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工勘注意事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588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站工勘注意事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站工勘注意事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站工勘注意事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站工勘注意事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站工勘注意事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基站工勘注意事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基站工勘注意事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基站工勘注意事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基站工勘注意事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基站工勘注意事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基站工勘注意事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基站工勘注意事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站工勘注意事项.docx

《基站工勘注意事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站工勘注意事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站工勘注意事项.docx

基站工勘注意事项

1.工具使用

GPS:

投影格式设置为WGS84,度数显示设置为XX。

XXXX。

GPS中显示锁定3颗以上卫星才可用,所处位置要求尽量开阔。

指南针:

使用时注意不要靠近铁物质,不要将指南针直接放到屋顶以免受磁化影响精度。

在磁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如周围金属物体比较多、有微波等装置),建议使用某些型号GPS的电子罗盘功能。

便携电脑:

记录勘测数据使用油笔,特别在雨天,纸件容易被雨水打湿,使用水笔的话字迹将变的模糊甚至消失,对勘测报告的编写带来问题。

同时电脑可以显示googleearth,方便寻找站点和查看站点周围情况。

2.基站勘测流程

基站勘测流程简介

基站勘测主要包括两部分:

获得备选站点和已获得备选站点的详细勘测。

获得备选站点是在SearchRing内寻找合适的候选站点,主要从站点的高度,天面可用性,等方面进行简单考察。

已获得备选站点的详细勘测是获得备选站点的详细信息,包括站高,经纬度,天面详细信息,基站周围传播环境,天线的安装(分集距离和异系统隔离度考虑)等。

基站勘测工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

首先根据网络规划目标以及无线网络预规划报告提供的站点列表,对站点进行初步选择,确认是否是2G站点,并且需要确认是否已有2G站点的详细资料。

如果已有2G或者其它站点,则可直接获得站点。

然后对每一站点进行详细勘测,输出每一站点的勘测报告。

最后对获得站点进行清频测试,如果不满足站址要求,还需要进行站点调整,重新进行勘测。

如果没有可用2G或者其它站点,则需要根据理想站址的SearchRing,在SearchRing中寻找备选站点,然后再进行详细站点勘测。

当然如果现网2G站点条件满足要求,可以直接利用这些信息完成站点勘测报告。

流程中的清频测试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可以在站点勘测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并不一定放在站点勘测完成后才进行。

3.获取备选站点

在确定了理想站点位置(一般情况下是经纬度),并获得了各个理想站点的SearchRing,各个站点之间的站间距以及各个小区的方向角的条件下,如果该站点是2G站点或者其它已知可用站点,则可直接进行站点详细勘测。

如果是新增站点,则需要根据预规划报告的SearchRing选择备选站点,只有落在SearchRing范围内的站点才被认为是可能的备选站点。

除此之外,还应对备选站址提出高度方面的要求。

其中SearchRing一般是小区的八分之一半径。

图2是典型的3扇区结构SearchRing示意图。

在SearchRing内进行备选站点选择,应当尽量满足下面的原则,如果不满足要求,那么就不应当选择该站点,重新在SearchRing内挑选备选站点:

1、尽量与预规划报告输出要求保持一致

1)满足合理小区结构

在平坦地形,站址应尽量选在规则网孔中的理想位置,其偏差不应大于基站半径的八分之一(SearchRing)。

2)满足基站高度要求

为获得最理想的覆盖范围,天线周围净空要求为50~100m。

根据不同的覆盖区域,获得基站站址应当满足下表中要求。

表1天线安装高度要求

天线安装高度要求

与周边平均地物相对高度

与地面相对高度

推荐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推荐值

最大值

密集城区

1m

2m

15m

20m

25m

城区

2m

4m

20m

25m

30m

郊区

4m

8m

20m

30m

35m

农村

30m

40m

20m

40m

50m

此因素重要性

重要

重要

参考

参考

参考

图2平均建筑物高度示意图

3)架设条件要求

-新建基站应建在交通方便,机房、电源、传输、铁塔等设施安全可用的地点;

