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docx
《济南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济南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济南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
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
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
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
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
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
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 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 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数据十大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 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 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 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3)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着重论证了哪些影响?
【答案】
(1)A
(2)B
(3)①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②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
③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解析】【分析】
(1)B项,将第一段“数字化记忆……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和第四段“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进行简单拼接,强加因果。
C项,“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曲解文意,原文第一段表明了“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D项,曲解文意。
原文最后一段可推知,“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的行为本身属于数字化记忆霸权,而且明确表示“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故选A。
(2)B项,以偏概全。
原文说“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选项去掉了“在某种程度上”的限制。
故选B。
(3)本题中,由“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可知:
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着重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可知:
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
由“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可知:
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故答案为:
⑴A;⑵B;
⑶①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②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
③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点评】
(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
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
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会宁皮影戏已列入甘肃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会宁皮影多以牛皮、羊皮、驴皮制作而成,一台皮影戏至少需要四至五人才能完成,唱腔多以当地的传统戏曲秦腔为主。
大年三十晚九时许,新添堡乡河屲村村口的皮影戏老艺人牛俊魁家传来阵阵鼓乐声,村里组织的新年皮影戏演出在这里鸣锣开演。
河屲村是会宁县新添堡乡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晚上九点,乡亲们在家里欢聚一堂,唱着皮影戏过大年,让我们感受到了皮影戏的魅力。
走进牛俊魁家,一股浓厚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一场精彩的皮影戏正在他家的正房里上演,老艺人牛俊魁在白色幕布后舞弄着皮影角色,边舞边唱,另外三人时而拉二胡,时而吹唢呐,敲锣打鼓配合默契,村民们看得全神贯注,记者也被精彩的演出所吸引,跟着看了起来。
在演出结束后记者走进幕后,体验了一把皮影戏的演出过程。
据介绍,牛俊魁是会宁皮影戏的传承人之一,他不仅可以熟练制作皮影道具,而且能够演唱多部传统戏曲。
每逢新春佳节,他都要带领村里人白天搭台,晚上唱戏,每场皮影戏要演出两三个小时,以丰富乡亲们的节日文化生活。
新添堡乡河屲村村民邵启虎对记者说,本地文化活动比较单纯,到过年的时候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看一看皮影戏,耍一下社火,自娱自乐,大家都比较高兴。
(“会宁广电网”记者 甘孟玉 荆平)
材料二: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草原上的活动屡见不鲜。
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鄂温克族是跨越中国、俄罗斯居住的跨界民族,也是中国“三少民族”之一。
千百年来,作为善于迁徙的狩猎民族,他们将本民族的习俗延续下来,如驯鹿、瑟宾节都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驯鹿成为贯穿全年每个呼伦贝尔草原盛会的“吉祥物”,二百余人的鄂温克部落每年能接待中外游客近五万人次。
而每逢瑟宾节,鄂温克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由部落首领主持,猎人们在落叶松的间隙里点燃篝火,边歌边舞,祭祀山神,一片欢乐祥和。
台湾游客任先生几乎每年都会到呼伦贝尔旅行一次,他说:
“不论夏季或是冬季,呼伦贝尔总有让人看不完的美景,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堆砌出的盛会就让人流连忘返。
”
2016年上半年,呼伦贝尔市接待中外游客488.47万人次,同比增长8.5%。
以上种种,都只是内蒙古草原上很普通的活动,但也是内蒙古草原诸多文化活动的缩影。
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元文化底蕴深厚,将草原文化融会贯通并“打包”展示已成为当地所有民族文化活动的“套路”。
不论是各地一年四季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还是内蒙古“走出去”举办的文化活动,草原传统技艺总是结伴出现。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内蒙古已在蒙古国、俄罗斯、美国、马耳他、毛里求斯、澳大利亚、丹麦、斯里兰卡等地举办“文化周”活动,阵容颇为“豪华”,对外讲述者内蒙古的故事。
落于金莲川草原上的正蓝旗人口仅8.3万,但这里有世界文化遗址元上都和延续千年的传统游牧生活。
(摘自中新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堆砌”的草原盛会吸引中外游客》,有删改)
材料三:
江苏省南通市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宋亚军这两天伤透了脑筋,他正在给88岁的毛素娟找一个传承人。
毛素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唯一传承人,由于后继无人,这项技艺正濒临失传。
赶在老太太还能说会动之前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把技艺传下去成了宋亚军的当务之急。
如何让非遗更好地传承下去?
