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推理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96602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逻辑推理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普通逻辑推理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普通逻辑推理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普通逻辑推理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普通逻辑推理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普通逻辑推理附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普通逻辑推理附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普通逻辑推理附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普通逻辑推理附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普通逻辑推理附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逻辑推理附答案解析.docx

《普通逻辑推理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逻辑推理附答案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逻辑推理附答案解析.docx

普通逻辑推理附答案解析

《普通逻辑》测试题3――“推理”之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以“没有一个教师不是知识分子”为前提进行换质法直接推理,推出的结论是(C)。

A、有的教师不是知识分子B、有的教师是知识分子

C、教师都不是非知识分子D、教师是非知识分子

【分析:

“没有一个教师不是知识分子”实际上就是“所有的教师都是知识分子”即SAP。

进行换质:

SAP→SEˉP。

所以选C。

2.根据判断间对当关系进行直接推理,以“所有的诈骗罪都是侵犯财产罪”为前提进行直接推理,可必然推出(C)这样的结论。

A、所有的侵犯财产罪都是诈骗B、有的侵犯财产罪不是诈骗罪

C、有的诈骗罪是侵犯财产罪D、并非所有诈骗罪都是侵犯财产罪

【分析:

“所有的诈骗罪都是侵犯财产罪”是SAP判断,A的推理形式是SAP→PAS,所以是错误的;B的推理形式是SAP→POS(SAP→PIS→POˉS),所以是错误的;C是根据对当关系中的差等关系推理,所以是正确的;D是SAP的负判断,所以是错误的。

3.下列判断变形推理形式中,(B)是不正确的。

A、SOP→SIˉPB、SEP→ˉPASC、SAP→ˉPESD、SIP→PIS

【分析:

A是变质法是正确的;B是不正确的,因为:

SEP→SAˉP→ˉPIS才是正确的;C是正确的,因为:

SAP→SEˉP→ˉPES;D是换位法是正确的。

4.“我们班没有哪位同学是藏族人”这一判断可换位为(A)。

A、凡藏族人都不是我们班的同学

B、有的的藏族人是我们班的同学

C、没有哪位藏族人不是我们班的同学

D、有的非藏族人是我们班的同学

【分析:

题干“我们班没有哪位同学是藏族人”这一判断实际上是SEP,应当换位为PES。

A是PES,所以正确;B是PIS(PES→PAˉS→ˉSIP→PIˉS);C是PAS(PES→PAˉS);D是ˉPIS。

5.下列不正确的直接推理是(B)。

A、有些大学生不是党员,所以,有些非党员不是非大学生。

B、有些亚洲国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有些社会主义国家不是亚洲国家。

C、凡商品都是劳动产品,所以,有的非商品不是劳动产品。

D、这个书店所有的书都是外文书,所以,并非这个书店没有哪本书是外文书。

【分析:

A是正确的,其推理过程是:

SOP→SIˉP→ˉPIS→ˉPOˉS。

B是不正确的,SOP不能换位,因为其违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仍不得周延”这一条换位法规则。

C是正确的,其推理过程是:

SAP→SEˉP→ˉPES→ˉPAˉS→ˉSIˉP→ˉSOP。

D是正确,其推理过程是:

SAP→并非SEP。

6.以E判断为大前提,I判断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结论只能是(D)。

A、A判断B、E判断C、I判断D、O判断

7.“S所的每一位研究员都是精通两门外语的,W君是S所的人,可见,W君是精通两门外语的。

”这个三段论推理(C)。

A、没有任何逻辑错误B、犯了“小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C、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D、犯了“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8.“社会主义法律是保护人民的,我国的法律是保护人民的,所以,我国的法律是社会主义法律。

”这个三段论推理(C)。

A、是正确的,因为前提和结论都真

B、是错误的,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

C、是错误的,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D、是错误的,犯了“小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9.“社会主义法律是保护人民的,美国的法律不是社会主义法律,可见美国的法律不是保护人民的。

”这个三段论(B)。

A、是正确的,因为前提和结论都是真的

B、是错误的,犯了“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C、是错误的,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

D、是错误的,因为前提超出了结论所断定的范围

10.“并非所有的科学家都不是自学成才,而没有一个科学家不是勤奋的人。

所以勤奋的人都是自学成才的。

”这个推理是(C)。

A、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B、犯“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C、犯“小项扩大”的逻辑错误D、正确的

【分析:

