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6372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12单元.docx

六年级语文12单元

课时备课

累计课时7

教学内容

2、三亚落日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自主阅读,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5、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自主阅读,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一、激趣导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一篇写景的课文,板书:

2、三亚落日。

  出示中国地图,介绍三亚的地理位置,指出三亚是观看日落的好地方,课文写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范读课文(要对学生提出聆听时的要求。

三、初读指导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利用工具书联系课文理解课文词语。

(参考)

 美妙绝伦 硕大无比 收敛 涨溢 赤朱丹彤 热带风情 悄然无声 笑颜

  2、交流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注意“硕”“盏”是翘舌音,“硕”的韵母是“uo”;“搔”是平舌音。

  (3)自主交流感兴趣的词语意思,教师视情况点拨:

(以下词语意思必须掌握:

)赤朱丹彤悄然无声硕大无朋美妙绝伦收敛

  3、指名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读破的句子。

  4、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3-5节)课文第1、2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学生分段、简要说说段意。

四、再读课文

  1、自由轻读,画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然后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感悟、理解的(板书:

真有诗意)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学生试读。

  

(2)朗读指导:

重点读好:

“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

  (要求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3)多种形式朗读。

五、写字指导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读一读,再抄写4遍。

          

 

一、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到三亚观赏那富有诗意,美妙绝伦的日落的景象。

二、精读第二段

  过渡:

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

三亚是个怎样的地方?

  1、(出示投影三亚风光)自由读这一段图文结合,想一想:

你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

(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情。

)(板书:

热带风情)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

在有关语句上作记号。

交流:

  ①“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态美。

  ②“挺拔俊秀”等词语突出了椰子树的姿态美。

  ③“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

  

(2)结合课文对白鸥、椰子树和细沙的描写,展开对三亚神奇而又瑰丽画面的想象。

  (3)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

(如:

“浓浓”、“金灿灿”“软软”等叠词的运用。

“蘸”“搔”拟人手法的运用。

“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

  (4)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三、精读第三段

  过渡:

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夕阳滑落的美景。

  1、自由读第3、4自然段。

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

  2、交流:

(1)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

(板书:

像孩童)

 出示: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研读:

a、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

(红扑扑、抖落、溅出)

   b、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c、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d、指导朗读。

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

 

(2)研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

〔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在海面蹦跳——轻快入水〕

 ①投影: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学法:

a、轻读这一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

b、指名说。

(板书:

像灯笼)C、指导朗读第2句。

四、小结

五、作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继续精读第三段

  ②读夕阳“在还面上蹦跳”的句子。

  a、你怎么理解句子中的“再一次”?

  b、作者又一次把夕阳比作了什么?

  c、想象夕阳“海面蹦跳”的情景。

  d、指导朗读。

  ③投影: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A、小组合作研究:

a、品读感悟,比较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b、第二句运用了比拟的方法,好在哪里?

 c、组内交流。

选派代表,综合大家意见。

  B、大组交流。

(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板书:

像跳水员)

  C、想象夕阳滑落的情景。

  D、激情赏读。

  (3)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看落日的神情,请画出有关语句读读,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通读全段,再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4、指导背诵第三段。

四、学习第5节

  1、自由轻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你想用什么话语赞赏?

五、总结全文

  1、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包含着作者对这大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

  2、播放课文录音,再次欣赏三亚落日的神奇景观。

六、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综合实践活动:

(1)组织学生阅读补充教材上的巴金《海上日出》。

 

(2)从“光、色、日、霞”四个字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资料,进行课题研究。

 

板书设计

孩童

      三亚落日  真有诗意 像灯笼

                  像跳水员

教后记

 

课时备课

累计课时

教学内容

3、烟台的海

教学目的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自主阅读,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感受烟台的海绮丽壮观,烟台的人勤劳、能干。

3、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4、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一、看图导入,揭题:

  1同学们,你们看过或游览过大海吗?

谈谈自己所了解或体验过的海边生活情景。

  2看中国地图,沿海城市很多,有没有北面面临着大海的城市呢?

(烟台)

  3揭题。

注意海的笔顺:

最后三笔,先写上面的点,接着写中间的横,最后写下面的点。

再从地图上了解一下烟台、渤海湾、胶东半岛、西伯利亚、南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过渡:

这里的海有什么独特的景观?

