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4302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docx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

地理ⅰ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教案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第二课时〕

地方时和区时

【一】教材分析见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弄清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等基本概念。

2、理解地方时与经度的关系;时区的划分与区时的简单计算;在现实生活中会运用时区和区时、国际日界线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3、尝试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问题,培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和学生的探究全面掌握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方法;理解日界线两侧日期的进退规律,学会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适当结合初中地理内容,来巩固复习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等问题。

运用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方向偏转的规律,解释相关自然现象,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地方时的计算和日期的判断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较抽象,学生缺乏足够的空间想象力,所以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可借助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五】教学方法

1、利用教具(地球仪、三球仪)演示,理解地方时的产生。

2、适当结合初中地理内容,巩固复习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等问题。

3、充分运用课本插图、板图和投影片,运用导学法和分析法,来掌握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

六、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教具地球仪、三球仪、投影仪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

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为什么2017年世界杯的比赛都是在深夜或凌晨举行?

为什么途经我国东部海域的台风中心,其气流旋转总是呈逆时针方向?

通过本节的学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二〕产生时差

1、地方时

[引入]由学生身边实例引入地方时差异

[学生分组活动,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对以下问题自主感悟后小组讨论,然后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1〕先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和纽约。

烟花三月旅游节期间,扬州玩具厂的工作人员下午2点上班后要给美国纽约的客商打电话,以落实玩具出口合同,这个时间与客商联系合适吗?

你认为什么时候与客商通电话比较合理?

〔2〕什么叫地方时?

为什么在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时间可能不一样?

[知识讲解]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日出的时刻就会有早晚。

相对位置偏东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较早。

这种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推导]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º,地方时相差4分钟。

[学生讨论]1、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是否相同?

〔考察对概念的理解〕

2、生活中使用地方时是否方便?

〔不方便〕

2、时区与区时

使用地方时,常会造成时间上的混乱。

为了便于不同地区进行交流,国际上进行了时区划分。

关于理论时区的划分,初中地理已有明确描述,这里可采取读图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回顾。

[知识讲解]为统一起见,国际上采取全世界按照统一标准划分全球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将一定范围的地方时统一为相同的区时,为生活和计算带来方便。

根据一昼夜24小时,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º,各个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时区的区时。

[讨论]区时与地方时的区别-------

[学生活动]读图1-2-4,讨论:

1、中时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

2、中时区以东和以西,依次分为哪几个时区?

各时区的中央经线分别是哪条经线?

有何规律?

试给出公式〔中央经线度数=15º*时区序数〕

3、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

4、伦敦、开罗、莫斯科、北京、纽约分别在哪个时区?

如何计算?

〔时区数=经度/15,结果进行四舍五入〕

[知识讲解]偏东的地点的时刻要早于偏西地方的时刻,这样两时区及一个时区的区时,那么另一时区的区时可求。

[学生思考]东八区9点,此时西八区几点?

西三区2点,此时东五区几点?

[共同总结]其规律可用公式表示为:

所求地的区时=地的区时+时差

关于公式的几点说明:

〔1〕公式中+、-号的使用方法:

所求地在地之东用“+”;所求地在地之西用“-”

〔2〕公式中时间差的计算:

当两时区同时位于东时区或同时位于西时区时,时差为两时区数之差;当两时区一个位于东时区,一个位于西时区时,时差为两时区数之和。

[过渡]由于区时是特殊经线上的地方时,所以可将上面的公式推广为地方时的计算公式:

所求地的地方时=地的地方时+时差

说明:

〔1〕时差=4分*经度差

〔2〕式中+、-使用方法:

所求地在地之东用“+”;所求地在地之西用“-”

〔3〕经度差〔经度差≤180º〕的计算:

① 两地的经度同是东经或同是西经,那么经度差=两经度数之差

② 两地在0°经线两侧,那么经度差=两经度数之和

③ 两地在180°经线两侧,那么经度差=360-两经度数之和

3、日界线

[情境创设]有这样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比妹妹小一岁,这可能吗?

