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9275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版.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版

【特别提示】

导学案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辅助,千万不能完全一成不变地依据导学案来教学,如果机械使用导学案,课堂教学过程将毫无生气,也不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答案】

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知道聂耳的主要成就。

3.了解西安事变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自主学习】(推开一扇窗,你会看见满眼的绿色!

请同学们依次阅读教材三目的内容,分别回答下列3个问题:

 

 

3.西安事变

时间:

1936年12月13日

地点:

西安

发动者:

张学良、杨虎城

目的

为了停止内战,逼蒋抗日

中共

措施

中国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

结果

蒋介石被迫接受体制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和平解

决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

它标志着公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

产生了什么恶劣后果?

蒋介石正在全力围剿红军,认为中国共产党才是心腹大患,所以采取不抵抗政策。

恶果:

不到半年时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敌手。

东北3000万同胞在日军的铁蹄下,受尽欺压凌辱。

2.从1927年“四一二政变”开始,蒋介石屠杀了成千上万

的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还要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释放蒋介石?

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计前嫌。

为了联合抗日,主张释放蒋介石,和平解决。

【归纳整理】(倾满天甘露,润明每一天渴盼的眼睛)

本节课三个问题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请用几句话简单说说。

(1)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

(2)随后日军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地区。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各界民众奋起抵抗,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很快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3)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情高涨的情况下,蒋介石仍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激起张、杨的不满,张、杨为了停止内战、逼蒋抗日,毅然发动了西安事变。

注意:

请向学生讲明“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含义。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xx·江苏连云港)“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

”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八国联军侵华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

2.(xx·江苏无锡)右图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

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

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变的史实。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A.局部抗战阶段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D.大反攻阶段

3.(xx·山东日照)右图是20世纪某时期的一幅标语。

该标语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结束后,半殖民地化加深

B.巴黎外交失败后,五四运动爆发

C.国共合作破裂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D.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沦陷

4.(xx·滨州中考)歌曲反映时代的特点,往往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

以下歌曲不属

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的是()

A.《翻身农奴把歌唱》B.《义勇军进行曲》

C.《志愿军进行曲》D.《学习雷锋好榜样》

5.(xx·湖北鄂州)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C.粉碎国民党亲日派企图D.挑起国民党内部矛盾

6.(xx·重庆綦江)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7.(xx·山东临沂)xx年9月,杨虎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他的特别伟大之处是1936年同张学良联合发动了()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西安事变D.百团大战

8.(xx·四川南充)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北文化日报》报导的—则消息,请回答:

①此消息报导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西安事变。

②此事件的策划者是谁?

他们策划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张学良、杨虎城;

停止内战、逼蒋抗日。

③此事件的结果如何?

有何重大意义?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体制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

它标志着公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教学案例】

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认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重要步骤,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了解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明确了解这场战争的性质。

结合《义勇军进行曲》产生的历史背景,说出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主题。

了解西安事变发生和解决的过程,简要评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

多渠道收集有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历史资料,通过声、像等材料直观、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原貌。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创设历史情境,将学生重新融入那民族危亡的时刻,加深学生对“不朽的民族战歌”的认识。

学生分组讨论,分别站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内亲美派、亲日派的不同立场分析西安事变的发生,发展及解决,形成历史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以形成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能力。

通过“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讨论,培养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下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历史背景,演唱《义勇军进行曲》,感受这首歌曲的巨大震撼力,激发学生真挚的爱国感情。

了解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在民族危机的关键时刻,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站在全民族立场上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的过程,感受他们强烈、浓厚的爱国情怀,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心,从而形成民族大义重于一切、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教学重点〗

了解30年代日军对华侵略的过程和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

对比蒋介石对日政策的变化,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教学方法〗

1.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结合作意识。

2.多媒体、多信息渠道教学方法的应用:

从影音像、情景再现等多角度切入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使情感教育润物无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根据内容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影像资料: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视频资料。

音乐资料:

《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

2.收集相关的教学内容的资料。

学生准备

1.有条件的班级收集有关西安事变的材料,组织辩论。

2.多渠道收集有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历史资料,全面了解历史发展的原貌。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这样一段flash:

(伴随歌曲《松花江上》)画面呈现我们家乡的母亲河——松花江的美景与遭受侵略后的情形。

教师设疑: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脱离家乡”“流浪”?

