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4129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5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MN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M

N

反应前质量

4

6

84

4

反应后质量

待测

15

0

57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

B.物质X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后密闭容器中X的质量为22

D.该反应中XYMN四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

9:

84:

57

2.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一名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化合物中含几种不同的元素,所以含有几种不同元素的物质就是化合物

D.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电子时,元素的性质比较稳定,氖原子核外最层电子数为8,所以氖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3.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B.点燃氢气、甲烷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验纯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均易锈蚀

D.分子、原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所以物质均由分子、原子构成

4.下列图标中,用于装运氢氧化钠的是()

A.

B.

C.

D.

5.下列选项中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可得纯水

B.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水分子体积增大

C.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约为2∶1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6.下列物质存放于烧杯露置空气中,质量增加但与化学性质无关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苛性钠

D.氧化钙

7.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通过分析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A.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B.使用天然气报警器时,应安装在厨房顶部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D.有人称发明了新技术,能将水转变成汽油

8.下列我国古代生产工艺或技术发明的使用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使用火药

C.烧制瓷器

D.湿法炼铜

9.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KCl固体中的MnO2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

B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C

除去CuO中的Cu粉

加过量稀硫酸,过滤

D

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加过量CaCO3,过滤

A.A

B.B

C.C

D.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能量的获得都来自于燃料的燃烧

B.为了使猪的瘦肉长得多,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饲养猪

C.为了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分,提倡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D.回收废电池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人类健康

11.欲鉴别分别装在三个集气瓶中的氧气、氮气、空气,可以采用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A.分别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

B.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C.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D.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12.已知铁有三种氧化物,如FeO、Fe2O3、Fe3O4,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失去其中的氧,被还原为铁。

现有仅含Fe、O两种元素的固体14.4g,为了探究其成分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充分反应后,称得装置C在反应前后质量增加了8.8g.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个

(通入A装置中的CO气体混有CO2和H2O,碱石灰能完全吸收CO2和H2O,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CO2)

①实验开始前应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②若无A装置,测定的原固体中铁元素质量分数将偏大

③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确定原固体中铁和氧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

1

④B中反应停止时为防止B中固体被氧化,应关闭K1、K2

⑤原14.4克固体的组成可能有7种情况。

A.1

B.2

C.3

D.4

13.对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有大量的白烟生成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1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NH4+、NO3﹣、SO42﹣

B.H+、Na+、HCO3﹣、Cl﹣

C.Ba2+、Ag+、Cl﹣、CO32﹣

D.K+、Mg2+、NO3﹣、OH﹣

15.下列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A.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

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C.使用大量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D.用草木灰与氯化铵混合施用,可同施氮肥和钾肥

二、填空题

16.按下列要求填空

(1)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下列______(填序号)量筒。

①20mL    ②50mL    ③10mL和5mL

(2)某同学量取食盐水,读数时量筒放平在桌上且面对刻度线,当视线仰视时读数为10mL,其正确的体积数应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mL。

(3)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4)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       。

17.为了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某实验小组从木兰溪中取了水样,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后,进行过滤。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写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判断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___________进行检验,实验室通过_________可以将硬水软化。

18.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回答。

(1)2个氮原子___________;

(2)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

(4)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___________。

19.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

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金属镓___________(填物理性质)。

(2)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

(3)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4)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0.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③__________⑤_________

(2)实验室选A装置用紫黑色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作用是______

(3)实验室也可选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是_________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

(4)C装置与B装置相比的优点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可以用E装置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原因是__________,当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氧气满了,取出导管,在水中盖上玻璃片,取出集气瓶正放于桌面上。

(6)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收集装置选________。

四、简答题

21.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日常生活中,切菜刀采用的防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在野外生火时常“钻木取火”。

“钻木取火”满足的燃烧的条件是____(填序号)。

A.提供可燃物      B.与氧气接触        C.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3)下图金属应用的实例,主要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电缆         B.电热壶           C.金属丝

B.金属乐器

(4)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其中有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5)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

由此得知钛合金具有的优良性能是_____________。

(答一点即可)

22.NSR技术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x(氮氧化物)的排放,其工作原理:

NOx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下图所示。

(1)NOx的储存和还原过程中共涉及到________种氧化物。

(2)NOx储存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__。

(3)NOx还原过程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

五、推断题

23.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H是蓝色沉淀.X、Y都是氧化物,其中X是黑色粉末状固体,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Z是红色固体.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H的化学式________;D的水溶液俗称__________ 。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反应。

(填基本类型)

(3)反应①中X起______作用。

Z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4.冬季雾霾频发,某校社会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某地区雾霾的成分、成因、危害及防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启了项目性学习之旅。

(信息检索)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

霾是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较高造成的能见度较低的现象。

霾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不溶性有机物、黑碳、金属元素和其它元素。

(提出问题)某地霾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选择该地重度雾霾天气,用SDLKC﹣1000型大流量TSP采样器在室外采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10g。

活动一:

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铵盐和硫酸盐。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5g样品,加少量熟石灰末,混合、研磨

_______

含有铵盐

方案二

取5g样品,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

含有硫酸盐

(总结反思)工业上应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农业上应合理施用化肥。

活动二:

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黑碳。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创新实验。

(将活动一得到的残渣,干燥后置于中间凹槽内)

(实验步骤)①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排出装置内空气后,再在导管口接上气球。

②向右边的凹槽内滴入澄清的石灰水,

③接通电源,用热电阻丝点燃残渣

(实验现象)残渣剧烈燃烧,澄清石灰水浑浊,气球变大。

(实验结论)霾中含有黑碳。

装置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交流研讨)某同学对“霾中含有黑碳”的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_____。

活动三:

查阅资料,霾中还含有Al、Na、Zn、Pb、Hg、Cd等金属元素,其中的有害元素除Cd外,还有_____。

(能力发展)请你联系实际填写关于雾霾的问卷调查表:

项目

雾霾频发的成因

控制雾霾频发的做法

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

能源结构不同

推广太阳能发电

人工降雨

烧散煤取暖

______

向空中或地面洒水

______

推广新能源汽车

私家车限号出行

(检出进度)小组同学没有进行的探究项目是_____。

七、计算题

25.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现取25g贝壳于烧杯中,缓慢加入稀盐酸(贝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

求:

(1)25g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g。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

2、

3、

4、

三、实验题

1、

四、简答题

1、

2、

五、推断题

1、

六、科学探究题

1、

七、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