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建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6423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棚建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棚建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棚建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棚建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棚建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大棚建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大棚建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大棚建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大棚建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大棚建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大棚建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大棚建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大棚建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大棚建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大棚建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大棚建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棚建造.docx

《大棚建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棚建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棚建造.docx

大棚建造

(2011.04.08)现代园艺设施学习内容介绍(文本)

张爱华:

各位老师,大家好!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教研活动。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介绍及教学要求

设施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现代园艺设施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率先探索设施生产方式、方法的领域。

  现代园艺设施是一门涉及到园艺学、环境调节工学、建筑工程学及机械、电子等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

它主要包括园艺所用的设施、装置和环境调控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园艺工程设施,如温室、塑料棚、无土栽培设施等的建设和施工;二是环境调节控制设施,如温室和大棚内采暖、降温、通风、灌水、配电、照明、CO气体施肥设备的建设、安装调试以及使用技术;三是环境监测、信息传递设备,光、温、湿、气的监测仪器和自动控制等配套使用技术。

要求学生对现代园艺设施的建设施工、环境调控设备、自动控制设备等有最基本的了解,掌握有关现代园艺设施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发展趋势;能够运用这些知识组织、配置有关园艺设施的建筑、施工等工作。

  要求学生掌握园艺设施的发展、设施场地选择与布局、建筑投资计划的制定、温室大棚及主要构筑物的建设、环境调节设备的建设及无土栽培装置。

什么叫园艺设施

我们把在在温室和大棚等保护设施里,利用室内外配备的各种设备调节环境条件和栽培土壤条件下进行的园艺生产叫做设施园艺。

而其中从最简易的阳畦、风障到大型的温室设计建造,从几微米薄膜到大型锅炉、加温、照明、灌溉设备机器,包括着成百上千种材料设备,我们称为园艺设施。

园艺设施的意义

在农业生产中如果要进行技术改革提高产量、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实际上从古到今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投入能量的形式,也就是说通过不同能量形式的改变,可以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过去是自己去耕种,后来出现了机械,生产效率和产量就大幅度提高,那么用在我们设施这一块实际上也是一种新的能源投入。

设施由于是人们人为地建造了一些固定的结构,最大的一点是可以人为地控制环境,在这种条件下进行生产,使作物得到最好的环境条件,因此作物就会按照人们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作物的产量就会大幅提高。

我们发现设施不只是有固定的大棚,而且能够调节温度、光照、湿度、水分甚至土壤进行的更换,这样是在原来的自然状态下我们又投入了更多的能源部分。

首先是外来的能源,形态上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就出现了产量可以突飞猛进的增长,比如说我们常见的蔬菜、大棚的果树和花卉就有这个实力。

园艺设施发展的历史

目前从国内外发展现状来看,从古到今大概能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初级阶段:

约2000多年前,我国使用透明度高的桐油纸作覆盖物,建造温室。

古代的罗马是在地中挖成长壕或坑,上面覆盖透光性好的云母板,并使用铜的烟管进行加温,此时可以说是温室的原始阶段。

第二、发展阶段:

主要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等真正发展起来,尤其以荷兰,日本为首的国家发展迅速,而且附加设备增多起来。

第三、腾飞阶段:

七十年代后,大型钢架温室出现,自动控制室内环境条件已成现实,世界各国覆盖面积迅速增加,室内加温、灌水、换气等附加设备广泛运用,甚至出现了植物工厂,完全由人类控制作物生产。

今后将向着节能、高效率、自动管理的方向发展。

园艺设施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现在园艺设施的面积和现状情况,这里提醒大家有一些数据已经有所改变,实际到目前来说世界设施的面积大约在300万公顷左右,其中我国占到250万公顷(大约4000万亩左右),我国设施面积要占到世界设施面积87%以上,所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设施大国。

但我国的设施相对来说要比较简陋,塑料大棚、拱形棚就比较多,而现代化温室相对比较少;排行世界第二的是日本,大约10万公顷左右;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先进的应该是荷兰,荷兰的温室大约在1.7万公顷,面积并不大,但荷兰温室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全部是玻璃温室,而且基本可以全部自动控制,可以工厂化生产荷兰应该是走在前面的。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国家虽然设施面积很大,但配置却不很全,配置条件越好性能就越高。

