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9590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 带答案.docx

高级高一上半期语文试题带答案

成都棠外高2019级高一上期半期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现代文阅读(35分)

(1)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语,我为你忧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

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

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

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

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

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

诗人余光中说得好:

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

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

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

”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

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1.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这句话的一项是(3分)()

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

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

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那么,东方民族的含蓄之美就可能消失殆尽。

B.国人冷落汉语,高学历的青年出现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使国人文化水平降低,国际竞争力减弱。

C.方块字横平竖直,独具韵味。

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势必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

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无法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

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

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

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我们可以乐观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

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时至今日,汉语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碱蓬草

胡修江

秋天是属于陶渊明的。

金秋的菊花开放时,天空蓝得像一个童话,于是人们就登上高坡,高坡上满是文人的诗情,亲朋们精致的思念。

而此时,我的心灵却被一丛丛红红的野草完全占据了。

乡人说,那是碱蓬草,是沿海滩涂特有的一种植被,也叫碱蓬菜。

说它是菜,是怀了亲切;说它是草,是因为野生野长。

五月长出新芽时,草叶还翠绿如滴,然后由于生长在海陆之间,潮来潮往间,叶子就逐渐开始变红了,九、十月间,简直是漫滩遍野的红。

它喜欢盐碱地,喜欢和海浪亲吻,丛丛簇簇,扎根于荒凉,向翱翔的海鸥铺展野性的美丽。

碱蓬草生长在海滩上,一年又一年,蛮横、执着,看惯的人觉得是顺理成章,初到的人觉得惊讶神奇。

我虽不是伴着碱蓬草长大的,但也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所以,我和它就有了一种若即若离的默契,它正适合我的细细阅读。

暂时的逃离城市,既非归隐,也非从俗,就是想在作秀般的喧扰中寻到一点朴实的宁静。

登高赏菊,很多人是因为陶渊明,似是一种硬造的文人情结,我不想这样。

陶渊明的归隐,因着文人的清高,并非本愿,乃逃禄而归耕,不论外表装饰得如何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地执着人生,非常痛苦。

他种的豆从来就长不好,草长得太茂盛;他的田园就像一个装饰好背景的舞台,一个人粉墨登场,耕种就是演戏了。

但当你面对这一丛丛犹如红色的地毯般一直铺到天边的碱蓬草时,你就会直面最朴素的生命诠释:

自然。

你能炫耀一种坚强么?

坚强是在不适合自己的环境中的勇敢生存,碱蓬草不是,它就适合盐碱地,土地肥沃,就会死亡;你能赞美一种热情么?

热情是无时无刻不在的青春的涌动,碱蓬草不是,秋天过后就会凋萎。

当年在大沽河边,英雄战死在疆场,鲜血染红了大地,也染红了河岸海边的漫山遍野的碱蓬草,从此野草涂上了英雄的光辉。

今天,理想主义的时代渐渐远离我们而去,但草却依然在顽强地生长,铅华洗尽,本色如初。

20世纪60年代,“瓜菜代”的岁月,碱蓬草成为救命草。

滩边的渔民村妇采来碱蓬草的籽、叶和茎,掺着玉米面蒸出来红草馍馍,几乎拯救了一整代人。

今天,也不会再有人钟情于它,只有一些都市人,在厌倦了生猛海鲜、大鱼大肉后,买上一两个碱蓬菜的包子,调节一下已被油腻堵塞的肠胃。

碱蓬草依旧鲜红亮丽,依旧春天发芽,秋天枯萎。

它能觉出自己地位的变化、曾经的荣辱么?

草木无情,多情的只是人类自己,但往往又是自作多情。

草依旧是草,就如同人依旧是人。

碱蓬草环绕的,是一处处的养虾池,那些赤脚的农民经常从碱蓬草上走过,每一天夕阳坠落的时候,家人送来饭菜,一家人就这样在晚霞的余晖中享受着最平常的幸福。

为了看虾,他们晚上经常睡在只能放下一张床的小屋中,夜风吹送,送来大海的涛声,与之相伴的就是这丛丛的碱蓬草,一生的匆忙岁月,几世的艰辛劳碌,都融进瞬间的永恒中了。

他们说,这里没什么风景。

风景就是每天一如既往的生活。

如今,对都市人而言,单纯玲珑的风景已经不再具有太大的诱惑,粗犷与坦荡反倒吊足了一些人的胃口。

于是更多的人开始走马观花般地浏览“荒凉”,对此,我只想说,向往一种勾人魂魄的旅程的同时,不要玷污了一份拙朴,一份厚重。

对于那丛红草,我也只是一个过客,回归都市,心依旧茫然,脚步依然匆忙。

该忘掉的就忘掉吧,不能忘怀的,就存在心底,一切随缘,自由地生长吧。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以金秋时节,人们登高赏菊,抒发诗情、思念开头,既与下文关于“文人情结”的议论相呼应,又暗示碱蓬草从未被人们所关注。

B.碱蓬草的形象是对生命最朴素的诠释,它们在荒凉、寂寞的环境中生长,展现出坚强、热情的珍贵品质和朴拙而厚重的美。

C.作者围绕着碱蓬草组织情思,叙写不同时代人们对待碱蓬草的不同情感态度,并由此延伸到对自然、风景和人类生活的思考。

D.文中将现代都市人与“赤脚的农民”的生活形态作对比,并融入自身的感慨,体现了作者不同于一般都市人的风景观和生活方式。

5.碱蓬草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

(6分)

答:

 

6.作者说“秋天是属于陶渊明的”,后文又说很多人因陶渊明而登高赏菊,“似是一种硬造的文人情结”,这是否矛盾?

