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5581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8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选修三综合测试.docx

选修三综合测试

绝密★启用前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分卷I

分卷I注释

一、选择题(注释)

1.【题文】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催化剂

B.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

C.反应物的浓度

D.温度、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

2.【题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

B.升高温度会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其原因是增大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C.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ΔH>0,ΔS>0

D.H3PO4的电离常数:

3.【题文】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A.温度和压强

B.反应物的浓度

C.物质自身的性质

D.催化剂的加入

4.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A.温度和压强    B.反应物的浓度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  D.催化剂的加入

5.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A+3B

2C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容积为V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L 

③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④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L

A.②③B.②④  C.①③D.①④

6.【题文】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

7.【题文】下列措施不能够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大固体反应物面积

8.【题文】在密闭容器中,存在反应:

,下列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A.减小

浓度

B.升高温度

C.增大容器体积

D.降低温度

9.【题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也是熵增大的反应

B.向AgCl固液混合物中滴入KI饱和溶液,有AgI沉淀生成,说明AgCl的溶解度小于有AgI的溶解度

C.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的硫酸铜粉末会使产生氢气的速度减慢

D.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10.【题文】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

B.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

D.减小反应物浓度

11.【题文】下列过程中,需要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钢铁腐蚀

B.食物腐败

C.塑料老化

D.工业合成氨

12.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外界压强   D.反应物的性质

13.【题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kJmol-1

B.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ΔH=-38.6kJmol-1

C.活化能的作用在于使反应物活化,所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可能接近于零或等于零

D.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14.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温度B.使用催化剂

C.外界压强D.反应物的性质

15.【题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在任何条件都能自发进行

B.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D.电解精炼铜时,外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2NA个时,阳极铜质量减少64g

16.【题文】在1100℃,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FeO(s)+CO(g)

Fe(s)+CO2(g)△H="a"kJ/mol(a>0),该温度下K=0.26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生成1molFe,则放出akJ热量

B.若升高温度,则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CO)=0.100mol/L,则c(CO2)=0.0263mol/L

17.【题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下列措施一定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A.改变反应物用量

B.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18.【题文】在生活、生产中为增大反应速率而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食物放在冰箱中

B.塑料制品中添加抑制剂

C.在糕点包装内放置小包除氧剂

D.燃煤发电时用煤粉代替煤块

19.下列能正确表示反应N2+3H2

2NH3建立平衡过程的图象是()

20.【题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那么该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也一定能自发进行

B.某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不能自发进行,那么该反应在低温条件下也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反应方向是由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的,与反应温度无关

D.温度有可能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21.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钢铁腐蚀B.食物腐烂

C.工业炼钢D.塑料老化

22.【题文】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使用催化剂

B.增大浓度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23.【题文】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ΔH<0。

下列研究目的和图示相符的是

24.【题文】右图是某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能量与反应过程关系图,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虚线代表的是使用了催化剂的反应的图像,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E1、E2是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活化能,E4、E5是反应在不同条件下放出的能量

C.两种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相同,且虚线代表的反应速率较快

D.该反应的

25.【题文】对于可逆反应:

2A(g)+B(g)

2C(g)△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26.在放热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相比较,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分卷II

分卷II注释

二、推断题(注释)

27.【题文】X、Y、Z、W、Q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在周期表中Y与X、Z、Q相邻,Q与X最高能层上的电子数相同,W原子核外有七种不同能级的电子,且最高能级上没有未成对电子,W与X可形成W2X和WX两种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X能与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

1的分子,该分子的电子式为  。

(2)W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3)Z单质能溶于水,水液呈色,在其中通人Y的某种氧化物,溶液颜色褪去,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4)Y、Z元素的第一电离能YZ(填“>”、“<”或“=”)。

X与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的晶体类型为 。

(5)已知X分别与元素碳、氮形成化合物有如下反应:

2CX(g)+X2(g)=2CX2(g)△H=566.0kJmol-1

N2(g)+X2(g)="2NX(g)"△H=189.5kJmol-1

2NX(g)+X2(g)=2NX2(g) △H=112.97kJmol-1

写出NX2与CX反应生成大气中存在的两种气态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

  。

(6)Y与磷原子形成P4Y3分子,该分子中没有π键,且各原子最外层均已达8电子结构,则一个P4Y3分子中含有的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个数分别为个、个。