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曹锦扬表示,非遗传承有其特殊性,不能全靠市场,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2011年6月1日,国家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集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一些地区落实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经费拨款不到位,不重视宣传,对民间的非遗传承人重视不够等。
一些有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每年在非遗上的经费投入只有区区几十万元,非遗传承人、研究人员想对外交流自己的技术和作品都捉襟见肘。
“事实也证明,凡是非遗传承做得好的地区,政府都发挥了很好的主导作用。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说。
在全国,宜兴紫砂壶鼎鼎有名,这是该地区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所带来的效果。
宜兴有专门的副市长、文化局副局长分管紫砂陶艺发展,政府还出资让有兴趣学习紫砂陶艺的人免费学习,每年的“陶艺节”,市委书记、市长再忙也要出席,这些都提高了紫砂陶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不能传承下去,归根结底要看它能否与现代人的生产、生活需求结合起来。
”贺云翱教授说,“除了宜兴紫砂壶,像苏州的刺绣,南京的云锦,这些非遗项目都兼具了一定的市场价值,迎合了现代人的需要,有很多人在学。
相比之下,南通色织土布就与现代人的生活离得稍远些,对于这类非遗项目的保护,政府就更不能缺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有重要的精神价值。
”
也有专家认为,整个社会都应该为非遗的传承出一份力,在韩国、日本,每年都会有企业家出资赞助非遗项目,定期举办一些展览,让民众认识到非遗的重要性,这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摘自《光明日报》:
《非遗传承,难在哪儿?
》,有删改)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鄂温克族是一个善于狩猎的民族,千百年来,他们将驯鹿、瑟宾节等习俗延续下来,如今驯鹿已成为每个呼伦贝尔草原盛会的吉祥物。
B. 会宁皮影戏有上千年的历史,唱腔多以当地的传统戏曲秦腔为主,乡土气息浓郁,为村民喜闻乐见,也成为当地农民过年时唯一的一项自娱自乐的活动。
C. 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从经费划拨、宣传、重视民间的非遗传承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这些工作。
D. 材料一侧重报道了民间艺人在自娱自乐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保护;材料二侧重报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产业中得到保护和创造了效益。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新添堡乡河屲村村口的皮影戏老艺人牛俊魁在自家院子里表演皮影戏,其目的是保护皮影戏这一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
B.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将驯鹿、瑟宾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草原旅游业相结合,不仅得到了经济效益,也有效地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C. 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唯一传承人已经88岁,因为她已不能说话,后继无人,这项技艺正濒临失传。
D. 一些非遗项目兼具了一定的市场价值,迎合了现代人的需要,有很多人在学。
而南通色织土布就与现代人的生活离得稍远些,对于这类非遗项目,政府的保护就有所缺位。
(3)从材料三来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B
(2)B
(3)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无人,技艺面临失传。
②政府主导作用缺失。
③经费拨款不足、不到位。
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重视宣传,对民间非遗传承人不够重视。
【解析】【分析】
(1)B项,“也成为当地农民过年时唯一的一项自娱自乐的活动”说法过于绝对,过年时的活动还有耍社火。
故选B。
(2)A项,“其目的是保护皮影戏这一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错误,原文是“以丰富乡亲们的节日文化生活”“自娱自乐,大家都比较高兴”,并不是为了“保护”;C项,“她已不能说话”错误,原文是“赶在老太太还能说会动之前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把技艺传下去成了宋亚军的当务之急”;D项,由原文可知,对于这类非遗产项目的保护,政府就更不能缺位。
故选B。
(3)解答该题,要抓住材料三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原因”来分析。
作答时先从材料中筛选出相关信息,如:
“由于后继无人,这项技艺正濒临失传”“非遗传承有其特殊性,不能全靠市场,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但在一些地区落实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经费拨款不到位,不重视宣传,对民间的非遗传承人重视不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不能传承下去,归根结底要看它能否与现代人的生产、生活需求结合起来”,然后将这些筛选好的信息提炼压缩,分点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
