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3563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

《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x

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3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

 2.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及危害。

(重点) 3.掌握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难点)

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

1.大气污染的概念和危害

2.主要大气污染及污染物

(1)可吸入颗粒物

(2)酸雨

指标

pH值小于5.6的降水

主要污染物

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危害

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腐蚀森林;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中国的酸雨区分布

西南地区严重,现已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3)全球气候变暖:

CO2排放量增加,森林破坏。

(4)臭氧层破坏:

氟利昂广泛用作制冷剂。

二、大气污染防治

1.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能源生产和消费。

2.主要防治途径

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控制机动车污染,以及工业污染控制等。

1.大气圈中原有成分被改变就是大气污染。

(  )

2.使用低硫煤不会产生大气污染。

(  )

3.我国北方冬季为降低大气中PM10的含量应限制汽车的行驶。

(  )

4.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能有效缓解酸雨。

(  )

5.减少城市酸雨产生的最佳途径是(  )

A.提倡使用无铅汽油

B.工厂把烟囱建高

C.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使用

D.大力推广使用煤气作生活燃料

提示:

1.× 只有大气中原有成分的改变,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使大气质量变差,才能被称为大气污染。

2.× 使用低硫煤可减轻大气污染但不是不会产生大气污染。

3.× 限制汽车行驶不太现实,可对部分车辆限行。

4.√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减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5.C [减少城市酸雨的主要途径是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工业生产中将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使用可以减少酸性气体排放。

]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018年7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闭幕,为期两天的会议聚焦大气污染防治,聚焦蓝天保卫战,权威人士表示,未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在综合协调方面将进一步深化联防联控机制。

问题1 (区域认知)每年冬季,我国北方易多发雾霾天气,原因是什么?

提示:

我国北方冬季降水少,空气中固体颗粒多;冬季北方气温低,因取暖而排放的废气多,且气温低不利于空气对流扩散;北方地区植被覆盖率低,遇到风力较小天气易致雾霾暴发。

问题2 (综合思维)试分析北京市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才能打赢“蓝天保卫战”?

提示:

加强行政管理。

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进行设备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广清洁煤技术;采用集体供暖;加强植树造林和湿地保护等。

1.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大气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其主要污染源及危害如下表所示:

污染物

主要成分

主要来源

危害

碳氧

化物

CO、CO2

CO主要来自汽车汽油燃烧;CO2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CO2是温室气体,可引起全球变暖;CO是有毒气体,危害人体健康

氮氧化物

NO、NO2

汽车尾气

形成酸雨

碳氢化

合物

醛、酮等化合物

汽车尾气、矿物燃料燃烧、石油冶炼等

在强烈光照条件下,较高浓度的污染物可形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卤氧

化物

氟利昂

制冷剂、发泡剂、溶剂、火箭的燃料

造成臭氧层空洞

可吸入

颗粒物

除气体外的固体、液体和溶胶

矿物燃料燃烧、汽车尾气,采矿、建材、冶金等工业企业和人类的农耕活动

被人体吸入可引发多种疾病

2.大气污染防治

(1)调整能源战略

能源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因而大气污染解决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调整能源战略。

主要途径如下所示:

(2)大气污染的其他防治措施

植树造林、清洁生产、合理布局生产、调整产业结构。

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和自净的因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

若排放量小,过一段时间,污染物会自行消失。

(2)气象条件。

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同一污染源对同一地点造成的近地面空气污染浓度可相差几十倍。

影响的气象因素主要包括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与辐射等。

但凡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释放扩散。

而当出现逆温天气时,大气层异常稳定,此时大气运动很弱,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而大量积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空气质量恶化,严重时甚至造成急性污染事件。

(3)地面状况。

地形和地貌差异,可以形成局部地区的热力环流,而局部的气流对当地的大气污染也有显著的影响。

在山间盆地和谷地地区以及三面环山的“马蹄形”地区,烟气受到地形阻碍,不易扩散,常在河谷和坡地上回旋,特别是在背风坡,污染物最易聚集,污染浓度相对较高,易造成污染事件。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物主要来自(  )

