0.8=162.43KW

2.4配电站系统负荷计算

(1)临时配电站有功计算功率Pjs=162.43KW

(2)视在功率计算:

Sjs=1.25×Pjs=203(KVA)

式中:

Sjs──视在功率(KVA);

Pjs──有功功率计算功率(KW);

1.25──无功功率考虑系数,查表取1.25。

(3)总的计算电流:

Ijs=Sjs(1.73×Ur)=309(A)

式中:

Ijs──干线负荷计算电流(A);

Ur──额定线电压,Ur=380V。

由表查得,其干线截面为YJV(4×150mm2+1×90mm2)。

2.5系统接地保护

本施工用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在配电总箱位置分别采用40×4镀锌扁钢与主体建筑防雷接地网可靠连接。

 

第七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项目实施难点及对策

1施工现场材料的吊运

1.1吊运原则

由于本机电安装工程各专业的材料、设备种类繁多,设备的安装位置比较复杂,难度大,数量多,部分设备体积大(如大波节管立式半容积式水加热器),因此现场材料、设备吊运施工,应该以高效、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为原则,结合设计要求及现场施工条件,协调相关部门及施工单位,因地制宜的采取相适应的施工方法及措施进行施工。

对于特殊设备和设置在特殊位置或吊运难度大的材料、设备,均提前进行重点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吊运方案,呈送业主、监理公司、设计单位或有关部门审核,经同意后方进行施工。

1.2常规性的吊运方法

1.2.1在能够满足机械化施工条件的施工现场,根据材料、设备的外形、质量特性采用相应的吊车、铲车、货车进行吊运作业。

1.2.2现场条件不适宜吊车、铲车、货车作业的特殊位置,利用建筑构件设置起重桅杆或其他形式的吊点进行吊运作业。

1.2.3结构层面或地下室,无法按上述方法进行作业的地段,采用滚杠水平牵引或轨道水平滑移牵引方法进行作业。

1.3吊运的重点、难点及相应措施

1.3.1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设计图,地下室、首层、设备层及屋面层的安装面广,各专业系统的材料、设备种类多、数量大。

材料、设备需要从建筑物外水平运到首层、地下室和各楼层上,经二次水平运输到安装点的安装位置就位。

1.3.2相应措施

(1)按工程需要将材料、设备水平运输到楼外侧经处理过的自然地面上,采用汽车水平吊运到首层或地下室楼面。

(2)在首层或地下室楼面采用机动叉车、手动液压叉车或滚杠、轨道滑移法,把材料、设备二次水平运输到安装点(机动铲车运输只能在建筑结构承载力允许的条件下进行),详见下图。

叉车在楼面进行材料设备二次运输示意图。

叉车在楼面进行材料设备二次运输示意图

 

(3)按照材料、设备的外形尺寸、重量及安装高度,采用汽车吊或利用构筑物设置起重桅杆,或用土建的塔吊,把材料、设备垂直吊运到所在楼层,在所卸料楼层设置吊装卸料平台(各类吊力的设置均应经过受力计算,在建筑结构承载力允许的条件下进行)。

(4)对于设备层及屋面层的设备,如在土建吊笼承运范围内,采用吊笼吊装,如设备重量或体积太大而没办采用吊笼吊装的,制定专门的吊装方案,如人字桅杆吊装法等。

(5)设备在运输的过程中,对设备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如对设备表面加防护垫层,避免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擦伤。

2制冷机房设备、管线安装

在机房的施工中,不少人总认为设备的安装在施工中是主体,起主导地位。

其实,从机房的设备与管道的布置上分析,设备是布置在地面上的。

对设备安装来说,当它吊运在机房该层后,只需再作水平拖运,同时设备与基础采用挠性连接,比较容易就位和调校。

而制冷机房总管管径较大,主管的布置多沿楼底及柱边悬空,多条平行排列。

对管道安装来说,当各管段吊运到机房该层后,除了再作水平拖运、组对外,还需作垂直吊装,加上高空作业对大口径管管端组对焊接,所占施工空间很大。

其弊端不只在于先占施工空间给后续工序造成困难,还在于设备先装则易受损,如半空上管、碰撞机壳或外附仪表、杂物通过设备孔洞误人、焊花飞溅灼伤防护不善的设备保温层等,屡见不鲜,防不胜防。