⑴B;⑵B;
⑶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无人,技艺面临失传。
②政府主导作用缺失。
③经费拨款不足、不到位。
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重视宣传,对民间非遗传承人不够重视。
【点评】
(1)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
(2)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筛选信息概括。
概括材料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方法一:
语句摘录法。
通过摘录文中的中心句,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方法二:
要点归纳法。
把揭示文段中心内容的词语或者句子找出来,归纳组织成句子即可。
方法三:
层意合并法。
先将文段分层归纳出层意。
然后在层意的基础上提炼概括。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近年来,《古剑奇谭》《琅琊榜》等一系列幻想类网络文学及其影视改编作品受到青年观众较多关注,一时间同类型作品大量涌现。
这些作品多化用传统文化要素,其中一些在人物塑造和故事讲述上颇具匠心,然而相当一部分还存在想象力匮乏和文化营养贫乏的问题,甚至存在低端模仿的情况。
随着读者、观众对作品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幻想类文艺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亟待反思和解决。
②总体而言,当前我们的幻想类文艺作品还存在两类突出的创作问题。
首先是对传统文化元素处理失当。
应当说,任何成熟的幻想类文艺作品都离不开特定历史文化土壤。
近年在青年群体中流行的“修仙”和“盗墓”类作品,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工巧、物候等,试图吸引读者和观众目光,为故事增添历史文化厚度。
然而,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使用,不少作品还仅仅停留在“名物”阶段,借用几个众所周知的人物和地理名词,随意改动意象的特定文化内涵,艺术传达也仅限于表面上的视听奇观和叙事上的铺陈猎奇,难免令人产生审美疲劳。
③更深层次地,幻想类文艺作品还应当解决精神文化内涵贫乏的问题。
虽然形式上五花八门,但一些作品的主题表达还停留在对青年群体的爱情和职场等切身感受的简单模仿和情感宣泄上。
相当一部分作品讲述的都是宫斗和苦恋,不仅主体情节单薄,常受观众批评,而且价值层面也充斥着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精神的落后思想。
会出现这种打着传统文化幌子传播落后思想的现象,本质上是没有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传承传统文化不能简单搬用、套用,而要结合现实挑战和时代精神进行反省和甄别,面向未来、古为今用。
④在创作过程中解决上述形态和价值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处理好以下三组关系:
⑤首先,要处理好想象与历史的关系,就是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和多层次创造性转化。
应该看到,中外成熟的幻想类作品塑造的想象世界和英雄人物,不仅在故事和视听细节上富有很强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质感,更重要的是承载和发扬了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世界现。
只有扎根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生活智慧,才能从中获取创作滋养、收获文化自信,进而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⑥其次,要处理好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就是要深入当下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精确捕捉和艺术表达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时代精神。
20世纪以来,幻想类作品中内分化出一个被称为“当地幻想”的重要类型。
与置身历史时空的魔幻和置身未来时空的科幻不同,当代幻想的基本故事情节直接置身于现实世界,在想象的外衣下更加直接地反应真实的处境和生活经历。
即使是《饥饿游戏》《镰仓物语》这类体现着亚文化特征的幻想作品,也在表达青年群体的切身情感和青春叛逆的同时,凸显勇气、责任、公平、正义等主流价值观。
⑦此外,还需处理好想象与世界的关系,就是要在全球环境下将幻想类文学作品视作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平台,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在讲究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基础上,幻想类文艺作品创作还应当针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让中国故事为世界所需。
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崇尚自然、虚实相应的审美现,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且能够贡献于人类文明,《功夫熊猫》等文艺作品的成功就体现了这一点。
(选自樊君健《幻想类作品亟持提升文化内涵》,有删节)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能扎根传统精华,凸显时代主流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幻想类作品的未来可期。
