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部编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37332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部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部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部编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部编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部编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部编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部编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部编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部编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部编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部编版.docx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部编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部编版.docx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

一、选择题(10分)

1.下面每对画线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弄堂/弄权校对/高等院校历经磨难/艰难险阻

B.典籍/狼藉独裁/载歌载舞惴惴不安/气喘吁吁

C.挨打/挨饿救济/人才济济深恶痛绝/罪大恶极

D.谣言/摇篮咳嗽/言简意赅黄河险滩/瘫痪在床

2.下面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暑名琢磨情有可原可歌可泣

B.侮辱荒僻微不足道截然不同

C.诧异疲倦契而不舍心不在焉

D.祈祷尴尬若有所失一泄千里

3.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前不久发射升空的中继星“鹊桥”,名称源于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B.李楠课堂上讲话,老师不以为然,继续讲解。

C.获得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张弥曼是蜚声世界的古鱼类学家。

D.在大庭广众之下,他的行为收敛了许多。

4.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能否自觉学习是我们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删去“能否”)

B.中国不仅有发起“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而且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将“而且”改为“也有”)

C.我们不仅要善于解决问题,还要善于发现问题。

(将“发现”改为“改进”)

D.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成为全世界人民关心的焦点。

(将“关心”改为“关注”)

5.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闻一多、臧克家都是现代诗人。

闻一多的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诗集《烙印》是臧克家的代表作。

B.《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

鲁迅的代表作品除了散文还有小说集,如《呐喊》《彷徨》。

D.《卖油翁》的作者是欧阳修,他是北宋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填空题(8分)

1.古诗文默写。

(5分)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

(《竹里馆》)

(2)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4)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

2.名著阅读。

根据相关信息,在横线上写出相应内容。

(3分)

《骆驼祥子》是①__________的作品,作为语言大师的他创造性地运用②________(地名)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浓浓的京味儿。

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主人公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③_______________,但残酷的现实让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

作者正是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悲剧命运,无情地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三、综合性学习题(9分)

1.请用说明性语言描述漫画内容,并说出漫画的寓意。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性学习。

(5分)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就在我们身边。

只要留心生活,随时都会有许多收获。

某校七年级一班开展以“学习语文,关注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两项活动。

(2分)

示例:

年度热词盘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次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大家纷纷发表感目:

“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生活是语文!

“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

”……

请参与活动的你也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吧!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题(43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练习。

(4分)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练习。

(11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

“何不炳烛①乎?

”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君乎?

臣闻之: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柄烛之明。

’柄烛之明,孰与昧行②乎?

”平公曰:

“善哉!

”(选自《说苑》)

【注释】①炳烛:

点燃火把。

②昧行:

在昏暗中行走。

昧,昏暗。

1.解释下列画线词。

(3分)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篇文章都是劝人学习的,从劝人的方法这一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不同。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8•南京】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13分)

儿歌

邓云乡

古人说:

“千秋万岁名,不如少年乐。

”也还记得袁子才的一句名诗:

“不羡神仙羨少年。

”这都是至理名言。

别的不用多说,在北京的夏日,看着听着娃娃们唱歌,就使人感到有说不清的乐趣。

为什么说夏天呢?

因为五月端午之后,天气渐热,万物生发,人们都换上夏衣,男孩子小褂、汗背心、短裤,小姑娘也是花小褂或者花裙子。

孩子们都在户外玩,有趣的事情多了,所以夏天的儿歌也特别有情趣。

(甲)夏天天热,阴晴不定,片云可以致雨,用不着等什么“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头顶上一片黑云,西北风一卷,“噼里啪啦”就下起来了。

小孩们欢喜地在小院中乱跑,大人在屋里、廊子上还喊不应。

这时就会有一首动听的儿歌: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反复地唱,欢蹦乱跳,十分顽皮。

(乙)夏天雷阵雨来了,又是风,又是雨,小小的三合院、四合院似乎都是一个避风港,每间屋子似乎是一条小木船,在风浪中震撼着。

母亲抱着孩子,从窗眼里望着外面的雨,唱着儿歌道:

风来了,雨来了,老和尚背着鼓来了。

至于为什么是“老和尚背着鼓来了”,却没有人注意,只是这样说。

后来看到老先生们写的儿歌的书,说是“背着谷来了”,这可能是南方的说法,而北方仍然是读“鼓”的。

难道说北京夏天的儿歌只是这两个吗?