作者想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看画面,听配乐朗诵,说说自己的感受。

  2是的,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景色太美了!

请同学们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3检查自学:

  

(1)读生字及词语。

  

(2)指名读课文,评议纠正

  (3)理解词语。

看录象,有关轮船、锚及起锚的过程。

  4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主要写了什么?

  5分清段落层次。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

  2、读懂了什么?

(概括介绍烟台北面临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四、写字指导

  1、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2、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抄词。

  2、朗读课文。

一、复习:

  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过渡:

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景观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谁能把文中那句概括烟台海的四季特点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作者是怎样具体为我们介绍烟台海的四季特点的呢?

细读课文。

二、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独特”

  1朗读想想这一段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分层。

(海,人)

  2各自读介绍“海”的部分,看看题头的照片,体会一下该如何读好这段话。

(突出“气势汹汹、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扑向……溅起……发出……掀到……”等词语,感受寒流袭来时,烟台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

  3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的?

读第二层。

  (突出“纷纷顶着……观赏……不顾……站在……拍照留念”等词语,体会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的豪迈情怀)

  4通过读,你欣赏到了烟台的海冬天的风光了吗?

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海是怎样的?

你又是怎样享受这冬海风光的?

  5你觉得冬天的海美吗?

愿意记住它吗?

先自己读读,再在小组内试背,最后有感情地背诵给大家听.

  6小结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整体读,想想讲了那几个意思——分层朗读、理解、体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背诵。

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学介绍春夏的两个自然段

 1学生自学(读、说、背)

  2分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3各小组成员分工读、说、背向全班汇报,评议结果。

  (第3自然段:

抓住“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触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等词句,体会冬去春来,烟台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

通过“脱去、驾船驶过、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词句领悟烟台人不误春时、勤劳繁忙的情景和生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

  (第4自然段:

抓住“凉爽和惬意、水平如镜、浮出、拖着、倒映、呢喃细语”等词语,感受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诵第1—4自然段。

  3造句。

一、复习

  1在冬、春、夏三季中,烟台的海各有什么特点?

  2能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吗?

指名读2-4自然段。

二、继续学习第二段

  1自渎第5自然段,整体感知。

  2找出句子,朗读并体会海的特点。

  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

  3“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

  从“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体会出秋日烟台的海清新高远的格调和渔民紧张忙碌的生活。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5把2—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

作者为什么将冬天的海放到一开始来介绍呢?

  一般的地方,冬天是萧条、冷落的,而冬天烟台的海却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又显的那么凝重。

(理解凝重)冬天烟台的海景象尤为独特,所以一开始就介绍它。

三、细读第三段:

  1齐读第6自然段。

  2联系全文,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

  3欣赏画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说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四、总结全文:

  1烟台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季节呢?

你来做导游向游客作一介绍。

比谁介绍得好?

  2你游览过什么地方?

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

能把那里的景色给同学们介绍吗?

五、作业:

  1课后向爸爸、妈妈等说说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样子,让他们也感受一下那里的壮观、美丽、蓬勃、充实。

  2写一个片段,介绍一处迷人的风景。

  

 

板书设计

      

         烟台的海

        海            人

      冬  凝重        不畏严寒

      春  活泼        勤劳播种

      夏  宁静        人海相依

      秋  高远        充实忙碌

     ————————-—————————

    “画”“背景”“舞台”〈————〉“活剧”

教后记

 

课时备课

累计课时

教学内容

习作一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教学准备

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

(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

(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②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

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

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读范文《爸爸逗我玩》。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

有意思吗?

有趣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

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3)“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

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

如果有请马上写下来。

四、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时备课

累计课时

教学内容

4、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朗读课文。

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3、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从外洞入内洞,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一、检查预习。

  1、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2、同桌两人轮流读文,议自然段意。

  3、指名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板书: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二、学习游览路上看到的景色。

  1、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路上景色的?

(2——3)

  2、自由朗读第二三段,想想路上景色有什么特点。

  3、讨论。

  

(1)“新绿”“映山红”什么意思?

  

(2)“或浓或淡”什么意思?

  (3)“明艳”什么意思?

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

  (4)“时而”什么意思?

