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67356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知识点

1、角的特征:

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大小:

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

(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

直角的特点,

2、认识锐角和钝角: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篇二】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

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9页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画角。

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理解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图游戏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

(师出示图形)

预设:

生:

三角形。

师追问: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追问:

那我们是怎样猜出这些图形的?

2、揭示课题

师:

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

(板书:

角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认识角

(一)找角

师:

其实还有很多角藏在我们身边的物体上噢,同学们,这是一所美丽的校园,你能从图片的这些物体中找到角吗?

(出示课件)伸出小手指指,角到底藏在哪?

(二)感受角

1、看!

图中那位老师手中的三角尺变到我手里来了,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呢?

(3个角)

2、请你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尺,我们一起像刚才那样摸一摸、指一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把你的发现告诉给你的同桌听!

(交流学习)

3、汇报:

角的两边是直直的,角是尖尖的。

(三)观察角

1、刚刚图片上的角老师把它们单独拿出来,请你观察这些角,然后跟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同桌交流角的特点

3、角的各部分名称:

尖尖的部分我们叫它角的顶点,两边平平、直直的线我们叫它边。

4、小练习:

判断哪些是角。

同学们我从数学王国里带来几个图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图形中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

学生汇报后,师提问为什么那些不是角呢?

说出理由。

(四)用活动角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观察活动角

老师出示教具活动角,请同学们观察它是怎样一点一点变大或变小的。

动手操作

拿出手中的活动角,跟着老师一起操作,感受角逐渐变大或变小的过程。

说一说,角在变大,角两边的开口也在逐渐怎么样?

所以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

角两边的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反之,角两边的开口越小,角就越小。

2、跟同学互相比较角的大小

比较时出现问题:

有的同学角的两边有长有短。

这时我们怎么知道谁的角大呢?

学生讨论:

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开口大小有关,我们可以比一比,发现角两边的长短不影响比较。

师追问:

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系吗?

师小结:

出示填空问题: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角两边的开口越大,角就();角两边的开口越小,角就()。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

(五)画角

我们了解的这么多有关角的知识,你们想不想把他们画出来?

1、师示范画角。

师:

从一个点起,先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笔直的线,再向另一个方向画一条笔直的线。

2、课件展示。

3、学生总结老师是怎样画的。

4、学生尝试活出不同角度和大小的角,

三、巩固练习:

在生活中找角。

孩子们画的真漂亮!

角还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甚至是教室里,你能试着找一找,看看哪些物品的表面有角呢?

其实角的世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问题等着你去研究、探索,如果你感兴趣,下课以后再继续研究吧!

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篇三】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反思

经过对教材的反复研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节课的的侧重点放在帮助孩子建立起“角”的正确表象,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两个层面上。

对于本节课设计分成了3部分:

课前的微课学习;课上在活动中感知建立角的正确表象,并在操作中体会角的大小;课下拓展提升(找一找家里的角,并摸一摸、说一说)。

有了这样的整体构思,使得这节课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课后的感悟也有些许。

1、从生活中找角,在活动中建立角的表象。

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五角星引入,在学生初步讲解角的基本特征之后,让学生指角,充分利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知识“盲点”,结合角的特征,不断反复的指角,最终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在过渡到生活中找角、指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准确过渡出角的几何形象,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用充满了数学味。

2、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在学生建立角的初步表象之后,让学生利用自己做的活动角进行体会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由2个大小相同,边的长短不同的角,课件演示通过重叠法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究,到底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小鸭嘴巴大”的活动,更是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明确的角的大小与角开口的大小有关,得出结论顺其自然。

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3、每一节课都不是完美的,留有缺憾才让我不断反思进取。

(1)学生已经进行了微课学习—画角,但是课堂我在这个环节用时较多,导致后面探究活动比较紧张。

(2)学生建立了角的基本表象,但是指角的练习较少,不够扎实。

(3)对于活动角的利用还比较局限性,个别学生的活动角做的不够规范,没有提前整改。

一次备课、一节课、一次反思、一次提升,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不断丰实我的臂膀,让我的教学之路走的更长。

小学三年级练习的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练习的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查词典,根据语言环境选择适当的解释。

2、照样子,练习写上下结构的字。

3、背熟八条成语及一首古诗。

4、口语交际——练习“约请”。

5、学写毛笔字笔画“竖弯”和“竖弯钩”。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

指名读题后,师生简议训练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师生的对话,想想对话中讲了哪几个意思。

(2)全班讨论交流:

①什么情况下查词典?

