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37072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 度.docx

精品人教版初二物理课件温度

温度

知识集结

知识元

温度的概念

知识讲解

1.温度

(1)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温度表示冷热程度,温度只有高低之分,而不存在大小或多少之分,因此,在语言表述时只能说温度高或温度低,温度上升或下降等.

2.温标:

温度的测量标准

(1)摄氏温标:

单位:

摄氏度,符号℃,读作摄氏度。

规定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摄氏度,纯水沸腾时温度为100摄氏度,在0~100度间等分100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氏度。

例如“-52℃”,读作“负五十二摄氏度”或“零下五十二摄氏度”,不能写成52C或读作摄氏零下52度。

(2)热力学温标:

国际单位之中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

把-273.15℃叫做绝对零度,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温度相同(通常取绝对零度为-273℃),热力学标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

T=(t+273.15)K。

(3)华氏温标(了解):

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32度,纯水沸腾时温度为212度,中间等分180份,每一等份就是1华氏度。

例题精讲

温度的概念

例1.

(2019∙烟台)小明同学将左右手的各一根手指分别插入盛有热水和冷水的玻璃杯中(图甲)过一会儿两手指的感觉不相同;再把这两根手指拿出同时插入盛有温水的玻璃杯中(图乙),这时两手指的感觉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拿出手指,用滴管分别向盛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同时小心地滴入一滴红墨水(图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一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相同;热水杯中的红墨水比冷水杯中的红墨水扩散得快;只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可靠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解析】

题干解析:

第一个实验:

将左右手的各一根手指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的玻璃杯中,此时左右两根手指分别和所在玻璃杯中的水温度相同,然后同时放入温水里,这时,之前在冷水中的手温度低于温水,会从温水中吸收热量,所以会觉得水热,同理,热水中的手温度高于温水,需要放热,这时会感觉水冷,而同一杯温水各处的温度是相同的;该实验现象说明:

只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可靠的。

第二个实验:

用滴管分别向盛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同时小心地滴入一滴红墨水,会观察到热水杯的红墨水比冷水杯中的红墨水扩散得快,该实验现象说明:

温度越高,则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例2.

(2019春∙浦东新区期末)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的物理量。

在我们日常所用的温度标准中,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______。

我国南极中山站的年均气温约为-10℃左右,这个温度值读作:

____________。

【答案】

冷热程度;100℃;负(零下)10摄氏度

【解析】

题干解析: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的规定:

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

%%(3)-10℃读作负10摄氏度,或零下10摄氏度。

例3.

(2019春∙黄浦区期末)冷的物体温度比热的物体温度___;摄氏温标规定:

在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的温度为0摄氏度,____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答案】

低;冰水混合物;沸水

【解析】

题干解析: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冷的程度大是温度低,热的程度大是温度高;摄氏温度的规定:

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例4.

(2019∙西湖区校级模拟)0℃的冰与0℃的水相比较哪个比较冷。

____(选填“水”、“冰”和“相同”)

【答案】

相同

【解析】

题干解析:

温度相同的物体的冷热程度是相同的,0℃的冰和0℃的水,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因此一样冷。

例5.

(2019春∙浦东新区期末)我们日常采用的是____温标,该温标规定:

在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的温度为0℃.人的正常体温为____℃.沿海地区白天和夜晚的温差比较小,主要是由于水_____较大造成的结果。

【答案】

摄氏;冰水混合物;37;比热容

【解析】

题干解析:

①我们常用的是摄氏温标,摄氏温标规定:

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②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变化的范围非常小;③水的比热容大,质量相同的水和干泥土,在同样受热或冷却时(即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等),水的温度变化较小,所以沿海地区的温差比内陆地区的小。

三种温度计的认识

知识讲解

二、温度计

1.用途:

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是由伽利略利制作的。

2.原理: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常用温度计:

(1)实验室温度计(图甲):

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精。

(2)体温计(图乙):

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所装液体为水银。

(3)寒暑表(图丙):

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

例题精讲

三种温度计的认识

例1.