-楼顶天面,铁塔平台,抱杆上是否有足够的天线安装空间;

-天线安装平台是否存在其它天线系统,是否有足够的安装距离(垂直或者水平距离)保证隔离度要求。

-此外还需考虑楼顶的负荷承受能力,以及避雷,接地保护等要求。

4)保证重点区域的覆盖

-话务热点区域、重点用户区域优先考虑建站

-与城市发展规划结合考虑

-避免多个基站覆盖该类区域

-避免将小区边缘设置在用户密集区

2、市区或郊区很高的山一般不做站址考虑(与市区海拔高度相差100~300米以上)

-市区避免干扰

-丘陵地形避免出现弱信号区或盲区

-减少工程建设的难度,方便维护

3、基站选址时应当避免外界的影响:

-避免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站或其他干扰源附近。

-远离树林处以避开接收信号的衰落。

4、在山区、岸比较陡或密集的湖泊区、丘陵城市及有高层金属建筑的环境中选址时要注意时间色散影响,将基站站址选择在离反射物尽可能远的地方或当基站选在离反射物较近的位置时,将定向天线背向反射物。

5、在市区楼群中选址时,可巧妙利用建筑物的高度,实现网络层次结构的划分。

备选站点中,还应该考虑站址谈判方面的因素,如:

避免一些特定区域:

机场,历史遗迹,军事区域以及其他受到法律保护的建筑物;避免一些环保组织特别限制的一些区域(在海外项目中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站址产权多方占有情况,减小物业谈判和后期风险;避免多个候选站址价格相差过大的情况;

为防止备选站点在后面的站点详细勘测过程中不满足要求,因此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当多选几个备选站点,一般情况下选择三个。

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在SearchRing中找不到备选站址的情况,或者虽然有备选站址,但物业谈判失败。

此时,应当考虑放宽站点高度方面的要求,可放宽比原来要求的站点高度高5~10米。

如果还没找到合适的备选站点,再考虑放宽查找范围的要求去寻找可用站址,可放宽SearchRing从1/8R到1/4R。

获得的备用站址信息要输入仿真工具验证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4.基站详细勘测

站点的总体拍摄

到达站点,拍摄备选站点入口、所属建筑物或者铁塔站点的总体结构1到2张照片。

站点入口站点所在建筑物

图3站点位置整体信息

A站点入口的照片,如有可能需要将该站点位置对应的街道、门牌号码拍摄进去。

基站经纬度采集

在勘测点空旷的地方使用GPS采集基站经纬度前,首先设置GPS的坐标格式为WGS-84坐标,经纬度显示格式为XX。

XXXX。

当然如果运营商有其它的格式,按照运营商的要求进行设置。

为保证良好的接收信号,GPS要放置在无阻挡的地方。

在一个地区首次使用GPS要等待锁定到三颗卫星以上,这样才能保证精度。

根据获得经纬度信息现场填写站点RF勘测表。

基站周围传播环境

基站的选址往往带有一些主观和理想化的因素,为确保所选站址是合理而有效的,并且为规划和将来的优化提供依据,对站址周围的环境信息进行采集是很有必要的。

主要考虑周围的传播环境对覆盖会产生哪些影响,并根据周围环境特点合理规划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

如果所选站址周围传播环境不能满足要求,则要考虑重新选用备用站址或者重新选址。

具体勘测步骤如下:

1)从正北方向开始,记录基站周围500米范围内各个方向上与天线高度差不多或者比天线高的建筑物或者自然障碍物等的高度和到本站的距离。

在基站勘测表中描述基站周围信息,将基站周围的建筑物、山、广告牌等在图上表示出来,并在图中简单描述站点周围障碍物的特征、高度和到本站点的距离等,同时记录500米范围内的热点场所。

