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宣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2719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宣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消防宣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消防宣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消防宣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消防宣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消防宣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消防宣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宣传资料.docx

《消防宣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宣传资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防宣传资料.docx

消防宣传资料

2011年11月9日是全国第21届119消防日

2011年11月9日—15日是消防宣传周

主题:

“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生活中十大火灾隐患

1、缺乏消防安全常识,防火意识薄弱,如火灾发生时不会使用灭火器,不懂及时拨打报警电话,火灾中不懂得简单的火场逃生知识。

2、在装修越来越豪华的同时,大量使用易燃材料。

3、违章使用电器。

家用电器成倍增加导致用电量急剧上升,若超过原电气线路和开关的最大承载能力,极易造成打火或局部发热,从而引发火灾。

另外电线长期受热、受潮、失去绝缘能力,年久失修,绝缘层老化或破损,乱接乱拉,致使电线短路,也极易引发火灾。

在使用家用电器后,有些人只是将电器机身的开关关掉,而不将电线插头从插座中拔出,使电器仍处于局部通电状态,长期蓄热引起电器故障而发生起火或爆炸;家电插头布置过于集中,或者干脆从一个插座取用,增加了线路的接触电阻,长此以往也极易引发火灾;电冰箱、空调、灯具等过于近窗帘、沙发等可燃物;使用电烫斗时突遇停电,却忘了拔下插头,一旦来电,也极易引发火灾。

4、家庭生活用火不慎。

如在烹调中使用的食用油,如果连续加热时间过长,当温度超过油的自燃点时,遇明火也会发生燃烧。

5、对燃气灶具不进行定期检查,出现破损(如阀门、垫圈、胶管破损),导致燃气泄露,或者操作不规范(如倒卧气瓶、高温烘烤、用后不及时关闭阀门等),也易引起爆炸起火。

6、家中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由于摩托车、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居民家庭,有些人为图方便,将汽油存放在家中而不采取安全措施,埋下了火灾隐患。

7、小火源处理不当,如有些人喜欢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特别是饮酒以后,烟未吸完,人已入睡,烟头极易烧者被褥。

8、小孩玩火或者燃放鞭炮。

9、用易燃材料私搭乱建,乱接电线,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

10、重防盗,轻防火。

如窗户上安装防盗护栏,住宅小区通道上设置栏杆,造成火灾发生时无法逃生和消防通道不畅。

火场自救的十种方法

一场大火降临,在众多被火围困的人员中,有的人生灵涂炭,命赴黄泉;有的人跳楼丧生或造成终生残疾;也有人化险为夷,死里逃生。

这固然与起火时间、地点、火势大小、建筑物内消防设施等因素有关,还要看被火围困的人员,在灾难临头时有没有逃生的本领。

那么,在火场中如何逃生自救呢?

这里向你介绍十种方法。

一、熟悉环境法。

就是要了解和熟悉我们经常或临时所处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环境。

对我们通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事先可制定较为详细的逃生计划,以及进行必要的逃生训练和演练。

对确定的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要让所有成员都熟悉掌握。

必要时可把确定的逃生出口和路线绘制成图,张贴在明显的位置,以便平时大家熟悉,一旦发生火灾,则按逃生计划顺利逃出火场。

当人们外出,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看一看大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遇到火灾时能及时疏散和灭火。

只有警钟长鸣,养成习惯,才能处险不惊,临危不乱。

如1985年4月18日深夜,哈尔滨市天鹅宾馆发生特大火灾,起火的楼层住着一位日本客人。

他在18日住进11层时,进房前先在门口看了看周围环境,知道了疏散出口。

当夜里意识到失火后,便穿过烟雾弥漫的走廊直往疏散通道摸去,得以死里逃生。

二、迅速撤离法。

逃生行动是争分夺秒的行动。

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千万不要迟疑,要立即跑出房间,设法脱险,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

1989年,吉林省东辽县就曾发生过一位青年妇女已经逃离险境又返回火场穿衣服、抢拿财物,导致丧命火场的悲剧。

一般说,火灾初期烟少火小,只要迅速撤离,是能够安全逃生的。

三、毛巾保护法。

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过1.28%时,即可导致人在1~3分钟内窒息死亡。

同时,燃烧中产生的热空气被人吸入,会严重灼伤呼吸系统的软组织,严重的也可致人员窒息死亡。

逃生的人员多数要经过充满浓烟的路线才能离开危险的区域。

逃生时,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可。

身边如没有毛巾,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代替。

要多叠几层,使滤烟面积增大,将口鼻捂严。

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品鼻上拿开。

四、通道疏散法。

楼房着火时,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窒外疏散楼梯等。

从浓烟弥漫的建筑物通道向外逃生,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凉水,用湿衣服、湿床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要低势行进或匍匐爬行,穿过险区。