(2019春∙江阴市月考)两只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看到( )

A.两只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低,两只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

BC、同一杯热水,用两只不同的温度计测量,温度计示数应该相同;故BC错误;

AD、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说明水银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故A错误,D正确。

例2.

(2019∙番禺区一模)小明设计了如图装置,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柱静止不动时,液柱左边气压大于右边气压

B.当瓶内气体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左移动

C.沿箭头方向从管口吹气,液柱向左移动

D.装置从一楼上到五楼,液柱将向右移动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

A、液柱静止不动时,说明液柱受力平衡,即液柱左右的压强相等,故A错误;

B、当瓶内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会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大于液柱右方压强,推动液柱向右移动,故B错误;

C、在管口右侧吹起,则此处气体流速变大,压强减小,液柱左侧压强大于右侧压强,液柱向右移动,故C错误;

D、装置从一楼上到五楼,海拔在升高,则瓶外压强减小,瓶内压强大于瓶外压强,液柱向右移动,故D正确。

例3.

(2019∙邵阳)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

A.甲最长

B.乙最长

C.丙最长

D.一样长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

(1)乙和丙两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等量的水银,故当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水银膨胀或收缩的体积相同,内径粗的丙温度计液柱短,内径细的乙温度计液柱长,它们表示的温度是一样的,因此乙的刻度比丙的刻度稀疏,由于它们量程相同、最小刻度相同,所以乙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丙要大。

(2)甲和乙两支温度计,玻璃管内径粗细相同,甲的玻璃泡容积比乙的大,因此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甲温度计水银膨胀或收缩的体积大,因此甲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乙要大。

综合分析甲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最长,故A正确。

例4.

(2018秋∙无锡期中)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有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1)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

(2)百叶箱中的温度计的刻度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____的改变量相同。

(3)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___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

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应该和_____(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

【答案】

(1)反射;红外线;

(2)体积;

(3)低;体温计

【解析】

题干解析:

(1)白色不透明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反射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

(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物质在同种状态下,体积的变化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所以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体积的改变量相同;(3)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可知,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低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为了记录一天中的最高温度值,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的液柱要停留在最高温度值,所以它和体温计的结构是相似的

例5.

(2018∙庆云县一模)请回答以下实验相关的问题。

(1)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如图甲所示。

①水温为_____;

②杯口上方的“白气”是不是水蒸气?

它是怎么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密闭玻璃管内有固态的碘晶体如图乙所示,把它放进上述热水中时,大家观察到管内有大量的“紫气”。

小明的观点:

“紫气”是碘固体直接变成的气体

小芳的观点:

“紫气”是碘固体变成的液态小液滴

①由表中数据可知:

____的观点是正确的。

请你说明另一个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

答______________。

②玻璃管内的碘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

物质

熔点/℃

物质

沸点/℃

114

184.35

0

100

【答案】

(1)①92℃;②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①小明;水的温度没有达到碘的熔点;②升华

【解析】

题干解析:

(1)①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所以水的温度是92℃;②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2)将装有碘粒的玻璃管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固定好,然后用热水对玻璃管内的碘粒加热,将会观察到碘由固态的变成了气态的碘;这是碘发生的升华现象,所以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35℃,水的温度是92℃,即没有达到碘的熔点,也没有达到碘的沸点,碘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发生升华现象。

例6.

(2018秋∙上饶县期中)小明有一支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

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0.7℃,在沸水中的读数是102.3℃。

(l)当它指示的气温是-6℃时,实际的温度是多少?

(2)它在什么温度附近误差很小,可以当作刻度正确的温度计使用?

