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9153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用事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公用事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公用事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公用事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公用事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公用事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公用事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公用事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公用事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公用事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公用事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公用事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公用事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公用事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公用事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公用事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公用事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公用事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公用事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公用事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用事业.docx

《公用事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用事业.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用事业.docx

公用事业

第四篇公用事业

第一章公共交通

古代,金华有钱人以轿子、便笼、凉轿代步,延至民国。

民国25年,东阳有自行车43辆。

1921年,义乌全县有羊角车(木轮车)52辆。

解放前,金华是个“地无三尺平,灯无三盏明”的穷困落后的县城府治,直到1949年5月7日金华城解放时,整个城区仅有10余辆人力黄包车和几乘名叫“过山龙”的竹轿。

到60年代后期,始有人力脚踏三轮车的出现,供人代步之需。

1977年秋,在省政府、省建设厅和县政府的支持下,金华县城镇公共汽车站诞生,填补了金华没有公共交通的空白。

90年代,金华各县(市)相继开通城市公共交通。

1991年东阳成立了市公交总公司。

1995年。

义乌成立了市恒风交通运输公交公司,1996年7月10日永康市出现了第一辆公交车。

兰溪市公交公司创建于1993年10月。

1996年5月,浦江县城市公共交通公司成立。

1996年武义县汽运总公司筹建公交分公司。

磐安县城市公交始于2000年。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金华公交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差到好,从慢到快,充满竞争,艰难创业的发展过程。

截止2004年底,金华市公交总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资产总额10016万元,年上交税收200多万元,年营运收入达7340.28万元,平均日客流量达18万人次,职工1400多人,营运车辆451辆,营运线路51条,具有一定规模的公交企业。

为金华城乡经济繁荣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市区公共汽车

金华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金华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位于市区双溪西路638号。

主要担负城市的公共交通客运任务,属国有公用性质企业。

总公司机关设置为办公室、财务处、安全营运处、机务设备处、行政物业管理处、劳动人事处、服务稽查培训处和保卫处等科室。

总公司下属四个营运分公司,为一、二、三分公司和安达旅游汽车有限公司,后勤部门设有汽配公司、安捷汽车修理厂,还有IC卡经营管理中心、摩登公司和公交职业培训中心,以及总公司控股的金通公司,金华市琅琊客运有限公司、安顺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和巴士广告公司。

1977年6月15日,金华县革命委员会金革〔1977〕第20号文件,批准建立金华县城镇公共汽车站。

1978年9月正式任命郑品完为站长。

1980年11月,金华县计委批准改名为金华市区公共交通公司。

1982年3月,将原县基建局汽车保养场,更名为金华市公交汽车保养厂。

1982年初,经浙江省计划委员会批准,建设公司停车场(包括修理车间和加油设施等),地址为市区八一北街668号。

同年8月,因人事变动,郑品完调到市自来水厂,任命王健康为党支部书记,同年10月,任命陈中金为经理。

1983年10月公司从婺江东路清波门整体迁至八一北街新址。

公司原隶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领导,1995年10月归属新成立的金华市城市管理局领导。

1996年7月15日,公司更名为金华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由吕华明担任总经理至今,徐明亮担任党支部书记。

2000年8月,公司党委成立,徐明亮担任党委书记。

1998年6月26日,总公司机关搬迁至双溪西路638路公交综合楼办公。

2002年1月,公司又归属于金华市建设局领导。

金华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是一个窗口服务单位。

公司以“乘客至上,诚信服务”为经营宗旨,狠抓文明服务之风,力塑文明服务形象。

公司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果实,在全国乃至省市都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先后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五项国家级荣誉;“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等十余项省级荣誉以及五十多项市级荣誉称号,树起了金华双文明建设的旗帜,现已成为金华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至2004年底,金华市公交总公司拥有职工14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的2人,汽车技师4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31人,资产总额为10016万元,年上交税收200多万元,年营运收入达7340.28万元,平均日客流量达18万人次,营运车辆达451辆,营运线路51条,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公交企业。