“并非所有的科学家都不是自学成才”等值于“有的科学家是自学成才的。

”即MIP。

“没有一个科学家不是勤奋的人”实际上就是“所有的科学家都是勤奋的人。

”即MAS。

而结论是SAP。

这就犯了“小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11.“普通逻辑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是科学,所以,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个三段论推理是(B)。

A、内容真实,形式有效B、内容真实,形式无效

C、内容不真实,形式有效D、内容不真实,形式无效

【分析:

犯了小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12.“老舍和侯宝林是同乡,所以侯宝林和老舍是同乡。

”这个推理是(C)。

A、对当关系推理B、换位法推理C、对称关系推理D、省略三段论推理

13.“如果某人未犯法,那么某人未犯罪;某人未犯罪;所以,某人未犯法”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B)。

A、肯定前件式B、错误的肯定后件式C、否定前件式D、否定后件式

14.如断定“只有P,才q”与“非p并且q”,同真,则(B)。

A、不违反逻辑规律B、违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违反同一律

【分析:

因为“非p并且q”是“只有P,才q”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二者有一真,则另一必为假。

15.如断定“SIP”与“SOP”同真,则(D)。

A、违反矛盾律B、违反排中律C、违反同一律D、不违反逻辑规律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两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18分。

1.“直接推理是演绎推理,所以,有的非直接推理不是演绎推理”,这个推理是(AB)。

A、内容真实B、形式有效C、形式无效

D、内容虚假,形式有效E、内容真实,形式无效

【分析:

上述推理形式是:

SAP→ˉSOP。

因为:

SAP→SEˉP→ˉPES→ˉPAˉS→ˉSIˉP→ˉSOP。

所以形式是有效的。

当然,内容也是真实的。

所以选AB。

2.下列各式中,依据下反对关系而进行的有效推理形式是(CE)。

A、SIP→SOPB、SIP→并非SOPC、并非SIP→SOP

D、并非SIP→并非SOPE、并非SOP→SIP

3.以“没有一个S是M”和“并非有些P不是M”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将其正确结论进行换质换位法推理,正确结论有(BE)。

A、SIPB、ˉSIPC、ˉPASD、ˉPIˉSE、SOP

【分析:

“没有一个S是M”实际上就是“S都不是M”即SEM。

“并非有些P不是M”等值于“所有P都是M”即PAM。

以SEM与PAM为前提进行推理,其结论应为SEP。

进行换质位法推理可以是:

(1)SEP→PES→PAˉS→ˉSIP(→PIˉS)所以B是正确的。

(2)SEP→SAˉP→ˉPIS→SIˉP→SOP。

所以E是正确的。

4.“所有A都不是B,所有B都是C”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其正确结论是(DE)。

A、所有A是CB、所有C不是AC、有的A不是C

D、有的C不是AE、并非所有C是A

【分析:

前提实际上可分别表示为“AEB”与“BAC”,根据三段论推理的规则,其结论应当是“COA”(C应该不周延,而结论必为否定判断,所以C只能做特称判断的主项)即“有的C不是A”,所以应选D。

而A违反了“前提有一否定结论必为否定”的规则;B犯了“小项扩大”的逻辑错误;C犯了“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再对“有的C不是A”根据对当关系推理可推出“并非所有C是A”。

所以选DE。

5.“有些自然数是奇数,有些自然数是素数,所以,素数都是奇数。

”这个三段论(BD)。

A、犯了“大项扩大”的错误B、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C、犯了“四概念”的错误D、犯了“小项扩大”的错误

E、是一个逻辑形式正确的三段论

6.由“只有他以身作则,他才是一名优秀团员”这个前提出发,再增补下列前提和结论分别构成推理,其中正确的是(BD)。

A、他是一名优秀团员,所以他不以身作则

B、他是一名优秀团员,所以他以身作则

C、他不是一名优秀团员,所以他不以身作则

D、他不以身作则,所以他不是一名优秀团员

E、他以身作则,所以,他是一名优秀团员

【分析:

“只有他以身作则,他才是一名优秀团员”即p←q。

根据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肯定后件必肯定前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所以A错误,B正确,C错误;否定前件必否定后件,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所以D是正确的,而E是错误。

三.多项选择题(选出三至五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16分。

1.运用直接推理,可以由ˉSAP必然推出(ABCD)。

A、ˉPISB、ˉSIPC、POSD、ˉPEˉSE、ˉSOP

【分析:

B是根据对当关系中的差等关系推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如果对ˉSAP进行变形推理:

ˉSAP→ˉSEˉP→ˉPEˉS→ˉPAS→SIˉPˉ→SOP(SIˉP→ˉPIS)

