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683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docx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力与运动单元练习题

第七章力与运动

一、选择题

1.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下图所示的四个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  )

A. 运动的小朋友               B. 缓慢进站的磁悬浮列车               C. 飞奔的猎豹               D. 漂浮的氢气球

2.如图,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3.水平桌面上,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当他离开桌面时,假如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 沿竖直方向下落      

B. 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做曲线运动      

D. 无法确定运动情况

4.如图所示,小鹏家里悬挂着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

假如悬挂它的绳子突然断了,它将(  )

A. 匀速直线下落                   B. 保持静止                    C. 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                   D. 加速下落

5.有关几个力的合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合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上来考虑的                      

B. 合力和那几个力是不共存的

C. 考虑合力时就不能再考虑那几个力了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6.人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后容易(  )

A. 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跌倒                                       

B. 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跌倒

C. 向汽车右侧方向跌倒                                           

D. 向汽车左侧方向跌倒

7.在教室里悬挂着的电灯正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

A. 下落                                

B. 上升                                

C. 保持静止                                

D. 无法判断

8.用电线吊在天花板上的灯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哪对力是一对平衡力(      )

A.电线对灯的拉力与灯对电线的拉力

B.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灯受到的重力

C.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线对灯的拉力

D.电线对灯的拉力与灯受到的重力

9.关于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B. 书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 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 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10.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四种现象有弊的是

A. 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

B. 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C. 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

D. 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11.如图,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

A. 小车在斜面上所受的重力的方向与斜面垂直

B. 下滑过程中,小车的运动状态不变

C. 在同样条件下,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越大,小车前进得越远

D. 小车滑到水平面上,由于惯性,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12.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现象的是(  )

A. 

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

B. 

搬运重物时,在重物下面垫上滚木

C. 

苹果从树上掉下来,速度越来越快

D. 

将锤柄在物体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二、填空题

13.短跑运动员到了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________;汽车紧急刹车时,车上人员会向________倾倒.

14.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

该定律具体表述为: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________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状态。

15.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这样的“斜面”实验:

(1)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_______ 力和________ 力相平衡,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 。

(3)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

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 ,小车运动得越________ 。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 运动,即物体的运动________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1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质量为0.4kg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力为0.5N的砝码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 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6N的,木块正好作匀速运动,这时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 N;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7N的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运动,这时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 N;当小盘落在地面上后,木块继续运动,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 N.如果盘中放0.5N砝码时,在木快上施加水平向左的力使木块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拉力大小为________ N.

17.吊车以2m/s的速度将1×104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N,若吊车改为2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 N,若吊车改为4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___N.

18.物理学中,基本概念和规律是科学家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为了纪念这些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物理学家,后人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物理定律的名称或物理量的单位.请你写出你学过的,以物理学家的名字作为物理定律的名称:

________;以物理学家的名字作为单位的物理量的名称:

________.

19.在行驶的卡车内,看到吊饰向前摆动,卡车应在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行驶.当卡车速度计指针如图所示时,车速为________ km/h;按此速度匀速速行驶360km,所需时间为________.

20.被细绳拴着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内绕O点做圆周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圆所示,某时刻细绳突然断开,此时小球速度大小为v,一段时间后小球运动到水平面上的P点,速度为v′(如图),则v________v′(>/=/<).细绳断开时小球的位置可能是在圆周上的________(A/B/C)点处.

21.如图所示,用塑料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又落到它原来的位置,是由于它们具有________ .棋子飞出的瞬间运动状态是发生改变的原因是塑料尺施加的________ 的作用.下面两个棋子静止不动,是受________ 力作用.

22.运输液体的槽车,液体上面有气泡,如图,当车向前开动时,气泡将向________ 运动,其原因是________ 具有惯性.

三、实验探究题

23.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滑到铺有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木板的平面上,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问:

(1)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什么?

(2)通过分析可知:

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就越__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

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 的原因.

24.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 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实验需要木块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________相同.

(2)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________.

(3)实验结论:

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

(4)推论:

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________.

(5)若要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应先后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____处释放,比较小车在________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选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______

A. 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 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 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 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四、综合题

25.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准备有木板、玻璃板和棉布的用途是,使小车沿水平面运动,受到__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阻力作用,其控制阻力的方法是________.

