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5544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6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docx

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

2019年潍坊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10套)详细答案1

名校重点中小学小升初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温馨提示:

请小朋友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表现。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39分)

1.下列字音字形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地震(zhèn)中轴(zhǎu)收敛(liǎn)婉惜(wǎn)

B.刨坑(páo)栖息(qī)晚宴(yàn)炽热(chì)

C.萌发(méng)逶迤(yí)搀扶(chān)镌刻(juān)

D.猝死(cù)洗涤(dí)驾驭(yù)吝惜(lìn)

2.“翡”是形声字,形旁是,表示。

部首是,用“翡”组词。

(2分)

3.下列作家属于同一时代的是()(2分)

 ①陶渊明②王维③屈原④杜甫⑤辛弃疾⑥杜牧⑦欧阳修

  A.②④⑥  B.③④⑤  C.①③⑦  D.①⑤⑥

4.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五彩缤纷震撼天地蜿蜒曲拆B.实事求是混水摸鱼长途跋涉

C.不计其数含糊其词阴谋鬼计D.清澈见底处景生情面容憔悴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老师慈母般的关怀,我一辈子终身难忘。

 B.一个微寒的夜晚,我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C.在老师的帮助下,使我的学习进步不小。

 D.考试前,我把橡皮忘了装进文具盒里。

6.依据文段内容,在横线上补全语句,使语言得体,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超市里,一位营业员发现有位顾客买青菜时,把菜叶剥掉了许多,于是,她走上前去,对他说:

“同志,________。

  A.你这是干什么?

不能再剥了    B.把菜放那儿,不卖了

  C.你不能这样买菜,影响多不好   D.小心点儿,别把菜叶碰掉了

7.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分)

 

(1)王老师一直为我补习功课,()刮风下雨,他()从不间断。

 

(2)星期天你()去书店,()去公园?

 (3)(    )你明天有时间,(   )一定要来到现场看一看。

 (4)雨来(    )牺牲生命,(    )泄露秘密。

8.综合修改(文中有6处错误。

)(3分)

  今年夏天,天气严热,我每天常常去游泳。

游泳池里人很多,有大人、小孩、青年人、老年人,我向鱼儿一样游来游去,非常舒服极了。

9.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在括号里打上“√”,不对的打上“×”。

(4分)

  

(1)《书的故事》一课,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表达青年对鲁迅先生崇敬和感激的思想感情。

()

  

(2)《林海》一课中讲的“大兴安岭美得并不空洞”,主要是因为大兴安岭有岭、林、花。

()

  (3)《高尔基的童年》是写高尔基小时候,在一家裁缝店里当学徒,在店主人百般阻挠的情况下,刻苦读书的事。

()

  (4)古诗《前出塞》,作者通过士兵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看法。

()

10.吟诗弄词。

(8分)

(1)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五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

(2分)

(2)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__________,旁观者清。

”_____朝诗人_______在《》中的诗句“_,。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4分)

(3)和平阳光普照下的我们,要牢记历史,珍惜今天:

风声雨声读书声,;

,。

因为“天下兴亡,。

(2分)

11.按要求写句子。

(8分)

(1)写一个表现读书的句子,用上“如饥似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以“日出”为内容,写一个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写句子,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北京申奥成功,我们非常自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句子。

例句: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共26分)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10分)

父爱

深秋的月光斜照在小床卜,孩子正睡得香甜。

一旁,阿久伯凝视着她红嘟嘟的睡脸,良久,两颗泪水静静地滑了下来。

和以往—样,他下班回家。

孩子也放学了。

晚饭后,孩子照例要求听他讲故事。

“爸爸,讲你的‘拇指’故事嘛!

”孩子撒娇地抬起晶亮的眼,极可爱的模样。

他最是不能拒绝这种惹人怜惜的撒娇口吻,尽管他已将这个故事说了不下数十遍,但孩子爱听嘛,在她的心目中,它正可证明她爸爸的英雄形象。

“那是小琪琪还在妈妈肚里的时候……一天晚上,小偷进入我们的家……爸爸为了保护妈妈,和小偷打起来……小偷走了,但是爸爸右手的大拇指被小偷拿着的小刀削去一片肉。

”他随着孩子的目光也瞧了瞧右手大拇指。

“痛不痛痛?