【答案】

(1)当它指示的气温是-6℃时,实际的温度是-5.1℃;

(2)它在约23.3℃附近误差很小,可以当作刻度正确的温度计使用

【解析】

题干解析:

(1)实际温度记为t,温度计的读数记为t'.按题意,t和t'为线性关系,因此t=at'+b…①分别把t'=-0.7℃、t=0℃和t'=102.3℃、t=100℃代入①,得

解出a=

,b=

,再将a、b值代入①式得t=0.97t'+0.68℃--②把t'=-6℃代入②式,得t=-5.1℃。

(2)令t'=t,则②式变为t=

解出t=23.3℃。

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知识讲解

三、温度计的使用

1.实验室温度计

(1)使用前:

估计待测液体温度,以选择合适的温度计,然后①观察它的量程;②认清分度值。

(2)使用时:

①放: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②看: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③读: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中。

④记:

记录结果必须带单位,用负号表示零下温度。

 

例题精讲

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例1.

(2018秋∙福田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三支温度计的读数相同,其中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是不准确的。

甲和乙分别浸在烧杯和密封的酒精瓶中,丙暴露在空气中,从而可确定刻度不准确的温度计是( )

A.甲

B.乙

C.丙

【答案】A

【解析】

题干解析:

丙温度计直接在空气中,乙温度计插入密封的酒精中,测量的温度是空气和酒精的温度,而酒精的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相同,所以乙、温丙度计的示数应相同;甲温度计插入装酒精的开口烧杯中,酒精会蒸发,而蒸发具有致冷作用,使酒精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应该低于22℃,但甲温度计仍然显示22℃,说明此温度计不准确。

例2.

(2018秋∙江阴市月考)若用刚测过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计插入沸水中测水温,则温度计的液柱是(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

应该是插入沸水后玻璃泡先受热体积膨胀,此时玻璃泡内的液体还没有升温膨胀,因此内部液柱会先下降,然后内部液体受热体积膨胀,液柱又开始上升。

例3.

(2019春∙常宁市校级期末)用一支水银温度计测量放在25℃房间里的一盆热水的温度时,当温度计的水银上升经过“28℃”这一刻度时,温度计的读数表示的是( )

A.房间里的温度

B.热水的温度

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题干解析:

室温为25℃,所以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沸水之前,示数为25℃,由于水的温度高,玻璃泡中水银的温度低,所以水银吸收热量,体积膨胀,液柱上升,当温度计的水银柱液面经过28℃这一刻度时,说明此时水银的温度是28℃。

例4.

(2019春∙耒阳市校级月考)两支玻璃管内径粗细不同而玻璃泡容积相同的酒精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这两支温度计中酒精柱上升的高度和所示温度分别是(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亦大

C.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亦大

D.内径细的升得高,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

同一杯热水说明最后温度计示数应该相同。

玻璃泡中酒精量相等,说明酒精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酒精柱升高的高度。

内径粗的温度计酒精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酒精柱升得较高。

例5.

(2019春∙武冈市期中)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我国南极科考队成功到达南极的最高点“冰穹”,该地的气温达零下80℃以下,用图示的温度计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量该地的气温。

【答案】

22;不能

【解析】

题干解析:

(1)在图上找到0℃的位置,可以确定是零上,每一个大格是10℃,每一个小格是1℃,所以示数是22℃;

(2)使用温度计时不要超过其测量范围,此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20~100℃,低于-20℃,不能准确测量,高于100℃,会把温度计胀破,-80℃低于-20℃,不能准确测量;

例6.

