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巡查注意事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4019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施工巡查注意事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坑施工巡查注意事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坑施工巡查注意事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坑施工巡查注意事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坑施工巡查注意事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基坑施工巡查注意事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基坑施工巡查注意事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施工巡查注意事项.docx

《基坑施工巡查注意事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施工巡查注意事项.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坑施工巡查注意事项.docx

基坑施工巡查注意事项

基坑施工巡查注意事项

序号

巡查注意事项

可能引发的后果或作用

一、顺做基坑

边坡

1

放坡坡率:

土质边坡一般为1:

0.75~1:

0.5;岩质边坡不一定,坡率可较小甚至垂直,视地质而定,可参考地质报告及设计文件。

引起山体及边坡滑坡,整个基坑破坏。

2

边坡施做完有无及时喷射砼护坡。

边坡掉块和局部塌落,雨天引起滑塌,最终会引起整个边坡破坏。

7

永久性边坡看是否对锚杆进行防腐处理(自由段包油布和注入油脂,锚固段要有足够的砂浆厚度)。

锚杆被腐蚀后,力学作用失效,最终引起边坡破坏。

8

边坡的传力结构(格梁、腰梁和台座)是否保持相互连接。

边坡的锚杆受力不能传递拉住边坡,最终边坡破坏。

10

边坡的排水沟是否施做。

排水沟排水是否通畅。

是否会有水流入边坡。

边坡及基坑底水漫流使土体抗剪强度丧失,引起基坑边坡滑塌。

11

高边坡施工时,工作人员是否腰缠安全带。

高处坠落,人员受伤。

12

边坡近旁是否堆物。

是否堆重物及重车。

物体沿边坡滑落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重物易诱发边坡滑塌破坏。

围护

13

围护桩是否按照设计图纸间距施工。

围护墙刚度达不到要求,引起围护结构破坏。

止水帷幕搭接不够,引起渗水、渗泥,最终引发基坑破坏。

14

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和地下连续墙的钢筋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

围护结构由于强度不够破坏。

15

止水帷幕(旋喷桩、搅拌桩等)施工不连续时,是否有相应的修补和连接施工。

止水帷幕产生极易漏水点,引起漏水漏泥,最终围护滑塌,基坑破坏。

16

由于管线搬迁困难原因,围护结构施做不连续,是否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围护结构沿管线加长,旋喷斜向管线下方施作)。

管线处围护结构质量无保证,成为整个围护结构薄弱点。

17

人工挖孔桩时注意查看地下水位数据,是否降到足够高度。

引起塌孔,人员伤亡。

18

注意观察人工挖孔桩周边的岩土地质。

地质条件不好会引起塌孔。

19

查看已开挖的围护内表面有无漏水、漏泥甚至涌水、涌泥。

维护结构破坏,基坑滑塌。

20

软土地基拆撑时,若底板(中板)距离上一道支撑超过7m,顶板距离桩顶超过5m就要特别注意周边环境地表沉降及围护桩变形等数据。

围护结构变形引发地表变形,使周围管线建筑物结构不安全。

21

是否先施工止水的搅拌桩和旋喷桩后再施工钻孔灌注桩。

围护结构止水效果不佳。

22

灌注桩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是否夹泥太多,导致产生吊脚桩或夹泥露筋现象。

围护强度不够,产生破坏薄弱点。

24

尤其注意转角处的地下连续墙和钻孔灌注桩渗水情况。

围护破坏,基坑滑塌。

25

地下墙钢筋笼吊装时看钢筋笼整体弯曲程度。

水泥与过多土混杂结合,造成地下墙形成漏水及墙体薄弱点。

支撑

26

钢支撑有无弯曲。

产生偏心受压,支撑体系破坏。

27

钢围檩与围护连接是否有牛腿支承,与围护结构是否焊接。

引起支撑体系破坏。

28

支撑系统端头是否做相应的端部构造。

支撑端部与围护结构有无密贴。

支撑不能提供顶力,围护破坏。

29

立柱与支撑之间的抱箍是否箍得太紧或箍死。

立柱隆沉无法对支撑调节,引起支撑偏心受力,最后引起支撑体系破坏。

30

围檩沿着纵向有没有断开。

无法形成整体受力,产生薄弱点而使围护结构破坏。

31

钢支撑垫块是否对中。

引起偏心受力,支撑失效,支撑体系破坏。

32

水平及竖向斜撑要特别留意2点:

