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5941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docx

DBJCCXC5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

DBJC/CX-C-56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监测报告表

编号:

道邦监(验)字2017第149号

项目名称:

年产3000吨水溶肥、有机肥项目(一期工程)

委托单位:

山东乡约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道邦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二○一七年八月

DBJC/CX-C-56

说明

1.报告无业务专用章、无骑缝、无授权签字人的签字无效。

2.未经本公司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监测报告。

3.报告涂改无效。

4.对委托单位送样监测仅对来样负责。

5.对监测报告如有异议,请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十日内向监测单位提出,过期不予受理。

地址:

潍坊高新区健康东街以南高新二路以东(生物医药科技

产业园内研发中心)

邮政编码:

261061

电话:

传真:

 

法人:

杨培娥

技术负责人:

田丹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审核:

授权签字人:

现场监测:

魏斌博、袁华龙

分析人员:

郑秋英、徐晓凤、王凯、姜芬林、田丹、滕环环、陈洪斌、郑杉杉

山东道邦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潍坊高新区健康东街以南高新二路以东(生物医药科技

产业园内研发中心)

邮政编码:

261061

电话:

传真:

表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年产3000吨水溶肥、有机肥项目(一期工程)

建设单位名称

山东乡约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主管部门

——

建设项目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迁建(划√)

建设地点

青州市何官镇南口埠村(济青路潍坊段10号口东100m)

建设内容

设计生产能力

该项目租赁土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租赁办公室、车间、仓库、附属用房等1510平方米。

项目设置自动包装机生产线、灌装机、封口机、搅拌机及其他配套设备共计11台套。

项目年产3000吨水溶肥、有机肥。

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30万元,设置搅拌机2台及封口机1台,项目年产水溶肥500吨、有机肥500吨。

环评时间

2017年6月

开工日期

2017年7月

建设完成时间

2017年7月

现场监测时间

2017年7月29日、30日

联系人

刘兴珍

联系方式

环评报告审批部门

青州市环境保护局

环评报告表编制单位

山东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

——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

——

投资总概算

50万元

环保投资总概算

2.5万元

比例

5%

实际总概算

30万元

环保投资

1万元

比例

3.3%

验收监测依据

1、国务院令(1998)年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

2、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10年修正本);

3、山东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乡约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水溶肥、有机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4、青州市环境保护局<青环审表字[2017]168号>《山东乡约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水溶肥、有机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2017.7.12);

5、实际建设情况。

验收监测标准

1、原料投料过程产生的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限值要求;原料分装、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二级新扩改建臭气浓度20(无量纲)限值要求。

2、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3、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中

类场贮存要求。

续表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1、项目概况

山东乡约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水溶肥、有机肥项目位于青州市何官镇南口埠村(济青路潍坊段10号口东100m),该项目总投资50万元,环保投资2.5万元,租赁土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租赁办公室、车间、仓库、附属用房等1510平方米。

项目设置自动包装机生产线、灌装机、封口机、搅拌机及其他配套设备共计11台套。

项目年产3000吨水溶肥、有机肥。

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30万元,环保投资1万元,租赁土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租赁办公室、车间、仓库、附属用房等1510平方米,设置搅拌机2台及封口机1台,项目年产水溶肥500吨、有机肥500吨。

本次验收项目为年产3000吨水溶肥、有机肥项目(一期工程)。

1.2、项目进度

2017年6月山东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受企业委托编制完成了《山东乡约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水溶肥、有机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青州市环境保护局于2017年7月12日以青环审表字〔2017〕168号对该项目的报告表进行了批复。

山东乡约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山东道邦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7月29日、30日对该项目产生的废气、噪声进行了现场监测,并委托山东道邦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编写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1.3、项目地理位置与平面布置

项目厂址东侧为某编织袋厂及农田,西侧为某养殖场,南侧为农田,北侧为空地及S226省道。

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厂区平面图见附图2。

1.4、环境防护距离与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点情况

距离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厂区东北侧200处的南口埠村。

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见表1-1及附图3。

表1-1敏感点分布情况

序号

敏感点名称

方位

距离(m)

规模(人)