以荷兰、美国、日本、法国、以色列等国家为代表,其明显的特征是设施结构多样化,生产管理自动化,生产操作机械化,生产方式集约化,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现代管理经营农业。

重点是国内外的比较和区别点,我们和国外的区别点一是我国设施配置低,我国现代化温室只有1000公顷,大部分还是简易的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抵御自然灾害条件有限;第二国外在设施栽培时不光有固定的设施而且有一定管理指标,而我国相对比较简单,土法上马,这与国情和生产效率有关;三在设施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国外产量高于国内,我国大约是国外的三分之一,面积大产量和效益赶不上国外;四是国外有最新的材料和技术的应用,我国相对要晚一点,日本、美国有所谓的植物工厂,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我们设施的档次,从竹木结构逐步走向钢骨架结构,使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同时要有一些必要的配置要进设施,可以进入小型机械、自动灌溉控制、施肥与灌溉结合,减轻劳动强度,同时提高控制能力,实行设施的标准化;提高环境控制能力,配置必要的环境调节设备。

过去露地生产靠天生产,尽管人为地进行调整,但降雨、降温、大风等我们难以调节,用了设施以后我们必须改变这一点,要有加温的设备,使冬季可以生产我们使用的园艺产品,对有些园艺产品要增加补光的设备,通过这些改进提高温室性能和生产效率。

场地的选择和布局

1.场地选择

场地的好坏对结构性能,环境调控,经营管理等影响很大。

因此,在建造前要慎重选择场地。

(1)为了多采光要选择南面开阔、无遮阴的平坦矩形地块。

(2)为了减少炎热和风压对结构的影响,要选择避风的地带。

(3)温室和大棚主要是利用人工灌水,要选择靠水源近,水源丰富,水质好的地方。

水质不好不仅影响作物的生育,而且也影响锅炉的寿命。

(4)要选择土质好,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方。

地下水位高,不仅影响作物的生育,还能造成高温条件,易使作物发病,也不利于建造锅炉房。

(5)为了使基础坚固,要选择地基土质坚实的地方。

否则修建在地基土质软,即新填土的地方或沙丘地带,基础容易动摇下沉,须加大基础或加固地带而增加造价。

(6)为了便于运输建造材料,应选离居民点,高压线,道路较近的地方。

(7)温室和大棚地区的土壤、水源、空气如果受到污染,会给蔬菜生产带来很大危害,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

因此,在有污染的大工厂附近最好不要建造温室和大棚,特别是这些工厂的下风或河道下游处。

如果这些厂对污水,排出的有害气体进行了处理,那么依然可以建设温室和大棚。

(8)在现代化大型温室和大棚的实际生产中常常需要用电,因此,应考虑电力供给,线路架设等问题。

要力争进电方便,路线简捷,并能保证电力供应,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准备两路供电或自备一些发电设施,供临时应急使用。

2.布局计划

(1)集中管理,连片配置。

(2)因时因地,选择方位。

(3)邻栋间隔,合理设计

(4)温室的出入口和畦的配置

各类设施的规模和要求

建设规模确定温室、大棚的规模,要从实用、经济、建设材料、栽培要求及生产管理等方面来考虑。

1.单屋面温室(又称日光温室)

单屋面温室是坐北朝南的一面坡温室,一般不加温,但个别寒冷地区需要临时加温。

2.双屋面连栋温室

双屋面连栋温室使用热水供暖,其供热能力强,室内设备、设施配套齐全,并且能有效地控制室内气候,有的还采用自动化程序控制。

这种温室一般面积都比较大,建造投资也高,栽培蔬菜的温室多以15~30亩为一栋,花卉温室在10亩以下,科研温室则面积更小一些,面积大小悬殊较大,主要根据生产和科研需要而定。

3.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是目前保护地生产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形式。

目前普通认为单栋以0.5~1.5亩一栋为宜,一亩左右为好。

总而言之,建设温室、大棚要根据经济状况、生产技术、管理条件、建筑材料来确定生产规模,以最少的资金支出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温室和大棚的建设费

温室和大棚的形式和设备要求不同,其建设费有很大的差异。

拿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建立一亩塑料大棚,需要薄膜150公斤,合人民币1500元左右。