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6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据CNN旗下财经网站报道,特朗普政府周四宣布,将对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对美国科技产业投资,引发人们对于中美之间爆发贸易战的担忧,美国股市暴跌。

对于美国一些大型公司来说,与中国打贸易战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

如果中国采取报复措施,苹果、波音、英特尔和其他跨国公司的日子将会变得很难过。

星巴克也在中国市场投下了巨大赌注,并且正在收获成果。

该咖啡巨头现在有大约14%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市场,其中国业务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和其他发达市场。

——摘自《财经网》

材料二:

2018年3月23日,中国商务部公布了自美国进口的7类、128税项产品(主要是农产品)拟加征关税的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这是针对之前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①”的终止减让的回应,按照2017年统计,涉及金额30亿美金,与之前美国终止减让涉及的金额相对对等,产品结构也都是偏上游端。

对于本周四特朗普签署的针对中国进口约500亿美元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的行动,中国政府将如何反制,目前并没有公布。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政府在处理中美双边贸易摩擦方面表现出了相对理性和沉稳。

——潘向东《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注] ①232措施,是指基于美国商务部根据《贸易法》第232条款调查的结果,2018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发了公告,对美国进口的钢铁、铝产品中止减让关税,并加征10~25%的关税。

专家认为该措施主要是针对中国的。

材料三:

材料四:

从中美的贸易结构看,中国主要对美出口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包括家电、电子)、纺织服装、家具灯具、玩具鞋帽等,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为中间产品和零部件,以大豆、飞机、汽车、集成电路和塑料制品为主。

美国贸易保护虽然会对其国内部分行业形成利好,但将损害多数行业及消费者的利益。

若美国对中国制造进一步提高关税,实际上将等同于向消费者征税,势必增加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推升美国通胀,制约美国消费。

——摘自《网易财经频道》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500亿美元的关税,引发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战。

B.作为美国经济的风向标,美国股市暴跌预示着正在开展的中美贸易战将超过以往。

C.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美国从中国进口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等,说明中国技术已超越美国。

D.美国对进口的产品提高关税,抬高了产品的销售价格,等同于向美国的消费者征税。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材料一,特朗普政府宣布限制中国对美国科技产业投资,苹果、英特尔等科技公司的资金来源减少,公司发展将会受影响。

B.星巴克看好中国市场,进行了市场投资,且业务量增长速度超过其他地区市场,如果中美贸易战爆发,其业务量势必缩减。

C.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进口约500亿美元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的行动,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强烈不满,立即实施了金额对等的反制措施。

D.从中美的贸易结构看,中国主要从美进口大豆、飞机、汽车、电机电气音像设备等,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为中间产品,包括农产品、纺织服装、高铁装备等。

9.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要分析如果中美展开贸易战,会给中美两国经济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5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

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

“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

”石父曰:

“不然。

吾闻君子屈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

妻曰:

“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

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

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B.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C.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D.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

后代相沿,多以“公”作为“王”

以下的最高爵号。

B.缧绁,“缧”是捆人的绳子,“绁”是捆着或系着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捆绑人的

绳索。

引申为牢狱。

C.太史,古代把家臣或小官的职位加一个“太”字表示国家的大臣,西汉太史令掌

天文、历法、撰史。

D.列传,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

左丘明撰《左传》时首创,一般用以记述帝

皇以外的人物事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晏婴“节俭力行”“危言危行”,在齐国受到尊重,他辅佐齐灵公、庄公、景

公三代,名显于诸侯。

B.越石父是个贤才,晏子在沼泽中解救出他,然而越石父不但不感谢,反而要求绝

交,晏子感到很惊讶。

C.文章选取晏子以囚犯为知己和以车夫为贤能两件事,写其知人和谦逊,表现齐国

名相晏婴的风范和品质。

D.结尾为论赞,作者赞美了晏子成礼而去、犯颜直谏的品行,表达了自己的倾慕之

情,寄寓了无限的感慨。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鸿门宴》)

 

(3)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荆轲刺秦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江头四咏·丁香(杜甫)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①中,休怀粉身念。

注:

①兰麝:

shè,指兰与麝香,是名贵的香料。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写丁香外形,体形纤小柔弱,参差错落,倚靠枝头,惹人喜爱。

