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方案计划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3057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方案计划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方案计划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方案计划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方案计划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方案计划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方案计划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方案计划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方案计划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方案计划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方案计划设计.docx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方案计划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方案计划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方案计划设计.docx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方案计划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与设计理念

【教学思路】

先引导学生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接着,借助插图,由扶到放,让学生通过朗读、演示、讨论等多种形式,理解讲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

最后,诱导学生瞻前顾后,弄懂壁虎尾巴能帮助爬行和保护自己的功能,以及可以再生的特点。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它是一篇童话,主要讲了一件小壁虎借尾巴的事,按着小壁虎挣断尾巴、借尾巴、又长出新尾巴的过程来写的,向孩子们介绍了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学生分析】

小学低年级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差,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占主体,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

为了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在教学中,我利用了实物投影、实物(小金鱼)、简笔画、小壁虎图片以及音乐磁带和头饰等生动形象的教具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从大量形象的感知中,逐步掌握课文的重点、突破难点。

【教法分析】

本课的教学以“突出一个特色,‘遵循四个原则,落实两个结合”为指导思想设计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

“一个特色”培养学生自读会读。

遵循哪四个原则呢?

1.“三为主”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

2.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创设情景。

3.文道统一原则,在学习课文时,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

4.课内外联系原则,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向课外阅读、观察、研究这一应用上延伸,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在目标上落实两个结合,即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把握科普童话教学特点,又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本课的教法主要用导学法即“讲——扶——放”、直观法、朗读式教学法。

学法是自读、读中思考、读中讨论、举—反三,贯彻“自读、会读”这一精神。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

2.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的特点。

3.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并渗透礼貌教育。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讲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

难点是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点。

五、教学用具:

小壁虎挂图、录音带等。

六、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请同学们猜个谜语:

称虎不是虎,墙上自由爬,待在房屋上,去擒飞来将。

(板书:

壁虎)(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用“虎”口头组词。

壁:

上下结构,上大下小,上面左右各占一半,要写紧,下边“土”,要居中。

虎:

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是横钩)

  2.壁虎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挂图)边指边介绍:

壁虎是一种爬行动物。

它身体扁平,背部暗灰色,表面有细鳞,四肢短,趾底有吸盘,可在墙壁上迅速爬行。

它有一条细长的尾巴,长尾巴有两项功能,一是摆动帮助爬行,摆动越快,爬得越快;还有一项功能,通过学习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它白天几乎不出来,经常在黄昏和夜间在天花板上和墙壁上张口捕食蚊、蝇、蛾等小虫子。

所以叫“壁虎”。

壁虎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发生在小壁虎身上的故事。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小壁虎借尾巴。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弄懂字意,并用“借”口头组词。

借: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把“错”字的金字旁换成单人旁,就是“借”。

“昔”第二和第五笔写在竖中线上。

尾:

半包围结构,左上包右下,外面是“尸”)

  4.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向谁借尾巴?

怎样借?

借到了没有?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边听录音,边思考。

  2.出示“先……接着……最后……”。

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小壁虎先向小鱼借尾巴,接着向老黄牛借尾巴,最后向燕子借尾巴)

  三、看图导学第一、二自然段。

  1.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呢?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看图边思考。

  2.请同学们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因为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所以它要去借尾巴)

  3.那小壁虎的尾巴为什么会断呢?

(一条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小壁虎一挣,就挣断了)

  4.出示纸壁虎、纸蛇。

请学生演示“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从同学的演示和“一挣”这个词中,大家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除了刚才老师介绍的能帮助爬行外还有什么用处、特点?

(尾巴长得不牢,用力一挣就断了,可以保护自己)(板书:

挣断)

  5.指导学生朗读“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注意轻重、停顿)

  6.小壁虎尾巴断了,要去借尾巴。

它要去借尾巴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呢?

