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7875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6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2.docx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论述类文本阅读2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北京市通州区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地名如人名,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又一代人息息相关。

地名,承载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千百年的情感传承,不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

一个长期形成的地名,其实就是那个地方的符号,是那个地方所有人情感所系的标志。

即便远在他乡,人们也永远不会忘记故乡名字。

我们常说珍爱乡愁、寻找乡愁,这乡愁,就融在地名中。

曾听某省的民政厅干部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老兵到了台湾一直没能回到大陆,身体不好不能回到家乡,就让孩子回来寻根,找他生活过的地方。

孩子归来,根据地名按图索骥,却难以找到,原来这个地名早已消失。

最后,找到民政厅,翻阅档案,才找到原来的地名。

这位老先生写信来感谢民政厅同志,并说:

“你们经济发展得很好,建设也很好,但是地名不要改。

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地名,我们回家的路。

说得多好!

地名,在海内外华人眼里,在所有寻找乡愁的人们心中,就是一条回家的路。

即便不在这里出生,那也是祖辈的根,后代依旧将心底的那份乡愁,与那个遥远的地名联在一起。

地名的替换与取消,显然需要慎之又慎。

尤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早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存在于史书、碑刻、文学经典之中。

如果轻率地将之更名,多少文化信息会被消解。

陕西汉中的勉县,是武侯墓和武侯祠所在地,因汉水称作沔水,历史上曾叫沔县。

上世纪50年代初,因考虑到“沔”字不好写,便改为“勉”。

汉水流至湖北,一个县叫沔阳,和沔县的“沔”是一个字。

前些年改名叫仙桃市。

远远近近的人,都熟悉沔阳三蒸、沔阳花鼓戏,可如今,一个“仙桃”,令“沔阳”失去了多少历史内涵。

说到襄阳,会想到王维的“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想到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说到荆州,会想到“大意失荆州”;说到衡阳,会想到范仲淹的“衡阳雁去无留意”;说到徽州,会想到汤显祖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试想,如果将“襄樊”“荆沙”“黄山”在诗句中予以替换,今人与后人的感受,又该如何?

幸好衡阳、洛阳等地名依然安在,不然,多少经典诗词,将从此失去地名带来的历史内涵和美感。

慎重更换地名,其实就在于对地名有情感。

这种情感,是个人的,是家族的,更是地方的、民族的。

诸多地名情感的滋生、蔓延与丰富,才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自尊。

在更换地名之际,我们需要敬畏文化,敬畏历史,任何一个地名,都是在悠久历史中形成。

“邯郸”这个地名,延续两三千年,不是依旧与人们同在吗?

当然,不是所有地名都必须恢复旧名称,但像“徽州”这样重要的历史地名,不妨考虑恢复。

毕竟,没有“徽”,哪来“安徽”?

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无疑给了我们一次新的契机。

通过普查,来一番梳理,让中国的地名更具有历史沿袭性、更富有传统文化特色,让新起的地名更能体现中文之美,更有丰富内涵。

当然,这需要各地政府,有勇气面对过去。

珍爱地名,回家的路,再远,也很近。

(取材于李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珍爱乡愁,寻找乡愁、将地名融在了乡愁中、永远都不会忘记。

B.历史悠久的地名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存在于史书和文学经典中。

C.诸多地名情感的滋生,蔓延与丰富,才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自尊。

D.地方政府更改地名不需要面对过去,能体现中文之美、有内涵即可。

2.下列对材料一中有关常识的理解,不确的一项是

A.“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出自王维的《汉江临泛》,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其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为“王孟”。

B.“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尾联。

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多集于《杜工部集》。

C.高适的“衡阳归雁几封书”与杜牧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均提及的“衡阳”有归雁峰,传说鸿雁秋季南飞至此停留。

D.“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件身”出自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中国古代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3.下列为材料一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地名与乡愁B.地名,改还是不改?