※场站建设

婺江东路清波门站场。

1977年6月15日,金华县城镇公共汽车站成立,在市区婺江东路清波门站场,建有240平方米的临时办公场所和停车场。

1983年因公司发展规模扩大整体拆迁。

八一北街668号站场。

随着公交事业发展,婺江东路清波门站场无法适应需求。

1982年经省计划委员会批准省市拔款,拟建立金华市公共交通公司新基地,包括停车场、修理车间、加油设施及办公用房等,总面积为3000平方米。

1983年秋,新基地基本竣工,公司从清波门婺江东路迁到了八一北街668号。

1998年因城市建设需要改为道路和绿化用地。

铁路火车西站站前站场。

新金华铁路西站启用,为配套新客站的站前广场公交停车场地,作为公交起点站投入营运,彻底改变了以往铁路金华火车站无公交站点的被动局面,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为金华城市形象增添光彩。

1996年初,在铁路火车西站站前广场西面建有2000平方米的站场及简易棚,用于值班调度驾乘人员休息。

开发区双溪西路638号站场。

1987年2月,开辟了开发区双溪西路停车场。

1994年,征地23亩,规划建为公司基地,后建有二公司办公楼、停车场、修理车间和加油站等设施。

1998年6月26日,总公司办公综合楼落成,公司管理机构搬入新大楼办公。

宾虹路1012号驾培中心站场。

1993年10月建成,占地4.8亩,建有办公楼、简易修车棚及停车场,现为摩登公司、驾培中心和安顺出租汽车有限公司的办公地点。

凤山街380号站场。

为了适应城市发展需要,不断适应公交规模扩大。

1996年底,建有560平方米的修理办公楼。

2001年11月又建有五层办公大楼。

该站场建有修理车间及停车场,占地9.8亩,现办公大楼为安达公司、IC卡中心和金通巴士公司的办公场所。

公交东站站场。

1999年总公司自我加压投资建设公交东站,该站场于2000年1月12日正式投入使用,占地22亩,建有办公楼、修理车间、加油站以及停车场。

现为一公司办公场所。

婺城工贸区碧春路479路站场。

该站场于2003年1月投入使用,投资1000多万元,占地面积达44.382亩,建有办公楼、停车场、修理车间、加油站、汽配仓库等设施,现为三公司、汽配公司和安捷汽车修理厂的办公场所。

多湖公交站场。

征地38亩,2004年已砌围墙,计划2005年底完工。

※营运线路

金华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的营运线路的发展,具体反映出公共交通事业的规模和前进的历史进程。

金华市区的公共交通从创业时全长35公里4条线路,发展到今天总长为678.2公里的51条线路,使金华公交的客运人次从第一年(4个月)的9万人次,发展到现在的6370.66万人次,比创业时增长707.85倍。

目前,有旅游专线车、学生专线车、乡镇公交车和小区专线车等特色营运线路,其中3路、5路、18路、37路、29路、301路等都是在百姓支持中诞生,在竞争中求发展,充满艰辛创业的历程。