像刚才那样,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完整的话。

(因为没有尾巴很难看,所以小壁虎要去借尾巴。

相机引导学生读准“难”字的音;认清“难”字的形: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英雄”的“雄”字左边换成“又”,中间“亻”一竖写在竖中线上;理解“难看”词意:

指小壁虎断了尾巴样子不好看;最后用“难”口头组词)

  7.小壁虎没有了尾巴,心里感到怎样呢?

(难过)从哪里看出来的?

(“没有尾巴多难看哪!

”)

  8.指导学生朗读“没有尾巴/多难看哪!

”(注意语气、重音、停顿)

  9.小壁虎尾巴断了,很难看。

它先向小鱼借尾巴,接着向老黄牛借尾巴,最后向燕子借尾巴。

那小壁虎是怎样向它们借的呢?

借到了没有呢?

为什么呢?

我们下一堂课再学习。

  四、看图导学第三自然段。

  1.那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

请大家看图,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说清画面内容。

(小壁虎爬到小河边,向小鱼借尾巴)(板书:

小河边小鱼)

  2.小壁虎尾巴断了,又伤心,又难过,它急着去借尾巴。

课文是怎么写它来到小河边的?

(爬呀爬)“爬呀爬”说明了什么?

(说明小壁虎从墙角到小河边爬的路远,断了尾巴爬的速度慢)(随机指导学生读准“爬”的字音;认清“爬”的字形:

半包围结构,左下包右上,“爪”字第四笔的捺要写平,写长些,能托住上面的“巴”字,“巴”的最后一笔起笔在竖中线上;通过学生演示理解“爬”的字义)

  3.指导学生朗读“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

”(注意停顿。

“爬呀爬”要读得轻而慢)

  4.小壁虎爬到小河边看到了什么呢?

(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指名演示理解“摇”。

(板书:

摇)

  5.小壁虎看到小鱼的尾巴摇来摇去,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

如:

①小鱼姐姐的尾巴多漂亮啊,我就向她借吧!

②我借到了小鱼姐姐的尾巴,就不难看啦!

)它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呢?

(“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

  6.出示两句话,①小壁虎说:

“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②小壁虎说:

“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指名朗读,进行比较:

这两句话有哪些不同?

(相机指导学生读准“行”的字音;认清“行”的字形:

左右结构、左右相等,右边“亍”不要写成“于”;理解行吗、好吗、可以吗、好不好)哪一句话好?

为什么?

(①句好,从“姐姐”“您”“行吗”这些词中,可以看出小壁虎是用商量的语气在跟小鱼说话,很有礼貌,随机进行渗透教育:

同学们也要做讲礼貌的孩子)

  7.指导朗读“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注意停顿、重音及语气)

  8.那小鱼有没有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

(没有)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

(要用尾巴拨水。

演示理解“拨水”)(板书:

拨水)

  9.因为小鱼姐姐要用尾巴拨水,所以只能很为难地对小壁虎说“不行啊”。

谁来读小鱼的话?

要尽量读出这种语气来。

(请二至三名学生朗读,教师作适当指点)

  10.分角色练读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

  五、看图导学第四自然段。

  1.小壁虎向小鱼没有借到尾巴,又去向谁借尾巴呢?

(板书:

老黄牛)

  2.请同学们看图,像刚才那样,说说画面内容。

(小壁虎爬到大树上,向老黄牛借尾巴)(板书:

大树上)

  3.那小壁虎是怎样向老黄牛借尾巴的呢?

(出示小黑板)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并想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他看见老黄牛()着尾巴,在树下吃草。

小壁虎说:

“黄牛(),()把尾巴借我()?

”老黄牛说:

“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呢。

  4.结合学生回答,重点指点学生理解老黄牛尾巴的功能。

①什么叫“甩”?