由此导入新课。

这些镜头无声的控诉着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走进这段历史。

(设计说明:

通过家乡的母亲河,引发学生的思考,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与画面的交融,使学生在授课之初,进入特定的历史情景中。

承上启下。

承上:

曲调的旋律悲戚,很贴切地将本课内容的线索,主调体现出来,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认识,起到开篇点题的作用;启下:

将九一八事变发生前后人民的生活变化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对战争的侵略本质有初步的认识)

预习提示:

通过下列导读题,让学生充分完成自学过程,可以分步进行,贯穿于讲课中。

1、年月日,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事件,并以此为借口,炮轰,九·一八事变爆发了,由于蒋介石采取方针,不到半年,东三省完全沦陷。

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的序幕。

2、人民音乐家,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3、年月日,和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的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二、讲授新课:

(一)九·一八事变

1、情景对比,激情引趣:

由一段网上聊天记录(发生在老师身边的事)引入,学生阅读(课件展示聊天记录)

2、自主学习:

观看视频“九·一八事变”,再现历史:

带着问题学生完成自主学习

提问:

通过观看视频和教材,请同学说出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提问:

你认为日军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是一个偶然的军事行动吗?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段文字材料来共同解密九一八(课件出示《田中奏折》)这是1927年日本首相呈交的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看看这段文字资料能否给你提供一些帮助?

(设计说明:

由身边发生的无理事件引入,浅入深出,通过视频再现历史,虽不能展现历史的全面,但对原貌的呈现,从中揭示了战争的本质,调动学生的情感)

3、合作讨论,拓展思维:

在座有的同学还是很关注我那位毕业生的命运,我想请咱们同学帮忙出个主意,面对邻居野蛮的行径,他应该怎么做?

(生发言想对策,分组讨论出最佳方案)

教师总结:

同学们出的主意真不错,面对这样野蛮的邻居,主人一定要奋起抗争。

那么面对日军的野蛮入侵,我们国家的主人也同样应该如此,可当时我们国家的主人又是如何做的呢?

这封密电会告诉你答案。

教师进一步假设、设疑:

假设剧中的主人就是蒋介石,遇到“邻居”如此野蛮的对待时,他应该怎样做?

而事实上他是怎样做的?

由此导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为加深学生的形象认识,教师可出示《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令》。

  (设计说明:

通过假设,使学生认识到“应该”与“事实”的差距,从而对“不抵抗政策”的卖国实质加以认识;这部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知而后行,讨论提升对知识的认识。

提问:

这样的政策会导致什么样的恶果?

结合画面上的这幅示意图思考一下。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85—86页内容,回答问题

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军尽数撤入关内,日军如入无人之境。

不到半年,东三省全部沦陷。

东北三千万的同胞在日军的铁蹄下受尽欺凌,于是就所有了我们课前FLASH中看到的那一幕一幕。

(课件展示:

东三省沦陷示意图)

(设计说明:

此图的设计在于形象直观地再现日本侵略者贪婪、无耻的嘴脸)

东北三省沦亡以后,由于蒋介石,步步退让,日本更加有恃无恐,把侵略魔爪伸向了华北。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拓展提问:

面对日本的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捍卫民族的尊严呢?

(课件同步展示东北抗联战士的英勇反抗,加深对学生的情感熏陶)

(设计说明:

让学生的思想融入到情境问题中,拓展学生的思维,迸射出情感的火花)

(二)不朽的民族战歌

情境激情:

你可能不一定认识他的照片,可你对他的歌曲一定很熟悉。

他就是聂耳,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段关于聂耳的介绍,哪位同学能够为大家介绍一下!