C.地名文化D.地名,我们回家的路

【答案】1.B2.C3.D

【解析】

1.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理解。

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

对材料一的理解,A项,“将地名融在了乡愁中”错;C项,“国家”错;D项,结合文本内容“让中国的地名更具有历史沿袭性、更富有传统文化特色,让新起的地名更能体现中文之美,更有丰富内涵”分析可知,不合文意。

2.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学常识的理解。

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对材料一中有关常识的理解,C项,“杜牧”错,应为“王勃”。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是王勃的《滕王阁序》里的名句。

3.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拟标题。

需要综合分析文本的内容,筛选主要信息,分析选项内容。

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

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

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A项,“乡愁”只是文本阐述内容的一部分,不准确;B项,选择关系,没有明确观点;C项,表述内容不全;D项,结合文本内容“地名如人名,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又一代人息息相关。

地名,承载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千百年的情感传承,不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

一个长期形成的地名,其实就是那个地方的符号,是那个地方所有人情感所系的标志”分析可知,D项最恰当。

二、【山东青岛黄岛区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十七世纪西方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

但是,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

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渡越那许多距离,安稳到达另一种文字里,这是很艰辛的历程。

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

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

那就是“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

中国古人也说翻译的“翻”等于把绣花纺织品的正面翻过去的“翻”,展开了它的反面。

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讹”又是不能避免的毛病,于是“媒”或“诱”产生了新的意义。

翻译本来是要省人家的事,免得他们去学外文、读原作的,却一变而为导诱一些人去学外文、读原作。

它挑动了有些人的好奇心,惹得他们对原作无限向往,仿佛让他们尝到一点儿味道,引起了胃口,可是没有解馋过瘾。

他们总觉得读翻译象隔雾赏花,不比读原作那么情景真切。

这样说来,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它把我们向原作过渡,而我们读到了原作,马上掷开了译本。

勇于自信的翻译家也许认为读了他的译本就无需再读原作,但是一般人能够欣赏货真价实的原作以后,常常薄情地抛弃了翻译家辛勤制造的代用品。

倒是坏翻译会发生一种消灭原作的效力。

拙劣晦涩的译文无形中替作品拒绝读者:

他对译本看不下去,就连原作也不想看了。

这类翻译不是居间,而是离间,摧灭了读者进一步和原作直接联系的可能性,扫尽读者的兴趣,同时也破坏原作的名誉。

林纾的翻译所起的“媒”的作用,已经是文学史上公认的事实。

他引导他们去跟原作发生直接关系。

能读原文以后,再来看错误的译本,有时不失为一种消遣。

有人说,译本愈糟糕愈有趣。

我们对照着原本,看翻译者如何异想天开,用胡猜乱测来填补理解上的空白,无中生有,指鹿为马,简直像一位“超现实主义”的诗人。

但是,我对林译的兴味绝非想找些岔子,以资笑柄谈助,而林纾译本里不忠实或“讹”的地方也并不完全由于他的助手们语文程度低浅、不够理解原文。

一个能写作或自信能写作的人从事文学翻译,难保不像林纾那样的手痒,他根据自己的写作标准,要充当原作者的“诤友”,自以为有点铁成金或以石玫玉的义务和权利,把翻译变成借体寄生的、东鳞西爪的写作。

正确认识翻译的性质,严肃执行翻译的任务,能写作的翻译者就会有克己功夫,抑止不适当的写作冲动,也许还会鄙视林纾的经不起引诱。

(节选自钱钟书《旧文四篇:

林纾的翻译》,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使原作“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却保存了原有的风味。

B.两种文字之间的距离、译者跟原作者的距离、译者表达能力欠缺等都会使译文走样。

C.文学翻译的“化境”只是一种理想,由于“讹”无法避免,因而“化境”是无法实现的。

D.翻译本图省事,却变为导诱一些人去学外文、读原作,与目的相去甚远,费力不讨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为了论证文学翻译的“化”和“讹”的关系,援引古今中外论据,辩证而形象。