[学生活动]根据前面所学区时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题目,并思考有何规律?

〔1〕西12区1点钟,此时东12区几点?

〔第二天的1点钟〕

〔2〕东12区4点钟,此时西12区几点?

〔前一天的4点钟〕

[交流意见得出结论]东、西12时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东12区要比西12区日期早一天。

[教师活动]〔举例〕在航海和时刻换算上,常出现日期混乱的现象。

当年麦哲伦率船队,自西班牙向西航行,三年后当幸存者的船只回到始发港时,发现航行日志上记载的日期比岸上的日期“少”掉一天。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紊乱,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原那么上以180º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即“国际日界线”。

[学生活动]读图1-2-4,完成以下要求:

1、在图中找出国际日界线,判断东、西12区与180º经线的位置关系

2、分组讨论,自东12区向东进入西12区,或自西12区向西进入东12区,日期是怎样变更的?

[交流总结]

[知识讲解]实际中,为避免日界线从某个国家或岛屿穿过,将某个国家分成两个日期,实际的日界线为折线〔如下图〕。

[讨论]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解释为什么双胞胎姐妹,姐姐会比妹妹小吗?

2、你能在一年中过两个生日吗?

前面我们学习了理论时区的划分,实际上,由于时区的界线往往是参照各国的行政区划或自然界线划分的,不完全根据经线划分;许多国家实际使用的标准时,也往往不同于上述的理论区时,而是根据自己国家的需要来确定各自的时间。

如有的国家根据本国所跨的经度范围采用半时区,即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º

的时区边界经线的地方时,作为统一区时,如印度。

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光照采用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统一区时,如朝鲜。

还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仍采用一个时区的区时,如我国幅员辽阔,领土跨东5、6、7、8、9五个时区,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全国目前统一采用北京〔40ºN116ºE〕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称为北京时间。

[讨论]1、北京时间和北京地方时有何区别?

〔北京的地方时是116ºE经线的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首都所在的东八区区时,即120oE经线的地方时,也是我国实际统一使用的记时方法。

各国不一定用区时记时,而是根据具体情况人为规定以便利生活。

2、从北京出发分别到伦敦、开罗、莫斯科、东京、纽约旅行的游客,在到达目的地时,怎样拨动手表时针,才能使手表显示的时间,与目的地的时间一致?

〔结合各城市所在时区采取东加西减的方法拨动时针。

〔三〕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的发生偏向

[演示实验]从地球仪的北半球上空向地球仪上滴一滴红墨水,通过让地球仪不动和地球仪模拟地球不停自转,对比实验结果,使学生认识到由于地球自转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了偏移。

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一定有力对它起作用,我们把这种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学生观察]再看地球仪上的红墨水的曲线轨迹,两次轨迹相比,曲线轨迹向直线轨迹的什么方向偏转呢?

〔顺着红墨水的运动方向观察,向右偏〕

[学生活动]地球仪的南极上空重复上述实验,注意地球自转方向,重新观察曲线相对直线的偏转方向〔顺着墨水运动方向观察,向左偏〕

规律总结: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在此解释课前情境创设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地转偏向是实际存在的,这种偏转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的最明显。

地转偏向力很小,但其作用不可低估。

如长江三角洲的发育〔给出示意图〕深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注意避开地转偏向力产生的负面影响,或利用地转偏向力取得效益,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北半球某国一导弹实验基地要发射一枚落点在赤道的导弹,该国应选择什么样的发射角度,正南偏东还是正南偏西?

〔正南偏东〕

2、南半球某国一条较平直的河流中沙金含量较多,许多人在沙中淘金,这些人一部分在左岸,一部分在右岸,你认为哪些人的收获大?

为什么?