(课件显示介绍与资料)

一个优秀的音乐家,他的作品一定是融合了他的情感,认识一位音乐家,一定要读懂他的作品,今天,我们再次聆听这首《义勇军进行曲》,你对它的旋律很熟悉,它的歌词你能倒背如流,但老师希望你结合时代背景,哪一句歌词让你最难忘,感受最深?

(播放歌曲)

拓展提问:

《义勇军进行曲》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诞生的。

那么它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岁月里,这首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设计说明:

设置特定情境,从视觉、听觉多角度强烈地烘托出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个特定的历史情境,加深了学生对“不朽的民族战歌”的认识)

(三)西安事变

抗日救亡,匹夫有责,聂耳用他的音乐鼓舞了广大人民的斗志,而下面的两位将领也在全国抗日高潮的影响下,背负着国耻家仇,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播放西安事变视频,学生观看后,说出西安事变的背景和简单经过)

教师设疑:

我们知道张学良和杨虎城都是蒋介石的部下,他们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呢?

请同学们结合我们之前所学的内容和教材资料材料,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精讲释疑:

(教师点拨学生回答后总结)首先,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

其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对张学良、杨虎城起起到了感召作用。

张学良、杨虎城作为伟大的爱国者能够接受中共的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这是西安事变爆发的个人因素。

第三,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剿共”,是事变爆发的直接原因。

(这部分原因学生分析的不够透彻,需要教师加以点拨,使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拓展讨论:

西安事变震惊全世界,引起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

该如何处理被扣押的蒋介石呢?

不妨设身处地的选择一种角色,说说你的看法!

(展开辩论)

提问:

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究竟哪一方的决定是站在全民族的利益的基础上考虑的呢?

自主阅读:

国难当前,中国共产党摒弃前嫌,为了全民族的利益,建立统一的抗日民族战线,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可见共产党人有博大的胸襟。

那共产党是如何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8页,看看中共是如何解决西安事变的?

合作探究:

假如你是做客百家讲坛的一名历史小专家,你会如何介绍西安事变对国共关系产生的影响呢?

点拨补充:

(总结学生发言,进一步补充)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1927—1936年)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即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诚意。

在民族大义面前,国共两党终于摒弃前嫌,携手合作,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设计说明:

通过这两个讨论探究题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对西安事变形成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巩固拓展:

时光飞逝,这场战争的硝烟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可这段历史却给我们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图片(同步课件展示中日关系时事、日本参拜靖国神社等)在这些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你听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想?

你想说些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以知导行:

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时空条件,让学生结合本课所学,提升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在思想上达到共鸣

(设计说明:

历史联系现实,把学生的爱国情感拉入现实中,让学生初步学会正视中日关系,牢记历史,开创未来)

教师寄语,升华情感:

半个世纪以前,我们中国被许多帝国主义者践踏蹂躏,我们的人民失去自由和生活的权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这些耻辱是我们祖国的伤痛,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哀。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历史的记忆留下了悲壮的回声。

风风雨雨数十载,从任人宰割到屹立世界东方,几经沉浮。

然而忘记历史就以为着背叛,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老师真诚的希望你们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珍惜我们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

继承和发扬祖先的优良传统,爱我中华,为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而努力奋斗。

最后用胡锦涛总书记的一段话与同学们共勉: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板书设计〗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不抵抗不朽的民族战歌

西安事变

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教学反思〗

1.贯彻运用历史学科模式教学,在环节设计上以学生为主体,始终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通过自主合作、拓展探究的活动,完成对本课内容的消化。

2.充分预设促进生成:

本次课前充分发动学生通过上网等方式查找了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的有关历史资料,使得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一直积极地参与问题的讨论,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理性思考的能力,也促进了课堂资源的生成

3.最大的亮点:

本课在设计上重在把握一种情绪、气氛上的渲染,把抽象的爱国情感贯穿于过程体验中。

本次课通过音乐、影像资料等多媒体的介入,烘托出“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去体味“不朽的民族战歌”,激发了心底的爱国激情,自然升华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爱国情感。

4.在设计中对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由学生自己去把握人物的心理,了解历史,拉近了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形成历史与现实的近距离接触。

5.有人说教学是“一分教,三分引导,六分等待”,所以本次课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个环境、营造一种氛围,允许拥有不同观点、不同意见、不同答案,鼓励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在等待中让学生自己探索、领悟,让学生的创造力和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但本次课有些环节中等待的时间还不够,今后在教学中要注意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学会等待,不要急于让学生说出老师想要的答案。

6.注意评价语言的多样性。

本课在过程中评价性语言显得过于单一,今后要注意锤炼语言。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学建议及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版

【特别提示】

导学案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辅助,千万不能完全一成不变地依据导学案来教学,如果机械使用导学案,课堂教学过程将毫无生气,也不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答案】

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2.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自主学习】(推开一扇窗,你会看见满眼的绿色!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1页到93页的内容,回答1—2问题:

 

2.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又向哪些地方发动了

大规模进攻?

北平、天津、上海等。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3—94页的内容,回答第3题:

3.南京大屠杀发生在什么时间?

日军杀人手段

有哪些?

共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

的中国士兵达多少人?

看右方图片,你有何感想?

1937年12月;

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

30万以上;

感想:

略。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4页的内容,回答第4题:

4.说说与这两付臂章有关的历史。

P94页“共赴国难”这一目下第一段小字。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为什么说“芦沟桥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主要意思:

芦沟桥事变后,日本调集大批军队,向北平、天津、上海等地发动大规模进攻,开始了全面侵华;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掀起了全民族抗战。

2.现在,日本国内不时出现一些公然篡改历史、美化侵略的事情,日本政要络绎不绝地参拜靖国神社——靖国神社内供奉着战后处以死刑的东条英机、大屠杀元凶松井石根等十四名甲级战犯及其他战争罪犯。

日本右翼势力竭力否认侵略战争,否认南京大屠杀血的历史事实,对此,你想说些什么?

侵华历史不容抹煞;日本应该牢记给中国带来的战争灾难,深刻反省;要警惕、防止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我们要同心同德,努力建设国家,增强综合国力,让外地不敢来犯等。

【归纳整理】(倾满天甘露,润明每一天渴盼的眼睛)

胡锦涛主席在日本演讲时说:

“历史是最富哲理的教科书。

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近代以来,我们要牢记的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有哪些?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xx·安徽)“勿忘国耻”研究小组要实地考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他们必须去的地方是()A.台儿庄B.南京C.卢沟桥D.沈阳

2.(xx·湖南岳阳)“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B.红军长征胜利C.全民族抗战开始D.国共十年对峙结束

3.(xx·湖南永州)永州市某校初二

(1)班同学准备举行“1919~l949年历史图片展”。

小军找到一幅《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的图片,你认为它应该归入的栏目主题是()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B.十年对峙烽火绵延

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4.(xx·福建三明)“……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

三十万,三十万同胞,……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

”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

A.东北B.北京C.上海D.南京

5.(xx·广东广州)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

A.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B.电影片段中的场景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D.日本的官方言论

6.(xx·山东省)观察右图,佩戴这种臂章的军队应该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7.读图题

(1)图一中此地曾发生过哪一重要历史事件?

对中国有何重大影响?

卢沟桥事变(或者七七事变)

图一图二

影响: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掀起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

(2)图二反映的信息与日军的哪一暴行相关?

南京大屠杀。

(其实,不但在南京,日军铁蹄践踏之处,此类暴行比比皆是)

(3)面对日军的咄咄逼人之势,两党的表现如何?

国共两党团结一致,共赴国难。

【教学案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