骨架是简易的竹杆、铁丝的话,总共不过2000元左右。

如采用铝钢管作骨架,其成本近1万元左右。

如果盖玻璃温室,多采用大型钢骨架,并附有通风、采暖设备,每亩地约15万左右。

如果建造日光温室、每亩投资在1.0-4.0万元。

认识和识别不同类型的温室和大棚及其结构

这一部分不是非常难的点,可以通过教材和音像教材看到不同类型的设施和大棚,温室园艺的发展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而各地气候条件不同,形成了各种类型温室。

下面是常见的温室类型。

以建筑用材不同把温室分为:

土木结构温室;砖木结构温室;混合结构温室;钢结构温室(包括薄壁镀锌钢管);轻质铝合金结构温室。

按栋数分类根据温室的栋数而分

按用途分类

按温室主要作用不同分为:

1.农业生产温室;2.观赏展览温室;3.科研温室;4.专用温室。

温室和大棚的设计步骤

温室和大棚的设计与一般建筑物类似,都是以结构物的用途、规模、场地等基本条件为基础,要建造坚固、安全、经济、实用的温室和大棚,必须进行细致的设计工作。

设计常包括结构计划、结构计算,完成设计文件和进行工程造价计算等四个步骤。

结构的荷载计算

1.恒荷载,指固定结构的自重而引起的一些重量,恒载一般可以根据尺寸大小,直接查表就可以,生产实际中有许多材料是新开发和新利用的,没有记载,需要测试。

2.作物荷载,温室在生产过程当中需要垂吊各种作物,而且温室中空间有限,不会象露地一样直接搭竹竿,这个荷载较作物荷载。

大致每m2按150N计算,即床面积1m2,其作物荷载为150N,架上先拉水平线再吊时,在水平线的固定处产生张力T。

所以,设计时还要考虑固定处的水平力(H)。

3.雪荷载(S),雪荷载是作用在屋面上的垂直荷载。

积雪的程度不但与降雪量有关,而且与屋面的形状和坡度有关系。

屋面坡度、拱度愈大,积雪愈浅,雪压愈小。

但是连跨的屋面天沟处容易造成雪堆,使局部雪压增大。

4.风荷载,风对建筑物产生的压力大小决定于风速。

风速是经常变化的,它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表示:

即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风速和瞬时风速。

在设计计算中常采用前者。

风速还与距离地面的高度有关,离地面越高,风速愈大。

在结构上往往同时作用着几种不同性质的荷载,应考虑它们总的作用和对结构产生最不利的情况,这就是荷载的组合问题。

温室、塑料棚设计荷载的组合有以下几种情况,应取其最不利的情况进行设计:

恒载+雪载;恒载+风载;恒载+活载(建筑物施工或维修时的吊重荷载);恒载+作物吊重。

雪荷载是作用在屋面上的垂直荷载。

积雪的程度不但与降雪量有关,而且与屋面的形状和坡度有关系。

屋面坡度、拱度愈大,积雪愈浅,雪压愈小。

但是连跨的屋面天沟处容易造成雪堆,使局部雪压增大。

尽管保护地建筑屋面形式同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是相似的,但是其屋面覆盖材料却与工业与民用建筑有很大差异。

为了保证室内作物生长对光照的要求,覆盖采用玻璃、塑料薄膜等,一是薄,二是透光,这样室内热量易通过覆盖材料传给积雪,加上屋面的形状使雪容易融化而滑落。

冬季生产用的温室,室温一般必须保证在12℃以上。

这样积雪一般可以自动滑落。

塑料大棚冬季很少使用,如果使用需加温,室温也保证不能低于5℃,雪一般可滑落。

早春、晚秋使用的大棚不加温时雪不易滑落,但为了光照的需要也必须及时采取清雪措施。

最大采暖负荷的计算

最大采暖负荷是采暖设计的基本数据,其大小直接影响到整个设施经济性。

(一)能量平衡

一个完整的能量平衡系统包括太阳能及其通过覆盖材料的透射、通风换热、冷风渗透热损失、与地面的热交换、作物生理生化能量的转换、长波辐射、工作人员和设备产生的热量以及加热系统的供热等。

最大采暖负荷可简化为用以平衡设施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和冷风渗透两项热损失的能量需求。

(二)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温室或大棚通过其各个暴露的表面的传热耗热量可用下式计算:

整个设施的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等于它的围护结构各部分基本传热耗热量q1的总和。

(三)冷风渗透耗热量

在风压和热压造成的室内外压差作用下,室外的冷空气通过温室的缝隙渗入室内,被加热后逸出。

把这部分冷空气从室外温度加热到室内温度所消耗的热量,称为冷风渗透耗热量Q。

采暖装置

(一)热水锅炉分类及型号

1.锅炉的分类

采暖锅炉所采用的燃烧设备可分如下三类:

层燃炉、室燃炉和沸腾炉

(二)采暖的方式及特点

温室的采暖按热媒不同可分为:

热水式采暖系统、热风采暖系统、电热采暖系统和其它型式采暖系统。

(三)散热器的类型及选择计算

散热器是热水采暖系统中重要的散热设备。

种类很多,有光管散热器、铸铁柱型散热器、铸铁圆翼散热器,热浸镀锌钢制圆翼散热器,温室中多为光管散热器和铸铁散热器。

热水锅炉容量和台数计算

在确定锅炉容量和台数时,应掌握下列几个原则:

①锅炉的容量和台数,对用户负荷变化适应性强。

应使锅炉经常处于经济负荷下运行,锅炉的经常负荷不应低于锅炉额定负荷的50~60%。

②锅炉容量和台数的确定,应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和基建投资。

③锅炉容量和台数,应保证供暖的安全可靠性。

台数的本身应体现出有较高的备用率,一般不宜一台炉,至少有两台炉。

④尽量选用同容量、同型号的锅炉设备,以利管理,提高管理人员操作水平和备件互换容易。

通风设备

温室等设施通风的目的有三个:

①排除设施内的余热,使室内的环境温度保持在适于植物生长的范围内。

②排除余湿,使室内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适于植物生长的范围内。

③调整空气成分,排去有害气体,提高室内空气中CO2的含量,使作物生长环境良好。

通风方法一般有两种:

①自然通风在温室等设施的适当位置设置窗户靠热压和风压作用进行通风,并可以通过调节窗户的开度来调节通风量。

②机械通风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强迫空气在设施内流动。

温室所用开、关窗系统主要包括:

卷膜开窗系统和齿条开窗系统。

1.卷膜开窗系统

2.齿条开窗系统

降温设备

温室降温方式依其利用的物理条件可分为以下几类:

加湿(蒸发)降温法采用室内喷雾、喷水或设置蒸发器(湿墙、湿帘),通过水分蒸发“消除”太阳辐射热能。

目前采用的蒸发降温方法有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和喷雾降温。

遮光法在屋顶以一定间隔设置遮光被覆物,可减少太阳净辐射约50%,室内平均温度约降低2℃。

通风换气法利用换气扇等人工方法进行强制换气,降低温室内空气温度。

对灌溉水源的基本要求

(1)灌溉水源所提供的水量应能充分满足灌溉系统用水量的要求。

(2)灌溉水源的水位应为灌溉系统提供足够的水位高程,并应尽可能采用自压式或直接式供水方式;否则,就需要设置泵站机组加压,以满足灌溉用水压力的要求。

(3)灌溉水源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农业设施和保护地区域。

(4)灌溉水源的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农业设施和保护地上常用的灌溉水源取水设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管井、大口井、渗渠、引泉、岸边取水建筑物

灌水方式

灌水方式就是灌溉水进入田间并湿润根区土壤的方法与方式。

其目的在于将集中的灌溉水流转化为分散的土壤水分,以满足植物水、气、肥的需要。

灌水方式一般按照是否全面湿润整个农田和按照灌溉水输送到田间的方式以及湿润土壤的方式不同,分为全面灌溉与局部灌溉两大类。

全面灌溉灌溉时湿润整个农田根系活动层的土壤,传统的常规灌水方法都属于这一类。

比较适合于密植作物。

主要有地面灌溉和喷灌两类。

局部灌溉这类灌溉方法的特点是灌溉时只湿润植物周围的土壤,远离植物根部的行间或棵间的土壤仍保持干燥。

局部灌溉或微灌主要有以下五类。

渗灌、滴灌、微喷灌、涌泉灌、膜上灌。

目前设施内主要采用两大类先进的灌溉技术,即滴灌技术和微喷灌技术。

通常将滴灌技术与微喷灌技术合称为微灌技术。

滴头和微喷头统称为灌水器。

按灌水器灌水时水流的出流方式不同,微灌一般可划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地面上滴灌、地面下滴灌、微型喷洒灌溉、涌泉灌溉