”孩子照例问,关切地。

“不痛不痛,爸爸保护妈妈和小琪琪是应该的。

孩子得到她心中满意的回答,再次高兴地笑了。

但是,只有他心里明白,他不过是一个最平凡的爸爸。

那拇指伤痕,只是他—个爱心的表露罢了,那算不了什么的。

他结婚得很迟,而可怜的小琪琪,一生下来就成了没妈的孩子。

两年前的一个夜晚:

就是孩子刚满六岁的那晚她发高烧,口里吐着白沫。

他本该在她嘴里放只汤匙防她啮咬,但又怕伤了她稚搬的舌头,于是,他仅迟疑了一会,决然地将洗净的右指放入孩子的嘴。

那夜过后,小琪琪的烧退了,但也咬掉了他指端的肉块。

小床上,月光下的孩子正唾得香甜。

他擦干了泪水,嘴角隐约地浮起了笑意。

偶然,睡梦中的孩子翻了翻身。

他也就轻轻地为她盖上了滑下去的被子。

1.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说说这些词语对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起了什么作用。

(6分,每小题3分)

(1)他仅迟疑了一会,决然地将洗净的右指放入孩子的嘴。

(2)他也就轻轻地为她盖上了滑下去的被子。

2.文章开头说:

“深秋的月光斜照在小床上,孩子正睡得香甜。

”临近结尾又说:

“小床上,月光下的孩子正睡得香甜。

”这两句话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4分)

(二)阅读课文片断,并回答问题。

(16分)

  ______________

  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是由十三根铁链做成的。

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

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

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震耳欲聋。

桥的对岸就是泸定城。

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堵住桥头。

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

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

“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

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

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起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

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着短枪,()着马刀,()着手榴弹,()着敌人①密集的枪弹,()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面,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

在这②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

“同志们!

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

”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③奋勇向前,不考虑自身的安危,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里,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④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1.给课文片断加一个小标题,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分)

2.在这段课文的第二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表示动作的词。

(2分)

3.将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换成相应的成语。

(2分)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4.为每个自然段选合适的段意,把序号写在括号内。

(6分)

  第一自然段()。

A.泸定桥的桥面

B.两个团的敌人守住泸定桥这个天险 

C.夺取泸定桥的准备

 第二自然段()。

  A.我军发起总攻,冲到对面

  B.我军发起总攻,冲向对面

  C.二连突击,三连铺桥

 第三自然段()

  A.我军夺桥的经过

  B.我军在桥头跟敌人激战,夺下泸定桥

  C.敌人被我军打得大败   

5.按照“桥上、桥下、对岸”的顺序用“│”线给第一自然段分三层。

(2分)

6.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党的号召”具体指下面哪句话?

(在括号内打“√”)(2分)

  ①“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

  ②“同志们!

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

冲呀!

”()

三、作文。

(35分)

(一)以黄亮的名义给在北京的哥哥黄明写一封简短的信,主要内容是要哥哥给买一套《小学生文库》。

(5分)

  提示与要求:

①格式要正确;②说话要得体;③语言要简练、明白;

  ④信封上收信人地址一律写北京朝阳门外大街52号,寄信人地址一律写郑州市光明路小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生活像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又像一幕幕精彩的电影,时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你能以《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为题进行一下描绘吗?

(注意内容要具体、真实,字数450字以上)(30分)

参考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39分)

1.A

2.羽,字义;羽,翡翠。

3.A

4.B

5.B

6.D

7.无论……都……是……还是……如果……就……宁可……也不……

8.a.严—炎b.“每天”和“常常”任意去掉一个c.大人去掉

d.老年人后的“,”改为“。

”e.向—像f.“非常”和“极了”任意去掉一个。

9. 

(1)×

(2)×(3)√(4)√

10.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

(2)当局者迷宋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1.