B.文章把好的翻译和坏的翻译进行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二者之高下、优劣不言自明。

C.文章对林纾翻译西方小说的功过得失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论证,给后来者提供借鉴。

D.文章围绕着文学翻译的“化”“讹”“媒”“诱”等几方面展开论述,条理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优秀的翻译作品,既要忠实原著,保留原先的精神姿致,而又不露生硬牵强的痕迹。

B.文学翻译的所谓“媒”,就是通过译本作为媒介让读者去阅读原著,促进文化交流。

C.林译小说的“讹”,不是因为他的助手们语文程度低,而是因为没有抑制写作冲动。

D.坏的翻译那是糟蹋原著,因为译本的不堪卒读,进而连累原著,居间反而成了离间。

【答案】1.A2.C3.C

【解析】

2.试题分析:

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细致深入的分析论证”与原文不符。

点睛: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和论证法法。

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此题选项C论证方法归纳错误。

3.试题分析:

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C项,林译小说的“讹”,与“他的助手们语文程度低”不无关系,只是“不完全由于”。

点睛: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

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

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

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

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三、【广东省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草原文化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以个体奋斗为主要内容的进取性文化。

北方草原具有独特性,它既有深远悠长的民族牧歌情调式的生活方式,又有严酷杀伐的沧桑、厚重的历史,从而导致了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特殊认识。

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直接、密切,人对自然的依赖性突出,因而对自然的亲近之感、迫近之念、忧虑之情更为突出、深挚;它不似江南山水对人的细膩轻抚,更不像士子优游于小桥流水,流溢着别致而精微的艺术感触,而是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直接联系起来,把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联结起来,发出了“草原不在、民族何存”的呐喊,汉代流传的《匈奴歌》就是其中代表。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架构起初步的生态美学桥梁。

蒙古民族第一部史传文学《蒙古秘史》当中就显现着极为浓郁的生态观念。

由于生存环境的严酷、险恶、千变万化,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动态生存观念异常鲜明。

草原民族生存的“动态”和“变化”的特点使人的适应能力和冲破自然环境束缚的能力分外突出。

草原民族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从而形成一种对英雄的崇拜的观念。

《史记·匈奴列传》中的冒顿单于和《蒙古秘史》中的札木合就是鲜活的例证,只不过后者还显现着强烈的崇信重义之美。

北方草原多地处边陲,因而在地域上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特征。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又不得不产生与外界文化交融的必然性,于是草原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出新的文化,对于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较农业文化更主动、更积极。

这在元代西域文人那里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著名学者刘大杰曾称元代萨都刺的诗歌“代表了元诗的活力与变化的趋势”。

也由于草原自然环境的险峻、生存的艰难,致使草原文化的忧患意识中多了一种实践意识和冒险精神。

忧患意识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我成长、成熟的标志,就农业社会而言,忧患意识往往侧重于对深厚精神苦闷的自我消解、自我提升;自我肯定、自我壮大是农业社会忧患意识的主体内容。

草原文化景观下的忧患意识,虽然也是在生存困扰下的一种自我拯救、自我飞扬,也充满了焦虑、深痛之感,但并不专力于自我精神领域的别有洞天,而是将原始初民时期产生的朴素的“天人合一”观念加以发展,剔除了其中包含着的精神层面的穷力追逐,进而催生个体抗拒灾难和挫折的行为力量。

(摘编自温斌《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的精神风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方草原与南方山水虽然空间地理位置不同,但在与人的关系上两者却是一致的。

B.草原文化精神既体现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又显现着极浓郁的生态观念。

C.北方草原是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因此北方草原文化是一种自发性、独立性的文化。

D.不同于农业文化,草原文化的忧患意识除了侧重于自我精神领域,还催生了行为力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点出草原文化是进取性文化,再从草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崇拜英雄的观念、开放性、优患意识等方面进行论述。