由此可见,沿用传统的先装设备后装管道工艺顺序在这样大型的机房安装施工,必然会产生错位现象。

因此,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安装水平的提高,只要放线精度高,在施工顺序中应该摈弃管道从属于设备,设备必须先于管道安装的传统认识。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应该调整设备与管道的安装工艺顺序,让出机房的全部空间给主管(位于机房上空的)先装。

这样,大管径管道的组对、吊装就位没有了障碍,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就会显著的提高。

在安装过程中,主管的位置与设备位置(特别是设备进出口位置)密切相关,互为参照物。

所以在开始安装前,设备和主管可以同时放线定位。

为了测量和施工方便,必须把设备进出口位置尺寸精确的标识在设备基础上。

这样,设备基础的放线就可以作为主管的定位依据。

制冷机房的安装工艺顺序在解决了相关的技术问题后,施工工艺流程图可以表述如下图:

 

制冷机房施工工艺流程图

 

2.1技术准备

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是施工过程中一个重要阶段和环节,包括:

2.1.1熟悉施工图,熟悉全部的施工技术资料,理解设计意图和具体要求;

2.1.2勘查、熟悉施工现场;

2.1.3合理选择施工机具,除准备安装钳工用的一般工具外,还应根据设备的特点,选择安全可靠的吊装、运输机具和符合精度等级的量具,以及配套使用的焊接机具结合其他机具(如便携电源、电动工具等)。

2.2设备基础检查与处理

基础验收工作主要是在业主方与土建之间进行。

但往往在设备安装前的基础放线之后才发现基础的几何尺寸存在着较大的误差。

或在进行基础修凿时,又发现基础结构的强度不足,这些问题将会对设备安装工作造成极大的延误。

现场的安装施工技术人员将针对这些问题,知会业主方及时地做好土建基础的检查验收工作,及时移交我方。

基础检验的允许偏差为:

基础中心线允许偏差:

士20mm;

基础上平面水平度每米偏差:

5mm,全长允许偏差:

10mm。

2.3设备基础放线,主要管道定位

设备基础放线是设备准确定位的重要依据,将严格按照图纸的相关尺寸进行,在基础上用墨线画出纵横十字线,同时必须参照有关技术文件把设备进出口位置尺寸精确的标识在基础上。

这样,设备的放线就可以作为管道的定位依据。

2.4主管支、托、吊架制安

机房内主管的布置多沿楼板底及柱边悬空敷设,多条平行排列。

因此可以综合考虑制作联合支架。

联合支架的制安,必须充分考虑承受自重(管重加上介质重量),而且管道支架所承受负荷必须经过受力计算复核。

2.5主管吊装、定位、焊接

主管安装有起重班组配合生产班组进行。

管道安装可以采用手动葫芦,选择吊点时注意其强度要有充分裕量。

吊装时要注意两端平衡起吊,以防滑落伤人。

管道焊接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

2.6设备起吊就位,找平固定

主机移动和就位采用卷扬机牵引与千斤顶相配合。

通过调整垫铁对设备进行校正、精调。

冷水机组安装纵横向水平度允许偏差均为0.11000,且应在压缩机的机加工平面上找正水平。

2.7设备配管、配电

与主机、水泵连接的管道,部件,电气线路等,其进出口方向及位置应符合工艺流程和设计的要求。

2.8管道试压、冲洗,补漆,保温

3热水锅炉房及给水泵房施工

3.1热水锅炉房及给水泵房安装的重点、难点

本工程热水锅炉房及给水泵房安装为控制工期的关键工序,影响到系统冲洗和调试,必须精心布置,保证按时按质完成。

本工程热水锅炉房及给水泵房内设备较多,向各分区输送的分支系统多,管路复杂,管道纵横交错,因此必须从整体考虑泵房的施工,从设备就位,管道走向、标高的排列,联合支架的安装都必须统筹考虑,保证房间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使用操作维修方便,锅炉房及泵房的布置应保证各系统管线清晰明了。

3.2热水锅炉房及给水泵房安装解决方案

热水锅炉房及给水泵房内设备多、系统多、管线多,为保证设备、管线布局合理,符合规范和使用要求,必须将各系统合在一起考虑,进行综合布置。

3.2.1首先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对大波节管立式半容积式水加热器、智能型真空热水机组、水泵、生活水箱、软水设备、气囊式膨胀水罐等大型设备进行定位,在设备进场后,根据实际尺寸做基础,对于避难层及屋面层的泵基础与楼板之间须加橡胶隔振块。

