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05427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docx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

A.CH4OB.CH2O2C.C2H6OD.C2H4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2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1:

2;根据所生成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判断四个选项中符合此特点的化学式即该物质的化学式。

【详解】

A、根据化学式C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

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化学式CH2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

2,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符合题意;

C、根据化学式C2H5OH,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

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学式C2H4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

2=1:

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共有3种分子

B.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

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

3:

2

+3

2

【详解】

A、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共有甲、乙、丙3种分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

3:

2,所以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和乙的总质量等于生成丙的总质量,结合分子个数关系可知,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生成物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神舟号”系列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化学学科在其中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其化学式为C2H8N2,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C2H8N2+2X

2CO2+4H2O+3N2,则X的化学式是(  )

A.NOB.NO2C.N2OD.N2O4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X

2CO2+4H2O+3N2,生成的2个CO2分子、4个H2O分子和3个N2分子中共含有C、O、H、N四种原子的个数依次为2、8、8、6,而反应前1个C2H8N2分子中所含有C、O、H、N四种原子的个数依次为2、0、8、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的原则,可判断2个X分子中共含有4个N原子和8个O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O4;故选D.

4.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

1

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不同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由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以此来解答。

【详解】

A.反应物无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

2,故B错误;

C.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即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故C正确;

D.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有2种不同原子,故D错误;

故选:

C。

5.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

“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

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S2O4=Na2S2O3+Na2SO3+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SO2

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

C.Na2SO3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Na2S2O4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Na原子个数前后相等,由S、O原子个数守恒,则X的化学式为SO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连二亚硫酸钠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Na2SO3中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则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由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可知,该物质应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油画上的白色含铅颜料经过一段时间会变为黑色的硫化铅(PbS)。

使其恢复为白色的方法是蘸涂双氧水(H2O2),发生如下反应:

PbS+4H2O2

X+4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A.PbSO4B.PbSO2

C.PbSO3D.PbHSO3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油画上的白色含铅颜料经过一段时间会变为黑色的硫化铅(PbS)。

使其恢复为白色的方法是蘸涂双氧水(H2O2),发生如下反应:

PbS+4H2O2=X+4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A.PbSO4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7.将一定量xFeSO4•y(NH4)2SO4•6H2O晶体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NH30.85g(假如生成NH3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Fe2O3固体2.0g.则x,y的关系正确的是()

A.x:

y=1:

1B.x:

y=1:

2C.x:

y=1:

4D.x:

y=2:

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晶体中的氮元素和氨气中的氮元素的质量相等,而晶体中的铁元素的质量和生成的氧化铁中的铁元素的质量相等,即:

56x:

(14×2)y=(2.0g×

×100%):

(0.85g×

×100%)

解得:

x:

y=1:

1,故选A.

8.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的乙硫化醇(C2H5SH)。

乙硫化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2C2H5SH+9O2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CO2B.SO3C.H2SO4D.SO2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2C2H5SH+9O2

4CO2+2X+6H2O可知,反应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2、1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0、1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2个硫原子、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则X是二氧化硫,化学式是SO2。

故选D。

9.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和氧化铁混合粉末与足量的CO充分反应后,测得质量减少了4.0g。

另取等质量的该粉末用适量的稀硫酸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了20.5g的沉淀。

则粉末中的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A.20%B.40%C.50%D.80%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别假设氧化铜和氧化铁的质量,进而结合化学方程式、关系式及对应的数据求解,进而求出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详解】

设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氧化铁的质量为y,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根据元素守恒列关系式:

结合题干,列出方程:

解得x=8g,y=8g

则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C。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但是需要根据方程式、关系式进行大量计算,根据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

书写方程式正确,使用数据准确,计算过程完整。

10.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

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2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1

C.甲、乙、丙都可能是氧化物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12:

3:

8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根据甲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结论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根据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H2O═C2H6O,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1;结论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根据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O、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甲物质不含氧元素,不是氧化物;丙物质中含有三种元素,也不是氧化物,只有乙物质是氧化物,结论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根据丙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则该物质的中C、H、O元素的质量是:

(12×2):

(1×6):

16=12:

3:

8.结论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1.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a=56%B.b=6%C.c=17%D.d=8%

【答案】A

【解析】

对比图1、图2和图3得,反应后甲和乙质量减少了,丙质量增加了,丁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则甲+乙

丙。

A、甲由70→42,减少了28,图2应减少14,a=70%-14%=56%;B、乙由14%→11%,减少了3%,图3应减少6%,b=14%-6%=8%;C、丙由6%→40%,增加了34,图2应增加17,c=6%+17%=23%;D、对比图1和图3得,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没有改变,d=10%。

故选A。

1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

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B、由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可知,该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故B正确;C、单质的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由图示可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故C错误;D、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

3,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13.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详解】

A、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反应开始时不可能为0,也不可能随反应时间而增加,选项A不正确;

B、因为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开始前、反应过程中、反应结束后,只要处在同一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是不变的,选项B不正确;

C、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个数不变,原子个数不可能随反应的进行而减少,选项C不正确;

D、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因此元素的种类也不变,选项D正确。

故选D。

14.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气)

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

A.元素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原子的数目D.物质的总质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考点:

化学变化的实质;

点评:

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特征和本质是解题的关键.

15.浓硝酸易挥发,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如下反应:

4HNO3

4X↑+O2↑+2H2O,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NO2B.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硝酸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

3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

氢原子:

4,氮原子:

4,氧原子:

12;反应后除X外,氢原子:

4,氮原子:

0,氧原子:

4,4X中应含有氮原子的个数为:

4-0=4,应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

12-4=8,应含有氢原子的个数为4-4=0,X的化学式为NO2,选项A正确;

B、在HNO3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

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2)×3=0,则x=+5,选项B正确;

C、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选项C正确;

D、硝酸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

(16×3)=1:

48,选项D错误。

故选D。

16.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O和NO,生成物是CO2和N2,故该反应可表示为2CO+2NO=N2+2CO2。

A、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只有生成物的N2分子是由2个同种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单质,正确;

B、由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将有毒气体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CO2和N2,正确;

C、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CO和NO,它们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正确;

D、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错误。

故选D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点评: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

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17.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根据反应方程式:

3Cu+8HNO3(稀)═3Cu(NO3)2+2X↑+4H2O,推测X的化学式是(  )

A.N2O3B.NO2C.NOD.N2O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可知,反应前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

故选C。

18.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反应后生成了一种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故A正确;

B、反应前共有三种原子,而反应后仍然是这三种原子,说明反应中原子不变,可推断得出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故B正确;

C、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单质的分子和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生成物一种为化合物一种为单质;故C不正确;

D、反应前的两种分子各有2个分子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

1,故D正确。

故选C。

19.下列物质中均含有氯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

①KCl②Cl2③HClO④X⑤NaClO4。

根据氯元素化合价的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A.AgClB.KClO3C.HClO2D.Cl2O5

【答案】A

【解析】

【分析】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详解】

根据化合价的有关知识可知,①KCl、②Cl2、③HClO、⑤NaClO4中Cl的化合价分别为:

-1、0、+1、+7,化合价依次升高,故X的化合价应在+1和+7之间。

KClO3、HClO2、Cl2O5中的Cl的化合价分别为:

+5、+3、+5,只有AgCl中Cl的化合价是-1价,不在+1和+7之间。

故选A。

20.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装置也不是密闭容器,不能验证;B、两种物质不反应,不能验证;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后固体质量会明显增大,因为有氧气参加,另外该装置也不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能验证;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生成物中也没有气体生成,装置可不密闭,可以验证。

故选D。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