或ˉSAP→PIˉS→POS(→PIˉS→ˉSIP→ˉSOˉP。

所以C与D是正确的,而E与A是不正确的。

)】

2.下列推理形式中正确的有(ABCD)。

A、SAˉP→SEPB、ˉSIP→PIˉSC、ˉSEP→ˉSOP

D、SOP→ˉPISE、SIP→ˉPOS

【分析:

A是换质法推理,正确的;B是换位法推理,正确的;C是对当关系中的差等关系推理,是正确的;D是换质位法推理:

SOP→SIˉP→ˉPIS,是正确的;E的推理形式:

SIP→SOˉP,而此时不能换位,所以是错误的。

3.以“参加这次考试的都是自考生”为前提可必然推出的结论是(BCE)。

A、自考生都参加这次考试B、参加这次考试的不是没有自考生

C、有些自考生参加这次考试D、并非有些自考生没有参加这次考试

E、并非参加这次考试的都不是自考生

【分析:

“参加这次考试的都是自考生”即SAP。

而A=PAS;B=SEˉP;C=PIS;D=ˉ(POS)=PAS;E=ˉ(SEP)=SIP。

(1)SAP→PIS所以A错误、D错误,C正确;

(2)SAP→SEˉP所以B正确;(3)SAP→PIS→SIP所以E正确。

4.一个推理形式正确的三段论,若大前提为PAM,则小前提可以是(ABE)。

A、MASB、SEMC、SAMD、SIME、SOM

【分析:

由大前提为PAM可知,中项M在小前提中必须要是周延的,所以排除C与D。

四.综合分析题(每题12分,共36分)。

1.假定下列情况为真:

(1)如果甲是第一名,那么乙是第二名;

(2)只有乙不是第二名,丙才是第三名;

(3)或者丁是第一名,或者甲是第一名;

(4)丙是第三名。

请问:

谁是第一名?

并写出推理过程。

【分析:

这涉及到三种推理的综合应用,它们是: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相容选言推理。

丁是第一名。

(其推理过程有如下三步:

(1)只有乙不是第二名,丙才是第三名;〖前提

(2)〗

丙是第三名。

〖前提(4)〗

所以,乙不是第二名。

〖结论

(1)〗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

(2)如果甲是第一名,那么乙是第二名;〖前提

(1)〗

乙不是第二名。

〖结论

(1)〗

所以甲不是第一名。

〖结论

(2)〗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3)或者丁是第一名,或者甲是第一名;〖前提(3)〗

甲不是第一名。

〖结论

(2)〗

所以,丁是第一名。

〖不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2.已知下列情况为真:

(1)若A和B都是杀人犯,则C是无罪的;

(2)C有罪,并且D的证词正确;

(3)只有D的证词不正确,B才不是杀人犯。

请问:

谁是、谁不是杀人犯?

并写出推导过程。

第一步:

设A=A是杀人犯;B=B是杀人犯;C=C有罪;D=D的证词正确。

第二步:

表示前提:

(1)(A∧B)→ˉC

(2)C∧D

(3)ˉD←ˉB

第三步:

推理过程

1

、C∧D→C;C∧D→D〖联言推理分解式〗

2、[(A∧B)→ˉC]∧C→ˉ(A∧B)〖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3、ˉ(A∧B)→ˉA∨ˉB〖联言判断负判断的等值推理〗

4、[(ˉD←ˉB)∧D]→B〖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

5、[(ˉA∨ˉB)∧B]→ˉA〖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由4可知“B是杀人犯”;由5可知“A不是杀人犯”。

3.已知:

(1)如果小李和小张都参加逻辑班学习,那么小王就不参加逻辑班学习;

(2)只有小张参加逻辑班学习,小赵才参加逻辑班学习;

(3)小李和小王都参加逻辑班学习、

请问:

小张和小赵是否参加逻辑班学习?

请写出推导过程。

第一步:

设:

小李参加=A;小张参加=B;小王参加=C;小赵参加=D。

第二步:

表示前提:

(1)(A∧B)→ˉC

(2)B←D

(3)A∧C

第三步:

推理过程

1

、A∧C→A;A∧C→C〖联言推理分解式〗

2、[(A∧B)→ˉC]∧C→ˉ(A∧B)〖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3、ˉ(A∧B)→ˉA∨ˉB〖联言判断负判断的等值推理〗

4、[(ˉA∨ˉB)∧A]→ˉB〖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5、[(B←D)∧ˉB]→ˉD〖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

所以,由4可知:

“小张不去”;由5可知:

“小赵不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