〔沙金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南半球较平直的河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左岸冲刷,右岸沉积,因此右岸的人收获大〕

〔说明:

上述两个问题难度不大,但是这些问题和实际联系紧密,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不但可以引起兴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灵活思维,发展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差的产生,主要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和计算方法,掌握日期判断方法。

重点难点较多,望同学们课后认真复习。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当堂检测见学案练习题,预习下一节内容

九、板书设计

【二】地球的自转的地理意义

〔二〕产生时差

1、地方时的产生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太阳东升西落时间东早西晚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2、区时和日界线

〔1〕时区和区时

〔2〕国际日期变更线

〔3〕各国实际使用的时间

〔三〕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的发生偏向

十、教学反思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这部分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我们利用动画和实际演示的形式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地球的运动,学生更容易融入到思考和集体讨论之中,探究性的教学启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地理自转的地理意义,难点是地方时的计算这一部分内容,要补充初中地理的经纬线的相关知识,来理解计算产生时差,总结教给学生方法,同时通过练习巩固。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学校临清一中学科地理编写人胡玉芹审稿人胡玉芹

第一单元第2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弄清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等基本概念。

知道时区的划分,会判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方向。

【二】预习内容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产生昼夜交替

〔二〕产生时差

1、原因: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得_______地区见到日出的时刻有早有晚,相对位置_______的地点比位置_______的地点的时刻早。

2、地方时:

①含义:

因_______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

②时差:

经度每隔15°的地方时相差_______。

3、区时:

①区时规定:

每个时区______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区时。

②北京时间:

的区时,即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③区时换算:

每往东1个时区,区时_______〔加、减1小时〕,往西相反。

④国际日期变更线:

自西向东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_______1天,反之,_______1天。

〔三〕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偏转原因:

地球自转产生________________。

2、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偏转,南半球向偏转,赤道上偏。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弄清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等基本概念。

2.理解地方时与经度的关系;知道时区的划分,能够利用条件计算地方时和经度,以及区时的简单计算;会判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方向。

学习重、难点: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二】学习过程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二〕产生时差

探究1地方时

用手电筒或投影仪光线照射自西向东自转的地球仪,观察同纬度地区〔如赤道〕的不同经度地点见到日出时刻的早晚,理解地方时的产生,完成以下要求:

〔1〕什么叫地方时?

为什么在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时间可能不一样?

地方时应如何计算?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日出的时刻就会有早晚。

相对位置偏东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较早。

这种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º,地方时相差4分钟。

〔2〕先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和纽约。

烟花三月旅游节期间,扬州玩具厂的工作人员下午2点上班后要给美国纽约的客商打电话,以落实玩具出口合同,这个时间与客商联系合适吗?

你认为什么时候与客商通电话比较合理?

〔不合适,扬州下午2点,美国纽约应是午夜,客商正是休息时间,应在美国纽约的客商上班时间。

〔3〕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是否相同?

〔考察对概念的理解〕

〔4〕生活中使用地方时是否方便?

〔不方便〕

使用地方时,常会造成时间上的混乱。

为了便于不同地区进行交流,国际上进行了时区划分。

关于理论时区的划分,初中地理已有明确描述,复习回顾以下问题:

为统一起见,国际上采取全世界按照统一标准划分全球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将一定范围的地方时统一为相同的区时,为生活和计算带来方便。

根据一昼夜24小时,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º,各个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时区的区时。

探究2区时与地方时的区别-------

[学生活动]读图1-2-4,讨论:

〔1〕中时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

〔0°经线〕

〔2〕中时区以东和以西,依次分为哪几个时区?

各时区的中央经线分别是哪条经线?

有何规律?

试给出公式〔中央经线度数=15º*时区序数〕〔中时区以东和以西分别是东1至东12区和西1至西12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为:

时区数乘以15〕

〔3〕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

〔东西12区各跨7.5个经度,共用180°为中央经线,二者合为一个时区〕

〔4〕伦敦、开罗、莫斯科、北京、纽约分别在哪个时区?

