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说明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623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说明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中说明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中说明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中说明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中说明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初中说明文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初中说明文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初中说明文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初中说明文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初中说明文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初中说明文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初中说明文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初中说明文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说明文Word下载.docx

《初中说明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说明文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说明文Word下载.docx

可以说,北极燕鸥,真是北极的神物!

1、北极燕鸥有哪些特点?

2、第②段文字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什么?

2、文中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燕鸥特点的句子是:

3、本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请举例分析。

4、自然万物,往往带给人以生活的启迪。

阅读了这篇文章,你从北极燕鸥身上感受到哪些值得人类崇敬的品质?

2.人工造林有学问

(1)森林是有利于环境的,它可以吸收来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可以净化空气,并降低温度,减轻温室效应。

比如,每公顷森林可以年吸收灰尘330~900吨,是很好的“空气过滤器”;

每公顷森林放出的氧气可供900多人呼吸,是最好的天然“氧吧”;

森林还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夏季日平均气温低2℃左右,冬季日平均气温高2℃左右。

(2)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人均森林面积居世界第119位,森林总蓄积量占世界第8位。

我国是世界上人均森林蓄积量最低的国家之一,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

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人工造林。

但是,如果植树造林不讲究科学的方法,就有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破坏生态环境。

那么怎样才能科学地进行人工造林呢?

(3)首先,必须考虑的条件就是水分、温度、风速、土壤等。

如何判断森林能够生长,最好的办法是观察自然界中的植被分布。

如草原上鲜有大面积的森林,这里就不适合造林。

我们应当采取“蚂蚁啃骨头”的办法,先在那些能够成活森林的地方造林,如北方山地先造沟谷和阴坡,保证成活率。

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不适当的地方造林,其实是“南辕北辙”,花再多的金钱也是浪费。

(4)第二,造林的物种要适合本地的生态。

在中国的四大沙地(科尔沁、毛乌素、浑善达克、呼伦贝尔)里,杨树的适应力远不如本地的榆树,显然在那里造林,适宜的树种是榆树而非杨树,可目前的做法背道而驰。

因此,“年年造林年年不见林”。

(5)第三,自然界有其规律性,所以造林的密度要符合当地的生态条件。

如在浑善达克沙地,自然选择的榆树密度是每平方米3-5棵,而人工造林的密度是30-50棵,水分根本无法支持。

造林设计应当向自然界学习,而不能“闭门造车”。

(6)第四,人工造林要多物种配合,而不能只发展单个物种的纯林,后者极容易遭受病虫害袭击,还会造成“绿色荒漠”。

(7)第五,有条件的地方要选择种子造林。

种子繁殖虽然开始见效慢,但是,一旦成熟,能够自我更新,这种生态恢复是最彻底的。

(8)第六,人工造林不要将目光仅仅盯在那些所谓的速生树种上,一些贵重木材的慢生树种,无论经济价值还是生态价值、景观价值都远远超过那些速生树种。

随着各国对天然林的保护,贵重木材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紧张,提前设计并种植慢生贵重树种可以“防患于未然”。

(9)了解了森林的作用,懂得了科学的植树造林的方法,就能增进我们的绿色意识。

去精心地爱护和培育我们的森林母亲吧!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

(2)段中红色的词“可能”能否去掉?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选文第(5)段中画线句子除了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结合选文,联系家乡的实际,为家乡的植树造林提出三点合理化建议。

 

3.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外观像一个倒扣的半边蛋壳,壳体表面由2万多块钛金属板和1200多块超白透明玻璃组成,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

每当夜幕降临,壳体表面上星星点点、错落有致的“蘑菇灯”,如同扑朔迷离的点点繁星,与远处的夜空遥相呼应,使大剧院呈现出一种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

从紧邻长安街的北入口步入大剧院,进门后,便是长达80米的水下廊道。

廊道顶部全部采用玻璃天花板,上方的湖水波光粼粼,层层涟漪可以投影在地板和墙壁上,与墙上疏密有致的气泡形装饰相映成趣,让身在其中的人们仿佛徜徉在一个亦真亦幻的“未来水世界”。

