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7335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7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docx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

一、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

1.已知Cl2+2I=2C1-+I2为验证Fe3+、I2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向B中加入一定量KSCN溶液,混合液显红色,关闭活塞a。

Ⅳ.打开活塞b,将C中的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___。

(3)B中通入氯气溶液变黄的离子方程式是;再向B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4)C中的溶液滴入D中,振荡、静置,若产生现象,则说明Fe3+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有人认为这个实验设计存在缺陷,其理由是___。

(5)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作用是___。

【答案】2H++Cl-+ClO-=Cl2↑+H2O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Cl2+2Fe2+=2Fe3++2Cl-Fe3++3SCN-

Fe(SCN)3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色,2I-+2Fe3+=2Fe2++I2。

C的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过量的Cl2或产生的ClO-,也可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造成干扰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

【分析】

向A中的84消毒液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该黄绿色气体为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浓)=NaC1+Cl2↑+H2O,生成的氯气与碘单质发生反应,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其化学方程式为:

CI2+2KI=2KCl+I2↓;而后氯气将Fe2+氧化成Fe3+,最后Fe3+与I-反应:

2Fe3++2I-=I2+2Fe2+。

【详解】

(1)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向A中的84消毒液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该黄绿色气体为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浓)=NaC1+Cl2↑+H2O,所以A中离子方程式为:

2H++Cl-+ClO-=Cl2↑+H2O;

(2)根据装置图中的试剂,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

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I2+2KI=2KCl+I2↓;

(3)B中的溶液变为黄色,B中反应为Cl2将Fe2+氧化成Fe3+,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Cl-+2Fe3+;再向B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的离子方程式是:

Fe³⁺+3SCN⁻=Fe(SCN)₃(血红色);

(4)将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若产生现象:

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色,则说明Fe3+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I2+2Fe2+;但C的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过量的Cl2或产生的ClO-,也可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造成干扰,此为实验设计存在缺陷,要验证Fe3+的氧化性强于I2必须排除Cl2的干扰;

(5)由于Cl2有毒会污染大气,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作用是:

吸收氯气等有毒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将氯气溶于水能形成氯气﹣氯水体系.

完成下列填空:

(1)氯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与电子排布式相比,轨道表示式增加了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中__描述.

(2)氢、氯、氧三种元素各能形成一种简单阴离子,按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些离子__.

(3)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多个含氯元素的平衡关系,请分别用平衡方程式表示:

__.已知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差,可能原因是__(一种原因即可).

(4)在氯水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选填编号).

ac(HClO)+c(ClO﹣)=c(H+)﹣c(OH﹣)

bc(H+)=c(ClO﹣)+c(Cl﹣)+c(OH﹣)

cc(HClO)<c(Cl﹣)

dc(Cl﹣)<c(OH﹣)

(5)ClO2是一种更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工业上可用ClO2与水中的MnCl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MnO2和盐酸,以除去水中Mn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需配平)__.有人认为产物MnO2和盐酸会继续反应生成氯气,这种认识对吗?

__(填“对”或“错”),说明理由__.

【答案】3s23p5自旋方向Cl﹣、O2﹣、H﹣Cl2(aq)+H2O

HClO+H++Cl﹣、HClO

H++ClO﹣、Cl2(g)

Cl2(aq)夏季温度高,HClO易分解,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差bc2ClO2+5MnCl2+6H2O=5MnO2+12HCl错MnO2和浓盐酸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反应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氯是17号元素,其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若用轨道表示式来描述,则可以描述其电子的自旋方向;

(2)

相当于光秃秃的质子,

填满了前两层电子,而

填满了前三层电子,半径由大到小为

(3)首先氯气存在溶解—挥发平衡,即

,其次氯气还能和水发生可逆反应,即

,而

是一个弱酸,存在电离平衡

;夏季和冬季最大的区别在温度,我们知道

受热易分解,因此杀菌效果变差;

(4)a.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

,若要a项成立除非

,但是二者不可能相等,a项错误;

b.该项即溶液中存在的质子守恒,b项正确;

c.氯气和水反应得到等量的

是强酸可以完全电离,因此溶液中

的量等于生成的

的量,而

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因此剩余的

的浓度将小于

的浓度,c项正确;

d.氯水呈酸性,因此溶液中的

极低(室温下

),因此不可能出现

的情况,d项错误;

答案选bc;

(5)