不然,北京夏天还有一个最美的儿歌,那是其他任何地方也没有的。

(丙)几场好雨过后,小小的四合院中,都是花花草草,绿油油的、香喷喷的、湿漉漉的。

在当院荷花缸、大水缸外面,在各屋的马头墙角上,在大树的根部……都有小小的蜗牛翘着两只小小的肉角在爬行。

这个背着半透明躯壳的小动物,永远不会担心没有房子住,或为分不到房子、交不出房租而发愁,它永远是那样善良而悠闲地、像诗人散步般地爬行着。

北京话很奇怪,因为没有水牛,所以语言中没有“水牛”的词汇,却把蜗牛叫“水牛儿”,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小不点,写出来两个字完全一样,这不要说外国人翻译起来容易弄错,就是外地人听到恐怕也会弄不清楚。

它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孩子们把它轻轻地拿在手中,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盼望着它的触角快点伸出来,抑扬而深情地唱道:

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儿噢!

你爹你妈,给你买烧羊肉吃噢——

妙就妙在似通非通之间。

我在北京做小学生的时候,已过了玩水牛儿的年龄了,但我听惯了妹妹们和同院小孩玩的时候的歌唱声,我多么爱听这首美妙的儿歌啊!

(选自《燕京乡土记》,邓云乡著,中华书局2015年6月版,有删改)

1.文中描写了三个唱儿歌的场景,分别是:

片云致雨,孩子们欢喜地唱儿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文末说:

“我多么爱听这首美妙的儿歌啊!

”这句话表达了“我”哪些情感?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说说文中三处画线句的语言特色及作用。

(6分)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

(15分)

石头会唱歌

顾晓蕊

我想说的“石头”,不是溪水畔或山坡上冷硬的带有棱角的石头。

“石头”是一个人的外号。

初见时,几名临时工围在一起粗犷地说笑,只有他蹲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等活。

他50岁上下,长得黑痩,裹着身破旧的沾满油污的灰褐色工装。

许是长年奔碌的缘故,晒得黑红的脸庞上刻满沧桑,一双凹陷的眼睛,却深邃而明亮。

老石踏实勤快,脑子又活泛,熟识以后,班上的人都愿跟他搭帮干活。

“石头,跟着走喽。

”“老石,来搭把手。

”他“嗯嗯”应道,脸上现出谦卑的笑。

有天清晨,传来一阵奇异而美妙的歌声。

我循声朝窗外望去,不禁惊住了。

那个唱歌的人竟是老石,只见他站在屋前的空地上,身着白衫黑裤,看上去很精神。

他唱罢一曲又一曲,唇间轻吐的乐符,如一簇绚丽的火苗,弥散成温暖的笑容。

当然,也有人不喜欢听,抛出些难听的话:

“大早上的,抽的什么风?

”他突然止住歌声,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脸上闪过抹尴尬羞涩,扭身逃进屋里去了。

后来的几天早上,听不到老石的歌声,我心里有点失落。

没想到有天下班吃过晚饭后,我去离驻地不远的河边散步,又遇到他。

他拣了一处僻静的地方,继续练起了歌。

有天周末,我乘车到市里闲逛,在返回的公交车上遇见了刚买磁带回来的老石,他主动帮我拿东西。

闲谈间,才知道他为什么喜欢唱歌。

正说着,从旁边的小道上走来两人,一高一矮,高个子夸张地叫道:

“哎哟,老石,今天有啥好事,买这么多东西?

“不,不……不是的,我是帮朋友拎的。

矮个子男人撇撇嘴,说:

“我想着也不可能,老石平日抠得紧哩。

高个子男人接话道:

“你还别说,老石用节省下的钱,供出个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呢。

那一瞬间,我心里一阵翻涌。

他长年在外奔碌,从一个工地到另一个工地,任都市的风沙将自己变得粗粝,然而一唱起歌来,就跟换了个人似的,眼眸里升起股柔柔亮亮的东西,像两簇火苗。

这背后藏着的,是一位父亲的隐忍和坚守。

隔了不久,有天我去主任办公室,在门口遇到他。

我热情地招呼:

“老石,你也在这里。

“嗯嗯!

”他嘴里嗫嚅着,眼神却是散乱的,脸拧成了一朵枯萎的花。

我正要再说些什么,他垂下头,急匆匆地走掉了。

我推门,嘴上嘟哝道:

“这个老石,今天有点怪怪的。

”主任抬头瞅我一眼,感叹地说:

“他是来请假的!

