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施工作业指导书参考文本.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77536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施工作业指导书参考文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铁路施工作业指导书参考文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铁路施工作业指导书参考文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铁路施工作业指导书参考文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铁路施工作业指导书参考文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铁路施工作业指导书参考文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铁路施工作业指导书参考文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铁路施工作业指导书参考文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铁路施工作业指导书参考文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铁路施工作业指导书参考文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施工作业指导书参考文本.docx

《铁路施工作业指导书参考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施工作业指导书参考文本.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路施工作业指导书参考文本.docx

铁路施工作业指导书参考文本

××铁路×标段路基工程

 编号:

XXXX

 

  

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参考文本)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年XX月XX日发布XXXX年XX月XX日实施

 ××铁路路基工程

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客运专线铁路××段路基厂拌改良土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3.1改良土的拌和全部在拌和厂集中厂拌。

3.2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改良土的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

3.3在大面积填筑前,根据初选的摊铺、拌和、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改良土填料,在选取长度不小于100m的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每个施工单元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包含四个区段:

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

施工程序为:

施工准备→填筑试验段→确定工艺→验收下承层→测量放样→集中拌和→运输→填土→摊铺平整→碾压→养生→检验验收

4.2工艺流程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施工前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种类、改良土外掺料(石灰或水泥)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5.1.1路基填筑试验段

路基全面开工前,根据工程土类性质、填料性质和压实机械条件,选择不小于100m的试验区段进行路基填筑试验。

选定与路基填筑、压实、检测有关的工艺参数,改良土配合比等施工工艺参数,将以上试验资料整理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用以指导此项工程的路基施工。

5.1.2改良土配合比

基床以下路堤本体及基床底层为改良土填筑,其中基床以下路堤本体的垫层为水泥改良土;路堤本体不浸水路堤为石灰改良土,浸水路堤为水泥改良土。

基床底层为厚度2.3m的水泥改良土。

改良土的具体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和取土场土料的塑性指数及液限、塑限等指标通过试验室进行试验确定。

5.2施工工艺

5.2.1验收下承层

填筑前应检查基底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进行相关工序的检测与验收),不符合标准的基底应进行处理,使其达到验收标准。

5.2.2测量放样

在施工现场附近引临时水准点,并报监理审批。

作业时,严格控制标高,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10m,横向应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

5.2.3拌和

改良土混合料采用稳定土拌和设备在拌和厂集中进行拌和,同时配备碎土设备消除土壤中的土块。

在拌和设备内拌制改良土混合料时,应拌和均匀,混合料中不应含有大于10mm的土块和未消解石灰颗粒;并使混合料的组成和含水率(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拌和时的含水率与碾压时最佳含水率的关系)达到规定的要求。

5.2.4运输

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

拌合好的混合料应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

混合料在运送过程中应进行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5.2.5摊铺

根据松铺厚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确定堆放密度。

混合料应全断面均匀摊铺,不得出现纵向接缝,中途不宜中断。

当因故中断超过2h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接缝应采用搭接施工。

整型应按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特别注意接缝处的整平。

在整型过程中,严禁车辆通行。

初步整型后,检查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必要时应进行补料或减料。

5.2.6碾压

当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率时,用重型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密度,碾压完成后表面应无明显的碾压轮痕迹。

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两作业区段之间的衔接处纵向搭接拌和长度不小于2.0m。

5.2.7养生

改良土碾压完成后,如不能连续施工应进行养生,改良土表面保湿养生不少于7天。

养生期间改良土不能过湿,更不能忽干忽湿,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当改良土分层施工时,下层检验如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合格后,上层填土能连续施工时可不进行专门的养生。

6.劳动组织

6.1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

负责人

1人

技术主管

1人

专兼职安全员

1人

工班长

3~5人

指挥卸土人员

2人

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

4~6人

机械工、普工

30~50人

 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7.材料要求

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石灰应选用消解石灰或钙质生石灰,其指标应达到合格标准。

用石灰改良时,土中硫酸盐含量应小于0.8%,有机质含量小于5%;用水泥改良时,土中硫酸盐含量应小于0.25%。

掺入水泥时,其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宜大于6h。

在设计规定范围内取土,取土时应清除树木、草皮以及表面腐殖土。

当土源发生变化时必须按要求重做配比试验。

施工用水的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标准。

石灰、水泥等化学改良土外掺料的运输、使用应有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外掺料应分类堆放、与原地面架空隔离,并有防风、雨设施,防止材料受潮、变质。

冻土不能作为路基改良填料。

8.设备机具配置

改良土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分为两大部分,即改良土拌合厂和路堤填筑区的各个施工单元。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改良土拌合厂

填筑区施工单元

稳定土拌合站1~2台

推土机2~4台

碎土设施1~2台

平地机1~2台

装载机2~4台

压路机2~4台

洒水车1~2台

洒水车1~2台

挖掘机1~2台

挖掘机1~2台

自卸汽车20~30台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质量控制

9.1.1改良土施工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主要为五个方面:

①原材料(土、石灰或水泥);

②配合比(根据不同的土质需掺入的石灰或水泥量);

③改良土含水量控制;

④均匀性(避免改良土中出现素土现象);

⑤压实度(通过试验段确定适宜的施工参数)。

9.1.2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9.1.3改良土填筑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改良土的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压实质量能达到设计要求。

9.1.4路堤填筑改良土施工中,拌合料的均匀性是关键因素,应严格控制拌合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确保拌合熟料的均匀性。

9.1.5对初步确定使用的混合料,应进行重型击实试验,计算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并进行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9.2质量检验

9.2.1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工程质量检测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和《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9.2.2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9.2.3改良土外掺料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检查每批产品的生产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并在料场的5个不同部位等量取样,总计取样不少于12kg,按有关规定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9.2.4对进入摊铺场地的混合料进土团粒和生石灰块的检查,在100m2面积内随机检查3个点。

检验方法:

土团粒检查采用孔径为10mm的筛子,标准为不能有筛余量;生石灰块检查采用孔径5mm的筛子,标准为不能有筛余量。

9.2.5改良土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验标的规定。

检验频数:

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改良细粒土)6点,其中:

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有反压护道地段每100m增加1个检测点。

每100m每填高约9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各4点,其中:

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

检验方法:

压实系数K检验宜用环刀法,K30、Evd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方法检验。

9.2.6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频数:

每层每1000m2检查一组;

检验方法: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从已摊铺好填料的地段现场抽样,在室内按要求的压实度成型,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10.1.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10.1.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10.1.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

10.1.4改良土施工中,制订合理的作业程序和机械车辆走行路线,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确保协调、安全施工。

10.2环保要求

改良土施工中,容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为保护自然环境,在化学改良土改良过程中,应减少甚至避免石灰(或水泥)扬尘,并加大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真正将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10.2.1应对石灰在运输、储存、磨细、消解、撒布、拌和等各环节制定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尽量避免石灰与外界的直接接触。

消解石灰时,应选择在避风近水的地方,并在其周围进行封闭。

10.2.2与石灰接触的工作人员,需穿戴防护工作服。

10.2.3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

10.2.4按环保部门要求集中处理试验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