28.【题文】短周期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原子的价电子数等于该元素最低化合价的绝对值,C与D能形成D2C和D2C2两种化合物,而D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E的负一价离子与C和A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分子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1)A、C、D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

(2)已知:

①E-E→2E;△H=+akJmol-1 

②2A→A-A;△H=-bkJmol-1 

③E+A→A-E;△H=-ckJmol-1(“”表示形成共价键所提供的电子) 

写出298K时,A2与E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在某温度下、容积均为2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使之发生反应:

2A2(g)+BC(g)

X(g);△H=-dJmol-1(d>0,X为A、B、C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初始投料与各容器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

初始投料

2molA2、1molBC

1molX

4molA2、2molBC

平衡时n(X)

0.5mol

n2

n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Q1kJ

吸收Q2kJ

放出Q3kJ

体系的压强

P1

P2

P3

反应物的转化率

α1

α2

α3

 

①在该温度下,假设甲容器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所需时间为4min,则该时间段内A2的平均反应速率v(A2) 。

②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 。

③三个容器中的反应分别达平衡时各组数据关系正确的是(填序号)。

A.α1+α2=1  B.Q1+Q2=d  C.α3<α1

D.P3<2P1=2P2E.n2<n3<1.0mol  F.Q3=2Q1

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甲容器的体系体积压缩到1L,若在第8min达到新的平衡时A2的总转化率为65.5%,请在下图中画出第5min到新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曲线。

29.【题文】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位于短周期。

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E有“生物金属”之称,E4+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A、B、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A、B两种元素组成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

1的化合物N是常见的有机溶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2D2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E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

(3)单质B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微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M是极性分子,N是非极性分子b.M和BD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N分子中含有6个σ键和1个π键d.BD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

(5)已知:

①E的一种氧化物Q,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Q(s)+2Cl2(g)=ECl4(l)+D2(g)△H=+140kJ/mol

②2B(s)+D2(g)=2BD(g)△H=-221kJ/mol

写出物质Q和焦炭、氯气反应生成液态ECI4和BD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0.5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C2和A2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2(g)+3A2(g)=2CA3(g)  △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比较K1,K2的大小,K1________K2(填写“>”、“=”或“<”)。

②在400℃时,当测得CA3和C2、A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和1mol、2mol时,则该反应的V(C2)正_________(C2)逆(填写“>”、“=”或“<”)。

30.【题文】A、B、C、D、E、F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A与B、B与C相邻,C与E同主族,A与C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

3,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个;F元素的原子在周期表中半径最小;常见化合物D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

(1)E的名称为______;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电子式:

_________。

FAB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

(2)A、B、C的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为(用分子式表示,由大到小)___________________;B的氢化物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Z,则Z中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均含C、D、E、F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反应放出气体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一定量的D2C2与AC2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恰好与含0.8molHCl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并收集0.25mol气体,则固体物质的组成为(写清成分和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3F2(g)+B2(g)

2BF3(g),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产生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平衡不发生移动   B.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

C.BF3的质量分数增加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三、实验题(注释)

31.【题文】高炉炼铁是冶炼铁的主要方法,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Fe2O3(s)+3CO(g)

 2Fe(s)+3CO2(g)ΔH="a"kJ mol-1

(1)已知:

①Fe2O3(s)+3C(石墨)=2Fe(s)+3CO(g)ΔH1="+"489.0kJ mol-1 

②C(石墨)+CO2(g)=2CO(g)ΔH2="+"172.5kJ mol-1

则a=kJ mol-1。

(2)冶炼铁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温度升高后,K值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在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4,在2L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中,分别按下表所示加入物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Fe2O3

CO

Fe

CO2

甲/mol

1.0

1.0

1.0

1.0

乙/mol

1.0

2.0

1.0

1.0

 

