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6.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9914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6.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6.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6.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6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人类的不恰当活动,常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从而破坏水体环境。

下图及表格是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的实测结果。

据此完成第1~3题。

不同温度下DO(溶解氧)饱和值表

水温/℃

25

26

27

29

31

32

34

8.15

8.00

7.85

7.65

7.43

7.30

7.20

1.该河月均流量最低值与最高值之比约为(  )

                

A.

B.

C.

D.

2.当地的黄金生产及造纸、食品加工等乡镇企业的排污造成该河段枯水期富营养化严重,在凌晨5:

00,河水的DO含量的饱和度约为(  )

A.50%B.60%C.70%D.80%

3.午后,该河水DO出现过饱和,如在18:

00,DO饱和度可高达110%,其主要原因是(  )

①水温增高 ②水的饱和值下降 ③光合作用增强 ④河水中DO含量下降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该河月均流量最低值出现在3月份,大约为30m3/s,最高值出现在7、10月份,约为130m3/s,它们的比值约为1/4。

第2题,凌晨5时河水的水温约为26℃,对应的DO饱和值为8mg/L,而此时河水的DO值约为5.75mg/L,据此可得出此时河水的DO含量的饱和度约为71.9%。

第3题,造成午后河水中DO出现过饱和的原因为水温升高,水的饱和值下降,另一方面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产氧量增加,此时河水中的DO含量呈上升趋势。

答案:

1.C 2.C 3.B

如今,波罗的海的海洋生物正面临巨大威胁:

海洋中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不仅威胁到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藻类还在波罗的海地区创造出了一片片面积巨大的海洋“死亡地带”,并有逐渐扩散的趋势,使得欧洲渔民日日空手而归。

据此完成第4~5题。

4.造成波罗的海“死亡地带”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近海城市倾倒的生活垃圾

B.全球气候变暖

C.工农业生产向海中排放了大量含磷和氮的废水

D.石油及石油制成品的注入

5.下列措施有利于减缓波罗的海“死亡地带”发展趋势的是(  )

①减少工业、农业用水向海洋中排放 ②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③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 ④将藻类捞出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第4题,由材料可知波罗的海的“死亡地带”就是一种水体富营养化,与周边地区排入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氮、磷有关。

第5题,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可防治酸雨,但对波罗的海的“死亡地带”没有影响。

答案:

4.C 5.B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

据此完成第6~8题。

6.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

A.重金属盐B.氮、磷营养物

C.固体废弃物D.泄漏的石油

7.赤潮爆发的海域一般(  )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8.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

A.赤道附近B.大洋中部

C.中、低纬近海D.高纬近海

解析:

第6题,富含氮、磷的工农业污水、生活污水排到近海,使水体富营养化,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引发赤潮。

第7题,水温高,浮游生物生命活动强,繁殖速度快;风力小,利于氮、磷营养物的聚集。

第8题,中、低纬的近海往往具备赤潮形成的条件。

答案:

6.B 7.C 8.C

目前,世界上很多城市染上了“垃圾困扰症”。

垃圾堆置占据大量土地,并污染环境。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9~11题。

9.城市“垃圾困扰症”的“病因”是(  )

A.工业污水的任意排放

B.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

C.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D.汽车尾气

10.下图是“治疗”城市“垃圾困扰症”的方式之一,它是(  )

A.分类收集B.露天堆放

C.卫生填埋D.资源化

11.有关焚烧法处置固体废弃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物质都可采用焚烧法处理

B.焚烧过程中会造成大气污染

C.焚烧后的灰烬可直接填埋

D.焚烧时产生的热量不能被利用

解析:

第9题,材料中对“垃圾困扰症”的解释说明该“症”是固体废弃物污染造成的。

第10题,垃圾发电是从固体废弃物中获取能源的一种方式,可以创造经济价值,属于资源化。

第11题,用焚烧法处理垃圾时,可燃烧的可以进行处理,焚烧的热量可以用来发电等,但是可能带来大气污染问题,焚烧后的灰烬有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能直接填埋。

答案:

9.C 10.D 11.B

TSP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100微米的固体颗粒物,它本身是一种污染物,同时又是其他污染物的载体。

读“某地两日TSP浓度和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其中有一天是雨天),完成第12~13题。

12.关于TSP浓度日变化曲线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SP浓度日变化规律与气温的日变化规律相一致

B.TSP浓度日变化规律与气温的日变化规律完全相反

C.TSP浓度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有两个高峰值

D.气温越高,TSP的浓度值也越高

13.关于TSP浓度的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午时TSP浓度较低的原因是此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大大减少

B.雨天时TSP浓度较晴天高

C.天气对TSP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影响不是很大

D.当近地面形成逆温时,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值就较低

解析:

第12题,对比两图中的TSP与气温的日变化规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第13题,中午TSP浓度较低的原因为气温升高,大气对流旺盛;雨天时TSP浓度较晴天低,因为降水使得TSP的数量减少;当地面形成逆温时,大气颗粒物不易扩散,浓度会升高;天气对TSP浓度有影响,但影响不是很大。

答案:

12.C 13.C

14.酸雨对生物的危害体现在(  )

A.使农作物和树木死亡

B.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富集

C.水体富营养化

D.引起急性中毒

解析:

酸雨是人类在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过程中,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与空气中的水汽结合成的硫酸或亚硫酸以及硝酸等,它能够腐蚀建筑物,直接危害植物的叶和芽,使农作物和树木死亡。

答案:

A

15.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很大,为减少酸雨产生,应(  )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燃料脱硫 ③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④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

①②④从燃料和排放物着手,是防治酸雨的几个关键性的措施。

③的处理主要是针对土壤酸化的,并不是防治酸雨产生的根本办法。

答案:

C

“API”是英文“AirPollutionIndex”的缩写,意思是空气污染指数。

我国的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

监测的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或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总悬浮颗粒物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尘粒的统称,二氧化硫主要是由含硫煤燃烧造成的,而氮氧化物则主要是由汽车尾气产生的,这些会危害人体呼吸系统和眼睛,还会产生酸雨现象。

据此完成第16~18题。

16.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与一定的大气状况相关联。

下列大气状况,能促使API增大的是(  )

A.晴朗微风天气B.大风阴雨天气

C.空气强烈对流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

17.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TSP)明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  )

A.大量燃烧煤炭用于取暖

B.沙尘暴时有发生

C.春耕播种,土地裸露

D.春运高峰,交通流量剧增

18.氮氧化物(NOx)的主要来源和产生的危害分别是(  )

A.燃烧煤炭,酸雨

B.燃烧石油,臭氧层破坏

C.汽车尾气,酸雨

D.空调冰箱,光化学烟雾

解析:

第16题,大气污染物会随大气运动扩散到其他地区,但在无风或微风时,这种扩散作用就比较微弱。

第17题,北方春季暴发沙尘暴,会增加大气中的沙尘量,使得TSP明显偏高。

第18题,汽车尾气中的主要物质是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可形成酸雨。

答案:

16.A 17.B 18.C

噪声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之一。

下图为“某城市局部地区上午10时噪声等值线(单位:

分贝)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9~20题。

19.图中噪声污染主要来自(  )

A.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B.森林公园和娱乐场所

C.网吧和体育场D.学校和锯木场

20.M、N两处噪声值向外迅速减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盛行风的影响B.绿化带的作用

C.河流的影响D.声波传播中的自然减弱

解析:

第19题,图中M处是点状污染源,可能是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等活动造成的;N处是线状污染源,主要是交通运输造成的。

第20题,M、N两处噪声值向外迅速减小,最有可能是城市中绿化带的作用,因为绿化隔离带可以减弱噪声。

答案:

19.A 20.B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

21.(10分)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A支流的主要污水来源,并分析这些污水排入河流所产生的危害。

(6分)

(2)分析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4分)

解析: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支流附近有居民点和化工厂,因此其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其对河流造成的危害表现为使水质下降、破坏河流生态系统。

(2)题,B流域开辟了果园和林地,对于流域内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水污染以及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答案:

(1)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水质下降;破坏河流生态系统。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水污染;调节小气候。

2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重庆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产值比重为70%,重庆力争将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至50%,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至15%。

同时,优化提高第二产业,承接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初步形成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石油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能源和轻纺等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材料二 重庆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

天然气

电力

其他

比重/%

77.9

12.8

4.6

4.7

(1)重庆是我国酸雨发生最早、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地区之一,分析其酸雨形成的原因。

(6分)

(2)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说出重庆为减轻酸雨污染在能源开发方面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6分)

解析:

(1)题,可从重庆的能源消费结构、气候、地形等多角度加以分析。

(2)题,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开发多种能源。

答案:

(1)重化工业比重大,能源消耗量大,排放酸性气体多;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高,导致排放酸性气体(SO2)多;气候湿润,水汽充足,易形成酸雨;盆地地形使酸性气体难以扩散。

(2)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开发水电,建水力发电站);推广使用天然气;在农村开发利用沼气等。

23.(15分)下图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

(9分)

(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

(6分)

解析:

(1)题,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需要取暖,因而产生的煤灰等不可回收无机物比重大;南方地区水热条件好,产生的菜叶等不可回收有机物比重大。

(2)题,从占用空间,污染水源、大气,危害人体健康等角度分析。

答案:

(1)地域差异:

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

原因:

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2)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

