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评价检测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0442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评价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评价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评价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评价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评价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评价检测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评价检测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评价检测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评价检测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评价检测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评价检测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评价检测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评价检测卷.docx

《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评价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评价检测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评价检测卷.docx

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评价检测卷

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评价检测卷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取缔(dì)  门槛(kǎn)憎恶(zènɡ) 诘问(jié)

B.涎水(xián)撬下(qiào)惊骇(hái)愧怍(zuò)

C.尴尬(ɡān)震悚(sǒnɡ)规矩(ju)惧惮(dàn)

D.筹划(chóu)惶急(huánɡ)镶嵌(xiānɡ)荒僻(bì)

【解析】选C。

A项,“憎”应读zēnɡ;B项,“骇”应读hài;D项,“僻”应读pì。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4分)

切切察察 薇不足道 破旧踏败 十分漫长

言外之义 目光专注 大廷广众 忽然醒悟

错别字

改正

答案:

错别字

改正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我心里很乱,整整一天,都心神不定,若有所失,什么也干不成。

B.虽然当年我们是同窗,可现在他的学问已深不可测,我是望尘莫及了。

C.面对严厉的爷爷,他从来都是低眉顺眼、唯唯诺诺。

D.尽管世界杯小组出线的前景微乎其微,全体队员仍然准备再做最后一搏。

【解析】选D。

“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这里与“前景”搭配不当,因为前景无所谓大小多少。

4.(2017·西宁中考)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语序不当:

应把“阶段性”调到“取得了”之后)

B.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西宁市教育局策划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

(成分残缺:

把“西宁市教育局”调整到“为了”之前)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关联词搭配不当:

应把“即使”改为“虽然”,或把“但”改为“也”)

D.考试前是否充分备考,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前后两面失衡:

在“取得”之前加上“能否”)

【解析】选B。

应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台阶》通过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达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况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之情。

B.《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材料详略得当,详写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

C.欧阳修,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

字永叔,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D.《老王》的作者杨绛在文中表达了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解析】选C。

欧阳修的生活朝代为北宋。

6.(2017·襄阳中考)综合性学习。

(8分)

我们正值五彩缤纷的花季年华、朝气蓬勃的青春时代,让我们一起来开展“放飞青春”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青春座右铭】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

请你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2分)

  青春应立志为国。

范仲淹少有大志,每天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青春座右铭:

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

【青春励志会】班主任计划组织青春励志会,拟分别围绕“立志”“拼搏”“奉献”开展三项活动。

他已设计好前两项,请你帮他设计第三项。

(2分)

活动一:

讲“立志的青春”故事

活动二:

宣“拼搏的青春”誓言

活动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接力棒】百善孝为先。

一个“孝”字,上“老”下“子”,彰显着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请依照画线句子,将文段补充完整。

(2分)

  孝亲敬长,就是耐心倾听双亲长辈的教导,就像鱼儿一直倾听溪流的歌唱;就是真诚回馈双亲长辈的恩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全力实现双亲长辈的期望,就像江河奋力前行终成海洋的宽广。

【青春同路人】朋友,是我们的青春同路人。

我们应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怎样与其同行青春路?

请探究下面两则材料,做出你的回答。

(2分)

材料一: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 ——选自《世说新语》

材料二:

为了从经济上支持马克思的研究,恩格斯去经商,把挣来的钱不断地寄给马克思。

当马克思还没有精通英文时,恩格斯就帮他翻译;当恩格斯写文章时,马克思也常放下自己的工作,帮他写作有关部分。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写信给恩格斯:

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

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青春座右铭】示例:

让中国变强盛毕生奉献

【青春励志会】示例:

看“奉献的青春”电影

【青春接力棒】示例:

就像花儿美丽绽放回报雨露的滋养

【青春同路人】示例:

我们应和志趣相同的人交朋友并相互帮扶同行青春路。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12分)

卖 油 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7.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成语)的道理。

(2分)

答案:

熟能生巧

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康肃笑而遣之 (     )

(2)尝射于家圃(     )

(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

(4)睨之久而不去(     )

答案:

(1)代词,代指卖油翁 

(2)在 (3)于是,就 (4)离开

9.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安敢轻吾射!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2)你怎么敢看轻我射箭的本领!

