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4025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docx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天津市南开区、东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2017年06月18日

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

A.课堂教学

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现场教学

答案:

A

[解答]课堂教学是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学校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主要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

2.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成分是______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答案:

C

[解答]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中最具核心意义的成分。

3.识记过的内容因消退的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这是______

A.暂时遗忘

B.永久遗忘

C.干扰遗忘

D.逆向遗忘

答案:

B

[解答]题干所述体现了永久遗忘的含义。

4.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______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答案:

A

[解答]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题干所述属于知觉的选择性的典型示例。

5.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是强调______的重要性。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自我修养法

答案:

B

[解答]题干所述是榜样示范法的典型示例。

6.有人“大器晚成”或“少年成才”,有人善于数理运算或善于言辞。

这是心理发展的______

A.连续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答案:

C

[解答]题干所述体现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7.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______

A.分层教学

B.合作教学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答案:

D

[解答]题干描述的是复式教学的内涵。

8.吟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一诗句时,仿佛看到了祖国江南秀丽的景色,这是一种______

A.记忆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答案:

B

[解答]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题干所述属于再造想象。

9.主张教育万能论的学者是______

A.华生

B.杜威

C.布鲁纳

D.夸美纽斯

答案:

A

[解答]“教育万能论”是一种片面地夸大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认为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

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洛克、德国的康德、美国的华生、法国的爱尔维修等。

10.投射法测量了人格______层面的内容。

A.意识

B.无意识

C.客观

D.自然

答案:

B

[解答]投射法是利用某些材料(一般是意义模糊的刺激),要求被试对刺激材料进行解释,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和情感泄露出来,从而确定其性格特征。

因此,投射法测量了人格无意识层面的内容。

1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______是其中最基础性的要素。

A.知

B.情

C.意

D.行

答案:

A

[解答]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

其中,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的基础。

12.学生在做问答题时的记忆主要是______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答案:

D

[解答]回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学生在做问答题时,需要根据题目回忆出相应的答案。

13.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______

A.图式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答案:

D

[解答]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练习曲线。

从练习曲线中可以看出技能随着练习量的增加而提高的一般趋势。

14.小明学习不好且调皮捣蛋;小强学习很好,表现很乖。

班主任在安排座位时,小强总是分在核心的位置,而小明总是分在角落。

这位班主任的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______

A.关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教书育人

D.爱岗敬业

答案:

A

[解答]关爱学生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题干中班主任的做法违背了这一要求。

15.主张对班级管理不做过多干预,任其自然发展,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决定,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的班主任领导方式是______

A.权威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随意型

答案:

C

[解答]采用放任型领导方式的班主任主张对班级管理不做过多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

16.______是教师以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对象,对自己在工作中的决策、行为及相应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A.教学反思

B.教学评价

C.教学分析

D.教学反馈

答案:

A

[解答]题干所述为教学反思的含义。

17.洋洋因为想得到妈妈和老师的表扬而努力刻苦学习,他的这种学习动机属于______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求知欲

答案:

C

[解答]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

故C项正确。

18.许多学生上课时,既想玩手机,又想专心听课,这种内心冲突属于______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答案:

A

[解答]双趋冲突,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

题干中学生的内心冲突属于双趋冲突。

19.张老师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形式决定自己是否需要改善教学。

这种评价类型属于______

A.诊断性评价

B.描述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

C

[解答]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

20.带领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直观教学方式为______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像直观

D.言语直观

答案:

B

[解答]实物直观指在感知实际事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教学方式。

例如,观察标本、演示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

21.许多小学生认为“做完了功课就可以随便玩了”,这表明小学生意志的______发展还不成熟。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答案:

A

[解答]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能够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既定目的的意志品质。

题干中的小学生对行动的因果及意义还缺乏充分的认识,还不能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以实现某种有目的的行动。

因此,其意志的自觉性发展还不成熟。

22.从事新学习时,学习者身心的发展水平对学习的适应性,称为______

A.关键期

B.学习准备

C.最近发展区

D.刻板印象

答案:

B

[解答]题干所述为学习准备的概念。

23.戴老师很担心同一批学生在第二次参加同样内容的人格测试时,分数与上一次不同。

他所担心的是______概念反映的内容。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答案:

A

[解答]信度是指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

它以反复测验时能否提供相同的结果来说明。

24.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______

A.独立性

B.自觉性

C.发展性

D.创造性

答案:

D

[解答]创造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25.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列举“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这是为了训练学生的______

A.发散思维

B.推理与假设

C.好奇心

D.独立性

答案:

A

26.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______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答案:

D

[解答]题干所述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27.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了解学生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

A.观察法

B.书面材料分析法

C.谈话法

D.调查法

答案:

A

[解答]观察法是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28.“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化险为夷”,这种情绪状态称为______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答案:

C

[解答]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当人们遇到突然出现的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况,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迅速地做出反应。

应激正是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的内心体验。

29.______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是各种复杂学习的基础。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词汇学习

答案:

A

[解答]符号学习又称表征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

符号学习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是各种复杂学习的基础。

3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实行______

A.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B.校长负责制

C.教职工代表大会负责制

D.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答案:

B

[解答]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______给予处罚。

A.学校

B.教育主管部门

C.家长

D.公安机关

答案:

D

[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是______

A.主体性的教师观

B.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C.专业化的教师观

D.促进发展的教师观

答案:

B

33.“马是动物”“椅子是家具”“鸟有羽毛、有翅膀”,这说明儿童的概括发展处于______

A.直观形象水平

B.形象抽象水平

C.本质抽象水平

D.具体抽象水平

答案:

B

[解答]处于形象抽象水平的儿童,其概括能力处于从形象水平向抽象水平过渡的阶段。

在他们的概括中,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表象,表象的内容也更为精确而富有概括性。

虽然他们的概括还有一些外部的、非本质的特征或属性,但是内部的、本质的特征或属性大大增加。

34.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______

A.具有积极作用

B.具有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

答案:

C

35.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______

A.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抓住关键期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答案:

A

[解答]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均衡性),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36.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要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迁移可以分为______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答案:

D

[解答]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要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迁移可以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37.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______

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测验时先做简单的题目

D.考试时监视自己作答的速度和时间

答案:

A

[解答]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设置思考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等。

A项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

B、D项属于元认知监控策略,C项属于元认知调节策略。

38.新课程倡导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______

A.学习—再学习

B.实践—反思

C.实践—再实践

D.学习—实践

答案:

B

39.做一份弘扬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到社区参加一次公益服务、与父母开启一段短途旅行等,学生的暑假作业已经不再是枯燥的“几大本作业题”,而是进入了多元化时代。

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B.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C.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D.学生的各方面是平均发展的

答案:

D

[解答]学生的发展应是全面的发展,但全面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40.为了迎接中考,初三班主任胡老师取消了本班的音乐、美术等课程,要求同学周末集体到学校补课,并对大家说:

“学那些都没有用,分数才是最重要的。

”胡老师的做法______

A.体现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规范

B.体现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规范

C.违背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

D.违背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规范

答案:

D

[解答]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题干中胡老师的行为和观点都体现出其过于看重分数,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并且无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显然违背了教书育人的师德规范。

41.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

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该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______

A.他律阶段

B.前习俗阶段

C.自律阶段

D.后习俗阶段

答案:

C

[解答]处于自律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

该阶段的特征是:

儿童一般都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42.看见他人随地吐痰感到厌恶,这是______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法律的道德情感

答案:

A

[解答]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

(1)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

(2)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3)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题干所述应属于直觉的道德情感。

43.儿童的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______

A.多维思维

B.思维的可逆性

C.具体逻辑思维

D.守恒观念的形成

答案:

D

[解答]守恒观念的形成是儿童的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

44.道德情感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是______

A.义务感、责任感、羞耻感

B.事业感、使命感、自尊感

C.事业感、责任感、义务感

D.自尊感、羞耻感、使命感

答案:

A

[解答]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

45.专家型教师采用______的调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A.声音、表情及气质

B.气质、动作及步伐

C.气质、表情及动作

D.声音、动作及步伐

答案:

D

[解答]专家型教师采用声音、动作及步伐的调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多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1.赫尔巴特把教育过程分为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三个部分,即______

A.管理

B.统觉

C.教学

D.训育

答案:

ACD

[解答]赫尔巴特提出并论述了教育过程思想,他把教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管理、教学和训育。