24.(13分)灰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固体物质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浑浊的天气现象。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工业城市近年来月均灰霾天数与月均气温的年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冬、夏季节灰霾天数的差异,并从气温角度分析其成因。

(7分)

(2)简述治理城市灰霾可采取的交通措施。

(6分)

解析:

(1)题,冬、夏季节灰霾天数的差异可从图中读出,冬、夏灰霾日数差异分析要考虑天气的状况(气温)。

冬季普遍的低温天气导致大气对流较微弱,易形成逆温天气,大气稳定,污染物难以扩散。

(2)题,治理城市灰霾采取的交通措施主要从治理交通拥堵角度入手。

提倡公交优先,限制私家车出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是可行措施。

答案:

(1)冬季多,夏季少。

相对于冬季,夏季近地面气温更高,对流更旺盛,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稀释扩散。

或:

相对于夏季,冬季近地面气温较低,大气较稳定,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稀释扩散。

(2)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改善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费构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合理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整治交通拥堵。

25.(附加题)(10分)在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环境污染事件中,哪类环境污染事件对人类的影响最大呢?

小明翻阅了有关资料,发现20世纪中叶发生的“八大公害事件”中,烟雾事件就占了四起,如下表。

公害事

件名称

主要污

染物

发生

时间

发生

地点

中毒

情况

中毒

症状

致害

原因

公害

成因

玛纳斯

河谷烟

雾事件

烟尘及SO2

1930年12月(1911年发生过但无死亡)

比利时玛纳斯河谷(长24千米,两侧山高约90米)

几千人中毒,60人死亡

咳嗽、呼吸短促、流泪、喉痛、恶心、呕吐、胸闷窒息

SO2、SO3和金属氧化物颗粒进入肺部深处

谷地中工厂集中,烟尘量大,逆温天气且有雾

洛杉矶

光化学

烟雾

事件

光化学烟雾

1943年5—10月

美国洛杉矶市(三面环山)

大多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

刺激眼、喉、鼻,引起眼病和咽喉炎

石油工业和汽车废气在紫外线作用下生成光化学烟雾

该城400万辆汽车每天耗油2400万升,排放烃类1000多吨,盆地地形不利于空气流通

多诺

拉烟雾

事件

烟尘及SO2

1948年10月

美国多诺拉镇(马蹄形河湾,两岸山高120米)

4天内43%居民(6000人)患病,20人死亡

咳嗽、喉痛、胸闷、呕吐、腹泻

SO2、SO3和烟尘生成硫酸盐气溶胶,吸入肺部

工厂密集于河谷形盆地中,又遇逆温和多雾天气

伦敦烟

雾事件

烟尘及SO2

1952年12月

英国伦敦市

5天内死亡4000人,历年共发生12起,死亡近万人

胸闷、咳嗽、喉痛、呕吐

SO2在金属颗粒物催化下生成SO3、硫酸和硫酸盐,附着在烟尘上吸入肺部

居民取暖燃煤中含硫量高,排出大量SO2和烟尘,又遇逆温天气

 

(1)小明仔细观察表格内容,得出如下结论:

①造成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 。

(2分) 

②造成烟雾事件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其中自然原因有 

;        。

人为原因是  

        。

(3分) 

小明还想深入了解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成因及易发生的时间,于是又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以下信息:

光化学烟雾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强日光、低风速和低湿度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转化形成的高氧化性的混合气体(如臭氧、醛类等)。

光化学烟雾危害巨大,有特殊气味,刺激眼睛,伤害植物,并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洛杉矶位于美国西海岸,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气候温暖,风景宜人。

从19世纪40年代起,随着汽车数量猛增,该城市多次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

下图为“洛杉矶某日光化学烟雾变化示意图”。

(2)通过图文资料,小明发现光化学烟雾产生的时间是有一定规律的。

①一天中最易发生的时间是    。

(1分) 

                

A.6:

00—8:

00

B.12:

00—14:

00

C.16:

00—18:

00

D.20:

00—22:

00

②一年中最易发生光化学烟雾的月份是   月。

(1分) 

(3)试替小明归纳出洛杉矶烟雾事件多发的自然原因。

(3分)

解析:

(1)题,据表中内容可得出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造成烟雾事件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和天气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人为原因主要为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

(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2:

00以前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浓度达到最大,但由于阳光照射不是很强烈,光化学烟雾不是很强,12:

00—14:

00时,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开始形成光化学烟雾。

洛杉矶位于北半球,一年中7月份太阳光照最强烈,也是最易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月份。

第(3)题,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作答。

答案:

(1)①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②地形封闭 逆温天气

工厂、家庭炉灶、汽车等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

(2)①B ②7

(3)谷地地形,污染气体不易扩散;地中海气候,夏季光照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