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003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docx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

普通生物学习题完整版

LT

1.

2.

3.试述糖的生物学功能。

1)贮存物质

2)组成成分

3)细胞识别

6.什么是脂类,它们有何生物学功能?

1)供能贮能。

(H比例大)

2)构成生物膜。

3)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提供必需脂肪酸。

4)生长调节物质。

5)保护和保温作用。

必需脂肪酸是指机体需要,但自身不能合成,必须要靠食物提供的一些多烯脂肪酸。

7.核酸类物质参与生命活动的哪些过程?

1)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的表达

2)能量代谢

3)信号传导

4)酶的辅助因子或有酶的活性

8.有哪些代谢途径参与生物大分子的降解过程?

1.多糖的酶促降解

1)淀粉的降解

2)糖原的降解

3)纤维素的水解

2.蛋白质的降解

1)溶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作用

2)泛肽参与的蛋白质降解

3)蛋白酶类

4)氨基酸N的代谢

脱氨基作用:

氧化脱氨基,联合脱氨基和非氧化脱氨基

3.脂肪的降解

4.核酸的降解

1.糖酵解途径(Embden-Meyerhof-Parnas,EMP)

2.三羧酸循环(TCA循环)

3.磷酸戊糖途径

9.生命体能量的产生主要通过哪些途径?

各有何意义?

1.氧化磷酸化释放大分子中储存的能量,生成参与生物合成的小分子原料

1)糖酵解

2)三羧酸循环

3)磷酸戊糖途径

4)脂肪酸氧化

2.光合磷酸化固碳,大多数生命体中能量的最终来源

3.底物磷酸化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直接使ADP或GDP磷酸化形成ATP或GDP的过程叫底物磷酸化

10.什么是细胞?

真核生物的细胞由哪些部分组成?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2)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5)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2.细胞是多层次、复杂的结构体系

3.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过程结合的综合体

1)由不同物质组成、具有物质代谢能力

2)细胞的各种活动涉及能量代谢

3)细胞要生存需要适应环境、细胞内各种代谢的协调需要信息传递

真核细胞:

质膜、分隔作用

屏障作用

选择性物质运输

信号传递

胞质和细胞器缓冲,为生化反应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代谢的场所、提供细胞器以底物、细胞骨架、控制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分化、蛋白质

细胞核

1.影响细胞形态的几种因素

与物种有关并受时、空影响。

1)遗传因素,与物种有关

2)受生理功能影响也影响生理功能

3)与发育时期有关

4)也与细胞所处的位置有关

5)受环境因素影响

11.何谓细胞增殖?

其有何生物学意义?

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活细胞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

细胞的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以及遗传的基础。

细胞增殖的意义

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单细胞增殖导致生物个体数增加

多细胞生物的繁殖基础

取代衰老和死亡的细胞

创伤愈合、组织再生、病理修复

减数分裂的意义:

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基础

确保世代间遗传的稳定性

增加变异机会,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基础

细胞分化的定义

细胞特定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的发生,就叫做细胞分化。

指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蛋白质合成等方面发生稳定差异的过程。

其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2.何谓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有那几种类型?

细胞分裂:

细胞一分为二的过程

类型: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二分裂、减数分裂、

13.试述孟德尔遗传的基本定律。

基因(gene):

孟德尔在遗传分析中所提出的遗传因子,由丹麦的约翰逊提出。

基因座位(locus):

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

等位基因(alleles):

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座位的两个不同形式的基因

遗传(heredity):

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即生物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可以保持物种和生物个体各种特性不变。

变异(variation):

指生物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在子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一定差异的现象。

显性基因(dominantgene):

杂合状态下能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或+表示。

隐性基因(recessivegene)杂合状态下不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

基因型(genotype):

个体或细胞的特定基因的组成。

表型(phenotype):

生物体某特定基因所表型的性状

纯合体(homozygote):

基因座位上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就这个基因座而言,此个体称纯合体。

杂合体(heterozygote):

基因座位上有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真实遗传(truebreeding):

子代性状永远与亲代性状相同的遗传方式。

回交(backcross):

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亲本进行交配的方式

测交(testcross):

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隐性亲本的交配方式。

性状(character/trait):

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称为性状。

单位性状(unitcharacter):

孟德尔把植株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称为单位性状,即:

生物某一方面的特征特性。

相对性状(contrastingcharacter):

不同生物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存在不同的表现,这种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

基本定律:

分离规律(thelawofsegregation)

