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暑期基础测试试题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4249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0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暑期基础测试试题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暑期基础测试试题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暑期基础测试试题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暑期基础测试试题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暑期基础测试试题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暑期基础测试试题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暑期基础测试试题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暑期基础测试试题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暑期基础测试试题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暑期基础测试试题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暑期基础测试试题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暑期基础测试试题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暑期基础测试试题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暑期基础测试试题卷.docx

《高三历史暑期基础测试试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暑期基础测试试题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暑期基础测试试题卷.docx

高三历史暑期基础测试试题卷

2013年高三历史暑期基础测试

1.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2.海上贸易和海上交通的发达使希腊的经济迅速转为商品货币经济。

古代希腊的海上贸易地理范围在

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

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5.“国家并不是一个统一而完整的政治单位,国王的权力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广大民众只效忠于其直接依附的封建领主。

”材料所体现的中世纪欧洲政治格局的特点是

A.封建领主割据B.封建等级制度

C.君主集权专制D.城市领主分力

6.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

途中可以与他进行贸易的国家和地区有

A.西域、大食、波斯B.大食、波斯、新罗

C.西域、日本、大食D.波斯、新罗、日本

7.“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

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A.东周平王B.东汉光武帝C.曹魏文帝D.北魏孝文帝

8.如要撰写一篇有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欧洲历史与文化的文章,最恰当的标题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B.罗马帝国统治的兴衰

C.希腊城邦时代的来临D.克利斯提尼改革始末

 

9.右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

的直接统治区域。

该王朝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10.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置了

A.中书省、伊犁将军B.宣政院、中书省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11.伏尔泰在《风俗论》一书中对中华文化和儒家学说推崇备至。

他所获得的中国文化资料最有可能来自于

A.外国使节B.传教士C.阿拉伯人D.留学生

12.1772年,在西方世界狄德罗编纂的《大百科全书》全部出齐,而

在东方世界编成的煌煌巨著是

A.《梦溪笔谈》B.《几何原本》C.《海国图志》D.《四库全书》

13.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

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

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

……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

A.甲说、乙说B.甲说、丙说C.甲说、丁说D.乙说、丙说

14.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

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

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②7世纪初期③20世纪初期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

15.“……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

”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A.宗教改革B.文艺复兴C.启蒙D.空想社会主义

16.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A.实行地税改革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D.鼓励工商贸易

17.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

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A.法国爆发了大革命B.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

C.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D.普法战争爆发

18.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西欧社会的转型

C.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D.整体世界的形成

19.若为右侧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

A.克里米亚

B.凡尔登

C.列克星敦

D.萨拉热窝

 

20.“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

”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A.护国运动B.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D.二次革命

21.下列漫画针对的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

   C.开罗会议D.雅尔塔会议

22.“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

”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C.《四国条约》的签订D.《大西洋宪章》的发布

23.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

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唐胥铁路开通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24.“我们不仅要使失业者的肉体免受饥寒,而且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力更生的意志,

他们的勇气与决心”。

为此,罗斯福

A.实施以工代赈   B.实行社会保障

C.调整农业生产D.推进劳资谈判

25.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年份

船只数

吨数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1849

1863

306

331

867

44

133

3400

142099

142357

300500

8584

52547

964309

这说明鸦片战争后

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26.一部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

(外国公使)认为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

不像他的前任府台,

老是同我们外国人作对。

自从现任接手之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放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

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

这部小说的背景可能是

A.1845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几年之后

B.1900年,中德签订胶州湾租借条约几年之后 

C.1905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几年之后  

D.1910年,日俄战争结束几年之后

27.“上谕文武百官曰:

