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实践与思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5807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熟市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常熟市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常熟市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常熟市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常熟市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常熟市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常熟市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常熟市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熟市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实践与思考.docx

《常熟市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实践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熟市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实践与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熟市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实践与思考.docx

常熟市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常熟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中共常熟市委员会

常熟市人民政府

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机制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最近我们根据苏州市委蒋书记指示精神,就我市现代农业组织方式和经营模式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总体上看,近年来,常熟按照苏州保护和发展农业“四个百万亩”的要求,积极探索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路径,着力在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优化农业组织和生产经营模式、提升资源配置效益等方面寻求突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建设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董浜、沙家浜两个省级现代农业、渔业产业园,支持各镇做优做强“一镇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提升33.5万亩优质水稻、15万亩高效蔬菜、17.1万亩标准化水产等三大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了“一中心、二园区、多基地”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去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37亿元,同比增长12%,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常熟被列为全省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市),城乡既保持了鱼米之乡的田园风光,又呈现出和谐幸福的现代文明。

一、常熟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初步成效

常熟立足区域实际,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了“家庭农场升级型”、“股份合作经营型”、“专业种养大户型”、“村级合作农场型”等多种形式共存互补的格局。

1、家庭农场升级型。

近年来,常熟在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形成了以田娘农场为代表的“公司+基地+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的经营模式,成为常熟家庭农场的“升级版”。

田娘农场先后从农户承包土地中流转土地2050亩,直接经营、示范种植,同时吸引周边区域的37户家庭农场共同参与合作经营,目前经营总面积达到6800多亩,并组建了米业、农机等专业合作社,对加入合作社的家庭农场开展教育培训,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从田娘农场的发展来看,高标准建设基地是基础。

田娘农场依托的坞坵万亩优质稻米示范区总面积1.5万亩,集中连片规模5800亩,多年来市、镇各级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先后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省级规模开发、水稻高产增效创建等多个重点项目,成功创建国家级优质水稻标准化示范区,水稻平均亩产达到680公斤,从而为田娘农场生产经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培育经营主体是根本。

田娘农场以公司为龙头开展产业化经营,加强技术研发、标准化管理和营销网点建设,对加入合作经营的家庭农场开展教育培训,形成了一批职业农民,提高了生产经营组织化、市场化程度。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必要条件。

田娘农场牵头组建米业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有80多台套农机具,并将于今后两年新增100台套,实现土地耕翻、水稻播种、育秧、植保、收割、烘干、秸秆收集等全覆盖,为农场及周边区域水稻生产提供全套农机服务。

实施政策扶持是重要保证。

田娘农场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支农惠农政策的有力扶持,近年来,常熟在认真落实国家、省、苏州市支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的同时,研究制定了有关鼓励土地流转、推进水稻产业化发展、加强农业产业化资金扶持、实施农业保险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近期又就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管理、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等出台了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田娘农场等农业产业化新型主体的扶持,为其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

从实际成效来看,田娘农场通过创新农业组织、生产和营销方式,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提高了土地投入产出率,田娘农场所种植的水稻、小麦亩产量连续三年保持680公斤和425公斤;二是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田娘系列农产品先后获得苏州市知名商标、名牌产品和江苏名牌农产品称号,成功进驻常熟及周边市、县、区大型超市,产品附加值显著提高,去年共销售田娘系列大米610多万斤,销售收入2100多万元,比常规大米增收600多万元;三是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加入田娘农场的37户家庭农场去年户均收入超过8万元,约占其家庭总收入的60%;四是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田娘农场运用先进技术,将畜禽粪便和秸杆加工处理成有机肥料,实现了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利用,改善了土壤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公司收入。

去年,田娘农场销售有机肥料4.2万吨,处理农业有机废物12.3万吨。

2、股份合作经营型。

常熟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加大指导扶持力度,农民合作组织得到快速发展,到2012年底,全市工商登记新型农村合作组织514家,农户持股比例达83%,各类合作组织分红总额3.2亿元,其中梦兰村分红人均高达8000元、蒋巷村人均6000元。

全市拥有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各类农民合作组织283家,入社88916户,入社比例达到40%,带动农户1.2万户;其中土地股份合作社125家,农户承包经营权入股面积达到22.9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6.3%。

在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过程中,大力推动合作组织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等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形成了“合作社+示范专业大户+普通农户”、“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联结模式,不断增强合作组织的生产服务能力、技术推广能力、农产品加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资金互助合作能力,涌现出了一批拥有注册商标和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了合作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以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作用。

