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7682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docx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docx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测试

一、基础知识(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推搡(sǎng)驰骋(chěng)寒噤(jìn)褒贬(bǎo)

B.迂回(yū)虔诚(qián)棱角(líng)蜿蜒(wān)

C.翌日(yì)隧道(suì)鸟瞰(hàn)妩媚(wǔ)

D.沟壑(hè)驿道(yì)苍劲(jìng)夙愿(sù)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平淡无奇 寻根究底 潜修静想 张驰有度 一马当先

B.不功自破 与日具增 必要步骤 停滞不前 优游自在

C.参照比较 墨守陈规 轻鄙学问 声张正义 顾名思义

D.运筹全局 明辨是非 博学多问 袖手旁观 油嘴滑舌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种别具匠心的场所,有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

B.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明知故问的道道,这就能避邪么?

C.吆喝的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灵活机动。

D.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上两粒橄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B.新建的广州儿童乐园为小朋友们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有的宠物狗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狗被称为“汪星人”。

D.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5.仿照示例,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其构成排比。

(4分)

我是一片雪花,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我是一滴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一:

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

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

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

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

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二:

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

如:

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等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世界多元化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保留?

请发表你的看法。

(4分)

我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38分)

(一)姥姥门前唱大戏(16分)

顾振威

姥姥是个戏迷,只要听到我们公社有唱戏的,三里五里她去听,十里八里她也去听。

姥姥住的村庄是个只有四百多人的小村子,在我的记忆里,姥姥的村子只唱过一场戏。

那是一个炎热的暑假,姥姥让舅舅拉着架子车请我们去听戏。

父亲要忙农活脱不开身,在我的撺掇下,母亲坐在舅舅拉的架子车上,去姥姥家听戏。

戏台就搭在姥姥家门前的空地上,我和母亲刚吃过晚饭,锣鼓家伙就“当当咚咚”地响起来了。

跑出院子一看,晚饭前还空空如也的场地黑压压地坐满了人,我急得大哭起来。

姥姥一脸慈祥地说,在你们吃饭时,我早把家里的小板凳搬到戏场了。

姥姥家门前唱大戏,哪能让我的小外孙听不成戏呢?

终于开戏了,我被戏台上的人物深深吸引住了,聚精会神地听着戏。

母亲趴在我耳边小声说,你在这听戏,千万别乱跑,我回家去找你姥姥。

母亲站起来走了,我哭着撵上母亲,母亲只好拉着我的手,回到姥姥家里。

如豆的煤油灯光下,我吃惊地看到姥姥俯着身子,吃力地推着沉重的石磨。

汗水像小溪一样在她身上流淌着。

母亲颤着声说,娘,你——咋不去呢?

你那么好听戏!

姥姥一只手扶着磨棍,一只手擦着脸上的汗,乐呵呵地说,你们好不容易才来一趟,我总得让你们吃上好面吧?

母亲知道为了给姥爷看病,姥姥卖光了家里的小麦,就问姥姥,咱家里不是没有小麦了吗?

没小麦,我不会借吗?

在村里我人缘最好,到谁家去借,谁不借给我呢?

姥姥一脸自豪地说。

咱俩一块推吧,磨太沉了。

母亲说着就抓起地上的磨棍。

你是来听戏的,哪能让你掏苦力?

姥姥说着就放下磨棍,像是轰赶小鸡一样把我和母亲轰出了院子。

在我8岁那年的暑假,我不但在姥姥家听到了大戏,还吃上了让我唇齿留香的凉面条打鸡蛋。

母亲曾多次内疚地对我说,为了让咱们吃上用小麦磨的好面,你姥姥借了人家二十多斤小麦,直到两年后土地包产到户了她才把小麦还清。

姥姥是个戏迷,可那年在她家门前唱的大戏她却没听成。

就是那一场戏,让童年时代的我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了醇浓的亲情。

姥姥在几十年前就离开了我们,她坟前那曾经细如手指的柳树,已经有碗口粗了。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

母亲颤着声说,娘,你——咋不去呢?