人的命啊,可真难说,总算熬到儿子大学毕业,谁想到碰上车祸。

我猛然愣住,失神地站在那儿,想,这对他着实是个不小的打击。

三个多月后,老石回来上班了。

听别的工友讲,他儿子出车祸后,瘸了一条腿,为了给儿子治病,摊下不少的账。

我依然喜欢每天晚上去河边走走。

他仍会到岸边唱歌,那歌声里,缠着一团雾似的,蒙蒙的,仿佛要沁出水来。

日子如串珠,眼瞅着一天天拨过去。

渐渐地,阴雾散去,老石的歌声又变得清亮起来。

很快元旦到了,我们却在电视上见着了正在录节目的老石。

第二天,消息在工地上炸开了,收工后,一群人堵到老石宿舍门前。

有人高喊:

“老石,你上了电视,这下成明星了。

“嘿嘿,我在河边唱歌,市电视台的一位导演路过听到,让我去录节目。

“要我说,来一场独唱会,我们给你当听众!

”又有人喊。

冷夜里,一弯上弦月如钩。

老石亮开嗓子唱起来,那歌声像长了眼、长了腿似的,四处散开。

听到精彩处,众人齐齐地鼓起掌来,惊飞了几只鸟,身影射向墨色夜空。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3期,有删改)

1.文章以时间为序,记叙了与老石有关的几件事。

请你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表格。

(4分)

人物

时间

事件

初见时

有天清晨

老石

有天周末

去市里买磁带

隔了不久

元旦第二天

 

2.文中的老石是个怎样的人?

请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石头会唱歌”这个标题的妙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50分)

阅读材料,然后作文。

花季雨季,原意是开花的季节、下雨的季节,这里指十六岁、十七岁的年龄,有时也比喻人生十五岁到十八岁青春期前后的年龄段。

这个时期是美好的,这个时期是烦恼的;这个时期是黄金般的,这个时期太过短暂。

请以“花季雨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A(2分)

解析:

A项画线字读音分别为:

“lòng/nòng、jiào/xiào、nàn/nán”;B项画线字读音分别为:

“jí、cái/zài、zhuì/chuǎn”;C项画线字读音分别为:

“ái、jì/jǐ、wù/è”;D项画线字读音分别为:

“yáo、ké/gāi、tān”。

2.B(2分)

解析:

A项中“暑名”有误,应改为:

“署名”;C项中“契而不舍”有误,应改为:

“锲而不舍”;D项中“一泄千里”有误,应改为:

“一泻千里”。

3.B(2分)

解析:

B项中“不以为然”是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C(2分)

解析:

C项语序不当,修改时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位置对调。

5.B(2分)

解析:

《木兰诗》是北方民歌。

二、填空题

1.

(1)明月来相照

(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3)寒光照铁衣(4)杨花榆荚无才思(每空1分,共5分)

2.①老舍(舒庆春)②北京(旧北京,北平)③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人力车,黄包车)(每空1分,共3分)

三、综合性学习题

1.漫画内容示例:

画面上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正笑嘻嘻地站在写有“安全生产”的一大摞书籍上面摘着写有“效益”的大大的红苹果。

(2分)

寓意示例:

告诉人们:

只有学好“安全生产”的规定、制度,掌握有关知识,(企业)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

点出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分)

解析:

漫画内容,要按照一定顺序描述,不能有遗漏,尤其是文字。

漫画寓意,要透过漫画上的文字以及题目,结合社会实际,揣摩深层次意思。

2.

(1)示例:

①广告赏析②对联收集(每空1分,共2分)

解析:

为某个主题设计活动,活动的内容要与主题密切相关,要有可行性,活动的名称要易于识记。

(2)示例:

浸润在校园里的是语文的馨香,充盈在广告里的是语文的智慧。

(3分)

四、阅读题

(―)

1.示例: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得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2分)

2.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分)

(二)

1.

(1)当道,当权。

(2)擦拭。

(3)迟,晚。

(每小题1分,共3分)

2.

(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分)

(2)点燃火把照明和在昏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

(2分)

3.【甲】文中孙权是以自己和吕蒙比较,现身说法说服吕蒙。

(2分)

【乙】文中师旷则用形象的比喻讲明老年学习的重要,从而说服晋平公。

(2分)

【参考译文】

【乙】晋平公问师旷说:

“我今年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太晚了。

”师旷说:

“为什么不点燃火把呢?

”平公说:

“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主的呢?

”师旷说:

“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主呢?

我听说:

‘少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中午时的阳光;老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燃火把的光亮。

’点燃火把照明和在昏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

”平公说:

“说得好啊!