②怎样查词典?

(在词典中先查到词语的第一个字,再在下面排列的一串词语中找到要查的词语。

③词语中有多种意思时怎么办?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选择。

(3)学生尝试在词典中查“神秘”。

(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老师巡视,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4)分别指名说说“神秘”在词典里的解释和在文中句子里是哪种意思,并说说自己是怎样选择的。

3、练习

(1)学生练习查词典理解“流线型”、“大腹便便”和“绅士”三个词语。

(2)交流查词典的结果。

4、课后作业。

用学到的查词典的方法,预习即将学习的新课文。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师生谈话,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清“章、罩、举”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章”。

①出示“章”,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

②讨论:

这个字关键要摆好哪几笔的位置?

教师在示范中强调关键笔画。

③学生练习描写一个“章”字。

④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罩”和“举”。

仿写时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

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室里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静心习字。

3、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审题。

指名读题后,师生简议学习要求。

(2)指导。

①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同桌相互读成语。

②指名朗读,注意纠正读音。

全班齐读。

③理解成语的意思:

你了解哪个成语的意思?

(在学生交流后,教师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成语适当讲解)

(3)练习背诵。

学生再自由读成语。

要读出自己的理解,再与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

(采用集体和个别背诵相结合的方式)

2、背诵古诗。

(1)审题。

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本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一是朗读,二是背诵)

(2)指导。

①解题并简介作者。

②指导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③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得正确,读流利。

④老师范读。

让学生边听边思考:

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⑤学生再读诗句,说说自己已经读懂哪些词句。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独怜”“深树”“野渡”三个词语。

⑥指导朗读,注意诗句的停顿和重音。

⑦指名试读,练习背诵。

(3)反馈:

检查朗读与背诵。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朗读要求,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练习的内容和要求。

(2)师生讨论,明确训练要求。

2、指导

(1)解题:

什么叫“约请”?

(2)约请的原因是什么?

(3)你准备怎样约请?

(说说约请要注意什么)

①要注意礼貌用语。

②要说清楚约请的原因。

③要确定约请的时间和地点。

(4)练习。

①同桌分角色演练。

②选一对同桌到讲台前表演,大家评议。

(评议的重点:

内容表达是否正确、完整,礼貌用语是否恰当,态度是否大方,声音是否响亮等)

3、总结:

通过这次口语交际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指名读题后,师生简议学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四”和“包”,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中的“竖弯”和“竖弯钩”两个笔画的运笔方法。

(2)教师示范书写,边示范边讲解要领。

(3)学生照样子写。

3、练习

让学生先练习写笔画,再临写“四”和“包”。

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写字时要求教室里保持安静,保持正确的姿势。

4、反馈。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农村新貌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农村新貌教案

教学目的:

1、在现实情境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根据情境,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村有了很大的变化。

尤其是我们江苏江阴的华西村,更是走在全国农村发展的前沿,成为中国首批农村城镇化的新农村。

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小组合作,实践活动。

1、提问: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住宅楼、街景、玩具厂、果园等)

2、谈话:

你们想先参观哪里呢?

(玩具厂)那我们一起去参观吧!

参观了玩具厂,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

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同桌交流后汇报,指名口答我上午做了48个玩具,下午做了36个。

每6个玩具装一箱。

可提出问题:

一天一共生产多少个玩具?

上午生产的玩具可以装多少箱?

下午生产的玩具可以装多少箱?

一天生产的玩具可以装多少箱?

上午生产的玩具比下午多多少个?

上午比下午多生产多少箱玩具?

3、谈话:

下面你们想去参观哪里?

(果园)接着呢?

(参观住宅区)最后参观(美丽的街道),然后一起回家。

4、提问:

在参观时你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如:

每参观完一个地方都要能提出问题;不要大声喧哗;小组集体活动,不要掉队)

5、学生四人小组活动。

全班交流,反馈。

学生按小组汇报:

(1)果园里有6行苹果树,每行15棵,还有30棵梨树。

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2)我们村有36幢楼,排成3排,每幢楼住一户,平均有4人。

可提出问题:

平均每排有几幢楼?

我们村一共有多少人?

(3)每个灯柱上桩盏灯,一共装了90盏。

题:

街道上一共有多少个灯柱?

(4)我每分钟走55米,3分钟能走到果园吗?