(2019∙苏州一模)小虎用一个装有2g水银的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

(1)请指出他在使用温度计时存在的两个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质量____,体积____,密度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内能____(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而使内能发生改变的。

【答案】

(1)①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部接触;②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上表面不相平;

【解析】

题干解析:

(1)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包括: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

%%

(2)物体的质量不随温度变化;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根据密度公式ρ=

可知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时,密度变小。

%%(3)物体的内能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水银的温度升高时因为从水中吸收了热量。

(2)不变;增大;减小;(3)增大;热传递。

体温计的使用

知识讲解

2.体温计的使用:

(1)结构特点:

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

(2)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

但是每次使用之前,将缩口上方的水银甩到玻璃泡中(其他温度计不用甩),消毒后才能进行测量。

3.对刻度模糊的温度计和刻度不标准的温度计,根据它们的读数或水银柱的变化来确定正确的温度比较困难,可采用标准点法来确定正确的温度。

其步骤为:

(1)确定标准点及其对应的两个实际温度;

(2)写出两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实际温度的变化;

(3)写出待求点与其中一个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待求温度与一个实际温度的变化;

(4)利用温度变化与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之比相等列出比例式;

(5)根据题意求解。

 

例题精讲

体温计的使用

例1.

(2018秋∙江都区校级月考)常用温度计的测量准确度(分度值)是1℃,而体温计的准确度可达0.1℃,体温计精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体温计测量范围小

B.体温计的外形特殊,玻璃管的一边凸起有放大作用

C.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弯曲且特别细的缩口

D.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很细,其容积比玻璃泡的要小得多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

解:

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相比,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很细,即使有微小的温度变化,即吸引很少的热量,管中水银上升的高度会非常明显,所以可以测量的更为精密,故D正确。

例2.

(2018秋∙梁子湖区期中)有一个粗心的护士在使用体温计前都未甩。

有一次她用一支示数为39℃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40℃和38℃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8℃,39℃

B.40℃,39℃

C.38℃,40℃

D.40℃,40℃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

解:

用示数为39℃的体温计测体温为40℃的病人时,液泡内的水银膨胀,仍可使液柱上升,达到40℃,故测量正确;

用这支体温计测体温为38℃的病人时,水银不能回到液泡中,因此,示数仍为40℃。

例3.

(2018秋∙兰州期中)用温度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8℃,若没有甩,又用它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丙实际体温分别是36.5℃和38.5℃,那么测得的乙、丙体温是()

A.36.5℃、38.5℃

B.38℃和39℃

C.36.5℃和39℃

D.38℃和38.5℃

【答案】D

【解析】

题干解析:

解:

体温计液泡上方有一缩口,在离开人体后,液柱不下降,使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

但是体温计在使用前必须用力甩,如果用没甩的体温计测病人的体温,若被测病人的体温比原来病人的体温高,则准确,如果低,则显示原来的示数。

故本题中:

乙和丙的实际体温是36.5℃和38.5℃,那么两次测温后,他的记录数据是38℃和38.5℃

例4.

(2018∙牡丹江二模)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体温计,在构造、使用中都运用了一些物理知识,请说出其中的三项及相关的物理知识?

【答案】

(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2)水银;比热容较小,升温较快;

(3)放大镜;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使用前要力甩;利用了惯性;

(5)利用温度计测温度利用的是转换法

【解析】

题干解析:

(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2)水银;比热容较小,升温较快;(3)放大镜;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使用前要力甩;利用了惯性;(5)利用温度计测温度利用的是转换法。

例5.

(2018秋∙头屯河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叫_____;它的示数是_______,它的测量范围为_________,最小刻度为______,使用时,它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待测物体再读数。

【答案】

体温计;37.2℃;35℃~42℃;0.1℃;可以

【解析】

题干解析:

解:

(1)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叫体温计;量程为35℃~42℃,体温计分度值可以从35--36℃之间有10个小格得出,每个小格为0.1℃,这就是分度值;

(2)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37.2℃;(3)由于体温计液泡上方有缩口,所以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例6.

(2018秋∙绥滨县校级期中)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8.2℃.关于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人体温都是38℃

B.甲的体温一定是38.2℃

C.乙的体温可能是39℃

D.乙、丙的体温可能都是38.2℃

【答案】

【解析】

题干解析:

解:

甲的体温等于38.2℃,因为甲测体温前用的是甩好的体温计,所以,结果准确;给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结果不一定准确,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38.2℃,故B、D正确。

当堂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