①工业、生活排放的污水 ②交通运输中的汽车尾气 ③城市生活垃圾 ④工厂排放的废气、工地扬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要继续降低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

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②鼓励购买家庭轿车 ③合理布局城市工业 ④优化能源结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C 2.C [第1题,交通运输中的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的废气、工地扬尘,都是城市大气的污染源;工业、生活排放的污水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城市生活垃圾主要为固体废弃物污染。

第2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可以减少车辆的出行,提高交通效率,减轻交通导致的大气污染;鼓励购买家庭轿车,会加重交通压力,增加交通带来的大气污染;合理布局工业可减轻大气污染;优化能源结构,可减少能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

]

3.根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悬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专家分析“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城市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工业化和城镇化大规模建设的扬尘,以及其他多个因素导致了大规模雾霾天气的产生”。

下图示意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

(1)除专家已列出的因素外,甲地霾日数多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2)请你为甲地提出合理的治霾建议。

[解析] 第

(1)题,雾霾产生的自然原因应主要从大气稳定度、地形条件等方面分析。

(2)题,可从减少污染物排放、采取生物措施吸附污染物等方面分析。

[答案] 

(1)由于太行山脉的阻挡,甲地静风天气多,大气扩散条件差;西部地区过来的冷空气将污染物带至此地,使甲地成为重污染区。

(2)改善能源结构,转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要逐渐进行技术改造和搬迁,减少向空气中排放废气;进一步提高燃油质量;减少机动车的出行数量,尽量绿色出行,全民参与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建筑工地要采取封闭措施,避免风吹起沙。

(任答3点即可)

 酸雨

2018年11月18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已有近百年工业史的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工业总产量约占广西1/5,形成了以钢铁、汽车、机械、化工等为支柱的产业,长期的重化工业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促进了柳州经济发展,但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1985~1995年,柳州市酸雨频率最高时曾达98.5%,有“十雨九酸”之说,被列为中国四大酸雨城市之一。

如今的柳州人痛定思痛,强力治理环境污染,经济转型走绿色发展道路,昔日的“酸雨之路”蝶变,绿色之路越走越宽。

问题1 (综合思维)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

排放到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生成H2SO4、HNO3、HCl,并随雨雪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

问题2 (综合思维)酸雨的危害是什么?

提示:

酸雨会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毁坏森林;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害。

问题3 (区域认知)与我国北方同类城市相比,柳州市酸雨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柳州位于我国南方、气候湿润、降水多。

1.酸雨的成因、危害及分布

自然污

染源

火山喷发等自然活动放出的酸性气体

人为

污染源

固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燃烧化石燃料排出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生产污染源

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和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移动污染源

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含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主要污染物

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硫酸型

酸雨

由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

硝酸型

酸雨

由氮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硝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

对环境

的影响

①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

②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导致农作物减产

③腐蚀树叶,毁坏森林

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

酸雨的

分布地区

欧洲;北美东部和加拿大南部;亚洲的印度、日本、中国、东南亚地区

2.酸雨的防治措施

针对我国的酸雨问题,国家建立了“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实施了一系列与能源生产和消费相关的战略措施,如限制高硫煤的开采,积极发展清洁燃煤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调整能源结构等,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下图是我国防治酸雨采取的具体措施:

我国南方地区的酸雨比北方地区严重的原因

(1)南方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2)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和雨水结合,形成酸雨。

(3)南方地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形较为封闭,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

(4)南方地区的土壤为呈酸性的红壤,大气中的颗粒物也呈酸性,对大气中形成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

欧洲、北美和中国长江以南都是酸雨多发区。

据此完成4~6题。

4.上述区域多酸雨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

A.重工业发达B.地势平坦

C.降水较多D.受西风带影响

5.下列名胜受酸雨影响不明显的是(  )

A.埃及金字塔B.四川乐山大佛

C.纽约自由女神像D.巴黎埃菲尔铁塔

6.消除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

A.回收利用酸性气体

B.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燃烧技术

C.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减少能源的利用

4.C 5.A 6.B [第4题,结合选项分析可知,欧洲、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共同自然条件是降水较多。