你那么好听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最后一段在结构和表达上各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完选文,你有怎样的人生感受?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湖畔夜饮(12分)

丰子恺

①前天晚上,我舍不得这湖上的春月,向湖畔散步去了。

柳荫下一条石凳,空着等我去坐。

有客来访,名叫西谛,住在葛岭饭店。

家人告诉他,我在湖畔看月,他就向湖畔寻我去了。

我想,西谛寻我不到,一定回旅馆歇息,当夜我就不去找他,只管睡觉。

第二天早晨,我找他未遇,留了名片,请他正午或晚上来我家共饮。

正午,他没有来。

晚上,他又没有来。

②到了八点,我正独酌酩酊之余,西谛来了。

阔别十年,身经浩劫,他反而胖了,年轻了。

他说我也还是老样子,不过头发白些。

略略寒暄后,我问他吃夜饭没有。

他说在湖滨吃了夜饭,——也饮一斤酒,——不回旅馆,直接来看我的。

我留的名片,他根本没看到。

我说:

“我们再吃酒!

”他说:

“好,不要什么菜蔬。

”窗外有些微雨,月色朦胧。

宜于在灯前和老友共饮。

③家人端了一壶酒和四只盆子出来,酱鸭、酱肉、皮蛋和花生米,我和西谛就对坐饮酒。

墙上正好贴着一首我手写的数学家苏步青的诗:

“草草杯盘共一欢,莫因柴米话辛酸。

春风已绿门前草,且耐余寒放眼看。

”有了这诗,酒味特别的好。

我觉得世间最好的酒肴,莫如诗句。

而数学家的诗句,滋味尤为纯正,直落明白,天真自然,纯正朴茂,可爱得很。

樽前有了苏步青的诗,桌上的酱鸭、酱肉、皮蛋和花生米,味同嚼蜡,唾弃不足惜了!

④我和西谛共饮,另外还有一种美味的酒肴!

就是话旧。

阔别十年,他沦陷孤岛,我奔走于万山中。

可惊可喜、可歌可泣的话,越谈越多。

谈到酒酣耳热之际,话声都变了呼号叫啸。

谈到我的子女阿宝、软软和瞻瞻——《子恺漫画》里的三个主角,幼时他都见过的。

阿宝和软软正在厢房里和弟妹们练习平剧,我就喊她们来“参见”。

西谛用手在桌子旁边的地上比比,说:

“我在江湾看见你们时,只有这么高。

”她们笑了,我们也笑了。

这种笑的滋味,半甜半苦,半喜半悲。

所谓“人生的滋味”【A】,在这里可以浓烈地尝到。

西谛叫阿宝“大小姐”,叫软软“三小姐”。

我说:

“那些画,都是你从我的墙上揭去,制了锌版在《文学周报》上发表的。

你这老前辈对他们小孩子又有什么客气?

依旧叫‘阿宝’‘软软’好了。

”大家都笑。

人生的滋味【B】,在这里又浓烈地尝到了。

我们就默默地干了两杯。

⑤我回忆起二十余年前的一件旧事,有一天,路遇西谛。

他拉住我的手说:

“子恺,我们吃西菜去。

”我说:

“好的。

”我们走到晋隆西菜馆楼上,点了两客菜,外加一瓶白兰地。

吃完后,服务生送账单来。

西谛对我说:

“你身上有钱吗?

”我说:

“有!

”摸出一张五元钞票,把账付了。

于是一同下楼,各自回家——他回宾馆,我回江湾。

过了一天,西谛到江湾来看我,摸出一张拾元钞票,说:

“前天要你付账,今天我还你。

”我惊奇而又发笑,说:

“账回过算了,何必还我?

更何必加倍还我呢?

”我定要把拾元钞票塞回去,他定要拒绝。

坐在旁边的同事刘薰宇,过来抢了这张钞票去,说:

“不要客气,拿去吃酒吧!