微灌系统通常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道和灌水器等四部分组成

依毛管在设施内田间的布置形式,各组成部分的移动情况以及灌水方式的不同,微灌系统一般可划分为以下五类。

地面固定式微灌系统、地下固定式微灌系统、半固定式微灌系统、)移动式微灌系统、间歇式微灌系统。

施用二氧化碳的意义

第一是解决温室内二氧化碳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二氧化碳饥饿状态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问题。

第二供给作物最适宜的二氧化碳含量,以便获得高产优质。

施用二氧化碳气体主要有直接利用液化二氧化碳气的方式和燃烧白灯油、丙烷气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等方式。

温室配电

电力用户负载,按其供电重要程度不同,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1.第一级负载:

即一级重要负载,这类负载供电中断时,将导致人身生命危险,产品大量报废、设备损坏、大城市混乱等。

如大城市,民航、通信(讯)系统,电台、电气化铁路,电力冶炼等均属此类负载。

2.第二级负载:

即重要负载,这类负载供电中断时,将会使大量产品的生产停顿,工人窝工,工业交通运输停顿等。

3.第三级负载:

即不属于一、二级的负载均属此类。

(二)低压配电网络结线方式的选择:

配电线路按线路分布情况分为三类:

1.放射式:

凡馈电线占大多数的供电线路称为放射式。

2.树干式:

基于放射式的诸多缺点,近代各企业中,已逐渐用树干式线路所代替。

3.混合式:

当有两路或两路以上树干式供电线路时,为了减少线路的总长度,便可采用混合式。

配电电压:

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供(配)电压是关键因素之一。

供电电压的选择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用电设备和供电电压等级要相符和安全的需要。

温室配电方法,取决于室内配电电压和配电方式。

温室内配电的电压主要有两种:

1.交流220伏单相制

2.380/220伏三相四线制

人工光源设备

温室光源用于两个目的:

一为照明,二为人工补光。

人工补光是温室高产栽培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采用人工补光的主要目的是弥补一定条件下温室光照的不足,以便有效地维持温室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目前,温室常用的人工光源均为电光源,习惯上称这些电光源为电灯,其具体名称以各光源发光原理而命名,如白炽灯、碘钨灯、萤光灯、高压气体放电灯等。

光源的选用,应本着以下两个原则进行:

1)补光的目的;2)光源的性能价格比。

补光的目的通常有两个,一是以抑制或促进作物花芽分化、调节开花时期,即以满足作物光用周期的需要为目的,这种补光一般要求有红光,但光照度比较低,只要有几十勒克斯的光照度就可满足需要,多用白炽灯。

二是以促进作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补充自然光照不足为目的。

这种补光对光源的要求是,补光照度应高于植物的光补偿点,一般在3000勒克斯以上;光照度具有一定的可调性;光线中富含红光和蓝光;有一定的光谱成分;最好是近似于太阳光的连续光谱。

这种补光多使用高压气体放电灯或萤光灯。

另外,作物种类和品种的不同,对光照度的要求及对光谱特性的要求也不相同。

因此,选取光源时应充分考虑作物的种类及不同生长期对光照的需要。

现代园艺设施环境自动控制

所谓控制,简单地说,就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愿望和要求,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的必要的操作。

控制分为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

利用人工操作的通称为人工控制。

利用控制装置,自动地、有目的地操作(纵)和控制某一(些)设备或某一(些)过程,从而实现某一(些)功能或状态就称为自动控制。

用自动控制的生产过程系统,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系统,简称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就其控制的对象或者控制的具体过程而言,种类繁多,通常按如下几点分类:

温室环境自动控制(调节)系统中应包括传感器(敏感元件)、执行器件和调节器三大部分,它们按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结组合成一体,完成某一项或综合的自动调节功能。

传感器是借助于敏感元件接收一种物理信息,按照一定的函数关系将该信息转换为各种不同电量输出的器械。

执行器是一些动力部件,它处于被调对象之前,接受调节器来的特定信号,改变调节机构的状态或位移,使送入温室的物质和能量流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温室环境因子的调节和控制。

调节器是自动调节系统的核心部件,它根据被调对象的工作状况,适时的改变着调节规律,保证对象的工作参数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

园艺设施的建筑图

1、什么叫正投影?