到果园是200米。

三、应用拓展,课堂总结。

谈话:

这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华西村,在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或想法吗?

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希望下课后,同学们能注意观察,找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

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案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案

1、认识本课7个生字。

积累词语8个。

2、正确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知道有雾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景,并展开想象说一说。

4、能模仿雾说话,并正确写下来。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7个生字。

积累词语8个。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模仿雾说话,并正确写下来。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揭示课题。

1、猜谜:

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

(打一自然现象)

2、板书课题:

23雾(学生跟着书空。

3、齐读课题。

4、你见过雾吗?

说给大家听听。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

1、提出听的要求:

从前有一片雾,特别淘气,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边听边去看看,淘气的雾把什么藏起来了?

2、根据提示,交流。

出示:

从前有一片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___________________藏起来了。

三、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把课文读正确。

(1)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

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要做到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分节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同时指导朗读中出现的难读的句子。

2、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指名朗读2——7节。

找找,淘气的雾说了哪些话?

(2)出示雾的话: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岸边藏起来。

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3)指导读好这几句话,读出雾的淘气,第四句要读出问自己、在思考的语气。

(4)过渡:

淘气的雾是怎样把大海、天空、太阳、岸边、和自己藏起来的?

3、引渡第二节:

有一天,雾飞到海上,说道——————。

于是,————————。

无论——————,还是——————,都————————。

4、想象读。

(1)男生读,女生闭眼想象。

(2)女生读,男生闭眼想象。

5、指名朗读第3小节,其他同学闭眼想象。

(1)学习第3节中出现的生字:

周。

(2)读生字连成的词:

四周。

(3)全班交流识记的方法。

(4)同桌互读,边读边想象。

6、出示句子:

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甚至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也看不见。

师点拨:

房屋、街道、树木、桥梁是大的事物,行人小一些,小黑猫就更小了。

所以作者用上了两个甚至。

(1)挑战赛读这句句子。

(2)学习第四小节中出现的生字:

城、桥、梁。

(3)出示词语:

城市,桥梁。

(4)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全班交流。

老师可以提示城、桥都是形声字。

7、想象练说:

出示:

淘气的雾把————-藏了起来,于是,————————。

(师提示:

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呢?

想一想,说一说。

8、学习5——7小节。

(1)小组合作读5——7节。

可以给学生提供几种参考的形式:

一半读,一半闭眼想象画面,然后交换;份小节读;一部分人读雾说的话,一部分人读其余内容。

(2)小组赛读。

(3)学习生字:

躲、及。

出示词语:

以及——读准词语——交流识字方法——给“躲”找朋友。

四、读一读,写一写。

1、读一读词语。

(1)出示词语:

淘气、四周、城市、桥梁、一切、以及、欢快、消失

(2)开火车读、同桌互读。

2、指导书写。

3、听写句子。

雾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它把一切都藏了起来。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案

1、认识“雾、淘”等12个生字,会写“于、论”等8个字,会写“于是、无论”等11个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

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3、能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的样子,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3、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照样子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安排

1、认识“雾、淘”等12个生字,会写“于、论、岸、屋”4个字。

2、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要点把握

识字、写字;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谜语。

满天满地似白烟,不熏不呛性子绵。

风儿吹来轻轻飘,太阳一晒就不见。

(打一自然现象)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雾。

出示山川、树林雾气弥漫的图片。

(1)学生交流识记“雾”的方法,积累雨字头的字,如“霜、雹、雷、雪、霞、露”,学生认读。

(2)教师小结:

雨字头的字一般和水或天气有关。

3、回顾谚语。

预设:

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说说你知道的与雾相关的谚语。

(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4、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见过的雾。

(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不清,只能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湿度很大等。

5、理解课题。

(板书课题)“雾”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哪里”带有疑问,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随文识字,整体把握

1、看动画,听教师范读:

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雾怎么样?

(淘气。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圈画出要求会认的字词。

3、识记生字。

(1)学习生字“岸”。

出示词语卡“海岸”,读准“岸”。

出示海岸图片,让学生在图中找到海岸的位置。

再进行拓展积累,河边可以说“河岸”,湖边可以说“湖岸”,河的两边叫“两岸”。

(2)学习生字“暗”。

指名读。

观察日字旁,引导学生理解没有太阳就“暗”,有了太阳就“明”,知道“暗”与“明”是一组反义词。

(3)扩词练习,比一比,谁组的词最多。

雾(大雾)(雾气)淘(淘米)(淘气)于(于是)(终于)暗(暗中)(黑暗)

岸(上岸)(海岸)街(大街)(上街)梁(房梁)(上梁)甚(甚至)(甚于)

至(至今)(至此)切(亲切)(关切)躲(躲藏)(躲避)失(消失)(失去)

4、课件出示重点句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淘气的孩子。

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

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雾呢?