如无其它救生器材时,可考虑利用建筑的窗户、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

如1993年2月14日,唐山市林西南路百货大楼特大火灾,死80人,伤53人。

而有位叫刘丽英的女士却死里逃生,着火时她正在三楼购物,混乱中她趴在地板上,顺着楼梯爬到二楼,从窗户跳出,得以幸存。

五、绳索滑行法。

当各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沿墙缓慢滑到地面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而脱离险境。

六、低层跳离法。

如果被火困在二层楼内,若无条件采取其它自救方法并得不到救助,在烟火威胁、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跳楼逃生。

但在跳楼之前,应先向地面扔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物品,以便“软着陆”。

然后用手扒住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使双脚首先落在柔软物上。

如果被烟火围困在三层以上的高层内,千万不要急于跳楼,因为距地面太高,往下跳时容易造成重伤和死亡。

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不要冒险跳楼。

七、借助器材法。

人们处在火灾中,生命危在旦夕,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会放弃生命,一定要竭尽所能设法逃生。

逃生和救人的器材设施种类较多,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救生网、救生气垫、救生软梯、救生滑杆、救生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等,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器材和设施,就可以火“口”脱险。

八、暂时避难法。

在无路可逃生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暂时的避难处所,以保护自己,择机而逃。

如果在综合性多功能大型建筑物内,可利用设在电梯、走廊末端以及卫生间附近的避难间,躲避烟火的危害。

如果处在没有避难间的建筑里,被困人员应创造避难场所与烈火搏斗,求得生存。

首先,应关紧房间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但不要打碎玻璃,窗外有烟进来时,要赶紧把窗子关上。

如门窗缝或其它孔洞有烟进来时,要用毛巾、床单等物品堵住,或挂上湿棉被、湿毛毯、湿床袋等难燃物品,关不断向迎火的门窗及遮挡物上洒水,最后淋湿房间内一切可燃物,一直坚持到火灾熄灭。

另外,在被困时,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极早获救。

如房间有电话、对讲机、大哥大,要及时报警。

如没有这些通讯设备,白天可用各色的旗子或衣物摇晃,向外投掷物品,夜间可摇晃点着的打火机、划火柴、打开电灯、手电向外报警求援,直到消防队来救助脱险或在能疏散的情况下择机逃生。

在逃生过程中如果有可能应及时关闭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防火分隔物,启动通风和排烟系统,以便赢得逃生的救援时机。

九、标志引导法。

在公共场所的墙面上、顶棚上、门顶处、转弯处,要设置“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以及逃生方向箭头、事故照明灯等消防标志和事故照明标志。

被困人员看到这些标志时,马上就可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按照标志指示的方向有秩序地撤离逃生,以解“燃眉之急”

十、利人利已法。

在众多被困人员逃生过程中,极易出现拥挤、聚堆、甚至倾轧践踏的现象,造成通道堵塞和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相互拥挤、践踏,既不利于自己逃生,也不利于他人逃生。

如1994年11月27日13时28分,辽宁省阜新市发生了震惊全国的特大火灾。

在一幢单层的艺苑歌舞厅,有233人丧生,就是与被困人员拥挤、踩压有关。

歌舞厅仅有一个0.83米宽的小门,且有5个台阶,发现火时,所有舞池中的人立即拥向小门逃生。

一人跌倒还未及爬起,后面接踵而到的人便被绊倒,呼啦一下子,逃生者就人叠人地堵住了小门。

灾后发现,死者呈扇形拥在门口处,尸体叠了9层,约有1.5米高,其景惨不忍睹。

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如看见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应立即扶起,对拥挤的人应给予疏导或选择其他疏散方法予以分流,减轻单一疏散通道的压力,竭尽全力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火场自救“四字经”

熟悉环境,记清方位,明确路线,迅速撤离;

通道不堵,出口不封,门不上锁,确保畅通;

听从指挥,不拥不挤,相互照应,有序撤离;

发生意外,呼唤他人,不拖时间,不贪财物;

自我防护,低姿匍匐,湿巾捂鼻,防止毒气;

直奔通道,顺序疏散,不入电梯,以防被关;

保持镇静,就地取材,自制绳索,安全逃生;

烟火封道,关紧门窗,湿布塞缝,防烟侵入;

火已烧身,切勿惊跑,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无法自逃,向外招呼,让人救援,脱离困境。

 

高楼起火逃生手册

众所周知,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是国际性的消防难题,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极易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

据了解,此类火灾多与楼层自身结构有关。

高层建筑虽然钢筋铁骨,但耐火性并不强。

当温度达到400℃~500℃时,钢筋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温度达到800℃左右,强度急剧下降,墙、柱、梁、楼板等钢筋混凝土构件就会损坏和坍塌。

此外,高层建筑内部有烟囱效应,增加了高层火灾扑救的难度。

高层建筑内部有大量的管道、竖井、楼梯间、电梯井等。

一旦发生火灾,这些部位就成了一座通风的“烟囱”,加速火势的蔓延,成为火灾发生的通道。

在火灾发生后,如何判断、选择,才能找到一条逃生之路?