(2)每次操作都让小车由A点处滑下,其目的是________;A点位置的选取________ (选填“越高越好”、“越低越好”或“适中最好”).

(3)实验获得的结论是:

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________;由此推断,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将会________.

2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空气的阻力,阻力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科学研究表明,空气对其中物体的阻力跟物体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流体的阻力还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流体的阻力还跟物体的形状有关系.头圆尾尖的物体所受的流体的阻力较小,这种形状通常称为流线型.问题:

(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自由下落一瞬间,打开降落伞,通过________改变降落伞所受空气的阻力.

(2)运动员打开的降落伞在空中加速下落的过程,受到空气的阻力也越来越________,最终,降落伞因为所受的空气阻力________所受的重力,进而匀速下降.

(3)若一架歼﹣10战斗机飞行时所受阻力f与其飞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其中k为常量),不计飞机飞行时的油耗.当质量为m的歼﹣10战斗机以速度a沿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其发动机产生的推力F=________   (用字母表示),气流对飞机产生的升力N=________(用字母表示).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

因为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比较四个选项,可以看出磁悬浮列车的质量最大,因此磁悬浮列车的惯性最大,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答案】C

【解析】A.物体所受拉力和重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A不符合题意;

B.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两力相互作用,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不符合题意;

C.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C符合题意;

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不可能是一对平衡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答案】B

【解析】:

本题中物体所受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在此之前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所以之后也应在水平方向上匀速向右运动;

故答案为:

B.

【分析】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4.【答案】D

【解析】【解答】悬挂着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力平衡,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假如悬挂它的绳子突然断了,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它将加速下落。

【分析】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答案】D

【解析】【解答】A、合力是指该力的作用效果与分力的效果相同,即合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上考虑的,A不符合题意;

B、合力和那几个力是不共存,合力只是几个分力的等效是不能共存的,B不符合题意;

C、因合力与分力存在等效替代的规律,故分析合力时,就不能再分析各分力了,C不符合题意;

D、ABC说法都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合力与分力存在等效替代的关系,合力可以大于两分力也可以少于任一分力.

6.【答案】A

【解析】【解答】解:

人从正在行驶车中跳下时,由于惯性人保持和车相同的速度,而脚受阻力很快停下来,上身继续前冲而摔到.所以人会汽车行驶的方向跌倒.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应用惯性解释现象的能力,应从惯性和力两方面进行分析.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

电灯所受的所有力都消失,由于惯性,它将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故选C.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8.【答案】D

【解析】【解答】A.电线对灯的拉力与灯对电线的拉力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因此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A选项错误;

B.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重力是电灯受到的力,而拉力是电线受到的力,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B选项错误;

C.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线对灯的拉力,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是电线受到的力,电线对灯的拉力,灯是受力物体,因此也不是一对平衡力,C选项错误;

D.电线对灯的拉力与灯受到的重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是一对平衡力,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

D.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9.【答案】D

【解析】【解答】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故是一对相互作用力,A选项错误;

B、书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它们不是平衡力,B选项错误;

C、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故是一对平衡力,C选项错误;

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故它们是相互作用力,D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对各选项逐一进行分析.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点是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把松了锤头的锤柄在硬地面上撞击几下,是因为锤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本选项是利用惯性的,故不符合题意;

B、用铲子将煤送进炉灶内,使煤和铲子一起运动,然后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炉灶内,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由于惯性会向前倾倒,容易撞到汽车内壁上,本选项是惯性带来的危害,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用力拍打衣服目的是让衣服和灰尘一起运动,停止拍打时,衣服停止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状态,因此从衣服上的掉下来,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有利的,也是有害的.注意本题要求选出惯性带来的危害的选项.

11.【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A错误;B、小车下滑过程中,小车的运动方向、速度发生了变化,故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

C、不变在同样条件下,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快,小车前进距离越近,故C错误;

D、小车能在水平面上继续滑行一段距离,是由于小车具有惯性,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运动速度和方向的变化属于运动状态的变化;

C、在同样条件下,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越大,小车前进的距离越小;

D、小车能在水平面上继续滑行一段距离,是由于小车具有惯性.