•(性母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配到配子中,配子只含有成对因子中的一个。

而杂种体细胞中,分别来自父母本的成对遗传因子也各自独立,互不混杂;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互不影响。

自由组合定律

杂种产生含两种不同因子(分别来自父母本)的配子,并且数目相等;各种雌雄配子受精结合是随机的,即两种遗传因子是随机结合到子代中。

颗粒遗传(particulateinheritance)

孟德尔定律指出,具有一对性状差异的亲本杂交后,隐性性状在杂交子一代中并不消失,在子二代中按特定比例重新分离出来。

•遗传因子的颗粒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1每个遗传因子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单位。

2因子的纯洁性。

③因子的等位性

14.试述生物遗传的连锁交换定律。

遗传第三定律—连锁交换定律

处在同一染色体上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遗传时,联合在一起共同出现在后代中的频率大于重新组合的频率,重组类型的产生是由于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发生局部交换的结果。

重组频率的大小与连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关。

1)表型模拟(写)phenocopy

环境因素所诱导的表型类似于基因突变所产生的表型,不能遗传。

2)外显率penetrance

一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预期表型的比例,用百分率表示。

3)表现度expressivity

杂合体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的影响下,个体间的基因的表达程度

15.Canyounamethebloodtypesoftheoffspringfromthefollowingparentsandgivetheexpectedphenotypicandgenotypicratios.

1)IAIAandIBIB

2)IAIOandIOIO

3)IAIBandIAIB

4)IAIBandIAIO

5)IAIBandIBIO

(1)AB

(2)A/O(3)A/B/AB(4)、(5)A/AB/B

16.试述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完全显性(completedominance)

•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dominance)

•共显性或并显性(codominance)

•镶嵌显性(mosaicdominance

•致死基因(lethalgenes)显性致死、隐形致死

•复等位基因(multiplealleles)一个基因存在多种等位基因的形式

17.试述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基因互作(interactionofgenes)

1)互补作用

多个非等位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表现出某一性状,这些基因称为互补基因,这种基因互作的类型称为互补作用

2)叠加效应

不同对基因对性状产生相同影响,这类作用相同的非等位基因叫做重叠基因(duplicategene)

3)上位效应

一对等位基因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制约,并随着后者不同前者的表型有所差异,后者即为上位基因(epistaticgene)。

这一现象称为上位效应(epistasis)。

起遮盖作用的基因如果是显性基因,称为上位显性基因。

这种基因互作称为显性上位作用(dominantepistasis)。

4)抑制作用

在两对独立基因中,一对基因本身不能控制性状表现,但其显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抑制作用(inhibitingeffect),对其它基因表现起抑制作用的基因称为抑制基因(inhibitinggene,supPressor)。

18.什么是性染色体?

生物的性别决定有哪些类型?

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sexchromosome)是指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其余各对染色体则统称为常染色体(autosome),

类型:

XY型雌性是同配子性别

ZW型雌性是异配子性别,即ZW

XO型雌性的性染色体为XX,雄性只有X,没有Y,不成对

倍性决定型受染色体倍性影响,单倍体为雄性,二倍体为雌性

植物性别的决定低等植物有性别分化但形态差异不明显

性连锁(sexlinkage):

指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

所以又称伴性遗传(sex-linkedinheritance)

19.什么是细胞凋亡?

其有何生理意义?

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细胞生命的过程,此过程受到严格的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死亡。

•生物学意义

–个体发育模式的需要

–根据需要调节细胞数量

–保持成体器官的正常体积

–更新衰老耗损的细胞

20.试述基因表达的基本过程。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功能

•贮藏遗传信息

•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表达遗传信息的功能

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确定遗传信息由DNA通过RNA流向蛋白质的普遍规律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组成是什么?

说明它们各自的内容和意义。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TheBiodiversityConvention,1992),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是“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目前普遍认为“生物多样性”是指:

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1)遗传多样性(geneticdiversity)

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

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因此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speciesdiversity)

物种(species):

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即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由于具有不同特点而能够被分类的基本单位

①具有相对稳定而一致的形态学特征

3以种群的形式生活在一定的空间内

4每个物种具有特定的遗传基因库

5物种多样性:

是指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物种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⑴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⑵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区域物种多样性的衡量有三个指标:

①物种总数,指该区域内所拥有的物种数目;②物种密度,指该区域单位面积内的物种数目;③特有种比例,指该区域内某个特有种占该区域物种总数的比例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

生态系统:

指生物群落与非生物因子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生态集合体。

2.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是什么?