目前,全市拥有52家苏州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常熟市佳成水产专业合作社、吉健葡萄专业合作社、东盾蔬菜专业合作社等14家合作组织入选全国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如吉健葡萄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目前共有100多户社员,带动1500亩葡萄生产基地,合作社内部统一生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统一收购和销售,每年产出的经济效益超过1500万元,社员亩均收益近2万元。

3、专业种养大户型。

经过多年的培育扶持,常熟现有各类专业种养大户3625个,规模经营面积达35.37万亩,户均经营耕地98亩。

可以说,专业大户是常熟发展最早、最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特别在蔬菜、水产、果品等精细化耕作要求较高的领域,专业大户仍然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全市蔬菜、水产、瓜果规模经营户占全市专业大户总数一半以上。

同时,在水稻种植等规模效益明显的领域,大力扶持有条件的专业大户向家庭农场提升,目前已培育家庭农场820个,经营面积达14.35万亩,平均经营耕地175亩。

4、村级合作农场型。

今年来,我们重点开展了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起,集体经济占主导,农民自愿参股,联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或农业企业,共同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作农场建设,提升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目前,全市各镇(区)已申报并正在组建的村级合作农场达到31个,其中常熟市勤川合作农场等3个已挂牌成立,到6月底全市10个试点合作农场将全部完成组建。

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将建成村级合作农场60家,经营农地面积达到15万亩。

二、常熟推进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创新的配套举措

常熟在突出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把推进土地规模流转作为根本前提,把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基地作为重要基础,把提高科技装备水平作为技术保障,把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作为重要动力,把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配套支撑,注重整体联动,统筹协调推进,为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创新提供坚实保障。

2012年,全市公共财政支农转移支付7.55亿元,占公共财政比重的5.9%。

1、推进土地规模流转,推进经营规模化。

近年来,我市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在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有效地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提升了农业经济效益,推进了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快速发展。

到2012年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45.87万亩,占全市现有农村承包耕地总面积的82%。

为提高土地流转惠农富农水平,增强农户流出土地的积极性,促进农地持续稳定流转,我市逐步调高土地流转费,目前土地流转费最低标准达到700元/亩,部分镇达到1400元/亩。

同时,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市镇两级对水稻产业化土地流转合计补助每亩400元。

今年上半年,我市又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管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规范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管理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其中明确土地流转费必须返还农户,可以现金结算,也可以以实物折算,原则上不低于每亩550斤稻谷。

2、建设高标准良田,推进设施标准化。

“十一五”以来,常熟重点围绕“一中心、二园区、多基地”,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财政累计投入12亿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20多亿元,不仅建成了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两个省级现代农业、渔业产业园,而且形成了古里水稻、梅李蔬菜等9个特色产业基地。

目前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42.05万亩,占比65.3%;旱涝保收农田面积51万亩,占比79.2%,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29万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标准化率100%;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13.78万亩,占比16.9%;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59.35万亩,占比92.2%。

今年,我市启动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首批推进4个项目,通过农户搬迁安置、土地流转、综合整治等措施,形成一批集中连片、基础设施配套的高标准农田,规划建成高标准农田5万亩以上。

3、提升科技装备水平,推进耕种机械化。

机械化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业经营效益的物质基础。

常熟不断加大对农机购置的投入力度,去年全市农机购置总投入达到6645万元,农机总动力达到35.5万千瓦,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为55千瓦,全市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96%,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9%。

同时,注重提高农机使用管理的综合效益,针对农机使用季节性、区域性强的特点,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布局规范化农机场库49个,并对规模型的合作农场进行优先考虑,实现农机集中存放、有序调度和良好保养。

至去年底,已有38个农机合作社场库通过验收,建筑面积达到3.8万平方米,入社农机具近4000台,作业面积占比达到80%。

4、扶持发展龙头企业,推进运作市场化。

常熟把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重点围绕水稻、蔬菜、水产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了一批产业关联度较大、加工水平较高、产业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了以8家省级和12家苏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4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发展格局。

去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突破213亿元,农产品加工值85亿元,联结农业产业基地20.1万亩,辐射带动农户19.2万户,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

如常熟市海明蔬菜园艺场集种植、初加工、保鲜、销售为一体,现有生产基地3000多亩,年销售蔬菜5000多万公斤、销售额9000多万元,辐射带动周边2000多户农户。

近期,我市又专门制定了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做大做强,争取到2015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80家,建成本地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农产品原料基地26万亩,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额达到285亿元,年加工值达到108亿元。

5、构建新型服务关系,推进生产专业化。

常熟依托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常熟分中心等平台,建设长期稳定的水稻育种南繁基地,培育的“常优”、“常农粳”等系列水稻品种18个通过省级审定,其中5个通过国家级审定,常优2号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量835.6公斤;在巩固水稻育种优势的同时,依托“一中心、二园区”,加强蔬菜、水产育苗研究,为本地蔬菜、渔业生产提供优质种苗。