2)在天线安装平台拍摄站址周围的无线传播环境:

根据指南针的指示,从0度(正北方向)开始,以30度为步长下倾、顺时针拍摄12个方向上的照片,每张照片以“基站名_角度”命名,基站名为勘测基站的名称,角度为每张照片对应的拍摄角度。

每张照片要在绘制的天面平面示意图上注明拍摄点的位置以及拍摄方向,另外从水平角度拍摄东、西、南、北方向上的景物,拍照时并不是固定在某一点,而是根据具体天线的安装位置,尽量从架设天线的位置在天面各个方向的边缘分别拍照,上一张照片跟下一张照片应该有少许交叠。

类似图4所示,在所绘制的天面平面示意图上标注出拍摄照片的位置和方向,图5某站点的天面平面示意图。

3)观察站址周围是否存在其它运营商的天馈系统,并做记录,填写RF勘测表。

图中同时标记天线位置(采用方向、距离表示)、系统所用频段。

4)其它情况:

基站周围是否有高压线、建筑施工情况等也需要在勘测表中说明。

拍摄位置及角度

东南

西北

图4在某站点天台拍摄的基站周围环境照片

A基站周围环境照片中东、南、西、北方向的照片是以水平方向拍摄的,目的是为观测远处环境,宏蜂窝类型基站必须拍摄;其他的环境照片(30度为步长的)是相机下倾拍摄的,主要是拍摄基站附近区域环境。

A有些特殊情况,如天面过于狭小,无法对每个扇区进行拍摄,则只需拍摄天面全景,如果可能请在附近高处或者待勘测站点的楼(山)下拍摄勘测站点的信息,此时需要长距离变焦镜头。

A在现场拍摄照片时,为了明确每张照片对应的场景,有时可以采用把第一张照片拍成黑白色或在第一张照片中故意插入分辩物进行区分。

Ø天线高度设计原则:

5)同一基站不同小区的天线允许有不同的高度,这可能是受限于某个方向上的安装空间,也可能是小区规划的需要;

6)对于地势较平坦的市区,一般天线相对于地面的有效高度为25m~30m左右;

7)对于郊县基站,天线相对于地面的有效高度可适当提高,一般在40m~50m左右;

8)孤站高度不要超过70米

9)天线高度过高会降低天线附近的覆盖电平(俗称“塔下黑”),特别是全向天线该现象更为明显;

10)天线高度过高容易造成严重的越区覆盖、同/邻频干扰等问题,影响网络质量。

11)如果WCDMA与其他2G系统共天线,为了保证不影响2G网络的性能,双频段天线的高度应该以2G天线高度为依据。

Ø天线方向角勘测

天线方位角在预规划阶段已经确定,在站点勘测中根据站点周围障碍物的阻挡情况对各扇区的方位角进行调整,避免周围障碍物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Ø设置天线方向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2)天线方位角的设计应从整个网络的角度考虑,在满足覆盖的基础上,尽可能保证市区各基站的三扇区方位角一致,局部微调,以避免日后新增基站扩容时增加复杂性;城郊结合部、交通干道、郊区孤站等可根据重点覆盖目标对天线方位角进行调整;

13)天线的主瓣方向指向高话务密度区,可以加强该地区信号强度,提高通话质量;

14)市区相邻扇区天线交叉覆盖的深度不宜超过10%,同基站相邻扇区天线方向夹角不宜小于90°;

15)郊区、乡镇等地相邻小区之间的交叉覆盖深度不能太深,同基站相邻扇区天线方向夹角不宜小于90°;

16)为防止越区覆盖,出现导频污染,密集市区应避免天线主瓣正对较直的街道,河流和金属等反射性较强的建筑物;

如果WCDMA与其他2G系统共天线,为了保证不影响2G网络的性能,双频段天线的方向角应该以2G天线高度为依据。

天线安装的干扰分析

待补充,主要是隔离度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