3.2.2管线布局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1)电线管与热水管、蒸汽管同侧敷设时,电线管应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方;电线管与水管同侧敷设时,电线管应敷设在水管的上方,与水管距离要有100mm以上。

(2)小管让大管,支管让干管,有压管让无压管,非保温管让保温管。

(3)绘制综合布线图,经各系统确认后,各系统严格按综合布线图纸施工。

(4)处于地下一层的热水锅炉房开工前,位于地下一层污水泵房的两台潜污泵必须安装好,接通临时电源,能够随时投入使用,使排入地下室的污废水能抽出室外,避免水浸。

3.2.3给水泵房吸水管安装

(1)吸水管尽可能短,减少弯头等管件,要保证接口严密,不能吸入空气。

(2)吸水管至水泵进水口的水平管段,应至少有0.005的上升坡度,吸水管与水泵进水口之间,不允许存在空气囊,管路变径应安装平面向上的偏心异径管。

(3)吸入管口中心与水池壁的净距不应小于入口直径的1.25~1.5倍(设计为500mm);相邻两泵吸入口之间中心距离不应小于入口直径的2.5~3倍。

3.2.4给水泵房出水管安装

(1)水泵出水口在装设异径管之后,为缓解振动可安装缓开缓闭止回阀、气囊式水锤吸纳器,再装双球型橡胶接头,然后装闸阀。

(2)管道及阀件的重量不能由水泵承受,应单设承重支座或吊架。

(3)阀门安装:

应牢固、严密,与管道中心线垂直,操作机构灵活。

(4)同类型的管道附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应分别安装在同一高度。

(5)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

曲线部分:

当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时,应与直线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平行时,曲率半径应相等。

第八章施工技术方案

第一节管线综合布置

由于设计院进行专业设计时,管线布置方面往往只考虑各系统接口,对现场实际情况可能由于缺乏相关资料而造成各专业的管线布置之间产生交叉冲突,而施工单位由于具有现场第一手资料,对现场情况比较熟悉,结合自身解决施工技术方面的经验,绘制的管线综合布置图较实际合理。

在本工程中的泵房、走廊、机房等部位,管线布置复杂,施工要求高,更加需要综合考虑,进行管线综合布置。

对此,我司承诺将充分利用自身多年在工艺设备安装方面的施工技术经验,抱着为业主排忧解难的服务宗旨,投入足够技术精湛并有丰富现场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全力做好管线综合布置。

1绘制管线综合布置图并认可

根据建筑结构特点,如楼板、梁位、柱位等控制点,结合装修要求,把电气、通风空调、给排水专业施工图的管线布置合理,合成机电系统管线综合布置图。

因为管线综合布置图涉及到管道偏移及楼板结构,并对后期施工布置及施工流程影响较大,故绘制后的管线综合布置图需要经过业主、监理、设计院各方的认可或批准,方可执行。

2管线综合布置图考虑因素

综合管线布置由于涉及各专业(土建、装修及机电专业)的施工,并且与工程要求、工艺、安全、经济、维护等各方面相关,布置时要求如下:

2.1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影响系统的使用功能

进行管线综合布置图编制应不影响原系统的设计要求,管道的走向应基本与施工图相同,布置时尽量减少弯头等影响系统运行阻力的因素。

进行管线综合布置只是使管线布置更加合理而不是修改原设计。

进行管线综合布置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管线作微小移位(施工现场需要并在允许范围内的),但必须忠于原设计意图。

2.2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施工验收及规范的要求

国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对一些管线的布置已有明确的技术要求,编制时应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以使机电系统的安装符合规范要求,这是确保工程验收及工程质量优良的关键。

比如:

规范明确规定管道的布置排列、管道离墙、柱等支撑物、障碍物的距离,管线综合布置时均应给予充分的考虑。

2.3考虑管线之间的安装和操作空间

走廊、机房等里面的管线较多,管线安装及维护时,均需要预留一定的安装操作空间。

如焊接管道需要考虑焊枪的焊接空间;保温管道需要预留保温层的安装空间;阀门安装位置除按设计及规范安装要求外还需要考虑阀门操作手柄的操作位置,以及日后运行时操作的方便性,以方便日后的维护、维修,当然也需要考虑阀门重新拆装的方便性。