消防部门的专家,为您总结出一个高楼火线逃生的手册。

高层住宅起火究竟怎么逃

如果一幢20层楼的底楼着火了,烟很大,位于10层的你如何逃生?

往楼下奔,想尽快逃出建筑;专家解释:

肯定不对,等于找死。

往楼顶奔,爬出顶楼呼救;专家解释:

只要高楼没有关闭最顶楼的天台通道,爬到顶楼阳台,等待救援的方式对女性、老人、孩子等身体素质较弱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好的办法。

在自己这一层寻找出路,通过高楼设定的逃生门或者逃生通道逃生;专家解释:

这是相对来说可行的办法,不过最好的办法是尽快靠近窗户,然后用色彩鲜艳的衣物不断挥动,直到消防官兵看到;如果是夜间,请用手电筒不停来回照射。

原地不动,等待救援人员来到;专家解释:

这个方法对于老弱病残年幼的人来说是可行的,因为体力差,所以自己寻找出路比较危险,不过尽量还是找窗户。

据了解,消防部门曾做过一个试验,让一名身强力壮的消防员从第33层跑到第1层,用了35分钟;如果是一名身体素质一般的人员或老人、小孩,所需时间肯定更长。

问题是借助风势,大火在30秒内就可以从第1层到达第33层。

弥漫开来的烟雾容易阻断逃生的消防通道。

千万不要选往楼下跳

按照规定,100米以上的楼层都需要设置避难层。

万一发生高楼火灾,起火点以上楼层的住户可以逃到避难层。

避难层是一个完全敞开的空间,有特殊的排烟设施,人躲在避难层里较为安全。

消防专家提示“如果没有避难层的住宅楼,人又被困在起火建筑内四周没有逃生的通道,那么躲进厕所内,将所有的水流开到最大也是求生的方法。

水流可以降温,同时也可以带来氧气。

消防专家告诫:

反正不管选哪个,千万不要选往楼下跳,这个基本上等于自杀!

“高层住宅如果一旦着火,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自救。

逃生过程的四点重要提示

1、如果在沿着楼道逃行过程中看到遇到前方有关着的门,千万不要马上打开。

(专家解释:

如果对面是烈火的话,遇到充足的氧气,能马上将人卷入火中)正确的做法是,先用手小心的碰一下门把手或者门面,如果过烫,就不要打开了,如果属于微热也应该慢慢的将它打开,打开途中如果通过门缝看到对面是火红的亮光,要立即关上门离开,去找其他逃生通道。

2、逃生过程中,切忌有从众心理。

(专家解释:

容易发生互相踩踏现象)

往往大家都喜欢跟着人群逃生。

但很有可能当大家都逃到一个安全门,结果因为门口狭小,发生互相踩踏的危险现象。

另外,不是有亮光的地方就是好的,越亮的地方往往是火势最猛烈的地方。

3、如果看到有人身上着火了,请不要试图用水浇,或者用棉被覆盖。

(专家解释:

由于人的皮下都有脂肪,如果在脂肪燃烧的同时遇到水,马上会发生爆裂!

如果用棉被覆盖,火即便扑灭了后,当你撕下棉被的同时,皮肤也会被你一起撕下!

)正确的方法是,如果手边没有灭火器,请选择让他在地下打滚,用隔绝空气法将火扑灭。

最好是有灭火器,但是不能用其他灭火器,只能用干粉灭火器。

4、如果门外着火了,浓烟渐渐通过门缝进入室内,如何处理?

正确办法:

尽快用手边的软布或者丝巾塞住门缝,如果没有,也请尽量用水不断扑到门上,给它降温,以不让它烧起来。

如果浓烟已经全部进来,在很危急时刻。

可以找出一个大的塑料袋,在空中挥动几下,然后套上脑袋,扎紧,袋中的氧气能保证你1分钟里面不至于窒息。

在这性命攸关的一分钟里面,请马上找到窗户,并开始求救。

如果没有塑料袋,请尽量靠近饮水机或者电冰箱,或者躲进卫生间,因为桶里面及卫生间里的水或者冰箱里面的微量氧气能帮助你尽量延续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