1

南口埠村

NE

200

350

2

北口埠村

N

1320

251

3

赵陈村

W

580

325

续表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5、项目工程内容

1、项目工程组成情况与环评对比情况,见表1-2。

表1-2项目工程组成一览表

工程名称

单项工程名称

工程内容

实际建设情况

主体工程

生产车间

880m2

与环评一致

储运工程

原料库

120m2

与环评一致

成品库

110m2

与环评一致

辅助工程

办公等配套设施

400m2

与环评一致

公用工程

给水

何官镇供水站

与环评一致

排水

雨污分流,废水排入化粪池

与环评一致

供电

何官镇供电所

与环评一致

供暖

空调供暖

与环评一致

环保工程

废气治理

车间安装排风扇、喷洒除臭剂等

与环评一致

废水治理

化粪池

与环评一致

固废处置

废包装袋外售废品回收站;生活垃圾,设置垃圾收集桶,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与环评一致

噪声治理

安装设备减振垫、隔声门窗

与环评一致

工作制度

该项目全年生产时间300天,实行单班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劳动定员12人。

2、项目主要产品情况与环评对比情况,见表1-3。

表1-3项目主要产品一览表

序号

环评中产品名称

设计生产能力(t/a)

一期工程实际生产能力(t/a)

1

水溶肥乳剂

1600

未建设

2

水溶肥粉剂

500

500

3

有机肥乳剂

400

未建设

4

有机肥粉剂

500

500

3、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与环评对比情况,见表1-4。

表1-4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环评阶段

数量/台

实际建设阶段

数量/台

变更情况

1

搅拌机

--

2

2

与环评一致

2

灌装机

CDP-12ES

2

0

减少2台

3

自动包装生产线

DGD-210型

1

1

与环评一致

4

封口机

--

5

1

减少4台

5

氨基酸储罐

--

1

0

减少1个

续表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4、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情况与环评一致,见表1-5。

表1-5项目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环评年用量(t/a)

实际年用量(t/a)

1

硫酸铵

200

70

2

氨基酸

1500

500

3

硫酸钾

100

50

4

磷酸一铵

250

80

5

微量元素

50

10

6

腐殖酸

500

150

7

硫酸锌

200

70

8

硫酸镁

200

70

12

包装袋、包装桶

万个

85

30

1.6、项目环保投资

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3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万元,占总投资的3.3%,项目环保投资情况见表1-6。

表1-6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

序号

项目

治理措施

投资(万元)

1

废气治理

排气扇、除臭剂等

0.3

2

噪声治理

减震、隔声

0.3

3

固废治理

一般固废堆场

0.2

4

绿化

绿化

0.2

合计

1

1.7、环评及批复变更情况

本项目一期工程实际建设与环评及批复变更情况见表1-7。

表1-7项目变更情况一览表

序号

环评及批复要求

一期工程实际建设情况

1

年产3000吨水溶肥、有机肥

年产水溶肥500吨、有机肥500吨

2

工程组成

项目工程组成变更情况详见表1-2

3

有机肥等主要产品

项目主要产品变更情况详见表1-3

4

搅拌机等主要生产设备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变更情况详见表1-4

5

各类有机质原料等原辅材料

项目原辅材料变更情况详见表1-5

企业对项目进行分期建设,项目一期工程生产能力为年生产水溶肥500吨、有机肥500吨,产量减少,设备减少,产生的污染物相应减少,因此本项目的变更不属于重大变更。

表2工艺流程简述

2.1、生产工艺流程图

噪声

废气、臭味

水溶肥、有机肥粉剂

 

图2-1生产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简述:

水溶肥、有机肥粉剂:

本产品生产工艺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投料,然后密闭混合搅拌,搅拌均匀后经计量、封口工序,成品入库。

续表2工艺流程简述

2.2、生产设施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图2-3。

搅拌机

水溶肥、有机肥成品

表3产污环节与治理措施

3.1、废气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投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以及原料分装、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项目废气产生情况见表3-1。

表3-1项目废气产生和处理措施一览表

序号

排放源

处理措施

排放去向

1

投料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

加强通风、厂区绿化

无组织排放

2

原料分装、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

加强通风、喷洒生物除臭剂

无组织排放

3.2、废水

项目无生产废水,项目产生的废水为职工日常生活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处理后用于肥田,不外排。

项目废水产生情况见表3-2。

表3-2项目废水产生和处理措施一览表

排放源

处理措施

排放去向

生活污水

化粪池处理后用于肥田

用于肥田,不外排

3.3、噪声

项目主要噪声来自搅拌机等生产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企业通过采取减震、基础消声处理、隔声等措施降低噪声排放。