朕自临御以来,十有三年矣,中间图任大臣,期于辅弼,以臻至治。

故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都督府以统天下之兵政,御史台以振朝廷之纪纲。

岂意奸臣窃持国柄,枉法诬贤,操不轨之心,肆奸期之蔽,嘉言结于众舌,朋比逞于群邪,蠹害政治,谋危社稷……赖神发其奸,皆就殄灭。

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

”据此,这位“上”应该是

A.唐太宗B.宋太祖C.元世祖D.明太祖

28.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A.体制改革B.拨乱反正C.经济建设D.对外开放

29.右边铜版画所展示的人物群体集中活动于

A.13~14世纪的泉州

B.14~15世纪的广州

C.16~17世纪的北京

D.17~18世纪的上海

30.观察右图,根据所列年代与数据推测图表中曲线表示的是

A.英国输华鸦片总量

B.英国全国煤炭产量

C.英国掠夺白银总量

D.英国输华棉纱总量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称:

“这里还有其他一些人(希腊人),……将铸造出充满生机的铜像,造得比我们高明,……在法庭上比我们更加雄辩,……但是,罗马人,你记住,你应当用你的权威统治万国,这将是你的专长,你应当确立和平的秩序。

”对此话的最佳理解是

A.罗马人有自己的法律和政治成果

B.希腊人有着突出的艺术和哲学成就

C.罗马人的艺术和哲学成就胜于希腊人

D.罗马人比希腊人更擅长运用政治的权威

32.以下哪一情景最

贴切地反映了“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A.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

B.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

C.议长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

D.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

33.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

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

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3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

……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

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

”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35.下面《1870~1913年的西欧对外投资》示意图反映的西欧经济扩张的结果是

A.投资遍及世界B.英、法和德是主要资本输出国

C.资本主要流向欧美D.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二、非选择题(共90分)

36.“他们”(12分)

他们不可以被买卖,但他们仍旧是不自由的,没有主人的同意不能离开土地,如果变更给新主人,他们也随之被转让。

他们有权耕作自己的数英亩土地,作为其一生劳作的回报,他们每星期要在主人的辖地上劳作数日,还得修缮主人的道路、桥梁和围墙。

当他们结婚、继承父辈的田产或使用当地的磨坊时,要向主人纳税,到了圣诞节和复活节,也得付些钱款。

他们用粮食、水果、蜂蜜、鸡蛋、家禽等实物按比例支付一年的收成。

在和平无事的安宁岁月里,他们常常经营市集。

问题:

(1)材料中的“他们”是指哪一种人?

说明判断的理由。

(8分)

 

(2)结合材料概括“他们”所处时代的经济形态特征。

(4分)

 

37.开国议政(14分)

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

决策之前,你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1)请你在文本框内的A、B两处填上恰当的文字。

(8分)

 

(2)综合以上因素,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

理由

是什么?

(6分)

 

38.妇女与教育(12分)

材料一1912年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

学校

地点

特色

中央女校

北京

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

艺组、纺织组等。

神州女学

上海

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

女子法政学堂

上海

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

材料二1914年,教育总长汤化龙发表他对当

时女子教育的看法:

“民国以来,颇有一派人士宣导一种新说,主张开放女子之界限,其结果致使幽娴女子提倡种种议论,或主张男女同权,或宣导女子参政。

……盖谓该校在今日,不但毫无利益,而反有巨害。

问题:

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国初年社会的认识。

 

39.从分散到整体

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

问题:

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界已连成一体。

叙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12分)

40.伏尔泰眼中的中国(25分)

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

制制度。

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

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亿人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

可实际情况

并非如此。

……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

……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

儿女孝敬父亲是国家的基础。

在中国,父权从来没有削弱。

……一省一县的文官被称为父母官,而帝王则是一国的君父。

这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把这个幅员广大的国家组成一个大家庭。

他们的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

启者,也不做先知。

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

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称为“儒教”,其实他并没有宗教,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贤的宗教

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

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

——节选自伏尔泰《风俗论》

问题:

(1)伏尔泰对中国文明的描绘主要以

什么时代为依据?

说明判断的理由。

(4分)

 

(2)根据材料,概述伏尔泰笔下的中国形象。

(6分)

 

(3)你如何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

的解读?

(1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