B. 具有历史、社会和文化质感,承载和发扬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世界观,是优秀幻想类作品的共性。
C. 置身于历史时空的魔幻作品难以反映真实的生活处境和经历。
D. 《功夫熊猫》的成功证明将幻想类作品作为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的平台,具有可行性。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②段,以“修仙”和“盗墓”类型幻想文艺作品为例,说明了当前一些幻想类文艺作品对传统文化的使用还存在问题。
B. 作者认为只要扎根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生活理想,从中获取创作滋养,收获文化自信,就能创造出优秀的幻想类作品。
C. 文章的第⑥⑦自然段,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分别说明了在创作中应如何处理好想象与现实的关系、想象与世界的关系。
D. 文章观点明确。
指出只有处理好想象与历史、想象与现实、想象与世界的关系,才能解决幻想类作品创作的形态、价值问题。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简单借用人物和地理名词,随意改动意象的文化内涵等,都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不当使用,这样做会降低幻想类作品的吸引力。
B. 《古剑奇谭》《琅琊榜》等作品,多化用传统文化要素,在人物想象和故事讲述上颇具匠心,但仍然存在着想象力匮乏等问题。
C. 当前的幻想类作品,虽然在形式上多种多样,但实际上并未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本质是打着传统文化幌子传播落后思想。
D. “修仙”“盗墓”类文艺作品,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工巧、物候等,增添了故事历史厚度,吸引了读者和观众目光。
【答案】
(1)C
(2)B
(3)A
【解析】【分析】
(1)C项,“置身于历史时空的魔幻作品难以反映真实的生活处境和经历”错误,选项曲解文意,第六段的表述是“与置身历史时空的魔幻和置身未来时空的科幻不同,当代幻想的基本故事情节直接置身于现实世界,在想象的外衣下更加直接地反应真实的处境和生活经历”,这是说“当代幻想”的特点,不能由此得出“魔幻”“科幻”作品“难以反映”这一结论。
故选C。
(2)B项,“只要扎根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生活理想,从中获取创作滋养,收获文化自信,就能创造出优秀的幻想类作品”错误,选项中“只要……就……”的说法过于绝对,结合原文第五段“只有扎根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生活智慧,才能从中获取创作滋养、收获文化自信,进而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分析,原文是“只有……才……”的关系。
故选B。
(3)B项,“《古剑奇谭》《琅琊榜》等作品,多化用……”错误,选项张冠李戴,第一段的表述为“一时间同类型作品大量涌现。
这些作品多化用传统文化要素”“然而相当一部分还存在想象力匮乏和文化营养贫乏的问题”,并非指《古剑奇谭》《琅琊榜》;C项,“当前的幻想类作品”错误,选项范围扩大,第三段说的是“相当一部分作品讲述的都是宫斗和苦恋”“会出现这种打着传统文化幌子传播落后思想的现象”,并非指所有“当前的幻想作品”;D项,“吸引了读者和观众目光”错误,选项化未然为已然,第二段表述为“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工巧、物候等,试图吸引读者和观众目光,为故事增添历史文化厚度”,文中是说“试图”。
故选A。
故答案为:
⑴C;⑵B;⑶A;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4.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拓展着人类想象力的边界。
这个过程中,一个虚拟和现实交相辉映的全新时代或许正在加速到来。
虚拟现实并非新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并应用于模拟军事训练中,与单一的人机交互模式不同,虚拟现实旨在建立一个完全仿真的虚拟空间,提供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的互动体验,正因如此,虚拟现实被视作下一代信息技术集大成者和计算平台。
虚拟现实还处于起步阶段,打造更高交互水平的人机互动系统需要攻克不少技术难题;另一方面,虚拟现实只有赋能各个领域的创新,才能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如何把看似“虚”的技术变成“实”的产业,需要各地在实践中加以探索。
实践表明,单个企业的技术突破固然重要,但虚拟现实真正实现从技术到产业的蝶变、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必须建立完整的产业链。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先机”二字格外重要,谁抢占先机,谁就能在创新发展中获得竞争优势。
发展虚拟现实已写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有十余个地市发布了专项政策。
在核心技术上,我们相比发达国家有些差距,这背后有人才缺乏、科技攻关不足等多种原因,再比如,当前虚拟现实内容相对匮乏,产品存在低端化、同质化的情况,这恐怕和企业热衷资本跑马圈地、忽视产品质量提升的做法不无关系。
破除这些制约短板,方能为虚拟现实打开更多想象空间。
好在一个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一个更为理性的市场环境,正在为虚拟现实的突破和发展提供土壤和阳光。
(选自2018年10月25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