B.文章举《匈奴歌》的例子,证明草原文学注重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并将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统一起来。

C.文中所提的冒顿单于和札木合两个人都是被草原民族崇拜的英雄,以此二人为例主要是论证草原文学具有崇拜英雄的观念。

D.文章提到了元代西域文人,以此不仅论证了草原文化具有忧患意识,还进一步论证了忧患意识中具有实践意识和冒险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北方草原不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历史,那么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能就不会有特殊认识。

B.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动态生存观念异常鲜明,缘于其生存环境的严酷、险恶、千变万化。

C.草原民族崇拜英雄的观念的形成,与其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有关。

D.相比农业文化,草原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融有着必然性,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也更主动、更积极。

【答案】1.B2.D3.D

【解析】

1.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在与人的关系上两者却是一致的”分析错误,文章第一段说“它不似江南山水对人的细腻轻抚……流溢着别致而精微的艺术感触”,可见并不一致。

C项,“北方草原文化是一种自发性、独立性的文化”错误,文章第三段说“草原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出新的文化”,因此它并非是自发性、独立性的。

D项,“草原文化的忧患意识除了侧重于自我精神领域”错,草原文化并不侧重于自我精神领域。

2.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论证了草原文化具有忧患意识,还进一步论证了忧患意识中具有实践意识和冒险精神”分析有误,这是对文章论据的分析有误,元代西域文人这一事例源自第三段,文中说“于是草原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出新的文化,对于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较农业文化更主动、更积极。

这在元代西域文人那里得到了很好的印证”,由此可知,论证的应是“草原文化所具有的开放、积极、主动的特点”。

四、【广西区2018届4月高三考前模拟联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字史料和口述史科都不一定准确,对实物史料的鉴定又往往见仁见智,所以研究历史必须具备考证的功力。

清乾嘉时代,考证学基本上局限于文献典籍范围。

1925年,王国维提出了“二重证据法”,用甲骨文等考古资料(即“地下之新材料”)跟传统典籍文献(即“纸上之材料”)互相释证,扩大了研究者的视野。

上世纪九十年代,史学家杨向奎等进而提出了“三重证据法”,自觉吸收了民族学、民俗学的资料研究历史,其中既有文字材料,又有非文字材料,如实物形态、图案花纹、装饰美术、民间信仰、风俗制度、民间艺术游戏、建筑遗痕等。

本世纪初,又有学者把出土和传世的古代文物与图像资料作为文献以外的第四重证据,以期达到“立体释古”的目的。

图像史料似乎是一种新的概念,但中国自古就有图史互证、从画面寻找历史痕迹的传统,方式之一就是古籍中的“左图右史”。

南宋史学家郑樵在《通志》中指出:

“图谱之学,学术之大者。

”“图,经也;文,纬也。

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

”古代的岩画、铭刻、造像、字画等,都是重要的图像史料。

西方也有图像学研究这一学术门类,致力于研究图像的“自然意义”“常规意义”和“本质意义”,除了用图像印证历史之外,还考证图像本身的真伪,图像比文字更具直观性,也提供了可能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一切图片、实物、影视作品,都应该成为图像资料库中的藏品。

比如研究中国古代礼学,主要依据的是文字资料,缺少直观性。

幸而古代礼学中有礼图传统,可以弥补文字记载的不足。

五代宋初聂崇义的《三礼图》,提供的是礼器的图像,南宋杨复的《仪礼图》,提供的是仪节的图像。

如今借助真人演绎,应用3D数字技术,进行录影,更进一步改变了古代图像的静止状态,使传统礼图变成了“活动的礼图”。

图像史料中的岩画是记录人类想象力的最早证据。

在非洲大陆,现保存了一千万幅岩画,其中有些动物题材的岩画已有两万七千年的历史。

岩画中除动物之外还有各种人像,或从事狩猎,或从事生产,是人类祖先生活的原始记录。

在中国东部沿海和北方地区,也有三条连续性的人面岩画分布带,总长四千余公里,这些岩画呈现了甲骨文、金文的雏形,可与上古神话相对应,证实中国史前出现过太阳崇拜,成为“天人合一”观念的源头,弥补了先秦典籍的缺失。