(三)

1.雷阵雨时,妈妈抱着孩子在屋里唱儿歌;几场好雨后,孩子们玩蜗牛时唱儿歌(4分)

2.对儿歌的喜爱,对充满童趣的幼时生活的怀念,对老北京风俗的留恋。

(3分)

3.示例:

(甲)的语言文白相间,描绘了夏雨忽至时的场景,与孩子们玩耍时活泼轻快的情形相映成趣。

(2分)(乙)连用了两个相关的比喻,表现了雷阵雨中小院的安稳和小屋的摇撼,烘托出妈妈唱儿歌的安详气氛。

(2分)(丙)多用叠词,表现了雨后小院花草的自然清新,富有画面感,使下文蜗牛的形象显得更加可爱。

(2分)

(四)

1.①蹲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等活②在屋前的空地上唱歌③因儿子出车祸去请假④在工地上为众人唱歌(每点1分,共4分)

2.①踏实勤快,为人谦卑:

蹲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等活,大家都愿意跟他搭帮干活。

②隐忍、坚守:

用省下的钱供儿子上大学;为了给儿子治病,摊上不少的账。

③乐观坚强:

面对家庭变故,仍积极向上,在河边唱歌,在电视台录节目。

(答出任意1点得2分,共4分)

3.作者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描写方法,(1分)写出了他年老、辛劳的特点,(1分)也点明了他贫穷、卑微的生活地位。

(1分)

解析:

答题时先答出运用了外貌描写,然后从人物特点和生活地位等方面分析即可。

4.①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②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暗含主旨,赞美主人公石头乐观坚强的品质;③引发联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出任意1点得2分,共4分)

五、作文

答案:

解析:

一是认真审题。

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理解“花季雨季”的概念和写作范围,然后根据话题将大题化小,自拟一个恰切新颖的标题。

二是围绕话题和自拟的标题选好题材。

人生的花季雨季,是一个美好的年龄,有欢乐也有优愁,有精彩也有无奈。

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写与之相关的内容均可以,可以是生活的真实记叙和情感的真切抒发,当然也可以是自己的奇思妙想。

你可以构思一篇反映花季雨季的小说,表现这个年龄段的喜怒哀乐;也可以直截了当地简明扼要地记叙一件事。

你可以采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对生活中的事件,或者事件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使读者获得如临其境的感受。

你也可以就花季雨季发表你的感悟、体验、思考和看法。

你还可以就花季雨季表达情思,抒发情感。

三是注意语言的简洁与精练。

除了语言上要求精练外,还应该在语言的清新自然、优美典雅上下功夫,争取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融合。

例文:

花季是一只多变的猫

花季是最美好的时候,但我的花季却像一只多变的猫。

偶像多变

暑假,早上起床就听见蝉玩命地叫,太阳爷爷虽年纪一大把,笑容却灿烂得有点毒,家里闷得像是《西游记》里妖怪蒸猪八戒和唐僧的大蒸笼。

我坐在家里纠结,面前放着大大小小的优质偶像图片,这个好帅,这个厉害,我花了好几个小时沉浸在对各个偶像的幻想中,却拿不定主意,谁让我的偶像太多了呢!

上到中年帅大叔,下到一年级的石头,几天换一个,能不多吗?

再说向偶像学习没什么不好。

妈妈的声音,穿透力极强,隔着墙,震得我发蒙,“别再选偶像了,赶紧学习!

唉!

妈妈的命令大于天,我可不敢抗旨不遵。

我没钱去听偶像演唱会,看看视频都不行;我没本事去见偶像本人,看看照片过把瘾也不行,唉——

花招多变

世界上最无敌的生物,就包括像我妈妈那样的中年妇女,最厉害的要数她那双火眼金睛了。

放暑假就好比一锅美味的浓汤,而暑假作业就是骚扰你暑假快乐生活的老鼠屎,坏了你一个暑假的心情。

我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和老妈斗智斗勇。

“老妈,我写作业了。

”实则是看书。

老妈以端茶送水为由,三番五次出入我的房间,我眼疾手快,耳听八方迅速把书放入书柜,我的演技不错,老妈未发现破纹。

老妈要逛街去了,是我偷看电视的好时机,她前脚一走,我后脚开看,没想到,她看破了我的小九九,又折回来,把我逮个正着。

这个年龄,缺乏坚持,不想纠结于与老妈的无休止的纠缠中,我只能俯首称臣,全面认输。

情绪多变

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心情也变化无常,上一秒还像阳光一样灿烂,下一秒很有可能变成了被阳光晒蔫了的茄子。

好不容易逛回街,看到喜欢的东西乐极了,发现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