深化农科教、产学研结合,与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全面合作关系,高标准建立水稻、蔬菜、花卉、农机、水产等专家大院5个,探索“专家+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家+基地+龙头企业”等运作模式,搭建起研究、示范、推广、培训和产业开发的平台,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3%。

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部通过省级验收,建成农药集中配送体系,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均达100%。

在强化政府公益性服务的基础上,鼓励发展种子种苗、施肥用药、产品营销等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如成立了以种粮大户为主的病虫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152个,服务面积22.7万亩次。

探索建立农民劳务合作社,实施“万名农民培训工程”,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持证农民比重达到36.3%。

三、未来常熟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设想建议

1、突出因地制宜,探索推进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

农业生产经营的区域性特征较强,应根据本区域农业发展实际及不同农业产业的需求,多元化培育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经营制度。

常熟将立足本地农业基础、特点和发展方向,积极探索以“公司+基地+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为主导、以适量专业大户为有效补充、以村级合作农场为探索方向的现代农业经营制度。

一是加快确立“公司+基地+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的主导地位。

以田娘农场、虞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为代表,“公司+基地+家庭农场+合作社”的模式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基地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较好地解决了现代农业的组织、生产和经营问题,在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将成为常熟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重点扶持发展的一种模式。

我们将积极发挥田娘农场、虞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典型引路效应,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一方面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现代农业基地、合作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方面鼓励成熟型合作社发展成为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壮大一批田娘农场式经营主体,使其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

二是充分发挥专业大户的补充作用。

江南农业具有精耕细作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常熟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中,蔬菜、水产相对于水稻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要求更高,必须合理确定规模经营面积,以免出现“大而不精”的问题。

因此,在下阶段发展中,常熟将根据农业发展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实际需求,在积极引导专业大户向家庭农场升级的同时,适量保留一批专业大户,引导其做精做优,实现规模经营与精细化管理的最佳结合。

三是积极探索发展村级合作农场。

村级合作农场以村级集体经济为主导,同时联结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或农业企业,既是一种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农业经营形式,又能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服务社会化水平、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带动农民共同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集体经济难以取代的重要作用。

常熟在今年试点的基础上,将在明后两年全面推进村级合作农场建设,确保实现预期目标。

2、突出深化改革,探索建立“两权分离”农地制度。

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坚定不移地走“新四化”同步发展路径。

近年来,常熟坚持以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为引领,大力推进“三集中、三置换”,全市农民集中居住率达到60.2%,土地规模经营比重达到82%,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比例达到90%,城乡实现统筹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加速并轨,这些都为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良好基础、提供了强大动力。

同时,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开始凸显。

其中,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体制机制改革的基石,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基础。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质上是部分地实现了农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但从制度上而言,目前尚未对农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分离有所明确,现有法律政策对农村土地流转双方的权利义务、利益补偿、流转价格、纠纷处理、流转合同等方面也没有具体操作性的规定,从常熟等地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农地流转主要是在政府行政引导推动下进行,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规范化、正规化。

立足于更好地统筹兼顾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现代农业发展、城乡建设等各方面关系,需要我们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以及土地市场体系建设等进行研究,探索建立“两权分离”农地制度,从而为“新四化”推进注入不竭动力。

3、突出基础支撑,建立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壮大,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都需要有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配套支撑。

近年来,常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两多两少”:

各级政府不断加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的公益性、基础性服务相对较多,而该领域的合作组织、中介机构发育还不够充分,提供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相对较少;针对农业生产环节的服务相对较多,针对农业市场流通环节的服务相对较少。

下阶段,一要继续完善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加强资源整合,重点在农业科技服务、良种培育、农产品质量监管、农药农资配送、动植疫病防控、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二要加快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在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增强其服务带动能力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劳务合作、农机合作等专业农业服务组织,鼓励支持发展专业技术协会、专业服务公司等社会性农业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好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服务作用,重点争取在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市场营销等方面有所突破。

4、突出政策保障,建立财政支农惠农稳定增长机制。

一方面,要确保各级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农业投入持续增长,同时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建立农业信贷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一方面,要进一步整合各项涉农资金,明确资金的重点投向,提高使用效益。

要突出扶优扶强,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大力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合作农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更加灵活的农业补贴机制,探索农业补贴与实际土地产出率相挂钩的发放形式,更好地发挥财政补贴对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的导向激励作用;设立农业产业化引导资金,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参与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建设等支持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