三、练习朗读第二三段。

  1、各人自由读,想象景色。

  2、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作业:

 预习,想想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

           

一、复习

  1、《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

  2、去双龙洞的路上,作者看到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二、布置自学

  1、提出自学要求:

  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想一想,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可在书上圈圈画画,同桌也可讨论讨论。

三、讨论外洞特点。

  1、课文中怎样介绍外洞的?

谁能把有关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2、外洞的主要特点?

(大)从哪儿体会到的?

四、讨论内洞的特点。

  1、课文怎样介绍内洞的?

  2、从刚才读的语句,可以看出内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变化多端”什么意思?

“颜色各异”什么意思?

  3、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4、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双龙洞吗?

   “蜿蜒”什么意思?

五、讨论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1、课文哪一部分写的?

  2、这一段讲了哪几层意思?

  3、作者进洞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从作者的感受中,你体会到什么?

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外洞、内洞的特点,想象乘船进入内洞的情景。

七、布置作业

  练习背诵从外洞进内洞的那一段。

一、复习旧课。

  1、指名背诵从外洞到内洞这一部分。

  2、指名说说外洞和内洞的特点。

二、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1、启发思考:

  溶洞都是由于流水的常年冲刷而形成的,有洞就必然有水。

本文作者不仅写了洞,而且写了水。

请同学们把课文中写水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再想一想泉水是从哪儿流到哪儿的。

  2、学生阅读思考,同桌互相讨论。

  3、集体讨论。

  板书:

深黑的石洞——内洞——外洞——洞口——流下山

三、小结:

  课文把双龙洞的特点写得很具体,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

四、学生轻读课文。

五、复习生字词。

六、作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

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时备课

累计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一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拟人”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2、读背十二个有关“冬”的成语,积累词汇。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当小导游。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⑴自读引语,重点引导读“小溪哗啦啦地流着”和“小溪唱着欢乐的歌往前跑”这两句。

    ⑵让学生比较:

哪一句更生动?

    ⑶思考:

为什么第二句更生动?

   2、教学第二部分:

    ⑴学生反复、认真读三组句子。

    ⑵学生得出“第二句更生动”的答案。

    ⑶让学生写一写:

读完每组第二句,你感受到什么?

为什么会生动有趣?

⑷交流读句子的感受,师生共同得出:

因为把这些事物写得和我们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所以更生动、有趣。

   3、教学第三部分:

    ⑴教师引导生回想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事物,把这些事物写下来。

要求:

写“活”,写得和我们一样富有情感。

    ⑵学生读自己的文字,看是否有趣。

    ⑶师生评议,师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

   1、诵读词语:

    ⑴自由认读。

    ⑵同座讨论词语的意思。

    ⑶想象:

读着这些词语,你脑海里浮现出怎样一副画面?

这副画面中发生着什么故事?

    ⑷表达:

你能用其中四、五个词语描述这个画面吗?

或者简单讲讲在这里,发生着什么故事?

如果你能用上所有词语更好!

   2、积累:

    ⑴练习背诵。

    ⑵集体练读、练背。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⑴读这段话,指出出处——《烟台的海》。

    ⑵引导读帖。

重点观察整体布局,行款的优美,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2、练习:

    ⑴生描红。

师巡视、指导。

    ⑵师小结。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⑴启发谈话:

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乡参观访问,请你做个小导游,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乡?

    ⑵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用介绍的口吻,语言要亲切,表达要清楚)

   2、指导。

    ⑴思考:

家乡有哪些特点?

自己准备选择哪方面介绍?

写好导游词有什么要求?

    ⑵学生讨论后写出导游词。

    ⑶分组分方面练习介绍。

    ⑷各组推荐出“优秀小导游”上台介绍。

请几个同学演游客。

  3、评议小结。

 

板书设计

教后记

 

单元小结

 

 

课时备课

累计课时

教学内容

5、卢沟桥烽火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各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教学准备

图片、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

  2。

揭题质疑

  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问,比如“烽火”是什么?

.历史背景如何?

卢沟桥在哪里?

……

  解决问题:

  事先请同学预习,搜集有关历史材料,这时可请学生自己汇报预习成果,并及时表扬这些同学,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相机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热点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1)小黑板出示词语。

  

(2)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2)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

(1):

写九一八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