(板书:

甩)请学生用一段绳子演示理解。

提醒学生注意“甩”和“用”的区别。

②板书:

赶蝇子。

出示图片,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蝇子”这里不是指苍蝇,而是指牛蝇,即寄生在牛身上的一种飞虫。

  5.老黄牛要用尾巴赶蝇子,小壁虎又没有借到尾巴。

这节和第三自然段内容上有所不同,但朗读的语气、重音、停顿是基本相同的。

谁来朗读?

(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句。

结合学生朗读,进行适当指导:

老黄牛的话可读得低沉、慢一些)

  6.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和老黄牛的对话。

  六、看图自学第五自然段。

  1.小壁虎向老黄牛没借到尾巴,又去向谁借尾巴?

(板书:

燕子)

  2.请大家结合插图,轻声朗读第五自然段,要求:

①用自己的话说清画面内容;②说说燕子的尾巴有什么用处?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组织学生自学并分小组讨论,教师边巡视边作适当指点。

  4.检查自学情况。

结合学生回答,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燕子尾巴的用处。

(相机演示理解“摆”及燕子通过摆尾巴“掌握方向”——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尾巴朝西偏,燕子就往东飞;尾巴向东偏,燕子就朝西飞。

随机板书:

房檐下摆掌握方向)

  5.指导学生运用第三、四节的朗读方法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和燕子的对话。

  七、进行小结,布置作业。

  1.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但都没有借到,是因它们的尾巴都有用处。

那谁能说说它们的尾巴各有什么用处?

(小鱼用尾巴拨水,老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那后来又怎么样呢?

我们下堂课再继续学习。

  2.抄写生字“爬、行”。

完成课后第三题填空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生字“壁、虎、借、尾、难、爬、行”,并用“虎、借、尾、爬”口头组词。

  2.填空,再读一读句子。

小壁虎去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

因为小鱼要用尾巴(),老黄牛要用尾巴(),燕子要用尾巴(

  ),所以,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

  二、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怎么样?

(很难过)。

什么叫“难过”?

  2.小壁虎难过地爬回家,把它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

(指导学生读准“告诉”的字音。

认清字形:

告,用“一口咬掉牛尾巴”猜字谜帮助学生识记;诉,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斤”加一点,要诉说,话就多一点。

理解词意:

告诉,这里指小壁虎说给妈妈听。

最后,要求学生用“告”口头组词)

  3.课文中有没有把小壁虎告诉妈妈什么写出来?

(没有)那你们知不知道小壁虎向妈妈说了些什么?

老师做壁虎妈妈,谁来做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说给妈妈听?

  4.课文前面已经写了,所以这里就不用再写了。

妈妈听了小壁虎借尾巴的事,笑着说小壁虎是“傻孩子”。

那什么叫“傻孩子”?

妈妈为什么叫小壁虎“傻孩子”?

(一是小壁虎去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它们的尾巴都有用处,借不到;二是小壁虎能自己再长出尾巴,不用借)指导朗读妈妈的话。

  5.听了妈妈的话,“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

”小壁虎为什么这么高兴啊?

(随机指导学生读准“新”的字音;认清“新”的字形:

左右结构,左右相等,左边“亲”,写时第九笔捺变点。

最后用“新”口头组词)谁能用高兴的心情读一下小壁虎的话?

要把高兴劲读出来。

  6.指导朗读“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注意感情、停顿、重音)

  7.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断后过一段时间能再长出新尾巴)(板书:

再生)

  三、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下列句子。

  

(1)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2)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

  (3)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

  (4)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

  (5)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

  (6)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

“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2.根据这些句子和课文的有关内容,谁能完整地说说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和特点?

(小壁虎的尾巴能帮助爬行,它长得不结实,可以自动切断保护自己,断后过一段时间,又能长出新尾巴)

  3.小壁虎、小鱼、老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

那自然界中其它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呢?

请大家回去问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4.抄写生字:

告、诉、新,要求写得正确、匀称。

板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

挣断借新尾巴

(尾巴)

拨水赶掌握方向

鱼图牛图燕子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