年画也是一种图像史料。

木版年画从宋代形成到明末清初大规模普及并流传至今,已逾千载,中国年画产地约有二十处,翻版刻印的地区则难以确数,年画题材广泛,蕴含着大量的民俗信息和历史文化信息,折射着民间的生命追求和精神信仰。

(摘编自陈漱渝《文学史料的鉴别与考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扩大研究者的视野,王国维提出用考古资料与传统典籍文献互相释证的“二重证据法”。

B.为了达到“立体释古”,有学者把出土和传世的古代文物与图像资料作为第四重证据。

C.西方虽然也有图像学研究,但致力于研究图像的其他方面,并没有把图像作为史料来研究。

D.由于中国东部沿海和北方地区人面岩画分布带的发现,证实了太阳崇拜最早出现在中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围绕研究历史必须具备考证的功力介绍了我国近现代考证学的发展历程。

B.文章以南宋郑樵的《通志》论证了中国自古就有图史互证,从画面寻找历史痕迹的传统。

C.文章举传统礼图变成了“活动的礼图”之例说明图像史料可以弥补文字记载的不足。

D.文章以非洲大陆现保存的千万幅岩画的内容阐释了岩画是图像史料中最重要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在研究历史中重视对图像史料的研究考证,就不会存在对实物史料的鉴定见仁见智的现象。

B.民族学、民俗学中无论是文字材料还是非文字材料,都可以作为第三重证据用来研究历史。

C.古代的岩画、铭刻、造像、字画等,都是重要的图像史料,都应该成为图像资料库中的藏品。

D.年画包含着大量的民俗信息和历史文化信息,折射着民间的生命追求和精神信仰,因此年画也是图像史料。

【答案】1.B2.D3.A

【解析】

1.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题中A项,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说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这一考证方法扩大了研究者的视野。

C项,“并没有把图像作为史料来研究”分析错误,原文有“除了用图像印证历史之外”的信息。

D项,“太阳崇拜最早出现在中国”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中国史前出现过太阳崇拜”。

点睛:

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题中D项,“阐释了岩画是图像史料中最重要的观点”分析错误,由下文“年画也是一种图像史料”可知应是阐释岩两也是一种图像史料。

3.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题中A项,要避免对实物史料的鉴定见仁见智只有增强考证的功力,而不是只重视对图像史料的研究考证。

五、【湖北省2018届高三4月调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中国古代,“伦理”实际上是建基于“礼”这一宗法等级的人际关系及其秩序之上的。

一般说来,“伦理”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秩序。

但在古代,这种“关系”有其特殊的内容:

一是指君与臣、父与子、兄与弟、夫与妻以及朋友之间具有双向义务的关系,也就是双方各以对对方的义务而成为“伦理”关系。

所谓“慈”“孝”“良”“恭”“仁”“忠”“惠”“顺”“信”等则是诸种双向义务的规范形式;二是指这种双向义务关系的构成以亲情、友情为纽带和基础,所谓“君臣关系”则是“父子关系”的延伸。

第三,除了“朋友”一伦,其他以亲情为纽带的关系都不是平等的,而是有上下尊卑等差的,体现了传统“伦理”既亲亲又尊尊的宗法等级性特点。

由此可见,“伦理”作为一种“关系”的实体存在,不是任意的。

没有血缘亲情关系就不构成家庭伦理,没有友情关系就构不成朋友伦理。

但在中国古代,虽有血缘亲情关系,如没有上下、尊卑之别,也不构成“伦理”关系。

传统“伦理”的这种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