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8342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docx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这框,首先阐述了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指出了它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其次介绍了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以外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最后重点分析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客观必然性。

  【学情分析】

  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学生们对这一框的内容较易理解。

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来讲解,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对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要性,这一重点的突破,可采用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找到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按劳分配的含义以及我国现阶段几种主要的非公有制形式。

能够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有制结构两方面,说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客观必然性。

  能力目标:

通过对按劳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的分析,锻炼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通过调查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目前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社会现象,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进而加深对“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理解。

  【教学重点】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

  【教学难点】

  按劳分配以外的几种分配方式

  【教学理念】

  1.理论联系实践,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验证理论,反之亦然。

  2.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去探索,去求知。

  3.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展示《如此分配》图片,问题:

在我国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有哪些?

  学生活动:

回答:

按劳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教师板书标题)

  【教授新课】

  教师活动:

展示图片《老赵说事》引发学生兴趣,同时指明老赵的女儿是教师,儿子是国企职工。

  问题:

老赵的女儿和儿子所得的收入是按什么分配?

  学生活动:

阅读课文,合作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注意:

教师和国企)

  【总结】

  按劳分配: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意】教师点名区分按劳分配的要点

  范围:

公有制原则:

多劳多得、少劳少的对象:

个人消费品

  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方式

  【深化问题】

  问题:

在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平均分配和按需分配能否可行?

  学生活动:

阅读课文、合作讨论、发言(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生产力、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结合分析)

  教师活动:

帮助、引导学生分析(教师加入学生的小组讨论中)

  【总结】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

  基础。

③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合作探讨】平均分配和按需分配要不要?

  教师活动:

出示教学情景

  1958年,我国提出了“大跃进”口号,组织人民公社,实行平均分配制度,吃“大锅饭”。

当时顺口

  溜说的好:

上工一窝蜂干活闹哄哄放工往前冲苦了想干的,累了实干的,便宜了捣蛋

  的

  问题:

如果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会导致什么结果?

  学生活动:

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平均主义会带来什么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把平均主义的结果和按劳分配的意义结合分析、比较)

  【对比分析】

  平均主义:

这是搞平均主义,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普遍贫穷。

  按劳分配:

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的主体性因素,能动性因素,实行按劳分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按劳分配能够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有力地促进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

  【共鸣】

  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不能搞平均主义,历史实践已经做出了很好的证明。

(延伸知识:

让学生回家后,做一次家庭变化对比:

60年代家庭状况和现在家庭状况对比分析)

  【阶段小结】

  按劳分配为主体

  

  

  

  【知识演练】

  赵某承包了本村的五亩菜地,他认真学习农业知识,向农业指导员请教。

精耕细作,采用地膜覆盖,

  温室大棚等先进技术。

结果,赵某的菜地产量和收入非常不错。

  问题:

赵某的所得属于那种分配方式?

  学生活动:

利用所学知识分析:

按劳分配(讲明分析思路:

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

  【过渡】

  问题:

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只有按劳分配这一种方式吗?

  学生活动:

阅读课文,找出其他的分配方式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教师活动:

出示教学案例

  赵老太太也发挥余热在村口开了一家早餐店和小超市,生意很红火。

这种分配方式属于那种分配方式

  学生活动:

讨论、回答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教师要学生说出答案的理由)

  【知识总结】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

  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教师活动:

点明注意事项:

个体劳动者——生产资料——经营生产——劳动成果

  【深化探讨】

  按劳分配和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有什么不同?

  教师活动:

出示图表

  

区别

按劳分配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基础

 

 

主体

 

 

客体

 

 

收入形式

 

 

学生活动:

讨论、完成图表

教师活动:

出示教学案例

赵某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好兆头,他拿出了积蓄继续投入生产,开办了一个蔬菜种植公司,红红火火的做

起了生。

问题:

公司成立需要那些要素?

学生活动:

探讨、该公司成立需要的要素

劳动要素 资本要素 

土地要素 管理要素

技术要素  信息要素

教师活动:

问题,那么赵某公司里面存在那些分配方式?