什么叫正投影法?

什么叫正投影图?

2、三面投影图是怎样形成的?

投影规律是什么?

3、房屋建筑图最基本的图样包括哪些图?

这些图样如何得来?

4、温室施工图分哪几类?

各类的作用是什么?

5、建筑施工图包括哪些图样?

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建筑和覆盖材料的种类及选用

骨架材料主要有木材、竹材、钢材、钢筋混凝土、铝合金等。

覆盖材料的种类很多,可按原料材质、用途、覆盖方式以及功能特性等分类。

按原料材质分类可分为玻璃、薄膜、硬质塑料片、硬质塑料板、不织布、遮阳网、防虫网等。

按原料的种类分类可分为聚氯乙烯膜(PVC)、聚乙烯膜(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PO系膜、氟素膜(ETFE)、聚碳酸酯板(PC)、聚丙烯板(MMA);玻璃纤维强化聚丙烯板(FRA)、玻璃纤维强化聚酯板(FRP),还有用不同原料制成的不织布、遮阳网、纱等。

按覆盖设施种类、覆盖的方式方法分类可分为固定式覆盖与可移动式覆盖。

按农膜的功能及特性分类与透光性相关联的有透明膜、半透明膜、梨纹(地)麻面膜、反光膜(网)、遮光膜(网)、阻隔紫外光膜、光选择性透过膜、转光膜等;有色膜中(包括地膜)有黑色膜、半黑膜、银灰色膜、荧光膜、蓝紫膜、绿色膜、乳白膜、光反射膜等材料;与薄膜热、湿效应相关联的有保温膜、有滴膜、流滴膜、防雾膜以及吸湿性降湿材料;还有与生产密切相关的耐老化(耐候性长寿)膜、降解性薄膜等。

新型覆盖材料有PO系特殊农膜和氟素农膜氟素农膜是由乙烯与氟素乙烯聚合物为基质制成。

无土栽培装置及利用

无土栽培可说是农业上的一项重大改革。

其意义为

(1)在没有可能进行土壤栽培的情况下,作为一种适宜的设施栽培,而有效地发挥其优点;

(2)同时作为一种省力的可能设施;(3)可作为避免连作障碍的设施而得到发展。

无土栽培的优点有:

(1)产量高,一般无土栽培的产量是土壤种植的1~30倍;

(2)产品质量好,营养价值高;(3)节省水分。

(4)节约养分;(5)清洁卫生,可生产保健食品;(6)劳动强度小。

(7)可作为科研者研究手段;(8)有利于蔬菜进行工业化生产。

根据水培的装置系统、营养液供氧方式的不同而有多种方法。

(一)营养液膜法(NFT)

(二)深液流法(DFT)

(三)动态浮根法(DRF)

(四)浮板毛管水培法(FCH)

(五)鲁SC水培系统

(六)喷雾栽培法

基质培所用基质有固定根系和为作物提供营养与水分的功能,分为槽培、袋培、岩棉培等。

供水方式有滴灌、上方灌水、下方滴水等,其中以滴灌为普遍。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特点

第一,由于采用了有机固态肥料,取代了纯化肥配制的营养液肥,因而能全面而充分地满足作物对多种营养元素的需求。

第二,省略了营养液检测、调试、补充等烦琐的技术环节,使有基质无土栽培技术简单化、省力化,提高了可操作性,更利于普及推广。

 第三,不仅可以明显降低一次性设施设备的投入,而且使运作投入也明显降低,其肥料费用可降低60%~80%。

第四,因系有机栽培,生产产品为自然食品,洁净卫生,可达到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规定的绿色食品标淮(产品按程序申报并经检定确认),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太阳能的利用技术

太阳能利用的途径是能量的吸收、贮存和转换,所以太阳能供热装置一般包括集热器、蓄热槽、散热器、循环管道和控制系统。

按集热方式分类,太阳能装置大致上可以分为内部集热型和外部集热型两类。

在集热和贮存过程中,需要各种媒介。

集热煤介多用水、空气;贮热媒介一般用水,也可用土壤、砾石或者潜热蓄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