(1)书籍是我们的精神粮食。

我们就像如饥似渴的乞丐扑到书本上。

(2)比喻:

日出的霎那间,漫天的霞光如同是倾盆而下的光雨。

拟人:

初升的朝阳,羞羞答答得撩起自己的红盖头,露出一个明媚的笑。

(3)①北京申奥成功,我们特别自豪。

②北京申奥成功,我们怎能不自豪呢?

③北京申奥成功,我们多么自豪啊!

(4)如果我是清风,我将传播所有香气。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世间万物。

二、阅读理解。

(共26分)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10分)

1.

(1)“决然”,写出了女儿危难关头父亲毫不犹豫、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

(2)“轻轻”,写出了他担心女儿被弄醒的细心和谨慎。

(答出关键词给1分,分析鉴赏到位即分别答出“毫不犹豫”“奋不顾身”“细心”“谨慎”意思的给2分)

2.前一句交代故事背景,并通过描写渲染宁静温馨的气氛。

(2分)后一句在介绍女儿的曲折遭遇和父亲的无私奉献后再写这句话,既渲染了宁静温馨美好的气氛,也表现了这份温馨美好的来之不易,突出了父爱的伟大。

(2分)

(二)阅读课文片断,并回答问题。

(16分)

1.参考标题:

攻天险

2.拿、背、带、冒、攀

 3.①枪林弹雨②千钧一发③奋不顾身④狼狈逃窜

 4.第一自然段(B)第二自然段(B)第三自然段(B)

 5.……只剩下铁链。

│……震耳欲聋。

│……看你们飞过来吧!

 6.②

三、作文。

(30分)(略)

 

名校重点中小学小升初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温馨提示:

请小朋友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表现。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46分)

1.给带红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将序号填入对应的括号内。

(3分)

  刹那间( )(A.shà  B.chà)悼念( )(A.diào B.dào)

  勉强 ( )(A.qiáng B.qiǎng)守则( )(A.zé B.zhé)

  矫健 ( )(A.jiāo  B.jiǎo)刺猬( )(A.wèi B.wei)

2.补全成语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汉字(4分)

 巧妙绝( )  抑扬顿( ) 言简意( ) 无动于( )  

脉bó(  )  渊bó(  ) 臂bó(  ) 鄙bó(  ) 

3.选词填空。

(4分)

虽然……但是……不但……而且……与其……不如……

无论……都……一……就……因为……所以

(1)我们()走到哪里,()不能忘记人民的嘱托。

(2)()坐在那里说空话,()实实在在地去干。

(3)张老师()没有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却关心着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

他()

有空儿,()到我们班问这问那。

4.根据意思写出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不顾个人安危,奋勇直前——奋不顾身

B.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废寝忘食

C.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势如破竹

D.连声称赞个没完——赞不绝口

5.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为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B.③②⑤④①C.⑤③②④①D.③①②④⑤

6.把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找出来做上标记,再改正过来。

(4分)

 

(1)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抵卸秦兵的准备。

()

 

(2)这座世纪宝鼎,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之大成,融古代技艺与现代科技于一炉。

( )

 (3)喷水池内水花四浅,飞扬起冲天的水柱。

(  )

 (4)写完纸条,他又在上面鉴署了自己的名字。

(  )

7.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词人的卓越代表,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C.一首律诗分为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初唐四杰”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出自骆宾王的《滕王阁序》。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临近小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B.多读书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通过开展“捐助”活动,使同学们懂得了关爱他人。

D.早晨,我尽情地呼吸着空气和阳光。

9.按要求写句子。

(8分)

(1)妈妈对我说:

“你不能明知故犯。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他非常着急”改写成打比方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华被评为“十佳少年”光荣称号。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操场只有巴掌大块。

(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综合改错。

(5分)

  王老师工作勤勤垦垦,任劳任怨,生活上艰苦朴素,他对同学们和蔼可亲,从不发火,既然有的同学做错了事,她就能耐心地教育。

有一次,我经常看见她疼得满头大汗,可她仍然坚持给我们上课。

同学们都非常孝敬她。

11.古人云:

诗言志,文传情。

下列诗人的千古名句是他们情志的最好体现。

(10分)

苏轼有千里共对明月的情谊:

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也有死为鬼雄的豪迈:

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人云:

一切景语皆情语。

作者在对下列景物的描写中都蕴涵着深深的情意。

花有形:

它(夹竹桃)把影子投到墙上,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日有韵:

(落日中)大海失去了原色,__________,醉醺醺地__________。

水有义: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__________,__________,它好像有情义。

二、阅读理解。

(共24分)

(一)(10分)

《天游峰的扫路人》片断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

这充满、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1)在横线上正确地填写词语。

(2分)

(2)读词,选择带点字的意思(写序号)。

(3分)

宿鸟()宿愿()宿将()

A.旧有的;一向有的B.夜里睡觉;过夜C.姓D.年老的;久于其事

(3)30年后,作者能见到老人吗?

简要写出你的两点理由.(3分)

(4)写出你对最后一句的理解。

2分

(二)认真读文再完成题目。

(14分)

悼念玛丽·居里

(作者:

爱因斯坦)

①在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

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②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上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

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

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严于律已,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有任何余地。

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

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有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

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会极为顽强地并且毫不妥协地坚持走下去。

③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大胆的直觉。

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④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部分在于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1)“阿”多音字,字典中读音有“ō、ē”两种。

先选择“公正不阿”中读

然后用另一种读音组词。

(2分)

(2)补充八字成语:

严于律己,。

(2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病句,先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然后将正确的句子抄下来。

(2分)

(4)联系生活经验或原有知识的理解:

(2分)

直觉

(5)爱因斯坦认为一流人物应该为人类作出哪些贡献?

(2分)

(6)本文第②段中说“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

”居里夫人伟大人格表现在哪些方面?

结合全文内容回答。

(2分)

(7)从爱因斯坦致的悼念词中,可以看出他从玛丽·居里的和两方面追忆。

同时对欧洲知识分子提出倡导学习玛丽·居里的。

而爱因斯坦最想赞美的也是玛丽·居里,所以在文中是详写。

(2分)

 

三、作文。

(30分)

 读了上面的短文,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吧!

你欣赏什么?

是老师、同学、父母、还是什么物、景,还是哪一种品德、习惯?

你被人欣赏过吗?

请你围绕“欣赏”写一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习作。

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46分)

1.B.chà B.dào B.qiǎng A.zé B.jiǎo B.wei 

2. 巧妙绝(伦) 抑扬顿(挫) 言简意(赅) 无动于(衷) 

脉搏 渊博 臂膊 鄙薄  

3.

(1)无论……都

(2)(与其)……(不如)

  (3)(虽然)……(但是)

(一)……(就)

4.C

5.B

6.卸——御融——熔浅——溅鉴——签

7.D

8.B

9.

(1)妈妈对我说,我不能明知故犯。

(2)他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3)李华被评为“十佳少年”或李华荣获“十佳少年”光荣称号。

(4)教室里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

(答案不是唯一的)

10. 垦(恳)他(她)既然(即使)就(也)

  删去“经常”疼得前加“头或胃”等孝(尊)“艰若朴素”后的“,”号改为“。

”号

1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涨溢出光与彩流必向下和顺温柔

二、阅读理解。

(共24分)

(一)(10分)

(1)自信、豁达开朗

(2)宿鸟B宿愿A宿将D

(3)能,理由:

老人自信乐观;生活在无污染的环境中;坚持劳动、锻炼等

不能,理由:

老人现在70多岁,30年后100多岁,客观上可能性小。

(4)文中的说法表达的是作者及我们对老人的敬佩及美好祝愿,并不肯定。

(上述答案仅供参考,学生表达有理有据即可

(二)认真读文再完成题目。

(14分)

(1)ē,阿里山。

(2)宽以待人

(3)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会毫不妥协并且极为顽强地走下去。

(4)未经充分的的逻辑论证的感性认识。

(5)品格力量和才智成就两个方面。

(6)坚强、意志纯洁,严于律己,公正不阿、淡泊名利。

(7)人格魅力和才智成就,品德力量和工作热忱,品德力量。

三、作文。

(30分)(略)

 

名校重点中小学小升初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