①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为  。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若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时,标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大于乙的

c.甲、乙容器中,CO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3

d.增加Fe2O3可以提高CO的转化率

(4)采取一定措施可防止钢铁腐蚀。

下列装置中的烧杯里均盛有等浓度、等体积的NaCl溶液。

①在a~c装置中,能保护铁的是  (填字母)。

②若用d装置保护铁,X极的电极材料应是  (填名称)。

32.【题文】(12分)控制反应条件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1)使用催化剂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种方法,例如H2O2在MnO2作用下分解,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研究发现Fe3+和Cu2+对H2O2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某研究小组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将他们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试剂:

5%H2O2溶液,0.1mol/LFeCl3溶液,0.1mol/LCuSO4溶液

实验仪器:

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1mL5%H2O2溶液,分别滴加两滴0.1mol/LFeCl3溶液、0.1mol/LCuSO4溶液。

该小组的同学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比较出Cu2+和Fe3+的催化效果。

问题与讨论:

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合理,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除催化剂外,还有_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并举一例生产、生活实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题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他们利用Cu、Fe、Mg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5mol/L、2mol/L、18.4mol/L),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反

应速率的因素。

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

实 验 步 骤

现 象

结 论

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mol/L硫酸于试管中;

②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Cu、Fe、Mg。

反应快慢:

Mg>Fe>Cu

反应物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1)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

(2)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定量实验。

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______;应该测定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使用铁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实验室里选择粗铁比纯铁效果更好,原因是:

答案解析部分(共有33道题的解析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反应物物质本身的性质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答案选B

考点:

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相关知识点

2、【答案】C

【解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如果不是改变温度引起的,则平衡常数不变,A对;升高温度,增大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所以反应速率增大,B对;该反应的反应物能量比生成物能量高,反应的ΔH<0,ΔS不能确定,C错;磷酸为弱酸,并且酸性H3PO4>H2PO4->HPO42-,酸性依次减弱,电离程度逐渐减小,D对。

3、【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它起决定性的作用,是根本因素,而温度和压强、反应物的浓度、催化剂、光、颗粒的大小等只是在内因不变的情况下所其的作用,是辅助型的因素,是外因。

因此选项为C。

考点:

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知识。

4、解析: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

答案:

C

5、解析:

本题对化学平衡的知识是通过简单的定量关系进行考查的,属于理解层次的试题。

它涉及气体体积、物质的量、压强。

依反应,生成气体C的体积等于反应中混合气体减少的总体积;气体A所消耗的体积,等于混合气体减少的总体积的一半;气体B所消耗的体积,等于混合气体减少的总体积的1.5倍。

由于平衡时总体积减少10%VL,则原混合气体的体积应为1VL+10%VL=1.1VL。

建立平衡时,气体A的消耗为:

×10%VL=0.05VL,气体B的消耗为:

5×10%VL=0.15VL。

答案:

A

6、【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反应物的本身的性质,因此选项是D。

考点:

考查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的知识。

7、【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升高温度,分子的能量升高,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错误;B.降低温度,分子的能量降低,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次数减少,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正确;C.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成千上万倍的加快反应速率,错误;D.增大固体反应物面积,反应速率大大加快,错误。

考点:

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知识。

8、【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减小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小,错误;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正确;C、增大容器体积,压强减小,反应速率减小,错误;D、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9、【答案】D

【解析】

A.所有放热反应均是ΔH<0,也是熵增大的反应;

B.向AgCl固液混合物中滴入KI饱和溶液,有AgI沉淀生成,说明AgI的溶解度小于有AgCl的溶解度;

C.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的硫酸铜粉末,构成原电池,会使产生氢气的速度加快;

10、【答案】A

【解析】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增加反应物浓度一般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减少反应物浓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但不能使正、逆反应速率加快。

11、【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据生活常识可知ABC是我们不希望加快反应速率的,只有答案D制备氨气是我们所需要提高反应速率的

考点:

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生活的相关知识点

12、解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起主要作用。

答案:

D

13、【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燃烧热必须生成稳定的氧化物,H2O在常温下液态稳定,A项错误;可逆反应的ΔH表示完全生成产物的能量变化,而0.5molN2和1.5molH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1molNH3,B项错误;某些反应如离子反应可以瞬间完成,其活化能接近于零或等于零,C项错误;C(s)+CO2(g)===2CO(g),ΔS>0,该反应不能自发,所以ΔH>0,D项正确。

答案选D。

考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