1977年9月1日,公司开通了清波门至河盘桥的1路车和清波门至朱基头的2路车,结束了金华无公共交通的历史。

11月1日接着又开通了清波门至双龙的3路车和至化肥厂的4路车。

当年底行车达1.9万公里,运送旅客9万余人次。

1978年10月,公司又开通清波门至罗店一条线路。

1980年5月,增开汀村线路6路线。

10月1日线从化工厂延伸到古方砖瓦厂。

1982年2路线改通向家源。

1984年10月24日,6路从汀村延伸到孟宅。

1985年10月,4路线从蚕种场延伸至栅川。

1987年2月20日,市区内环线8路正式通车,设14个站点。

环形总长为16公里。

1991年6月7日,实行盲人免费乘坐8路内环线的规定。

1992年9月28日,开通9路蔬果市场至东关和10路线客运中心至火车站,10路线为昼夜服务公交专线。

1994年7月15日,开通火车站至北苑南的11路线,同年10月1日开通北苑至金华商城的12路线和金华商城至青春小区13路线。

1995年9月28日开通水轮机厂至飞机场的15路线。

12月1日,开通蔬果市场至中心医院公交夜班车。

实行投手即停服务。

1996年1月26日,铁路新金华西站正式通车。

火车站前广场公交始发站同时投入营运并开通火车西站至火车南站(麻车塘金温铁路起点站)的16路公交线。

1996年2月7日,开通火车西站至汽车南站的18路线。

同年8月8日,开通火车西站至江滨小区的19路线。

9月28日,开通陶朱路至洪坞的20路线和南苑小区至双龙的21路线。

12月17日,开通清波门至竹马的17路线。

1997年3月11日,开通了3条至金师附小学生专线车,极大方便了沿途学生,得到广大师生、家长的好评。

6月15日开通东郊至太阳城公交24路,同日为感谢社会各界二十年来对公交的大力支持,上午所有乘客乘车一律免费。

8月15日201路江北通宵环线开通;20日26路青春公园至汤齿集团和27路环城小学至家电市场也同时开通。

10月30日,开通202路夜班通宵公交线。

11月22日,开通28路上浮桥停车场至市交警支队(车管所)。

1998年3月28日,开通30路北环线(原201路),共18个站点;开通31路南北环线(原202路),共14个站点;开通32路开发区环线,共19个站点。

为配套金温铁路的开通。

6月11日,开通503路、504路两条专线,改道16路由火车西站经开发区、通济桥至东关。

是年,公司新开通29、16、32、18、504、505路等线路,改道延伸线路12条。

1999年首次成立了旅游车队,1月28日,公司对清波门起点站进行了迁移。

3路、5路、317路起点站也从原址移向新站点,同时,对设在清波门站点的8路、26路也进行了调整。

3月18日506路金华至仙瀑洞旅游专线顺利开通,同月,开通33路海联大厦至上浮桥。

18日开通了34路江南环线。

9月20日,新开通杨思岭至唐宅35路线。

同年,改道延伸306路、9路、15路、18路、20路、32路等6条线路,2000年1月12日公交东站启用,同日,公司开通36路公交东站至公交总公司和37路金华商城至汽车南站,改道延伸了11路、12路、20路、28路等4条线路。

为促进城乡交流,方便农民进城,应婺城区仙桥、东孝乡群众的要求,于3月7日开通了太阳城至仙桥507路公交车。

6月18日,30路、31路2条无人售票车开通,开辟公交发展的新纪元。

7月8日、15日,公司相继开通了“金华观光一日游”和“金华小公交专线”,为树立金华旅游市场形象,开拓外地散客市场出一份力。

为配合城市建设,使公交线网走向更趋合理,7月初,总公司对8、507、3、302路等营运线路进行局部调整,并在《金华日报》第四版上刊登现行营运线路图、站点分布和首末班时间,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

2001年1月8日,18路、33路、34路无人售票线路正式开通。

2月,开通37路浙师大至理工学院、38路公交东站至联大厦、317路支线清波门至金店线路,延伸了19路、13路,原218路海联大厦至火车西站停止营运。

4月12日,19路也实施无人售票。

9月,开通13路、37路无人售票线路。

2002年10月20日“金华一日游”全新开通。

同年,金通巴士公司收购了雅畈、含香线路,安达公司收回了322路营运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乘坐公交车,成了城市农村客运市场中为数不多的亮点。