续表3产污环节与治理措施

3.4、固体废物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职工生活垃圾、废原料包装等,项目固废产生情况见表3-3。

表3-3项目固废产生情况一览表

序号

排放源

类别

产生量(t/a)

去向

1

生活垃圾

一般固废

3.6

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2

废包装材料

一般固废

0.3

全部外卖废品回收站

外排量(t/a)

0

表4废气监测结果

1、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无组织废气监测按照《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的要求与规定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2、监测内容

无组织废气监测内容见表4-1。

表4-1无组织废气监测内容一览表

序号

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

监测频次

1

厂界下风向4个监测点

颗粒物、臭气浓度(同时记录风向、风速、气温、气压、总云、低云等气象参数)

4次/天,连续监测2天

3、监测方法

无组织废气监测方法见表4-2。

表4-2无组织废气监测方法一览表

项目名称

分析方法

方法依据

仪器设备及型号

检出限(mg/m3)

颗粒物

重量法

GB/T15432-1995

电子天平FA2004

0.001

臭气浓度(无量纲)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GB/T14675-1993

聚酯无臭袋

——

4、执行标准

无组织废气执行标准见表4-3。

表4-3无组织废气执行标准一览表

序号

项目

标准限值

执行标准

1

颗粒物

1.0mg/m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

2

臭气浓度

20(无量纲)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1中二级新扩改建

5、监测结果与评价

无组织颗粒物监测结果见表4-4,无组织臭气浓度监测结果见表4-5,监测期间气象参数见表4-6。

续表4废气监测结果

表4-4无组织颗粒物监测结果

检测日期

颗粒物(mg/m3)

下风向1#

下风向2#

下风向3#

下风向4#

07.29

08:

00

0.326

0.342

0.354

0.338

11:

00

0.343

0.361

0.324

0.351

14:

00

0.358

0.334

0.322

0.342

17:

00

0.339

0.326

0.364

0.351

07.30

08:

00

0.341

0.319

0.345

0.326

11:

00

0.362

0.342

0.356

0.328

14:

00

0.328

0.356

0.366

0.342

17:

00

0.336

0.347

0.317

0.329

表4-5无组织臭气浓度监测结果

检测日期

臭气浓度(无量纲)

下风向1#

下风向2#

下风向3#

下风向4#

07.29

08:

00

<10

11

12

<10

11:

00

11

<10

<10

<10

14:

00

12

12

11

<10

17:

00

12

<10

<10

<10

07.30

08:

00

<10

<10

<10

<10

11:

00

12

11

11

<10

14:

00

<10

12

<10

<10

17:

00

11

11

<10

<10

 

续表4废气监测结果

表4-6监测期间气象参数

气象

条件

日时

期间

气温

(℃)

气压

(KPa)

风速

(m/s)

主导

风向

总云量

低云量

07.29

08:

00

28.3

99.1

2.8

4

2

11:

00

33.4

99.0

2.4

4

3

14:

00

32.1

98.9

1.6

3

2

17:

00

29.8

99.0

2.8

3

2

07.30

08:

00

29.2

99.0

3.8

3

2

11:

00

32.9

98.9

3.2

2

1

14:

00

32.6

98.8

2.7

3

2

17:

00

30.2

98.9

2.6

3

2

项目无组织废气监测点位布设示意图见图4-1。

图4-1无组织废气监测点位布设示意图

续表4废气监测结果

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验收监测期间,项目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厂界浓度最大值为0.366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的限值要求;项目臭气浓度厂界浓度最大值为12(无量纲),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1中二级新扩改建臭气浓度20(无量纲)的限值要求。

 

表5噪声监测结果

1、噪声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噪声监测质量保证按照《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有关规定进行:

测量仪器和声校准器均在检定规定的有效期限内使用;测量前后在测量的环境中用声校准器校准测量仪器,示值偏差不大于0.5dB(A);测量时传声器加防风罩;记录影响测量结果的噪声源,本次监测期间无雨雪、无雷电,且风速小于5m/s,噪声仪器校验见表5-1。

表5-1噪声仪器校验表单位:

dB(A)

仪器名称

监测项目

校验日期

测量前校正

测量后校正

是否合格

AWA6228多功能声级计

厂界噪声

07.29昼间

93.8

93.8

合格

07.29夜间

93.8

93.8

合格

07.30昼间

93.8

93.8

合格

07.30夜间

93.8

93.7

合格

2、监测内容

噪声监测内容见表5-2。

表5-2噪声监测内容一览表

测点编号

点位名称

监测项目

监测频次

N1

项目区东厂界

等效连续A声级

连续2天,昼间1次。

注:

项目仅昼间生产

N2

项目区南厂界

N3

项目区西厂界

N4

项目区北厂界

3、监测方法

噪声监测方法见表5-3。

表5-3噪声监测方法一览表

项目名称

标准方法方法依据

仪器设备及型号

厂界噪声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AW6221A声校准器AWA6228多功能声级计

4、执行标准

项目厂界噪声执行标准见表5-4。

表5-4厂界噪声执行标准一览表

项目

标准限值dB(A)

执行标准

厂界噪声

昼间:

60,夜间:

50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

 

续表5噪声监测结果

5、监测结果与评价

厂界噪声监测结果见表5-5。

表5-5厂界噪声监测结果单位:

dB(A)

检测日期

检测时间

1#

(东厂界)

2#

(南厂界)

3#

(西厂界)

4#

(北厂界)

07.29

昼间

53.2

52.1

53.6

52.4

夜间

45.1

44.5

45.4

44.9

07.30

昼间

52.9

52.3

53.8

52.6

夜间

44.8

43.6

45.2

44.2

注:

项目仅昼间生产

项目厂界噪声监测点位布设示意图见图5-1。

图5-1厂界噪声监测点位布设示意图

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验收监测期间,厂界昼间噪声最大值为53.8dB(A)(西厂界),项目厂界昼间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昼间:

60dB(A))要求。

表6监测工况

项目验收监测期间生产负荷见表6-1。

表6-1监测期间生产负荷

日期

产品

设计生产量(吨/天)

实际生产量(吨/天)

生产负荷(%)

2017.07.29

水溶肥

1.17

1.1

94

有机肥

1.17

1.1

94

2017.07.30

水溶肥

1.17

1.1

94

有机肥

1.17

1.1

94

注:

产品设计日产能通过年设计产能除以工作天数计算而得。

由表6-1可以看出,验收监测期间,项目生产负荷均大于75%,满足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要求。

表7环保检查情况

7.1、环保机构设置及环保管理规章制度

山东乡约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了完善的环保管理规章制度,环境保护档案保存齐全。

7.2、环保应急

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应急设施和装备,并定期组织学习和演练。

为防止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企业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做好日常的环保管理与监督,保证环保设施在正常情况下稳定运行。

7.3、厂区绿化

企业在工程建设完成后,在厂区内进行了一定的绿化。

7.4、固体废物处置情况

项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废原料包装全部外卖废品回收站,项目固废全部得到有效处置,项目不涉及危险废物。

表8环评批复落实情况

项目环评批复落实情况见表8-1。

表8-1环评批复落实情况

序号

环评批复要求

落实情况

落实结论

1

严格遵守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原则

项目污染防治设施已建成使用

已落实

2

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定期清掏;对化粪池、垃圾堆放点等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用于肥田,不外排。

对化粪池、垃圾堆放点等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已落实

3

投料过程产生的粉尘无组织排放,采取加强车间通风,厂区绿化等措施,使得厂界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周界外最高颗粒物浓度限值;原料分装、储存过程的恶臭,经过加强车间通风,除臭治理,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标准中臭气厂界浓度标准要求。

投料过程产生的颗粒物采取加强通风、厂区绿化等措施后无组织排放,验收监测期间,项目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厂界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的限值要求;原料分装、储存过程的恶臭,通过加强通风、喷洒生物除臭剂等措施后无组织排放,验收监测期间,项目臭气浓度厂界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1中二级新扩改建臭气浓度20(无量纲)的限值要求。

已落实

4

合理安排厂区布置,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基础消音、隔声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的要求。

项目采取基础减震、隔声降噪等措施后,验收监测期间,厂界昼间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

已落实

5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废包装袋外卖物资回收站。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废包装材料外售,综合利用。

已落实

表9验收监测结论及建议

9.1、结论

1、该项目执行了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保审批手续齐全。

环评及批复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要求及各项环保要求基本落实到位,验收监测期间各项环保设施运行稳定正常。

2、验收监测期间生产负荷达到75%以上,满足验收监测要求。

3、项目废气主要为投料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以及原料分装、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

投料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采取加强通风、厂区绿化等措施后无组织排放,验收监测期间,项目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厂界浓度最大值为0.366mg/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