第5题,埃及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酸雨影响不明显。

第6题,化石燃料燃烧后向大气中排放出大量的酸性气体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故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是消除酸雨的根本措施。

]

7.下图为2017年我国酸雨年均值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造成我国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主要来源于________。

(2)南方酸雨强度明显高于北方,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产生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作为中学生请你列举三例力所能及的事。

[解析] 第

(1)题,酸雨的产生主要是生产、生活、交通等过程中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出大量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2)题,酸雨强度受到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浓度和降雨多少两个因素的影响,与我国北方地区相比,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且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向大气中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多,因此酸雨强度明显高于北方地区。

酸雨的危害包括腐蚀文物与建筑、酸化地表水与土壤、农业减产等。

第(3)题,本小题为开放性题目,所列举事例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即有助于缓解环境污染(或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不会造成生态破坏(或延缓生态破坏)、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答案] 

(1)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 矿物燃料燃烧

(2)降水多;南方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腐蚀文物与建筑;酸化地表水与土壤;农业减产

(3)节约用电用水;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垃圾分类投放;参与节能减排宣传。

下图是可吸入颗粒物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不属于可吸入颗粒物产生原因的是(  )

A.冬季燃煤取暖   B.汽车尾气排放

C.农村大量使用沼气D.尾气处理技术的落后

2.针对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现状,可行的措施是(  )

A.禁止煤炭的使用B.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

C.全部使用电动交通工具D.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1.C 2.D [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是由SO2和NOx造成的,因此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煤炭和石油的使用过程。

第2题,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可以减少交通拥堵,进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从而减轻NOx的排放,是可行的。

]

阅读材料,回答3~4题。

材料一 像粮食和蔬菜一样,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已开始成为合法交易的商品,迄今为止,已有250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在我国四省三市(江苏、山东、河南、山西、上海、天津和柳州)进行了交易,交易额超过2000万元,排污权交易机制(指政府在对污染排放总量限定的情况下,允许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在我国初步形成。

材料二 全国酸雨分布图。

3.材料一中所列省市中,处于重酸雨区的是(  )

①上海 ②河南 ③柳州 ④山东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4.从长远看,“排污交易机制”的运行,将会(  )

①造成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 ②鼓励企业追求生产工艺的环保化 ③使排污量大的企业获得更大收益 ④促使环境质量趋向好转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3.C 4.D [第3题,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所以上海和柳州位于重酸雨区。

第4题,在“排污交易机制”的运行中,排污量大的企业要购买排污量小的企业的排放指标,这样就会增加生产成本,促使企业追求生产工艺的环保化,最终使环境质量趋向好转。

]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APEC蓝”是形容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的网络新词,它是政府用超常规手段治理出来的环境。

材料二 据观测,北京大气污染七成来自本地,图1是本地污染来源构成,图2是北京某区某年各月大气指数变化图。

(1)指出北京空气污染指数最高的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2)从长远来看,要保持北京大气质量良好,可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看出,北京空气污染指数最高的季节为冬季。

冬季北京降水少,气候干燥,风沙大;冬季居民取暖使用大量煤炭;冬半年易产生逆温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2)题,通过植树造林减少风沙;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推广利用新能源;采用集中供暖;调整产业结构等。

[答案] 

(1)冬季。

冬半年气候干燥,风沙大;北京及周边地区居民取暖使用大量煤炭;冬半年易产生逆温。

(2)调整能源结构(或推广利用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植树造林;发展公共交通;区域合作共同治理环境等。

教材P30活动

1.可吸入颗粒物是造成北京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

2.造成北京大气污染的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燃煤、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等。

3.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极大地改善了北京近年来的空气质量。

教材P30活动

贵阳市在治理酸雨的过程中采取了推广家庭生活和企业生产使用清洁能源、搬迁污染大户、实施全市烟尘达标排放等措施。

这些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标本兼治的措施,因此,贵阳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