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7873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福州某纪念馆内挂着一幅楹联:

“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

”此馆纪念的英雄人物应该是

A.邓世昌B.关天培C.陈化成D.林则徐

2.17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是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A.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B.中国市场的大门被打开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D.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3.《重寻近代中国》一书中写道:

“这个条约对中国最大影响不是赔款,不是割让香港(岛),而是五口通商。

”“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黄埔条约》

4.2015年3月1日,位于巴黎南部的枫丹白露博物馆中国馆15件珍贵展品遭窃,其中包括清朝乾隆年间的铜胎掐丝珐琅麒麟(如图)。

失窃的麒麟原为圆明园藏品,致使其流散海外的侵略者是

A.美俄联军B.英俄联军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5.1859年,一位沙俄的渔夫在黑龙江以北地区捕鱼遭到清军阻挠,可这个渔夫却说自己是合法的。

他的理由应是

A.俄国实力比中国强大B.俄国人民法律意识强

C.符合中俄《瑷珲条约》的领土规定D.符合中俄《北京条约》的领土规定

6.恩格斯曾说过:

“它不废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这个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日本D.俄国

7.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

C.发动两次战争的国家相同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

8.太平天国运动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B.西征胜利C.定都天京D.永安封王

9.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的新情况是

A.地主阶级的镇压B.农民阶级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敌人长期围困封锁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10.下列关于第一、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洋务运动的前期,打出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自夷B.发展经济C.自强D.求富

12.下列事件中,为中国资本主义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

1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副挽联是人们用来哀悼民族英雄

A.丁汝昌B.徐骧C.邓世昌D.刘永福

14.19世纪后半期,京城一度流传一副对联:

“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讽刺慈禧太后在民族危难之时仍不忘追求个人享乐,你判断此联书写的具体时间应在

A.中法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辛丑条约》签定后D.《马关条约》签定后

15.最早强迫清政府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因签订《马关条约》而被国人唾骂的清政府官员是                    

 A.奕訢       B.李鸿章    C.左宗棠     D.曾国藩

17.以下清政府同列强签订的条约中,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戊戌变法运动又称“百日维新”,揭开这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C.强学会的成立D.《中外纪闻》的创办

19.直接导致“公车上书”的事件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C.《马关条约》的签定D.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20.在下面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哪几次攻进了北京城,并大肆抢劫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1.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

李晓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重大事件

相关史实

八国联军战争

A.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

B.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大肆劫掠

C.八国联军在廊坊遭到义和团的奋勇抵抗

D.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前途和命运而不断奋斗,他被称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请根据所学回答第22-24题

22.上述提到的人物是

A.孙中山B.毛泽东C.蒋介石D.邓小平

23.1905年,他在东京组织了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这一政党是

A.兴中会B.国民党C.同盟会D.光复会

24.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的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25.“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是针对

A.冯国璋B.张作霖C.段祺瑞D.袁世凯

26.《武汉赋》这样描述一桩历史事件:

“壮哉!

武昌首义,一枪打翻了封建帝制;伟哉!

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

”这幢历史事件是

A.张之洞参与的洋务运动B.康有为发动的戊戌变法

C.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D.陈独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

27.孙中山说:

“斯役之价值。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之并寿。

”所指战役是

A.黄花岗起义B.惠州起义C.广西起义D.萍浏醴起义

28.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

两个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挽救中华民族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D.建立民主共和国

29.辛亥革命失败后,革命党人为挽救辛亥革命的成果,继续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斗争有

①广州起义②武昌起义③二次革命④护国战争

A.②④B.③④C.①②D.②③

30.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是

A.护国战争迅速发展B.帝国主义放弃对袁的支持

C.北洋军阀内部分化D.卖国和复辟不得人心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1分,共5分。

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31.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

3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33.威海卫战役的结果是邓世昌牺牲,日本取得了黄海的制海权。

34.戊戌变法中的谭嗣同是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

35.成立于美国檀香山的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三、匹配题(本大题共1题,每空1分,共5分)

36.自孙中山发起清末的革命以来,革命派涌现了众多豪杰志士,请将他们的功绩或作品与名字对应起来。

(1)孙中山()

(2)章炳麟()(3)陈天华()

(4)黄兴()(5)秋瑾()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亲身参加黄花岗起义

C壮志未酬,人称“鉴湖女侠”D《猛回头》

E先后创立兴中会和同盟会

四、综合探究题。

(本大题共5题,共30分。

其中第37题共4分,第38题共7分,第39题共4分,第40题共11分。

第41题共4分。

37.为了纪念戊戌变法运动,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了戊戌变法人物图片展,分类展出了与戊戌变法有关的人物图片。

识读下列图片:

 

图一图二图三

请回答:

(1)请你替博物馆工作人员完成以上三幅图片的分类工作。

(请在类别右边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人名)

①主张变法:

②支持变法:

③反对变法:

(当时清朝的大权掌握在以其为首的顽固派手中)

(2)如果你是博物馆的解说员,对于戊戌变法,你会如何介绍?

(提示:

可从戊戌变法的序幕,领导人物,维新活动,变法内容,结果,意义等等方面)

 

38.材料一:

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

材料二:

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教师任教。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3年内,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以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0多万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

请你至少写出这次运动的两个代表人物。

 

(2)材料二反映了这次运动的哪项内容?

其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轮船招商局”与该运动的哪一口号有关?

结合材料及相关所学,说说该运动有何积极的影响?

 

39.每年国庆节期间,北京天安门广场南侧都矗立着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

台湾地区也设立有孙中山纪念馆,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纪念孙中山先生。

请回答:

(1)孙中山在美国建立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2)1905年8月,孙中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该政党的名称是什么?

机关刊物是什么?

 

(3)你能说说孙中山的革命贡献吗?

 

40.资产阶级革命者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

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桂。

德意志,占胶龄,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

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分?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请回答:

(1)材料中“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主要指的是沙俄在哪次侵略战争前后,侵占中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形成对我国的三面包围之势?

沙俄共侵占我国多少领土?

 

(2)“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通过该条约英国割占了中国的哪块领土?

 

(3)“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日本通过哪次战争哪个不平等条约“取台湾”的?

此次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美国政府针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提出了什么政策来争夺在华利益?

 

(5)“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是在哪次战争哪个不平等条约签订后?

有何影响?

 

41.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

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于世界前列。

但正是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

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

“康乾盛世”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请回答:

(1)回顾七年级相关历史,材料中提到“中国统治者……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当时的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导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

 

(2)19世纪中后期,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深重。

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C

A

C

C

D

A

C

D

B

C

B

C

D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B

C

B

A

A

C

A

D

C

A

A

B

D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1分,共5分。

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31

32

33

34

35

B

A

B

A

B

三、匹配题(本大题共1题,每空1分,共5分)

36.

(1)E

(2)A(3)D(4)B(5)C

四、综合探究题。

(本大题共5题,共30分。

其中第37题共4分,第38题共7分,第39题共4分,第40题共11分。

第41题共4分。

37.

(1)①康有为②光绪帝③慈禧

(2)结合试卷上的提示,任意一点即可得分。

38.

(1)洋务运动奕䜣、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任意两个即可)

(2)兴办新式学校培养人才

(3)求富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39.

(1)兴中会

(2)中国同盟会《民报》

(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任意一点即可得分)

40.

(1)第二次鸦片战争150多万

(2)《南京条约》香港岛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门户开放”政策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1.

(1)闭关锁国

(2)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黄海大战等等。

(人物对应历史事件任意一条即可)

(3)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