2.下列属于皮亚杰儿童思维发展阶段中具体运算阶段的表现的是______

A.思维不可逆

B.守恒

C.去自我中心性

D.泛灵化

答案:

BC

[解答]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1)去自我中心性(去中心化);

(2)可逆性;(3)守恒(即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特有的属性不变);(4)分类;(5)序列化。

A、D项属于处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

3.下列能够体现学习迁移的是______

A.“举—反三”

B.“抛砖引玉”

C.“闻一知十”

D.“触类旁通”

答案:

ACD

[解答]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4.在教育测验的编制中需要考虑的指标包括______

A.效度

B.区分度

C.信度

D.统计检验力

答案:

ABC

[解答]在教育测验的编制中需要考虑的指标包括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难度。

5.对问题解决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______

A.功能固着

B.定势

C.问题情境

D.原型启发

答案:

ABCD

[解答]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包括:

(1)问题情境;

(2)定势与功能固着;(3)原型启发;(4)已有的知识经验;(5)情绪与动机。

6.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______三级管理。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学区

答案:

ABC

[解答]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7.下列说法属于孔子教育思想内容的是______

A.“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答案:

BCD

[解答]A项属于《学记》的内容。

8.为避免灌输与说教而大量使用道德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角色认知和主动思考的德育模式包括______

A.体谅模式

B.社会学习模式

C.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D.价值澄清模式

答案:

CD

9.道德水平的特点表现为个体着眼于社会和他人的希望和要求,其道德价值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尽义务,以维持社会的传统秩序。

该特点属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的______

A.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B.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C.普遍原则取向阶段

D.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答案:

BD

[解答]题干所述是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处于习俗水平的特征,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故B、D项正确,A、C项是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处于后习俗水平的两个阶段。

10.下列情形中属于教师利用惩罚来规范学生行为的是______

A.老师每次来上课时,对在座位上做小动作的小明同学都不予理睬

B.小伟同学每次上课捣蛋,老师就没收这个星期他获得的小红花奖励

C.每次成绩不好的同学有了明显进步,老师就撤销对他们的批评

D.课间活动期间,每当小丽欺负其他同学时,老师都让她留在教室,停止玩耍

答案:

BD

[解答]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故B、D项属于惩罚。

A项属于消退法,C项属于负强化。

11.人本主义的教学观与模式包括______

A.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

B.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

C.情境教学模式

D.开放课堂的教学模式

答案:

ABD

[解答]人本主义的教学模式包括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和开放课堂的教学模式。

12.下列属于社会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的有______

A.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的发展,课程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B.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

C.为实现其教育价值,主张建立和实施平行课程体系

D.主张打破学科界限,在现实社会中开展学生需要和感兴趣的课程活动

答案:

AB

[解答]社会中心课程论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

学校课程的价值,最终是社会的价值,课程乃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

主张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界限,但不按学生的活动来组织课程;要兼顾儿童的年龄特征,但不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作为编制课程的基本出发点,而以社会现实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

13.下列哪些做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______

A.重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让学生获得主动参与的体验

B.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学生自主管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

C.采取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尤其强调小组教学的作用

D.建立开放多元的课程系统并实施配套的多元评估办法

答案:

ABCD

[解答]题干所述均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4.教学原则中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教学不仅要注重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同时又要结合知识和技能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下列能够体现这一原则的情形是______

A.刘老师在语文课上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对赤壁之战的历史和周瑜的人物形象也进行了讲解,同学们很受启发

B.李老师在历史课上讲抗金英雄岳飞时,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

C.王老师在化学课上讲到元素周期表中的“镭”元素时,向学生介绍了元素发现者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事迹,使同学深受教育

D.赵老师在地理课上讲到山西的风土民情时,对黄土高原的形成和黄河的发源进行了讲解,使学生们对我国北方的自然条件有了更深的了解

答案:

BC

[解答]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的教育性与科学性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

B、C两项均体现了这一原则。

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以下属于教师的权利的是______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B.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C.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D.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品德、智力、体质等全面发展

答案:

ABC

[解答]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

D项属于教师应尽的义务。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6分)

1.智育

答案:

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2.功能固着

答案: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

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3.归因

答案: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评价。

四、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答案:

[答案要点]

(1)基本含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既由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