过了水下廊道,就走进了橄榄厅。

橄榄厅因其空间形状酷似一颗橄榄而得名。

两扇大门凝重典雅,其上各有180个椭圆形凸起,既是中国古老门钉的变形演化,又是现代设计的点缀艺术。

再往内走,就到了目前堪称全球剧场之最的开阔空间——公共大厅。

大厅拥有国内跨度最大的穹顶,可以将整个北京工人体育馆笼罩其中。

穹顶由名贵稀有的巴西红木拼装而成,明朗大气的深红色调暗含中国传统审美意趣。

穿过大厅,终于看到了国家大剧院的主建筑——歌剧院、音乐厅和戏剧场,三者功能不同,主色调和建筑风格也不尽相同。

歌剧院古朴的铜门向两侧缓缓打开,一道“竹帘”从三层楼的高处垂直而下,隐隐透出淡黄色。

近看,“竹帘”竟是极细的金属管编成的,时隐时现的黄色其实是纬线的颜色。

这给歌剧院披上了一层朦胧而神秘的面纱。

音乐厅的银灰色调从厅的外墙一直延续到室内,灯光打在沙丘般凹凸起伏的墙面上,光影交错,墙体的柔和感与天花板的壮丽雕塑感形成强烈对比,使音乐厅显得清新而高雅。

上演京剧和话剧的戏剧场虽然不算大,但场内墙壁上的紫色、暗红、橘色、黄色的竖条纹规则相见,使戏剧场显示出沉静中见跳跃的美感。

出人意料的是,这些壁纸竟是由浙江丝绸经过防火处理后织成的。

信步国家大剧院,你会看到处处都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处处都洋溢着科技与艺术的浓郁气息。

在不知不觉间,你的情绪就会被带向另一个故事场景……

1、文章说明了国家大剧院具有怎样的特点?

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2、从全文看,作者是按照由向的顺序来介绍国家大剧院的。

3、请从文中提取相关短语,概括“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各自的主要建筑风格。

“歌剧院”的主要建筑风格是:

“音乐厅”的主要建筑风格是:

“戏剧场”的主要建筑风格是:

4、文章首段划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4.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

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

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

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一些海洋学家指出:

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

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

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

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

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

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

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

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

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

为什么?

2、第②段中提到了“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其实,“资源短缺”的表现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加以说明?

3、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

4、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

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去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的理解。

5.阅读《万园之园——圆明园》(节选),完成第1—3题。

(7分)

(1)圆明园地处永定河冲积扇的边缘。

明清时这一带清泉涌溢,湖沼密布,被称为“海淀”。

圆明园最初是清朝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①的宅园,后经不断地扩建与重修,总面积达到了5000余亩,成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2)圆明园是我国历史上最光辉的园林艺术杰作。

它继承我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借鉴了欧洲园林的建筑形式,融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为一体。

其影响使得当时的英法等国一度产生了中国园林热。

在欧洲,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之典范”。

(3)圆明园集叠山理水手法之大成。

圆明园的水面,大的如福海宽达600余米,正所谓“蓬岛瑶台福海中,往来只借舟相通”;

小的宽度均在四五十至百米之间,“跨水为小桥垂虹宛在,片云帆影,何必更羡吴江”。

环曲潆流的河道把这些大小水面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构成全园的脉络和纽带,提供了舟行游览和水路供应的方便。

由此不难想像当年翠荷接天,龙舟泛彩,歌声荡漾的图画。

叠石而成的假山,聚土而成的岗、阜、岛、桥、堤散布于园内,约占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

它们与水系相结合,把全园划分为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近百处的自然空间。

每个空间都经过精细的艺术加工,既表现了人为的写意又保持着野趣的风韵,其本身就是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的精炼再现,有道是“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

圆明园虽是千顷之园,但气势浑然一体,韵味隽永。

(4)可惜,圆明园经英法联军的洗劫和八国联军的焚掠,其胜景已荡然无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胤禛(yì

nzhēn)]清朝雍正皇帝。

1.结合第

(2)段,概括说出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杰作”。

(限26字以内)(2分)

2.结合第(3)段,说说“叠山理水手法”在圆明园的园林建造中是如何体现的。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引用”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意在说明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话说海淀

①古时,海淀曾有大片水草丛生的浅湖水淀,故称“海淀”。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海淀区已有人类居住和活动。

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相互交往的重要通道,是北方民族南下和中原王朝北上的战略要地。

金时,海淀成为出中都正北门,经居庸关、八达岭通往蒙古高原的第一站,距城20里,是商旅歇息的理想地点,因此“海淀”被称为“海店”。

公元1267年,忽必烈下令在中都东北郊兴建大都,原来从中都北上的大道也就随之东移。

因此元朝以后,“海店”就失去了它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这一名称也就随之消失,而以水乡见称的“海淀”一名却流传了下来。