①支撑的端头是否有相应的端板牛腿等构造措施,构造传力是否合理;②支撑端部与传力牛腿接触面是否密贴。

支撑强度不足引起围护结构破坏。

33

支撑轴力计也会使支撑产生偏心受力,尤其是在斜撑受力复杂处要注意。

使支撑产生偏心受力,支撑强度不足引起围护结构破坏。

34

通过观察立柱在坑底附件土体的隆起,钢支撑在立柱处的挠曲情况来判断立柱的隆起及下沉。

引起钢支撑失效;可能是坑底隆起的征兆,注意观察是否涌砂涌水。

35

立柱、系杆与钢支撑的连接处不能焊死,要留有可以调节的锁扣。

否则有过大变形不能调节,引起支撑体系偏心受力,支撑体系破坏。

36

支撑是否刚开挖完若干进尺就及时加上。

支撑强度不足,围护结构破坏。

37

支撑上不得行人及堆放材料。

不慎坠落,引起人员财产损失。

38

混凝土支撑看钢筋绑扎时,钢筋伸入连接段的长度是否足够。

混凝土支撑的斜角破坏。

39

钢支撑不得对方在土方开挖坡上。

支撑断面是圆环,易翻过到已施工基坑,影响到已施工临时结构。

基坑

40

查看坑底是否干燥

基坑工程水是万恶之源,引起涌砂涌水使基坑破坏。

41

观察坑内降水井,水位应当至少低于坑底1m左右才能保证基坑有良好的施做条件。

在底板已施做的情况下也要注意观察坑内降水井水位。

坑内涌水涌砂。

42

基坑底部靠近支挡结构部分的土体,看其是否有明显隆起迹象。

踢脚或围护破坏的前兆。

43

开挖时有无相应的规则,即盆式开挖或岛式开挖。

盆式开挖时留存的周边土及岛式开挖的坑中心土,要严格按照设计执行。

设计要求盆式或岛式的基坑肯定是风险非常大的基坑。

引起围护结构破坏,坑底隆起过大,支撑体系破坏。

44

基坑开挖时沿基坑纵向要有相应的较缓坡度。

纵向土体失稳、滑塌。

45

基坑靠近围护边的岩土体采用人工挖掘,不得采用机械挖掘。

破坏围护结构混凝土及水泥土结构。

46

快到坑底的时候要采用人工挖掘。

超挖、欠挖。

47

开挖到坑底时是否及时施做垫层,超挖时是否及时回填。

坑底隆起得不到控制。

48

基坑边上是否有防护网及围栏。

人员不慎坠入基坑。

49

基坑的扶梯与坑顶连接是否牢靠。

上下扶梯时人员坠落。

50

爆破法施工有无在基坑上布设防爆罩。

飞沙走石,乱飞伤人伤物。

周边

51

观察周边有没有与基坑平行方向的地面裂缝以及裂缝宽度。

基坑破坏的预兆。

52

观察周边建筑物在门、窗、梁、角部、围墙和建筑物地面有无裂缝及开展情况。

破坏房屋结构安全性。

53

尤其注意高层建筑的附建房屋,由于施工影响两者沉降不均匀易导致开裂。

破坏房屋结构安全性。

54

压密注浆施工时注意周边有无水井和河道等,并且可以与现场人员沟通,看有无压力骤减情况,压密注浆很有可能会流入周边的水井和河道内。

压密注浆到不了相应位置,影响加固效果。

55

周边有无相邻基坑开挖,注意该处工况的影响:

①相邻基坑的开挖及支撑施做状况;②相邻工地的打入桩施工状况,周边大量打入桩施工会使围护结构受到超孔隙水压力,增加围护结构受力。

此时需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引起基坑事故。

56

基坑近处(一般基坑为10m范围,大深基坑范围还要大)有无大型载重车辆以及重材料堆积。

基坑近处大荷载是基坑破坏的诱因。

管线

57

管线从开始降水的时候就应该关心其沉降。

管线破坏,影响人民正常生活。

58

雨水、污水管或化粪池之类排水管道,原来的管线或结构就有可能会有一定的渗漏,如果离基坑较近,注意其渗漏对土体的影响范围。

浸水引起基坑土体强度丧失。

其他

59

观察降水井抽出来的水是否清水,若夹带了泥沙,则肯定有土流失。

引起周边地表塌陷,基坑内的话引起涌砂涌水。

一定要及时停止降水。

60

异型或基坑宽度变化处,注意相关位置的支撑构造措施,传力合理。

支撑强度不够引起基坑破坏。

二、逆做基坑(除以上外补充)

61

开挖到相应位置有没有及时施做中板、底板等。

围护结构变形过大,乃至发展破坏及周边地表沉降,建筑物倾斜。

62

墙结构施工前注意观察围护结构漏水情况,不要等到墙施工完后留下后患。

易引发渗水渗泥;影响结构运营阶段使用。

63

开挖阶段要时刻关注围护墙体的测斜数据,若墙体挠曲较大可加支撑在相应位置抵抗变形。

有的暗挖法不设计支撑,直接靠中板和顶板支撑,在底板浇筑以前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的,要时刻关注监测数据。

影响周边环境(管线沉降

建筑物倾斜、地表开裂)。

64

坑底还是要及时降水、排水

易引发渗水渗泥,且坑底土强度不足。

上海同是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2009-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