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五六章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02810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五六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五六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五六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五六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五六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五六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五六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五六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五六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五六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五六章知识点总结.docx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五六章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五六章知识点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五六章知识点总结.docx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五六章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多彩的光

基本概念

1、光源:

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2、光的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的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日食、月食、影子、激光掘进机、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

4、光的传播速度: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

5、反射定义:

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去的现象。

 

4、反射分类:

镜面反射:

一束平行光投射到物体光滑表面,其反射光线仍然平行的反射。

漫反射:

一束平行光投射到物体表面后,其反射光线不再平行的反射。

5、折射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现象:

池水变浅、海市蜃楼等

 

6、折射定义: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

7、光的三基色:

红、绿、蓝

8、透镜分类:

凸透镜:

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9、眼睛的构造:

晶状体=凸透镜视网膜=光屏

10、看远处晶状体变薄

看近处晶状体变厚

11、近视眼:

特点:

近视眼看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方法:

配戴凹透镜

远视眼:

特点:

远视眼看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矫正方法:

配戴凸透镜

基本实验:

凸透镜成像实验

1、实验过程和方法:

⑴制定计划:

①器材:

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

②步骤:

㈠从左至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㈡第一次实验物距u>2f,定好物距后,移动光屏找烛焰的像,观察光屏,找到清晰的像时,记下像的大小、倒正、虚实及物距、像距。

㈢第二次实验物距u=2f,找到清晰的像时,记下像的大小、倒正、虚实及物距、像距。

㈣第三次实验物距f

㈤第四次实验物距u=f,观察有无成像;物距u

2、分析与论证:

㈠当物距u>2f时,像距f

㈡当物距u=2f时,像距υ=2f,则成等大、倒立、实像;

㈢当物距f2f,则成放大、倒立、实像;

㈣当物距u=f,不成像;

㈤当物距u

基本规律

1、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两线分居)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不能倒序

④光路可逆。

2、平面镜成像定律:

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

成像规律: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4、物体的颜色:

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透明物体的颜色:

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

5、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υ)

成像特征

应用

u>2f 

f

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U=2f 

υ=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F

υ>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机 

U=f 

不成像 

U

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

基本概念

1、质量定义: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

国际单位制:

基本单位kg

常用单位:

吨(t)、克(g)、毫克(mg)

3、天平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质量测量工具:

案秤、台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

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

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

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5、密度定义: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单位:

国际单位制:

基本单位kg/m

常用单位g/cm3。

换算关系:

1g/cm3=103kg/m31kg/m3=1×10-3g/cm3

6、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

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

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基本公式

密度公式:

ρ=m/V

变形公式:

m=ρV,V=m/ρ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基本概念

1、力:

⑴力的产生不能离开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同时成对存在的。

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特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相互的

⑵力的作用效果:

①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单位:

牛顿(N)

4、力的的示意图

①确定力的作用点

②画出力的方向

③标出力的大小

5、弹力定义: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

弹力的方向跟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6、弹簧测力计:

由指针、刻度盘、弹簧组成的

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①了解量程

②明确分度值

③指针是否与零刻度线对齐

④使用前要拉动几下,防止弹簧被卡住

⑤读数时,应让视线垂直刻度盘面

7、重力(G)定义:

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大小:

重力与物体的质量之间成正比,其比值为g=9.8N/Kg,

方向:

重力总是竖直向下。

8、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

9、摩擦力:

方向:

与相对运动(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

种类:

(1)静摩擦: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两物体之间产生一种阻碍这种运动的力。

(2)动摩擦:

①滑动摩擦力:

当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②滚动摩擦力:

当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基本公式: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mg

基本实验:

摩擦力

一、探究与摩擦力大小有关的因素。

1、实验过程和方法:

⑴猜想与假设: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积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⑵实验方案:

①原理:

二力平衡的条件

②器材:

弹簧测力计、砝码、长方体木块、长木板

④分析数据:

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且跟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而跟两物体相接触的面积大小无关,跟滑动的速度也无关。

基本规律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接触面变粗糙

③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

②接触面变光滑

③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④接触面分离(悬浮列车)

2、稳度的提高:

增大支撑面积,降低重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