②海淀一带水源丰沛,湖网密布,加上西山环绕如屏,山光水色,交相辉映。

到了明朝,游人众多,都下文人更是吟咏歌唱,流连忘返,像“输君匹马城西去,谁里荷花海淀还”就反映了当时的景象。

海淀的秀美风光一经文人墨客的渲染,引得达官贵人也纷纷而至,修筑私家园林之风一时间兴盛起来。

③从清朝康熙中期起,朝廷开始在海淀大兴土木,历时百余年,终于建设成了以“三山五园”[注]为代表的大型皇家园林群体,成为除紫禁城之外的又一政务中心。

海淀镇也随着“三山五园”的兴建而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京西重镇。

④这时的海淀,园林密布,园内湖光粼粼,树影婆娑;

园外水荡甚多,荡中风荷摇曳,田中稻花飘香,一派江南风光。

“忽牵野兴到江湖,沿月扁舟入画图,几曲波光连太液,千枝灯影散蓬壶”,是清人咏未名湖前身景色的诗句;

而乾隆皇帝的“万泉十里水云乡,兰若闲寻趁晓凉。

两岸绿杨蝉嘒(huì

)嘒,轻舟满领稻风香”,则描绘了当时巴沟附近的水乡美景。

⑤底蕴深厚的园林艺术和文化遗迹解说着海淀的历史文明,记载着海淀的文化沉淀:

封建帝王和达官显贵在这里修建了行宫、御苑、宅府、坛庙;

文人墨客在这里赋诗属文,著名的《红楼梦》就是在西山漫山红叶的陪伴下来到世间的。

近现代,许多名人也在海淀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如李大钊、朱自清、齐白石等。

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进驻香山,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双清别墅筹建了新生的共和国。

⑥建国后,海淀逐渐成为著名的教育、文化、科技区。

区内高校林立,汇集了全国最著名最具权威性的科研院所。

是全国首屈一指的“智力库”。

改革开放以后,因得天独厚的文化科技资源优势,高科技在海淀中关村率先发展起来。

1999年,国务院批复成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2000年,占地面积51.44公顷的高科技商务中心区——“中关村西区”建设破土动工。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规划和“中关村西区”的开发,引来了当今世界高断技术和博雅之士,为这块古老的土地增添了新的生命元素。

⑦生态环境关系着社会长远发展的全局,虽然昔日海淀“水光潋滟”的江南风光已不复存在,但构建“绿色家园”是海淀人永远的追求。

作为北京市政府“绿树、清水、蓝天”重点工程之一的海淀“万柳工程”,已经开始动工。

这一工程的顺利完成,必将大大有利于“中关村西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近年来,海淀区已改建绿地56万多平方米,新种树木30多万株,建成了万泉文化公园等近70个绿化精品项目。

走进今日海淀,地绿、水清、天蓝已不再是梦想。

⑧青山秀水,孕育了海淀丰厚的历史文化;

政策机遇,开创了海淀崭新的发展空间。

未来的海淀,将是一个更加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新海淀。

[注]三山五园:

一般指畅春园、圆明园和万寿山所在的清漪园(后改称颐和园)、玉泉山所在的静明园、香山所在的静宜园。

10.选文第①段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明清直至建国前夕海淀水乡美景、园林发展和文化遗迹进行介绍的是第____段到第____段。

(4分)

11.选文第④段连续引用了两首古诗,却不给人重复之感,为什么?

请结合本段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12.从选文第⑥段看,改革开放后,海淀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其主要表现有哪些?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答。

13.选文第⑦段运用了一系列的数字,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果你所在的班级要开展一次“走进海淀”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上面选文提供的相关信息或你平时的观察、思考,从不同的角度为这次活动设计两个调查或研究的专题。

示例:

(1)海淀文化遗迹例谈

(2)外来人才选择海淀的原因调查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①飞船一般为多舱体结构,舱体之间要能分离,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极高。

“神舟号”载人飞船为三舱段复合结构。

最前端的一个舱体称为轨道舱,它具备可独立运行卫星的一切功能,与飞船分离后可在太空独立进行各种飞行试验;

位于最后端的推进舱也称为设备舱(或资源舱),完成既定任务后,再入大气层自毁。

居中的返回舱完成任务后,承载着航天员安全返回预定的着陆场。

“神舟号”飞船从发射升空至返回地面,要成功地进行9次分离操作。

②与俄罗斯正在使用的“联盟TM”飞船相比,“神舟号”比“联盟TM”尺寸大、重量重,航天员的活动空间大,携带有效载荷的能力强。

“神舟号”还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其设计方案在某些方面优于国外的第二代载人飞船,“神舟号”飞船载人发射成功后,其技术水平将达到或优于前苏联第二代载人飞船的水平。

1.第①段首句中加点的词“一般”能否去掉?