是年,延伸线路17条、改线9条。

2003年1月,32路、36路实行无人售票。

2月延伸301路、306路、28路、游7四条线路,开通50路环城小学至罗店线路。

4月26日,K520线路开通,这是继9路、12路又一条空调车线路。

6月21日,公司开通改线、延伸线路的有21路、30路、303路、305路等,同时取消31路。

7月已开通51路、10路、23路、34路等,是为了配合金东区政府搬迁,适时开通公交车。

8月26日开通金东区政府至马鞍山的游6新线,11月28日,公司大部分公交线路实行IC卡划卡乘车,2004年3月18日开通310路火车西站至白龙桥。

5月开通52路、54路小区公交专线,受到市民好评。

7月15日完成303、308路的改线工作,将终点站延至汽车城。

8月6日,对5路、游7、306路进行改线,并延伸9路、24路至江东庭院。

为了配合金华一中整体搬迁,对10路、游6从金东区政府延伸至一中,至此金华一中有游6、10路、23路等线路经过。

10月27日,对10路、13路改线,因兰溪街要实行单向通行而撤出兰溪街。

※营运车辆

1977年9月1日正式通车,开始开通2条路线,由4辆大客营运。

1978年增加公交车5辆。

1979年省基本建设委员会城市建设局(1979)浙建城字第30号文件,分配给金华解放牌单机公交车3辆,上海公用局供货。

1994年7月,发动职工集资购中巴车8辆。

1996年公司自筹集、贷资金200万元,新购各型公交车53辆投入营运。

至1996年底共有营运车辆150辆,其中第一分公司共有大小各型车辆63台(通道铰接车7台,50座旅游车3台、40座旅游车2台、大客单机6台、中巴车30台、小巴车15台),全部投入营运。

第二分公司共有公交车57台(大客11台、中巴46台)。

第三分公司共有车辆30台(大客车5台、中巴24台,通道铰接车1台)。

1997年至2004年,公司购置车辆逐年增加,呈阶梯状向前发展,不断满足市民的乘车需求,提高了金华城市的品位。

1998年12月,购置了2台双层大巴观光车。

1999年,总公司投资60余万元购置4台燃料为丁烷无铅汽油的“绿色巴士”。

2000年1月,开通12路豪华空调车。

各种各样车型的增加,现已成为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截止2004年底,公司共有各类营运车辆达451台,比创业时营运车辆增长112.75倍。

※营运状况

1977年9月1日公交车正式开通营运,至年底营运收入1.4万元,却出现亏损0.3万元。

这是由于试行票价过低,加上人们短途乘车习惯尚未形成,行人乘车率低而造成的。

1979年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年客运人数猛超百万人次,实现了扭亏为盈。

1980年全年行驶32万公里,客运人数达163万人次,客运收入30.3万元,创税利3.4万元。

1990年营运车辆45辆,客运人数达719万人次,客运收入达244.9万元,创税利超过30万元。

1996年底止,公司固定资产由创业时13.3万元,增加到1756万元,增长132倍,每天营运班次达到1480多个,日客流量超过6万人次。

公司在“九五”期间,1996年至2000年,运营线路由20条增加到43条,年运营公里从697.64公里到1704.37万公里,运营车辆从124辆至247辆,年乘客从2192.25万人次增加到4597.18万人次,固定资产从2525.97万元至5085.20万元。

经过五年的发展,企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同时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快速发展。

公司在“十五”期间,2001年,公司完成营运收入5990.3万元,行驶总里程2015.86万公里,客运总人次5304.04万人次。

尤其是在春运、“五一”、“十一”节日期间,创下30万人次/日的历史纪录。

2002年,公司完成营收6716.5万元,客运人次5895.13万人次,行驶里程2244.53万公里。

2003年,公司实现总营收6706.96万元,行驶里程2495.36万公里,客运人次达6090.19万人次,确保了将非典给公司带来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004年,公司完成营收7340.28万元,行驶里程2592.02万公里,客运人次达6370.66万人次。

其中三产总体上仍然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服务质量

1977年9月1日公交车营运以来,注重经营。

自1983年2月10日参加全省九市百家优质服务竞赛和公交行业创文明一条线竞赛活动,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是年,公司被评为全省“九市百家优质服务竞赛先进单位”。