作氧化剂,

作还原剂,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该反应得到的盐酸较稀,且没有加热,因此不太可能被

继续氧化变成氯气,反应在这一步就停止了。

3.氯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将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气-氯水”体系,该体系存在多个含氯元素的平衡关系,其中之一为:

Cl2(溶液)+H2O

HClO+H++Cl-,体系中Cl2(溶液)、HClO和ClO-三者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pH(酸碱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用氯气处理饮用水时,杀菌效果最强的pH范围为__(填字母)。

A.0~2B.2~4.7C.4.7~7.5D.7.5~10

(2)写出次氯酸光照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如果在家中直接使用自来水养金鱼,除去其中残留的次氯酸可采取的简易措施为__。

(3)NaClO、NaClO2、ClO2等含氯化合物都是常见的消毒剂,这是因为它们都具有强氧化性。

①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NaOH溶液生产消毒剂NaClO的化学方程式___;

②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与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混在一起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Cl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③NaClO2中Cl元素化合价为__;

④ClO2的杀菌效果比Cl2好,等物质的量的ClO2杀菌效果是Cl2的__倍(杀菌效果与单位物质的量的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有关,ClO2与Cl2消毒杀菌后均被还原为Cl-)。

【答案】B2HClO

2HCl+O2↑用容器盛放,在太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Cl2+2NaOH=NaCl+NaClO+H2O2H++Cl-+ClO-=Cl2↑+H2O+32.5

【解析】

【分析】

图中信息告诉我们,在氯水中,具有杀菌能力的微粒主要是Cl2和HClO,随着溶液pH的不断增大,α(Cl2)不断减小,当pH=2时,α(Cl2)接近于0;随着溶液pH的不断增大,α(HClO)不断增大,当pH=2时,α(HClO)达到最大值;当pH升高到4.7时,α(HClO)开始减小,当pH接近10时,α(HClO)=0;从pH=4.7开始,α(ClO-)开始增大,pH=10时,α(ClO-)达最大值。

【详解】

(1)根据题目信息得知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依据图中信息可知pH为2~4.7时HClO含量最多,因此用氯气处理饮用水时,杀菌效果最强的pH范围为2~4.7,应选B。

答案为:

B;

(2)次氯酸光照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ClO

2HCl+O2↑,由于次氯酸见光易分解,如果在家中直接使用自来水养金鱼,除去其中残留的次氯酸可采取的简易措施为用容器盛放,在太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

答案为:

2HClO

2HCl+O2↑;用容器盛放,在太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

(3)①工业上用氯气和NaOH溶液生产消毒剂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答案为:

Cl2+2NaOH=NaCl+NaClO+H2O;

②NaClO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H++Cl-+ClO-==Cl2↑+H2O。

答案为:

2H++Cl-+ClO-=Cl2↑+H2O;

③NaClO2中Na显+1价,O显-2价,则Cl元素化合价为+3。

答案为:

+3;

④根据题中信息已知杀菌效果与单位物质的量的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有关,ClO2与Cl2消毒杀菌后均被还原为Cl-,1molClO2能够得到5mol电子,1molCl2能够得到2mol电子,因此等物质的量的ClO2杀菌效果是Cl2的2.5倍。

答案为:

2.5。

【点睛】

杀菌消毒是利用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实现的,氧化能力又是依据得电子能力衡量的,所以一种氧化剂,在通常情况下,得电子数目越多,得电子能力越强。

4.氧化物X、单质Y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

已知X是红棕色气体,能与水反应;Y是黄绿色气体,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X与水反应生成NO和一种酸,该酸的名称为________;

(3)Y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Y的水溶液具有____(填“漂白”或“酸”)性。

【答案】NO2硝酸漂白

【解析】

【分析】

氧化物X、单质Y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

已知X是红棕色气体,能与水反应;X为NO2,Y是黄绿色气体,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Y为Cl2。

【详解】

⑴X的化学式为NO2;故答案为:

NO2。

⑵X与水反应生成NO和一种酸,3NO2+H2O=2HNO3+NO,该酸的名称为硝酸;故答案为:

硝酸。

⑶Y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Cl2+H2O=HCl+HClO,HClO具有漂白性,说明Y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故答案为:

漂白。

5.A、B、C三种常见单质,其中A、C为气体,B为常见金属.A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先变红后褪色.F的水溶液为浅绿色,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

和C燃烧的现象是______.