如何计算?

〔时区数=经度/15,结果进行四舍五入〕

偏东的地点的时刻要早于偏西地方的时刻,这样两时区及一个时区的区时,那么另一时区的区时可求。

你能总结区时的计算方法吗?

〔公式:

所求地的区时=地的区时+时差。

公式中+、-号的使用方法:

所求地在地之东用“+”;所求地在地之西用“-”;公式中时间差的计算:

当两时区同时位于东时区或同时位于西时区时,时差为两时区数之差;当两时区一个位于东时区,一个位于西时区时,时差为两时区数之和。

反馈练习

东八区9点,此时西八区几点?

西三区2点,此时东五区几点?

探究3日界线

有这样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比妹妹小一岁,这可能吗?

根据前面所学区时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题目,并思考有何规律?

〔1〕西12区1点钟,此时东12区几点?

〔第二天的1点钟〕

〔2〕东12区4点钟,此时西12区几点?

〔前一天的4点钟〕

规律:

东、西12时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东12区要比西12区日期早一天。

读图1-2-4,完成以下要求:

1、在图中找出国际日界线,判断东、西12区与180º经线的位置关系

2、分组讨论,自东12区向东进入西12区,或自西12区向西进入东12区,日期是怎样变更的?

[交流总结]实际中,为避免日界线从某个国家或岛屿穿过,将某个国家分成两个日期,实际的日界线为折线〔如下图〕。

日期变化规律:

自东12区向东进入西12区日期减一天,自西12区向西进入东12区日期加一天。

讨论:

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解释为什么双胞胎姐妹,姐姐会比妹妹小吗?

2、你能在一年中过两个生日吗?

反馈练习:

1、北京时间和北京地方时有何区别?

〔北京的地方时是116ºE经线的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首都所在的东八区区时,即120oE经线的地方时,也是我国实际统一使用的记时方法。

各国不一定用区时记时,而是根据具体情况人为规定以便利生活。

2、从北京出发分别到伦敦、开罗、莫斯科、东京、纽约旅行的游客,在到达目的地时,怎样拨动手表时针,才能使手表显示的时间,与目的地的时间一致?

〔结合各城市所在时区采取东加西减的方法拨动时针。

〔三〕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的发生偏向

探究4[演示实验]从地球仪的北半球上空向地球仪上滴一滴红墨水,通过让地球仪不动和地球仪模拟地球不停自转,对比实验结果,看地球仪上的红墨水的曲线轨迹,两次轨迹相比,曲线轨迹向直线轨迹的什么方向偏转呢?

〔顺着红墨水的运动方向观察,向右偏〕

在地球仪的南极上空重复上述实验,注意地球自转方向,重新观察曲线相对直线的偏转方向〔顺着墨水运动方向观察,向左偏〕

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2〕动手做:

在洗碗池里先放满水,然后拔出池底的塞子放水,发现水池中水呈时针旋转。

解释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

(逆时针由于地球自转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的发生偏向的结果)

探究7地球在一刻不停地转动,但我们感觉不到它的转动。

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的自转?

〔地转偏向是实际存在的,这种偏转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的最明显。

地转偏向力很小,但其作用不可低估。

如长江三角洲的发育〔给出示意图〕深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台风的形成:

强烈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

由于热带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空气向中心辐合,气流在辐合运动中在地球自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致使整个气旋系统的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台风〕

反馈练习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注意避开地转偏向力产生的负面影响,或利用地转偏向力取得效益,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北半球某国一导弹实验基地要发射一枚落点在赤道的导弹,该国应选择什么样的发射角度,正南偏东还是正南偏西?

〔正南偏东〕

2、南半球某国一条较平直的河流中沙金含量较多,许多人在沙中淘金,这些人一部分在左岸,一部分在右岸,你认为哪些人的收获大?

为什么?