”大家赞成。

于是号召了七八个人去吃酒,直到烂醉。

此情此景,憬然在目。

这岂非人世难得之事!

我们又浮两大白。

(注:

痛饮两大杯。

⑥夜阑饮散,春雨绵绵。

我留西谛宿在我家,他一定要回旅馆。

我给他一把伞,看他高大的身子在湖畔柳荫下的细雨中渐渐地消失了。

我想:

“他明天不要拿两把伞来还我!

三十七年(1948年)三月廿八日夜于湖畔小屋

12.第③段说“有了这诗,酒味特别的好”,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丰子恺的散文语言如同漫画,往往寥寥数笔,生动而富于情趣。

请简要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

(4分)

(1)柳荫下一条石凳,空着等我去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

“他明天不要拿两把伞来还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④段两处提到“人生的滋味”,含义有什么不同?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

(1)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3)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文章一开始就揭示了作者少年时“嗜学”与“家贫”的尖锐矛盾。

B.“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写出了作者成年后求师问道的艰难。

C.“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写出了遇到老师发怒时求教的态度。

D.文章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如“同舍生皆被绮绣”与“余则缊袍敝衣”的对比,进一步写出了自己的贫寒与痛苦。

四、作文(30分)

18.用美好的心态去品味生活,平淡的日子也值得回味。

一样小吃、一声吆喝、一个节目、一款装饰、一幢民居、一种风格……无不充满着家乡的味道,浸润着生活的乐趣。

请以“家乡的民俗”为内容,自己拟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测试

一、1.D 2.D 3.D 4.C 5.示例:

羞涩地吻在了玫瑰的唇上 一棵苍松 狠狠地扎根在了黄山腰上 6.

(1)示例:

中国人喜欢过各种节日,以表达情感。

 

(2)应该保留。

 这样更能丰富我们的节日生活,更能表达我们的情感。

(也可以说应摒弃,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

(一)7.喜欢听戏的姥姥,为了能让我们吃上面条,最终没有听上家门口的大戏。

 

8.比喻、夸张。

(答出一种即可)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姥姥磨面时汗流浃背的样子,体现了姥姥的勤劳和对家人的挚爱。

9.“颤¡±在文中指声音振动发抖,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看到姥姥磨面时的惊讶。

体现了母亲对姥姥为家人无私付出的感动。

 10.结构上与标题和开头相呼应,总结全文;表达上深化中心,表达了姥姥对我们深厚的爱及我们对姥姥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11.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表达清晰,言之成理即可。

(二)12.¢Ù苏步青的诗直落明白,天真自然,纯正朴茂,作者很喜欢;¢Ú诗中表达的辛酸之余与友人共饮欢聚的内容,正契合作者与西谛旧友相逢的情境。

13.

(1)运用拟人(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石凳人的温情,读来亲切而温馨。

 

(2)照应前文加倍还账的内容,凸显西谛的憨厚和“我”的率真之情。

 14.【A】处:

作者和友人都到中年,喜看孩童成年,感伤自己韶华已逝,因而有半甜半苦、半悲半喜的滋味。

【B】处:

历经沧桑之后,友情纯正自然,不拘礼节,彼此温暖的滋味。

三、15.

(1)指代抄书 

(2)请教 (3)大概 16.

(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大意1分;¡°借给¡±1分) 

(2)因为内心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大意1分,“不觉得¡±1分) 17.D(解析:

¡°同舍生皆被绮绣¡±与¡°余则缊袍敝衣¡±的对比,是为了突出自己的贫寒,反衬自己精神富足,怡然自乐。

【参考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

(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弯曲伸展,(我仍)不放松读书。

抄写完后,跑着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已经成年之后,(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

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

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不曾稍有委婉。

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训斥,神情更加恭

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

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拿来热水(给我)淋洗,用被子围盖,过了很久才暖和。

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四、18.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