(2)

的化学式是______,检验F水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

(3)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FeCl2先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可说明存在亚铁离子2Fe2++Cl2=2Fe3++2Cl-

【解析】

【分析】

A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退色,则说明A为Cl2,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F的水溶液为浅绿色溶液,说明F中含有Fe2+,能继续和Cl2反应生成D,则D为FeCl3,F为FeCl2,所以B为Fe,则C为

,E为HCl。

【详解】

(1)A为氯气,C为氢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H2+Cl2

2HCl,生成的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所以瓶口上方有白雾,所以燃烧的现象为:

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2)F为FeCl2,检验亚铁离子的方法为:

先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可说明存在亚铁离子;

(3)②FeCl2具有还原性,能与具有氧化性的Cl2反应生成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点睛】

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退色,则说明A为Cl2,水溶液为浅绿色,则该溶液为FeCl2。

6.某课外学习小组对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M进行探究。

已知C可在D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M与其他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1)常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M溶液(足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电解一段时间后,让溶液复原的方法为_____,若M溶液为0.5L,电解一段时间后,两极共生成气体1.12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则电解后溶液的pH为_____(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2)若A是一种常见的难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可用于制造玻璃,则E溶液的俗称是_______。

(3)若A是CO2气体,将一定量的A通入B溶液,得到溶液W,再向溶液W中滴入盐酸,相关量如图所示,则溶液W中的溶质及其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

(4)若A是一种化肥。

A和B反应可生成气体E,E与D相遇产生白烟,工业上可利用E与D的反应检查输送D的管道是否泄漏,是因为E与D可发生反应:

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答案】2Cl-+2H2O

2OH-+H2↑+Cl2↑通入HCl13水玻璃Na2CO3,0.005molNaHCO3,0.005mol3Cl2+8NH3===N2+6NH4Cl

【解析】

【分析】

C可在D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则C为H2,D为Cl2;其生成的产物为HCl,F为HCl;用惰性电极电解M溶液,产生H2、Cl2,则M为NaCl,B为NaOH。

【详解】

(1)常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足量)时,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

2OH-+H2↑+Cl2↑;溶液中出来的为氢气和氯气,则溶液还原时,应加入HCl恢复;两极共生成气体1.12L,则生成n(H2)=n(Cl2)=

=0.025mol,则溶液中产生0.05mol的OH-,c(OH-)=

=0.1mol/L,则c(H+)=10-13mol/L,pH=13;

(2)若A是一种常见的难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可用于制造玻璃,A为二氧化硅,与NaOH反应生成硅酸钠,其溶液俗称水玻璃;

(3)若A是CO2气体,根据图像可知,开始时未产生气体,且生成气体消耗盐酸与未生成气体消耗的盐酸的体积比为2:

1,则溶液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液,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

1,则Na2CO3,0.005mol;NaHCO3,0.005mol;

(4)若A是一种化肥,E与HCl相遇产生白烟,则E为氨气,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铵固体,方程式为3Cl2+8NH3===N2+6NH4Cl。

7.现有A、B、C三种气体,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纯净的A可以在B中安静地燃烧生成C。

把气体B通入到适量石灰乳中可以得到白色浑浊物D。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纯净的A在B中安静地燃烧生成C_______________

②将气体B通入到水中:

__________。

③将气体B通入到NaOH溶液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气体B通入到适量石灰乳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三种气体分别通入酸性硝酸银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的气体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将白色浑浊物D溶于水得到澄清溶液,分别取适量该澄清液两份。

①向第一份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到出现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第二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会观察到____________(填现象)。

③白色浑浊物D因具有漂白性又称为______________,该物质在空气中容易变质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H2+Cl2

2HClCl2+H2O⇌HCl+HClOCl2+2NaOH=NaCl+NaClO+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BCCaCl2+Na2CO3=CaCO3↓+2NaClCa(ClO)2+Na2CO3=CaCO3↓+2NaClO生成白色沉淀漂白粉Ca(ClO)2+H2O+CO2=2HClO+CaCO3、2HClO

2HCl+O2↑

【解析】

【分析】

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应为H2,B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应为Cl2,纯净的A可以在B中安静地燃烧生成D,则D为HCl,把气体Cl2通入到适量石灰乳中可以得到白色浑浊物D,则D为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

【详解】

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应为H2,B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应为Cl2,纯净的A可以在B中安静地燃烧生成D,则D为HCl,把气体Cl2通入到适量石灰乳中可以得到白色浑浊物D,则D为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