1985年1月31日,公司参加“浙江省公交行业优质服务竞赛”活动。

是年,被评为“优质服务竞赛先进单位”。

1987年3月,公司制订实行《公交职工职业道德规划》和《奖罚实施细则》。

1989年6月1日,公司编写成《公交乘务员学习教材》。

1990年9月20日,公司开展“雷锋在公交温暖在岗位”的安全优质服务月活动。

1991年4月25日,制订参加1991年5月1日至1992年4月30日为期1年的“全国城市公共交通优质服务竞赛”活动计划。

1992年5月27日历时一年的“全国公交系统优质服务竞赛”活动结束,公司被评为“全国先进企业”。

6月1日,开展“百日安全优质服务竞赛”活动。

1993年3月21日,开展“爱岗创优百日安全竞赛”活动。

1995年7月1日起,开展“战高温、保安全、创优质”竞赛活动,同月,在全国城市卫生、环境综合整治检查中,公司公交车辆整洁合格率和服务质量合格率荣获双百分。

1996年6月13日《承诺服务自律工作制度》正式向社会推出。

8月20日,开展为期3个月的“实现承诺,爱我公交,奉献在岗”的劳动竞赛。

10月10日,公司被市政府定为“承诺制规范化试点单位”。

10月30日,开始实行“乘务员等级制”佩证上岗服务,公司举行授证仪式。

11月12日,总公司选派出10名一级乘务员,赴北京公交向李素丽现场学习观摩。

12月12日,总公司制订“特约监督员证”“优惠乘车证”“职工家属乘车证”等管理规定。

96年到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市”三明市参观学习。

1997年1月10日起,公司开展为期二个月的“保春运安全,创一流服务”竞赛活动。

2月,为了更好地落实公司的承诺制,加强对司乘人员的考核,不断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增强服务信誉。

公司服务质量考核小组上线路对各分公司的每辆车进行全面检查,对等级乘务员也按标准进行了考核。

同月6个先进车组挂上“青年文明号”参赛标志,正式投入创“青年文明号”比赛。

3月14日,公司参加了市承诺制单位座谈会,互相交流经验,进一步规范和深化承诺制。

5月20日,总公司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树行业新风,创一流服务”活动。

同月,8路内环线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和省建设厅命名为“文明服务示范点”。

5月28日,公司在市区新华街、广场等处设立评议台和咨询台,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评选一级乘务员。

同时,为了更好规范服务,公司更换了所有车辆的头、腰牌和线路的站牌。

6月14日公司在市府第一招待所隆重召开“市公共交通公司成立廿周年暨承诺制实行一周年”座谈会。

同月,公司召开“公交服务质量监督员座谈会”。

同月,公司服务质量、车容车貌、安全机务考核小组联合对各线路的服务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合格率达到94.8%以上。

8月27日,公司18名先进司乘人员赴全国最先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的山东烟台公交参观学习。

9月,公司实行全体上岗驾驶员等级佩证工作制度。

同月,8路内环线被评为“文明示范点”后,又被团省委、省建设厅评为“青年文明线”,总公司发出向8路内环线学习的号召。

10月22日,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和省总工会联合授予公司为“浙江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1月,总公司领导向市城管局及一线作出承诺,真正做到上下交叉承诺,相互促进,相互监督,推动服务承诺制度向规范化发展。

1998年1月8日,开展以“确保春运交通安全,提高公交服务水平”为主题的春运竞赛。

4月13日,公交二公司“乘务员之家”成立。

4月23日起,在8路线上试行前门上车,后门下车。

6月,为期五个月的“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和劳动竞赛在各分公司全面展开。

为全面提高优质服务向纵深和特色化方向发展,6月10日,一公司聘请聋哑学校教师,向全体售票员进行了哑语培训。

7月12日,总公司在人民广场设立了服务咨询点,免费为市民提供《公交乘车指南》、《市区主要线路换乘站》,广泛征求市民对公交意见,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7月22日,全省公交系统创建青年文明号现场会在金华宾馆隆重召开。

公司8路线1-003号车被团中央、建设部命名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同年,总公司投资40余万元为8路线公交车安装了车辆定位监控调度系统,成为继杭州之后全省第二个安装公交车定位监控系统的城市,标志着公司在规范化、现代化管理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根据市委、市政府、市城管局的指示:

“要求把公交车办成宣传精神文明的大课堂”,8月3日,总公司举办98乘务员培训班,内容有职业道德、公共关系、一般常用哑语和市民守则等,服务技能和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1999年4月15日,总公司设立了“营运票务”稽查队,加强了营运秩序、票务制度、服务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6月3日,公司对管理人员进行了“车厢服务合格率”闭卷考试,考试合格后,凭资格证书下线路检查服务质量。

其次还建立了“三表”管理制度:

⑴管理人员一周工作记录表;⑵驾驶员等级考核一览表;⑶乘务员服务质量考核记录表。

公司自行风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干部职工中乐于助人,救死扶伤,拾金不昧等先进事迹屡见不鲜,公司因此而获得诸多殊荣:

8路内环线荣获“全国职工职业道德百佳班组”和“市模范集体”,19路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12路荣获“市级青年文明号”,总公司也荣获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模范集体”以及“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12月29日,省巾帼创新业现场会在金华召开,公司成为省内外同行学习的榜样,全年共接待省内外公交兄弟单位考察学习者达200多人次。

2000年3月6日,公司15路被浙江省巾帼建功和双学双比活动协调小组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被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

4月,为过一步完善等级工作制,促进高等级乘务员服务上新台阶,开展争创“明星级”活动,并出台了“明星级”考核升级办法。

5月在《金华日报》上刊登的“服务大众,方便市民”问卷调查结束,共收到2千多份有效问卷,其中90%以上乘客对公交的优质服务十分满意,并赞成公交优先,调查也显示行车准点率方面还需加强。

6月18日,公交首次无人售票车30、31路开通。

12路被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

7月又在《金华日报》上刊登“公交网络建设,倾听群众呼声”服务满意达95.65%。

2001年1月9日,为期50天的“心系安全抓春运,服务乘客创新业”的春运劳动竞赛正式拉开帷幕,为乘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运送及时,服务到位”的乘车环境。

3月15日开始,总公司对所有营运车辆进行一周一次的定期消毒,开创了全国公交行业“无菌车厢”的先例,在中央、省、市级的舆论上倍受赞誉。

同月,开通了金华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网站(http//)内容包括公交线路、公交新闻,贴近了公交与乘客、市民的距离,树立了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4月,为期100天的“新世纪创新业,保安全创优质”的劳动竞赛拉开帷幕,此举将促进驾修人员的素质。

6月,总公司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同月,总公司职业道德五年规划正式出台。

2002年1月28日开展了“心系乘客保安全,优质服务保畅通”的春运劳动竞赛。

4月,开展“优化公交车型,提升服务档次”大型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3%的乘客要求开通空调车线路,84%的乘客认为开通空调车线路以后提高票价合理。

6月,总公司六届五次职代会选举产生了首届“十佳员工”。

同月,总公司《金华公交报》创刊。

6月26日至11月25日,共5个月,开展“塑诚信形象,展公交风范”活动。

同月,8路首推双语智能报站和导游特色服务,27路无人售票线推出“无人售票,有情服务”的新举措。

12月,评出3路、8路、12路、15路、27路为公司信用公交线路。

同月,总公司荣获“浙江省职业道德十佳单位”荣誉称号。

2003年春运劳动竞赛的主题是:

“打造信用公交,确保春运安全”。

2月,为迎接中国.金华国际茶花大会召开,各分公司开展“双语”(英语、普通话)学习,要求市级以上的文明线路、二级以上的司乘人员参加培训,展示金华公交文明形象。

3月,稽查大队针对“人情票、家属不买票现象”进行了暗访工作,有效地遏制了私自带客、无证乘车的现象发生。

6月5日,公交服务热线正式启动。

同月,总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同时组织1064名干部职工参加省“电信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竞赛。

7月14日至17日总公司邀请杭州规划设计院的有关专家来金,组织80多人,开展了金华公交首次大规模的客流调查工作。

11月28日,公司实行IC卡乘车。

2004年1月开展了“保春运,创优质”的竞赛活动。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