12.【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紧急刹车时,车辆停止运动,乘客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向前倾倒,这是惯性现象,但不是利用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B、搬运重物时,在重物下垫上滚木是为了变滑动为滚动以减小摩擦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苹果从树上落下来,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改变了苹果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柄碰到物体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向下的运动状态,所以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惯性的利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B是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C苹果落下来,而且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A和D都是惯性引起,但只有D是利用惯性.

二、填空题

13.【答案】惯性;前

【解析】【解答】

(1)短跑运动员到了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2)汽车紧急刹车时,车上人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倾倒.

故答案为:

惯性;前.

【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自身原因状态的性质.

14.【答案】力;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解答】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故答案为:

力;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回答.

15.【答案】重;;支持;速度;小;远;匀速直线;不需要

【解析】【解答】

(1)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的摩擦力.

(2)同一小车,在同一高度,目的是获得的速度相等,因为同一高度下滑到底端,实质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势相等,所以速度相等.

(3)摩擦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改变物体的速度越慢,小车运动的越远.

(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水平方向上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小车的运动速度不变,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就是这样推理出来的,并且最终得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分析】主要是涉及到平衡力、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知识点,应该熟练掌握。

16.【答案】0.5;0.6;0.6;0.6;1.1

【解析】【解答】解:

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摩擦力与小盘中砝码对它的拉力是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等于拉力(大小等于砝码重)0.5N;

当木块受到0.6N的拉力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与小盘中砝码对它的拉力是平衡力,所以滑动摩擦力为0.6N;

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7N的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运动和小盘落在地面上后,木块在运动,木块对桌面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故滑动摩擦力不变,都为0.6N;

盘中放0.5N砝码时,在木快上施加水平向左的力使木块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左拉力与小盘对它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平衡,

即有:

F拉=f+G砝码=0.6N+0.5N=1.1N.

故答案为:

0.5;0.6;0.6;0.6;1.1.

【分析】木块静止时,受平衡力.匀速直线运动时,仍受平衡力.由静摩擦到动摩擦,摩擦力在改变.当处于滑动摩擦状态时,摩擦力不再改变.

17.【答案】1×104;1×104;1×104

【解析】【解答】被吊车吊着的重物,受竖直向上的拉力F,竖直向下的重力G作用;

货物静止或匀速上升或匀速下降,都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三种情况中,钢索对重物的拉力都为:

F=G=1×104N.

故答案为:

1×104;1×104;1×104.

【分析】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对重物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重物的运动状态求出拉力与重力的关系.

18.【答案】牛顿第一定律;力

【解析】【解答】

(1)牛顿对力与运动作出重大贡献,发现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是力的单位.

故答案为:

牛顿第一定律,力.

【分析】根据牛顿对物理学的贡献,结合题意来分析解答.

19.【答案】减速;72;5h

【解析】【解答】解:

(1)挂在行驶的卡车内的吊饰向前摆动,这是卡车突然减速.原因是:

吊饰原来随车一起向前运动,当车突然减速时,吊饰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会向前摆动;

(2)根据上图可以看出此时汽车的速度v=72km/h;根据公式v=

可知,

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60km所用的时间是t=

=

=5h;

故答案为:

减速;72;5h.

【分析】

(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原来处于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2)根据速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可以看出此时汽车的速度,由公式t=

就可算出行驶360km需要的时间.

20.【答案】=;C

【解析】【解答】解:

被细绳拴着的小球在水平面绕O点做圆周运动,由于小球与水平面间的摩擦阻力忽略不计,某时刻细绳断开时小球速度大小为v,小球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小球由于具有惯性,将按照原来的速度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过一段时间小球出现在P点的速度为v′等于v;细绳断开时的点与P的连线应该是圆的切线,所以绳断开时小球的位置可能是在圆周上的C点处.

故答案为:

=;C。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

运动的物体在不受任何力的情况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1.【答案】惯性 ;力 ;平衡 

【解析】【解答】解:

(1)快速击打最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仍然留在原处;

(2)最下面的棋子被击后飞出去,是在力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状态;

(3)下面两个棋子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是受平衡力作用.

故答案为:

惯性;力;平衡.

【分析】

(1)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是平衡力.

22.【答案】向前;液体

【解析】【解答】解:

当汽车向前开动时,液体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会向后挤,从而将气泡向前挤压,使气泡向前运动.

故答案为:

向前;液体.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