(1)①A与B反应是氢气在点燃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为:

H2+Cl2

2HCl,

故答案为:

H2+Cl2

2HCl;

②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Cl2+H2O⇌HCl+HClO,

故答案为:

Cl2+H2O⇌HCl+HClO;

③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Cl2+2NaOH═NaCl+NaClO+H2O,

故答案为:

Cl2+2NaOH═NaCl+NaClO+H2O;

④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故答案为: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氯气溶于水会生成盐酸能与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HCl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故答案为:

BC;

(3)①D为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滴加碳酸钠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aCl2+Na2CO3=CaCO3↓+2NaCl、Ca(ClO)2+Na2CO3=CaCO3↓+2NaClO,

故答案为:

CaCl2+Na2CO3=CaCO3↓+2NaCl、Ca(ClO)2+Na2CO3=CaCO3↓+2NaClO;

②向第二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

生成白色沉淀;

③因为具有漂白性又称为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与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变质,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lO)2+H2O+CO2=2HClO+CaCO3、2HClO

2HCl+O2↑;

故答案为:

漂白粉;Ca(ClO)2+H2O+CO2=2HClO+CaCO3、2HClO

2HCl+O2↑。

【点睛】

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与水或是碱都发生歧化反应,本题考察氯气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解题时需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8.常温下,A是可用来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的黄绿色单质气体,A、B、C、D、E都含X元素,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请分别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如为溶液请填溶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请注明反应条件):

A+H2O(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

A+石灰乳(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E露置在空气中的第1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化学名称),保存漂白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l2HClOHClCl2+H2O=H++Cl-+HCl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Ca(ClO)2+H2O+CO2=CaCO3↓+2HClO次氯酸钙密封干燥避光、冷暗处

【解析】

【分析】

由A是可用来对自来水进行消毒的黄绿色单质气体,可知A为Cl2,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O化学性质不稳定,光照条件下会分解为HCl和O2,由此可知,B为HClO,D为HCl,Cl2与石灰乳反应生成Ca(ClO)2、CaCl2、H2O,HCl与石灰乳反应会生成CaCl2和H2O,因H2O在图中存在分子式,故C不是H2O,由此可知,C为CaCl2,E为Ca(ClO)2,以此解答本题。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Cl2;B为HClO;D为HCl;

(2)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其离子方程式为:

Cl2+H2O=H++Cl-+HClO;

Cl2与石灰乳反应生成Ca(ClO)2、CaCl2、H2O,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a(ClO)2暴露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O)2+H2O+CO2=CaCO3↓+2HClO;

(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因次氯酸钙会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而次氯酸见光受热易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氯化氢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水,从而使漂白粉最终变质为氯化钙,从而失去漂白效果,因此漂白粉需保存在干燥避光、冷暗处。

9.有X、Y、Z三种元素①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②X单质可以在Z单质中燃烧,生成物为XZ,其中火焰为苍白色;③XZ极易溶于水,电离出X+和Z﹣,其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液变红;④每2个X2分子可与1个Y2分子化合生成2个X2Y分子,X2Y在常温下为液体;⑤Z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作用。

(1)推断元素符号X_____、Y_____、Z_____;

(2)化合物XZ的电子式为_____,X2Y属于_____(填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共价分子);

(3)写出XZ(写化学式)的电离方程式_____;写出XZ(写化学式)与Ca(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HOCl

共价化合物HCl=H++Cl-Ca(ClO)2+2HCl=2HClO+CaCl2

【解析】

【分析】

有X、Y、Z三种元素,由①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②X的单质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XZ,燃烧时火焰呈苍白色、③XZ极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出X+和Z﹣.XZ的水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变红可知,X为H,Z为Cl,XZ为HCl;由④两分子X的单质可与一分子Y的单质化合生成两分子X2Y,X2Y常温下为液体,则Y为O,X2Y为H2O;⑤X2Y为H2O,Cl2溶于H2O中,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O具有漂白作用;据以上分析进行解答。

【详解】

有X、Y、Z三种元素,由①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②X的单质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XZ,燃烧时火焰呈苍白色、③XZ极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出X+和Z﹣.XZ的水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变红可知,X为H,Z为Cl,XZ为HCl;由④两分子X的单质可与一分子Y的单质化合生成两分子X2Y,X2Y常温下为液体,则Y为O,X2Y为H2O;⑤X2Y为H2O,Cl2溶于H2O中,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O具有漂白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