10.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

那么你呢?

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进行宣扬的资本;对别人的长处,应善于取长补短,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5题。

(14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

“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

“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

“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

“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

“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

概括内容要抓住记叙的要素进行,概括出何人做了何事即可。

答案:

老王带病给“我”送香油、鸡蛋。

12.根据文段填空。

(4分)

选文对老王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描写。

表现了老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照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看看用了哪两种,再看看写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即可。

答案:

外貌 语言 那骨瘦如柴、身体虚弱、病得奄奄一息的样子

13.选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看到老王的境况后,“我”对他非常担心,不白要他的东西;老王走后,“我”深表不安和遗憾。

答案:

接了鸡蛋、香油后给老王钱,担心他摔倒,对没请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心里不安。

14.选文最后一段中,与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相照应的是哪句?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15.选文最后一段中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作者怕什么?

这里体现了作者什么品质?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

细读上文对老王外貌的描写以及“我”的反应,抓住“吃惊”二字,再联系文后作者给老王钱的行为深入体会可知,作者怕的是老王虚弱的身体禁不住生活的压力,表现了作者的善良。

答案:

作者怕老王虚弱的身体禁不住生活的压力。

表现了作者的善良。

(三)[2017·重庆中考(A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4分)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

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

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

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

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

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

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风荡漾啊!

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

书架。

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

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

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

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

当然,我也会悄悄想:

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

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朗声道:

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

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

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

爸爸兴奋着。

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

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⑪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⑫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⑬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

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

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

⑭小小的书架成了!

⑮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

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

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⑯风来,漆干。

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

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

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⑰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

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⑱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

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

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⑲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17.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

请概括填空。

(4分)

①     ➡“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②      ➡书架伴“我”成长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根据已给出的事件找到相对应的段落,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

答案:

①到老师家看到宽大的书架 ②父亲为“我”制作书架

18.品读第⑦段画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

(3分)

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心理。

抓住关键词“笑意”“难以名状的光泽”,结合前后事件以及句子内容来分析。

答案:

这句话是对妈妈的神态描写,表现妈妈因“我”对书的喜爱感到自豪,又为无法满足“我”的小小心愿而内疚。

19.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⑩段画线句作两条批注。

(4分)

示例:

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

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

“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

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批注一:

)将书架拟人化,写它“款款而来”,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我”盼望得到书架的心情迫切。

(批注二:

)这句话是由父亲搬回来的木料产生的联想,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我”对书架的渴求。

20.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

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

它如何陪伴你成长?

请具体谈一谈。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题目,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写出一个陪伴你成长的物品,表现它对你成长的作用即可。

答案(示例):

我成长的过程中,始终陪伴着我的是桌上的那盏小台灯,它是上小学时,外婆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外婆说:

“我不能天天陪着你,就让这台灯伴着你读书,就好像外婆看着你读书一样。

”现在我即将初中毕业了,明年上高中我还要将这盏小台灯带到学校,记住外婆的叮咛,好好学习。

三、写作(40分)

22.请以“我不后悔”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1.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审视题目,要抓住“我”和“不后悔”这两个词语的内涵来写。

“我”则要求我们必须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

“不后悔”则写出自己在做这件(几件)事情过程中产生的情感。

2.构思选材。

在写作过程中,应通过记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或几件)事情,并表达出自己“不后悔”的情感。

例如,妈妈就要过生日了,我给了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我将省下来的零花钱买了一束康乃馨,作为礼物送给妈妈。

我虽然失去了零花钱,却收获了亲情,我不后悔。

再如,为了参加中考考试,我放弃了参加钢琴等级考试,但我不后悔,因为“我”的中考成绩非常好,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喝彩。

3.写法点拨。

本文明确要求写成记叙文。

这样的记叙文,为了以新颖取胜,就要在细节方面下功夫;在表达方式上,适当运用抒情、议论,会起到升华主题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