2.4考虑管线的安装顺序影响

由于管线安装不是同时进行,有一定的先后次序。

如先安装上层管线再安装下层管线;先安装里层管线再安装外层管线;先安装较大的管线后安装较小的管线。

管线的布置也应给予综合考虑,以免部分管线安装后,后装的管线安装困难或需要拆除原已安装的管线后再重新安装。

2.5考虑管线之间的安全及相互干扰距离要求

管线的布置还需要预留一定的安全距离。

如电缆桥架与水质的管道之间的距离应符合相互之间的安全距离,以免由于管道漏水而影响电缆的安全运行;强电桥架、线槽应与弱电(带电信号)分别设置,以免相互干扰;电缆与人行通道尽可能隔离并留有检修空间。

总之,管线的综合布置应真正“综合”考虑,除上述因素外,还应结合现场实际综合各专业的要求进行。

3管线综合布置的内容和原则

3.1管线综合布置内容及范围

合成的综合管线布置图包括:

通风空调的送、排风管道、电缆桥架、线槽等管线以及其它必须时(冷却水管、冷冻水管、给排水管等)的平行布置及垂直布置。

综合布置的重点是在机房、走廊内或其它安装位置受限的空间。

3.2管线综合布置的方法

管线综合布置除按上述要求布置外,还考虑机电内部布置协调的要求。

各机电系统管线布置总体统筹顺序一般为:

3.2.1互相谦让布置

(1)小管让大管;

(2)有压管让无压管;

(3)无保温管让保温管;

(4)电气、水管分开布置;

(5)强电、弱电分槽、井布置;

3.2.2提高观感布置

为了方便业主检修及维护,提高管线安装的观感,本工程还按下列要求进行管线综合布置:

(1)有排水坡度要求的管道,严格按设计图纸的要求的安装尺寸、标高和流体走向进行布置;

(2)通风空调的风管布置于上方,减少对其它管道的影响;

(3)考虑电气系统功能变化较频繁(如电缆数量的增减、电缆型号变更等)和系统检修维护的方便及安全性,将电气桥架、线槽设置于水管上位或主干风管下方,以便进行电缆的敷设和线路维护;

(4)水管与电气桥架、线槽平行安装,安装间距应大于200mm,在水管与电气桥架、线槽安装位置的交叉处,电气桥架、线槽爬升至水管上方安装。

4管线综合布置的其它说明

4.1电气照明系统由于其管线直径较小,对管线综合布置的总体影响不大;

4.2所绘制的管线综合布置图除保留原管线的尺寸、直径、回路编号、运行介质、建筑轴线尺寸等相关的标注,并与设计图纸相符合,使管线综合布置图的排布更加清晰易读;

4.3所绘制的管线布置表示方法包括:

4.3.1视图表示

(1)平面布置图;

(2)剖面图;

(3)大样图;

(4)轴侧图(必要时);

(5)电脑三维效果图(必要时)。

4.3.2颜色表示法

用颜色区分不同用途的管道。

第二节电气系统施工方案

1系统简介

本工程电气系统包括:

应急电源及发电机系统,动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及接地系统等。

1.1负荷等级

本工程属一类的高层公共建筑,其消防负荷、高区客梯、生活水泵、排污泵、宴会厅电力和照明、部分厨房电力、餐厅、娱乐厅、高级客房、康乐设施、厨房和主要通道照明、弱电系统用电属于一级用电负荷,其中消防负荷及弱电负荷为一级用电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低区客梯、一般客房照明、公寓照明为二级负荷;余下其他负荷为三级负荷。

1.2电源设置

1.2.1本工程10KV电源进线分别由市电网两个电站引至本单位变电所,一用一备;

1.2.2本工程设有天燃气电机组一台(1600KW),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微机综合继保;

1.2.3本工程使用低压电源为380220V。

1.3线路敷设

1.3.1380220V低压配电线路中使用的绝缘导线,其额定电压不低于500V,电力电缆的额定电压应不低于1000V;

1.3.2普通电力、照明线路采用DW-YJY型低烟无卤交联聚氯乙稀绝缘聚稀烃护套电力电缆或BV型单塑铜芯电线;

1.3.3电力线路暗敷时穿钢管保护,明敷时采用电缆桥架或镀锌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