地球上少数国家拥有世界物种的巨大百分数,他们被称为“巨大多样性国家”中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1)物种高度丰富

(2)特有属,种繁多

(3)区系起源古老

(4)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异常丰富

(5)生态系统丰富多彩

(6)空间格局繁复多样性 

3.生物有哪几种主要生态因子?

并说明其生物学意义。

几种主要的生态因子

照光、温度、水分、土壤

•太阳辐射

•光质对生物的影响

•光强度对生物的影响

•光周期现象

•温度与生物生长:

温度是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参与生命活动的各种酶都有其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即三基点温度;不同生物的三基点不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生物生长的速率与温度成正比;外温的季节性变化引起植物和变温动物生长加速和减弱的交替,形成年轮;外温影响动物的生长规模。

•温度与生物发育:

温度与生物发育最普遍的规律是有效积温。

•温度与生物的繁殖和遗传性:

植物春化,动物繁殖的早迟。

•温度与生物分布:

许多物种的分布范围与温度区相关。

水的生物学意义

•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组成成份。

•水是生物体所有代谢活动的介质。

•水为生物创造稳定的温度环境。

•生物起源于水环境。

土壤的生态学意义

•为陆生植物提供基底,为土壤生物提供栖息场所;

•提供生物生活所必须遥矿质元素为水分;

•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热肥气;

•维持丰富的土壤生物区系;

生态系统的许多很重要的生态过程都是在土壤中进行。

4.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理论。

1.遗传和变异

有遗传物种才能稳定存在;有变异生物界才会绚丽多彩,即世界上没有两个生物个体是完全相同的,并且这种变异是随机产生的,是可遗传的变异。

2.繁殖过剩

各种生物都有极强大的生殖力。

但是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都会保持相对稳定。

3.生存斗争

生物存在着繁殖过剩现象,出现了生存斗争。

种内斗争

种间斗争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斗争

4.适者生存

生物体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其中有利变异得到保存,对生存不利的变异遭受淘汰,出现适者生存。

由此可见,变异是随机的,是没有方向的,只有通过定向的选择,才能保存有利变异,以适应环境。

即:

变异+选择=适应,称为“二步适应”。

完善

1.群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进化机制的研究属于群体遗传学范畴。

2.突变、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5.试从古生物进化、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几方面具体说明生物进化的证据?

一、古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

化石,就是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

Ø它在地质层中的分布有何规律?

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各种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面来的。

揭示了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2.同位素衰变

二、比较解剖学证据

1.同源器官homologueorgan

是指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外部形态,但却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的器官。

同源器官在构造及发育上的一致性说明这些动物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具有相似的遗传基础。

2.痕迹器官traceorgan

是指生物体内仍然保存着的,但功能不大的器官。

三、胚胎学证据

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到哺乳类和人,它们的早期胚胎很相似,都具有鳃裂和尾。

四、分子生物学证据

1.细胞色素C

细胞色素C是一个具有104~112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从进化上看,它是很保守的分子。

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组成和顺序反映了这些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2.rDNA序列

通过比较真核细胞rRNA的核苷酸顺序和“真细菌”、“古细菌”的rRNA核苷酸顺序,发现它们之间截然不同,表明真核细胞不是来自原核细胞,而是远在原核细胞生成之前,真核细胞就已和原核细胞分开而成独立的一支,即“早真核生物”,它才是现代真核生物的始祖

五、免疫学证据

根据抗原抗体沉淀反应的强弱程度,确定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疏关系。

4.细胞信号的种类有哪些?

跨膜信号转化的受体种类有什么?

1.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信号

蛋白质、多糖、核酸的结构信息

2.物理信号

电、光、磁

3.化学信号

细胞间通讯的信号分子:

激素、神经递质与神经肽、局部化学介导因子、抗体、淋巴因子

细胞内通讯的信号分子:

cAMP,cGMP,Ca2+,IP3,DG、NO

受体及跨膜信号转换

1.受体

细胞表面或亚细胞组分中的一种分子,可以识别并特异地与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信号物质(配体)结合,从而激活或启动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导致该信号物质特定的生物效应。

2.受体的功能

1)识别特异的配体

2)把识别和接受的信号准确无误的放大并传递到细胞内部,产生特定的细胞反应。

3.受体的类型

1)胞内受体:

甾类激素

2)细胞表面受体:

水溶性多肽激素

ØG蛋白耦联受体家族:

肾上腺素受体、多巴受体、视紫红蛋白

Ø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

多数生长因子受体(如IGF,EGF,PDGF,NGF,SCF,HGF等生长因子的受体),除胰岛素受体外,这类受体均由一条肽链组成

Ø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Ø离子通道受体:

神经突触,如ACH,5-HT受体

5.简述地球的历史怎样划分的。

前寒武纪(地球诞生---5.7亿年前)

古生代

寒武纪(距今5.7---5.05亿年前)

奥陶纪(距今5.05---4.38亿年前)

志留纪(距今4.38-4.08亿年前)

泥盆纪(距今4.08-3.60亿年前)

石炭纪(距今3.60-2.86亿年前)

中生代

二叠纪(距今2.86-2.48亿年前)

三叠纪(距今2.48-2.13亿年前)

侏罗纪(距今2.13-1.44亿年前)

白垩纪(距今0.65-1.44亿年前)

新生代

第三纪(距今6500-200万年前)

第四纪(距今200万年前到现在)

6.简述人类的进化历程。

人类起源于动物,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即人来源于(古)猿

人类从南猿到

现代人的进化历程中包括南猿阶段,能人

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

9.简述林奈的生物双命名法的基本规则。

命名规则

•属名+种名就是某物种的生物学名

•属名在前,第一字母要大写

•种名是限制属名的,小写

•在属名和种名之后还可写上定名者的姓

•须用拉丁文定名。

如用其他文字,需先拉丁化

•用斜体表示

 

名词

1.生物类群

生物类群(Biome)的概念是指广泛分布于某一地区的主要群落类型

8.环境因子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由许多环境要素构成,这些环境要素称环境因子。

9.生态因子(ecologicalfactor)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食物和其他相关生物。

填空

1.下列属于有胚乳种子的有( 2、3 )。

①.棉花;  ②.蓖麻;  ③.小麦;④.花生

2.下列属于无胚乳种子的有

(2)。

①.水稻;  ②.蚕豆;  ③.玉米;④.小麦

3.绿色植物细胞中,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2)。

①.叶绿体;  ②.线粒体;  ③.有色体;④.核糖体

4.绿色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1)。

①.叶绿体;  ②.线粒体;  ③.有色体;④.核糖体

5.绿色植物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是(4)。

①.叶绿体;  ②.线粒体;  ③.有色体;④.核糖体

6.叶片上,植物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是

(2)。

①.皮孔;  ②.气孔;  ③.穿孔;④.筛孔

7.周皮上,植物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是

(1)。

①.皮孔;  ②.气孔;  ③.穿孔;④.筛孔

8.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是

(1)。

①.叶绿体;  ②.线粒体;  ③.内质网;④.核糖体

9.菌根是高等植物的根与

(2)形成的共生结构。

①.细菌;  ②.真菌;  ③.粘菌;④.放线菌

10.根瘤是豆科植物的根与

(1)形成的共生结构。

①.细菌;  ②.真菌;  ③.粘菌;④.放线菌

11.被子植物的胚乳是(3)。

①.单倍体;  ②.二倍体;  ③.三倍体;④.四倍体

12.下列各种动物中,不属于变温动物的有

(1)

①.鲸鱼;  ②.七鳃鳗C.蜥蜴;④.中华鳖

13.下列各种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有

(1)

①.娃娃鱼;  ②.鲫鱼;  ③.鲸鱼;④.黄鳝

14.下列各种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有

(2)

①.娃娃鱼;  ②.鲫鱼;  ③..鲸鱼;④.田鸡

15.孟德尔第二定律

即:

(1)

①.独立分配规律

;  ②.分离规律

;  ③.自由组合定律

16.根据性染色体在性别决定中的作用,人的性别决定属于:

(3)

①.XO型;  ②.ZW型;  ③.XY型

17.在DNA复制过程中,DNA的合成属于:

(3)

①.半不连续复制;  ②.半保留复制;  ③.具有前2个特点

18.对DNA复制和RNA转录而言:

(2)

①.两者合成的方向均从3ˊ到5ˊ端;  ②两者合成的方向均从5ˊ到3ˊ端;  ③.两者合成的方向不同。

19.

(2)是决定翻译过程保真性的最主要因素。

①.氨酰tRNA合酶催化的反应;  ②.密码子反密码子识别。

20.(4)元素是组成生物质结构的主要成分。

①.N;  ②.S;  ③.P;④.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