学生活动:

探讨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公司成立需要的要素来分析)

        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土地要素分配 按管理要素分配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

教师活动:

指明:

非公有制经济之中的分配方式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按劳分配及其必然性

(2)按劳分配以外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

2、能力目标

比较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

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增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必然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

(课件显示:

十七大关于分配制度的视频)

根据十七大报告,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课件显示: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请大家结合自主学习目标,阅读课本62-64页的基本内容:

(课件显示:

自主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我国分配制度的必然性、按劳分配及其必然性、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二、能力目标提高比较能力;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

(在学生看教材的时候,把调查的情况进行整理归类,写在黑板上,作为教学的事例。

)        

一、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意四个要点:

①分配前提--在公有制经济中 A 按劳分配只存在公有制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举例说明。

B在公有制的范围还存在其他分配方式,举例说明,得出结论:

按劳分配只存在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不只有按劳分配。

②分配尺度--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同工不同酬是由于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不同,劳动收入有差异;另外,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影响收入水平。

③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

④分配标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补充两点:

⑤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

 国家机关、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⑥按劳分配的地位:

主体地位。

因为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

结论: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课件显示:

反馈练习)

2、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探究活动1:

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教师引导分析)

(课件显示:

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劳动的特点的角度,全面理解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3、按劳分配的意义

(教师提问)大家想一想,按劳分配有什么意义呢?

(教师小结)第一、能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有利于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所以我们要树立劳动的观点,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特点:

个人占有生产资料,他们集劳动者、经营者、投资者于一身。

按劳分配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大家占有生产资料。

                                 

2、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

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因素或条件。

它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机器设备、技术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哪些要素,这些要素对应的收入有哪些?

(课件展示:

各种生产要素对应的收入)

按劳动要素分配:

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

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所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按技术要素分配:

科技工作者转让技术或以技术入股取得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显示教材上的三幅图片,分别体现了按什么要素分配)

(课件显示:

反馈练习)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有很多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十七大报告也提出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为什么要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呢?

 

(课件展示:

情境对话)

企业家:

现在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我想开发一种新的产品,但没有技术和资金。

银行家:

我正有一笔资金闲置,我可以借给你,但你要支付利息给我。

科学家:

我有这种产品最先进的技术,我可以转让给你,但你要支付使用费。

企业家:

没问题。

问题1:

企业家为什么要开发新产品?

去寻找资金和技术?

--压力:

市场竞争太激烈,需要利用生产要素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动力:

盈利问题2:

企业家为什么能得到开发新产品的资金和技术?

--市场上存在这些生产要素;付费,有偿使用。

问题3: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能够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创造出更多的财富,造福于人类。

(课件展示)

②原因: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各种生产要素。

③意义:

调动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效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的需要。

                                            

三、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具有客观必然性。

1、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教师提问)生产关系包括哪些内容?

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教师小结)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产品如何分配,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

其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基础,决定其它两个方面。

(教师提问)生产资料所有制又称为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学生回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教师归纳)所以,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2、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教师提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谁决定谁?

(教师归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水平决定分配方式。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

这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最终原因。

(教师提问)请大家想一想:

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在短时期内会不会改变?

(教师小结)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因此,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不可能在短期改变。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板书设计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2、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因(必然性、意义)

二、多种分配主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

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

教学课题: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课   序:

第二课第一节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和分配制度,及这一分配制度确立的客观必然性

2、能力方面:

引导学生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看问题

3、觉悟方面: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改革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及其依据

教学难点:

按劳动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解法 阅读法 讨论法

教学软件:

课 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几个同学说一说各自家庭收入的来源

通过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

在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的来源有多种。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

我国现阶段,个人消费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新授

(一)按劳分配

1、地位:

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基本内容

(1)分配范围:

公有制范围内

(2)分配依据:

劳动的质和量

(3)分配原则: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3、按劳分配的意义(见小字部分,学生阅读)

 

(二)其他分配方式

1、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1)它是同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个体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2)特点:

想一想: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和按劳分配有什么不同?

个体劳动者的经济收入虽然是劳动收入,但不属于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以公有制为前提的分配关系。

个体劳动者收入虽是劳动所得,但是他们是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直接取得收入。

(3)政策: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重要的非公制经济。

“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到国家的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

所谓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济所必须具备的因素或条件。

它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机器设备、技术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凭借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1)几种具体分配方式

形    式

生产要素

示    例

按劳动要素分配

劳动

私营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

资本

私营企业的税后利润、利息股息、债券股票交易收入

按土地要素分配

土地

出租土地、房屋的租金

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

技术、信息

提供新技术或信息获得的收入(如各类信息公司、袁聊平)

按管理要素分配

管理

按管理人才对企业的贡献大小获得的报酬

(2)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都必须是合法的收入。

必须反对凭借不正当手段获得的非法收入

(3)在现阶段,要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3、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制度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也属于非按劳分配的收入。

如最低生活保障、失业救济金、社会福利等

练习:

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有(D)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外资企业职工获得的收入