〔沙金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南半球较平直的河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左岸冲刷,右岸沉积,因此右岸的人收获大〕

〔三〕反思总结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要求:

当格林尼治时间为2005年1月1日零时,说出以下城市的时间,并完成下表。

城市

时区

区时

日期

悉尼

东10区

北京

华盛顿

西5区

莫斯科

东2区

(四)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某军航在东经160°、南纬59°的海面上,沿160°经线方向向南发射导弹,射程为90千米,落弹点将在〔〕。

A、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B、东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C、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D、西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2、当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11点44分时,华盛顿〔78°W°〕的标准时是〔〕。

A、第二天1点B、前一天23点

C、前一天11点48分D、当天9天12分

3、当你站在天安门广场〔116°E〕听到广播报时为北京时间12点整,此时太阳在〔〕

A、正南天B、正南天偏东

C、天顶D、正南天偏西

4、南北半球分别有一物体沿同一经线向赤道方向作水平运动,由于地球自转使物体运动产生偏向是〔〕

A、都向西偏B、都向东偏

C、北半球向西偏,南半球向东偏D、北半球向东偏,南半球向西偏

5、北京时间不是〔〕

A.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B.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

C.东经1200的地方时D.东8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6、有一艘轮船航行在太平洋上,当船上的人看到太阳位于最高位置时,收音机播出北京时间是9时正。

此时该船所处的经度是〔〕

A.750EB.1650EC.1200WD.1650W

7、地球上新的一天起始于()

A.晨昏线B.国际日期变更线

C.中央经线D.本初子午线

8、我国最东端约在东经135°,最西端约在东经73°,两地地方时相差〔〕

A、5小时B、4小时

C、4小时08分D、5小时08分

【二】判断题〔以下正确的请在题后括号内填打“√”,错误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9、当北京时间为12时时,北京城正处于正午时分。

〔〕

10、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南岸冲刷显著。

〔〕

【三】综合题

11、某卫星发射站于北京时间元月1日10时向赤道上空发射了一颗地球同步试验卫星,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3000千米。

回答以下问题:

〔1〕发射卫星时,纽约〔西五区〕的区时是________,此时地球上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时间范围占全球的_______〔多一半、少一半、正好一半〕点。

〔2〕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充分利用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沿地球赤道半径为R〔半〕,自转周期为T〔秒〕,那么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_______。

〔3〕在卫星运行的轨道附近,有没有流星现象发生?

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步卫星环绕一周〔360°〕的时间应是_______。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1、一架飞机从上海于10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A、10月1日3时B、10月1日15时C、10月2日3时D、10月2日15时

2、假设全球各地的日期皆为10月1日,那么北京时间为10月1日()

A、24点B、20点C、12点D、8点

3、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4、某一恒星昨晚20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

A、20时B、20时56分4秒C、19时D、19时56分4秒

【二】综合题

5、读下面关于太阳对地球光射示意图(图1---5),分析回答:

图1---5

〔1〕图中虚线①和②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其中是__________晨线,__________是昏线。

〔2〕图中,经线①为___________经________度,②为__________经____________度。

(3)如下图,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时,经线①所在的时区为____________。

(4)从B处瞄准C点发射的火箭,由于地球的自转,其落地点会发生偏移,不考虑风的影响,落地点应该比瞄准点偏___________(东或西)。

6、读下图分析回答:

(1)分析A--F六处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线速度最大处是__________,线速度最小处是__________。

(2)自A向B水平运动的物体先向__________偏,越过赤道后再向__________偏。

(3)C、E两地所在国家一年之内每天举行升国旗仪式(要求与旭日同升),10月1日到12月22日这段时期C、E两国每天升旗时间最早的是______。

5月1日到6月22日这段时期C、E两国每天升旗时间最早的是______。

(4)地球上的居民设计住宅区要求门窗朝向以多接受阳光为标准。

E处住宅门窗应朝向______,A处住宅门窗应朝向______。

7、读中心点为极点的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图表示半球的示意图。

〔2〕假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