B.颔联细笔描绘丁香花叶,叶带浮毛,花朵扶疏,色泽淡雅,圣洁美丽。

C.颈联写丁香处境,深栽在书房背后,靠近幽居之士,显得寂寞而凄清。

D.本诗描写细腻,让人对《雨巷》中提到的丁香之美有了直观形象的感受。

15.“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与“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同样写丁香,但抒发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8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表现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借到江心游泳、阻止飞舟表达革命豪情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认为真的猛士应当具有的品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题

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___________、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___________、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___________的伟大成就。

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繁荣稳定,保持香港、澳门长期和平发展,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___________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要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世界和平。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穷二白同舟共济另眼相看互利共赢

B积贫积弱同舟共济刮目相看合作共赢

C一穷二白同心同德另眼相看合作共赢

D积贫积弱同心同德刮目相看互利共赢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任何力量不能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任何力量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B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

C任何力量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任何力量不能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

D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推动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保持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继续奋斗。

B.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推动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保持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继续奋斗。

C.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继续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

D.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全体中华儿女,继续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

奋斗。

20.下面是某住宅小区物业公司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三处不符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3分)

各位居民都知道,高空坠物十分危险。

轻则使人受伤,重则会要了人的性命。

最近,本地将有强台风过境,请各位居民在24小时内整理、清除本人住宅范围内容易坠落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以绝隐患。

 

21.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品节目,“感动中国”以评选出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所选的每个人物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

请仿照示例,从下面的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他的生平事迹,为其写一段颁奖词,不低于80字。

(5分)

英雄人物:

大堰河荆轲烛之武刘邦樊哙项羽

示例:

苏轼

他半生颠沛,常常行走在贬谪的路上。

他的足迹跨越半个中国,远达时为荒蛮之地的海南岛。

他屡遭坎坷,却始终热爱生命;仕途崎岖,却对国家忠爱不渝。

他穷得只有靠种地为生,却怡然自得。

他把苦难研成墨,他把贬谪当成笔,挥毫出一首又一首豪放旷达的辞章。

他让我们领悟到:

面对生活坎坷所应有的乐观态度,面对人生浮沉所应有的强劲风度。

听,这个命途多舛的灵魂在唱歌。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丰收节,是世界各地人民庆祝丰收的节日,9月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

传统的丰收节主要是庆祝一年的丰收,然而今天的“丰收”一词,不仅是“麦浪滚滚闪金光,十里歌声十里香”的景象,更是乡村振兴、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代名词。

其实,不止于农民需要丰收,三百六十行,行行盼丰收。

要求:

①请以“丰收”为题作文;②立意自定;③记叙文;④不少于800字;⑤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⑥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成都棠外高2019级高一上期半期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1.(3分)【答案】D【解析】汉语“广为传播,‘热’遍全球”,只能说明外国人对汉语的兴趣和重视,不能说明“汉语是我们真正的根”。

2.(3分)【答案】B【解析】B项不能说明汉语“语词”表达特点及功能与“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3.(3分)【答案】A【解析】B项,汉语和英语并非此长彼消、相互对立的关系。

重视母语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外语,按照文意,两者都要兼顾。

C项,“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的说法绝

对,推断无据。

D项,汉语“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原文无据,且说法错误。

4.(3分)【答案】C 【解析】A项,“暗示碱蓬草从未被人们所关注”不合文意;B项,“展现出坚强、热情的珍贵品质”不符合作者对碱蓬草的理解;D项,“体现了作者不同于一般都市人的风景观和生活方式”不合文意,作者有着深刻的自省意识,在批判都市人的同时,也承认自己“回归都市,心依旧茫然,脚步依然匆忙”。

5.(6分)【答案】①最突出的特点:

自然。

(2分)②表现:

生长环境方面,自然地生长在荒凉的盐碱地;(2分)生长过程方面,随季节变化自然地生长、凋萎。

(2分)

6.(6分)【答案】不矛盾。

①陶渊明真挚地热爱秋天,又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颂秋咏菊诗;②很多登高赏菊的人,并不具有陶渊明的情怀,只是在形式上模仿陶渊明;③作者这样写,意在说明很多人不能真正地欣赏草木的本性。

(每点2分)

7.(3分)【答案】D【解析】A项,“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500亿美元的关税”变未然为已然,原文是“将对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引发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战”错,原文是“引发人们对于中美之间爆发贸易战的担忧”。

B项,无中生有。

C项,“说明中国技术已超越美国”错,材料三图表中呈现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等,只是列出了美国对中国征收关税的领域。

8.(3分)【答案】B【解析】A项,因果关系不当,原文是“如果中国采取报复措施,苹果、波音、英特尔和其他跨国公司的日子将会变得很难过”。

C项,“立即实施了金额对等的反制措施”错,从原文看“如果中国采取报复措施”,说明并未“立即实施”。

D项,混淆范围,原文是“中国主要对美出口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包括家电、电子)、纺织服装、家具灯具、玩具鞋帽等,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为中间产品和零部件,以大豆、飞机、汽车、集成电路和塑料制品为主”。

9.(5分)【答案】①中国如果采取报复措施,美国的大型公司会受连累,日子将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