C劳动者用劳动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或存入银行获得的利息

D某国有企业的职工获得的工资和奖金收入

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ABCD)

A国有企业职工老张购买股票所获股息收入

B技术员小李将科技发明转让某公司获得的收入

C三资企业工人的工资收入

D私有企业的税后利润

 

分析:

李四一家六口,李四承包了责任田,收入不错;妻子开了个小店,也有不少收入;大儿子受聘于一家股份制公司的经理,每年按利润的10%提成;小儿子是供销社职工,每月除工资奖金外,还炒股赚了不少钱;女儿是工程师,为一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也有一份丰厚的报酬;母亲靠出租房屋也有一定的收入。

 

思考:

李家五人收入各来自何种分配方式?

答案:

李四是按劳分配,妻是按个体劳动收入分配,大儿子是按管理要素分配,小儿子是按劳分配和按资本分配,女儿是按技术分配,母亲是按土地要素分配。

 

(三)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1、基本内容:

注意不同分配方式的地位;相互关系

2、确立的客观必然性:

(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理论依据: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    生产力状况决定分配方式。

现实依据: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最终原因。

(2)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理论依据:

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它决定分配方式。

现实依据:

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所有制实现形式决定分配方式。

公有制经济是主体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非公有制经济        存在非按劳分配     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提高经济效率

(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理论依据: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生产要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实依据: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必须坚持按劳分配          

发展市场经济          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者要结合起来

确立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可以激励人们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利用效率。

(4)实践证明

 

练习:

1、小陈在某国有控股企业公司工作,每月领取一份工资。

他还持有本公司的一些股票,年底获得了股息收入。

这表明,决定他的收入的分配方式有(AD)

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按平均原则分配D按生产要素分配

深圳建材集团作出决议,同意留英博士沈浩以个人专有技术作价510万元入股国有企业,占深圳汉德胜化工涂料有限公司17%的股权,并出任总经理,深圳市科委曾将沈浩博士的技术价值评估为1056万元。

2、 沈浩博士所获的510万元属于(B)

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B按技术要素所得的收入

C按资本要素所得的收入D按信息要素所得的收入

3、深圳建材集团做出这一决议的事实表明(ABCD)

A科学技术也是生产要素,可以参与收益分配    B技术也是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C沈浩收入由按劳分配的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组成D国家鼓励个人以技术入股国有企业

 

4、中学生小明家附近有一国有控股企业,他家的收入和这家企业有着紧密的关系:

爷爷:

持有该公司股票,每月得股息800元。

奶奶:

出租房屋给企业职工每月可得500元。

爸爸:

受聘于该企业任总经理,除每月工资3000元外,年终还可根据企业利润的10%提成。

妈妈:

在附近开了一家超市,月收入5000元。

哥哥:

以自己发明的新技术入股某企业,每年可得10万元。

(1)他们各自的分配方式是什么?

(说明一个企业中的分配方式并不只有一种)

(2)我国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

为什么?

(3)国家对以上各种收入的态度如何?

(依法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

【导入新课】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本框题内容,并向家长了解家庭收入的构成,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家庭收入构成分析表

家庭收入构成

属于何种分配方式

1、

2、

3、

4、

5、

[提问]请同学结合对自己家庭收入构成的调查,谈谈家庭收入的各项构成各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学生:

结合自身家庭的实际情况发言。

教师:

从同学们的发言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存在按劳分配和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共同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请同学们准确说出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提问]什么是按劳分配?

判断某一收入是否属于按劳分配应注意把握什么特征?

学生:

要注意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按劳分配是以劳动者的劳动为尺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教师:

掌握按劳分配要注意明确三点:

第一,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也就是说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具有明显公有性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中才实行按劳分配;第二,社会向劳动者分配的是个人消费品,而不是生产资料;第三,实行按劳分配的一个原则就是以劳动为尺度,根据劳动的质量和数量进行分配,最终的结果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注意这里所说的劳动不能是无效劳动,必须是社会需要的,被市场承认的劳动)。

指导学生分析P44最后一段。

(见课件)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

在公有制范围内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呢?

学生:

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的质量和数量直接联系在一起,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劳动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提问]不知道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是否注意过那些经营早点的摊位,他们非常辛苦,在用劳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赚取了不少收入。

他们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吗?

为什么?

学生:

不是按劳分配。

因为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而经营早点的摊位属于个体经济,所以个体经营者的收入虽然也是劳动所得,但却不属于按劳分配。

(二)其他分配方式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想一想]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和按劳分配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按劳分配

个体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