(2分)

2.这段文字的说明重点是:

3.“神舟号”载人飞船的舱体自前往后依次是舱、舱和舱。

(3分)

4.第②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1分)

8.阅读说明文《水的危机》,回答5----7题。

(10分)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之一。

地球总水量约为14.1亿立方公里,但如此多的水中淡水只占3%,而且其中的87%被封闭在冰川、大气、地层中。

20世纪以来,全球人口增长了3倍,经济增长了20倍,用水量增长了10倍。

同时,由于生产和生活废水急增,而且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更加重了水资源匮乏这一全球性危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97年把水资源定义为“可资利用或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即应当能够为满足生产生活用途而得以利用”,而《中国自然资源》将水资源定义为“能为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的,在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地表、地下径流和由它们存留在陆地上可再生的水体”。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只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此外,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南多而北少。

重经济发展而轻环境保护又导致许多地区出现严重的水体污染,因此,水资源问题也成了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5.请简要列出全球水资源危机产生的若干原因。

6.文中对“水资源”有两种定义,请指出它们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2)不同点:

7.

(1)请概括出目前我国水资源的三个特点;

(2)简要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5分)

(1)

(2)

9.阅读说明文《艾滋病概述》,回答13—17题。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

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

一旦受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因而这时病原体及微生物得以乘机经血行及破损伤口长驱直入。

也就是说,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一旦艾滋病病毒侵害了人体,即造成T4淋巴细胞的破坏,使机体丧失了抵抗疾病的能力,病人容易患各种罕见的疾病。

如:

卡波氏肉瘤、卡氏肺囊虫肺炎等。

①艾滋病自1985年进入我国至今已有近万人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②1985年6月,由上海入境的一名美籍阿根廷青年男性游客因艾滋病住院,医治无效,死于我国境内,这是出现在我国的首例艾滋病。

③据有关部门推测,在今后几年内艾滋病发展趋势是:

发达中国家是呈下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则呈急剧上升趋势。

④艾滋病发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2年正式将此病命名为“艾滋病”。

⑤以后不久,艾滋病迅速蔓延到了各大洲。

被称为“当代瘟疫”和“超级癌症”的艾滋病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无论是人员和经费的投入均放在首位,我国已将其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为国家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以后才发病。

艾滋病病毒严重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病人因抵抗疾病的能力极度下降而重复感染多种疾病,如带状疤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及其他感染,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

最终因长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

至今还没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

一旦发病,在我国当前的医疗条件下,都会在不长的时间内死亡。

所以目前艾滋病还是一种病死率接近100%的极为严重的传染病。

13.文章第二段的五句话次序混乱,应调整为。

(序号,2分)

14.这篇文章着重介绍了有关AIDS的三方面知识,它们分别是什么?

一是

二是

三是

15.在免疫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16.下列哪一项不是艾滋病被称为“当代瘟疫”和“超级癌症”的原因:

()(2分)

A.死亡率高。

B.无药可治。

C.蔓延迅速。

D.传染性强。

10.

人体内的“夜班”工作你是否想过,当你夜间进入梦乡时,在你自己的机体内还有大量的器官在“值夜班”呢?

“心脏在值‘夜班’。

”你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

确实如此。

据记载,心脏停跳又复活的世界记录为3小时24分,但在睡眼环境下,心脏恐怕一分钟也不能停止跳动。

不过心脏并不是一刻不停地工作,它也在抽空休息。

它收缩时在工作,它舒张时是在休息。

每分钟心跳75次时,每一次心跳,心房和心室的收缩时间分别为0.l秒和0.3秒、而舒张时间分别为0.7秒和0.5秒,休息时间倒比工作时间长。

“肺脏也在值‘夜班’。

”此话不假。

人在夜间睡眠时,生命之火还在燃烧,肺脏就像一台鼓风机,不停地把富含氧气的空气吸入体内“助燃”,把富含二氧化碳的废气排出。

科学家们认为这台鼓风机停止工作5分钟,人就会“断气”。

当然肺脏也要休息,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