消失了,不知到哪里去了。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然后同桌互相细读并点评。

(2)教师检查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三、观察探究,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

于是、无论、海岸、房屋。

2、指名读词语。

注意,“论”的声母是“l”,“岸”是零声母音节。

3、课件出示带田字格的生字“于、论、岸、屋”。

指名朗读并组词,其他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笔顺。

4、教师讲解书写要领并范写。

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做书空练习。

[于]第二笔横较长,第三笔竖钩的竖段落到竖中线上。

[论]左窄右宽。

第一笔点与第二笔不要贴上;右上部撇稍收,捺舒展,盖住下部,最后一笔竖弯钩的竖段落到竖中线上。

[岸]“山”要写得扁一些,第五笔撇要写舒展,第六笔横在横中线上。

[屋]字形上短下长,第三笔撇要写得长而舒展,“至”的各笔画要写得紧凑些。

5、学生掌握书写要领后,在田字格中描红,再各写两遍。

要求做到书写正确、端正。

四、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读。

思考:

“雾”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点几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贴出词卡:

淘气。

3、课件出示雾自言自语的句子。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示范指导。

(2)指名读、齐读后教师引读:

这片雾可真淘气,一会儿说……一会儿说……一会儿又说……

(3)在小组内交流:

雾都把什么藏起来了?

(4)课件出示,填一填:

雾把()、()连同()、()都藏起来了,最后把()也藏了起来。

(5)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明确,完成填空。

雾把大海、天空连同太阳、海岸都藏起来了,最后把自己也藏了起来。

五、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雾,还知道雾很淘气,藏起了很多东西。

我们还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学会了“于、岸、论、屋”等字的书写,会写的字越来越多,字也写得越来越漂亮,真是太棒了!

2、作业:

把《雾在哪里》这篇课文读给家长听。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

2、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时的景色。

3、能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是什么样子的,体会其中蕴含的生活情趣。

要点把握

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认读正确,显示拼音。

淘气于是变暗岸边街道桥梁甚至躲藏一切消失一片雾

2、回顾课文:

雾把什么都藏起来了?

引导学生用“雾真淘气啊,把……藏了起来”的句式说一说雾来时的景象

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更深入地认识这个淘气的孩子。

(齐读课题)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读课文第3~6自然段。

想一想:

雾把景物藏起来后,出现了什么情况?

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2、学生交流后出示下面的句子,逐句指导朗读理解。

(1)预设句一:

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

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①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大雾中大海的景色,说说是什么样子的。

②教师引读第3自然段,学生试着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被藏起来的事物,由海水到船只,再到蓝色的远方,几乎涵盖了海面上的所有景物,再与“都看不见了”相连,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整片大海被浓雾笼罩的情景。

(2)预设句二:

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①指导学生用调皮的语气读一读。

②教师引读,学生自主理解“霎时”的意思,给“霎时”找近义词。

(立刻、瞬间。

③播放视频(碧蓝的天空中飘浮着几朵白云,明亮的太阳挂在天空。

接着,一阵雾飘过来,什么都看不见了),说一说雾藏万物的情景。

④比较预设句一,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共同的地方。

(3)预设句三:

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①指名读句子。

②通过范读、模仿读等各种方法反复朗读,帮助理解“甚至”一词。

明确:

在大雾之下,远处大的事物,如房屋、街道、树木、桥梁,都看不见了,相对而言,行人、小黑猫就比较小,“甚至”这个词说明雾不仅能藏大的,就连小的也能藏。

大雾遮蔽了一切,更令人感受到大雾笼罩万物的神奇景象。

③指导朗读这个长句子。

朗读时,要注意停顿,顿号停顿的时间要比逗号稍短一些,“甚至”“一切”可以适当加重语气。

过渡:

没想到,淘气的雾能把这么多东西藏起来,最后,它再也没有东西可藏了,竟把自己也藏了起来,结果怎么样了呢?

3、第3、4、6自然段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讨论。

路上走着行人。

小黑猫也出现了,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

4、读第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